中國青年致敬青年馬克思:選擇「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

2020-12-08 飛鷹職場
青年馬克思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恆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摘自馬克思中學畢業論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

今天是2018年5月4日,中國青年節,中國青年致敬青年的馬克思:選擇"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

馬克思的偶像是普羅米修斯,因為普羅米修斯不僅創造了人類,給人類盜來了火,還教會了他們許多知識和技能;他寧願受苦贖罪也要為人類造福。

中國青年的偶像是馬克思,因為馬克思不僅創造了人類的「北鬥導航系統」——思想方向的指南針,人類想要去任何一個目的地,都離不開這種精準定位;馬克思犧牲了自己也要為人類指明前進的方向。

可見,他選擇的這種職業和工作,確實是"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共產主義的人民群眾和馬克思,比伊斯蘭教的安拉和穆罕默德、基督教的上帝和耶穌、佛教的釋迦牟尼和諸佛菩薩,更加具有偉大而神奇的力量,更加能「保佑」自己,更加能實現我們的夢想!

為什麼呢?因為後者是宗教,想引導人類現實世界通往神的世界;前者是科學,將引導人類從現實世界通往夢寐以求的世界。人民群眾對神的信仰,轉變為對人民群眾自己的信仰,這個過程,就是人類從現實世界走向共產主義的思想、精神和文化發展過程。據不完全統計,人類總人口六十多億中,信仰世界三大宗教的總人口超過50億人,其中:信仰基督教的有30億以上的人(世界上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全世界信仰伊斯蘭教的人民總數約在12億人以上,佛教徒總數約9億人以上;還有幾億人信仰其他宗教或者無宗教信仰,其中大多數分布在中國。可見,從精神文明高度發展的角度看,要實現共產主義,是多麼的任重而道遠,感覺遙不可及!而中國人,是最無宗教信仰的,而中國恰恰又是馬克思主義宣傳最成功的國家,不遠的將來,信仰共產主義的中國人會高達一億人以上。歷史選擇了中國,歷史竟然如此的巧合!!

相信人民群眾自己偉大而神奇的力量超過一切神的力量;相信人民群眾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而不是「救苦救難」的上帝、安拉和諸佛菩薩;相信人民群眾自己才能解放自己,從勞動謀生為主的物質生產領域解放出來,從事勞動生活為主的思想、文化、藝術、科學、技術等精神文化生產,這是共產主義社會的主要生產方式,具體是什麼樣的,還有待人類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革命的完成,而這次工業革命,今天只是初見端倪。況且,人類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也要21世紀中葉左右,才能完成。全球化的實現,也有賴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完成。可見,從物質生產高度發達的角度看,要實現共產主義,是多麼的任重而道遠,感覺遙不可及!二十世紀,社會主義國家的人口已經佔了人類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但是二十世紀末的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導致銳減至十幾億人,僅佔世界總人口的六分之一,而其中,中國就有十三億人口。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取得的成就,超過了資本主義三百多年取得的成就,直接讓八億多中國人脫離貧困。可以說,中國是實踐馬克思主義最成功的國家。不過,這個和當初資本主義踩著封建主義生產力成果前進一樣,中國改革開放能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就,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利用資本主義發展社會主義!歷史再次選擇了中國,歷史又是如此的巧合!

從上面可以看出,對於當代中國青年來說,"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莫過於在實踐中,繼承和弘揚馬克思主義。

一方面,我們要讓更多人的中國人民信仰共產主義,甚至讓更多的世界人民信仰共產主義。不過,這個工作不是讓你成為「理論家」或者「媒體工作者」,而是像信仰伊斯蘭教、基督教和佛教的那些教徒一樣,通過自己來影響身邊的人,從而有了共同的信仰和追求;對宗教信仰的虔誠信奉、狂熱追求和執著堅持,同樣適合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但是後者絕對不是宗教信仰,而是科學的信仰;信仰的力量,讓人們凝聚在一起,這是一種非常偉大而神奇的力量。

另一方面,我們要帶著自己的信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去實現自己的工作目標和生活目標。我們看到幾十億人的「神教徒」不是一樣在現實世界中工作嗎?他們不是一樣能很好的實現自己的工作目標和生活目標嗎?同樣的,信仰馬克思主義的人們,生活和工作依舊,改變的只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神學改變為科學,用科學的思想武裝我們的頭腦,創造我們的價值,指導我們的人生,改造我們的世界。

歡迎大家繼續關注後續文章,我們團隊,會像毛主席學習,努力通過通俗易懂、幽默風趣的形式,向廣大老百姓,介紹馬克思主義!讓人民群眾相信人民群眾的力量,比釋迦摩尼如來佛的力量還要大,比耶穌更能保佑自己,比穆罕默德還要神奇!讓老百姓相信,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救苦救難的不是觀世音菩薩,而是我們自己。

附:《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原文

自然本身給動物規定了它應該遵循的活動範圍,動物也就安分地在這個範圍內活動,不試圖越出這個範圍,甚至不考慮有其他什麼範圍的存在。神也給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標──使人類和他自己趨於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去尋找可以達到這個目標的手段;神讓人在社會上選擇一個最適合於他、最能使他和社會都得到提高的地位。

能有這樣的選擇是人比其他生物遠為優越的地方,但是這同時也是可能毀滅人的一生、破壞他的一切計劃並使他陷於不幸的行為。因此,認真地考慮這種選擇──這無疑是開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願拿自己最重要的事業去碰運氣的青年的首要責任。

每個人眼前都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至少在他本人看來是偉大的,而且如果最深刻的信念,即內心深處的聲音,認為這個目標是偉大的,那他實際上也是偉大的,因為神決不會使世人完全沒有引導;神總是輕聲而堅定地作啟示。

但是,這聲音很容易被淹沒;我們認為是靈感的東西可能須臾而生,同樣可能須臾而逝。也許,我們的幻想油然而生,我們的感情激動起來,我們的眼前浮想聯翩,我們狂熱地追求我們以為是神本身給我們指出的目標;但是,我們夢寐以求的東西很快就使我們厭惡──於是我們的整個存在也就毀滅了。

因此,我們應當認真考慮:所選擇的職業是不是真正使我們受到鼓舞?我們的內心是不是同意?我們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種迷誤?我們認為是神的召喚的東西是不是一種自欺?但是,不找出鼓舞的來源本身,我們怎麼能認清這些呢?

偉大的東西是光輝的,光輝則引起虛榮心,而虛榮心容易給人鼓舞或者是一種我們覺得是鼓舞的東西;但是,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竅的人,理智已無法支配他,於是他一頭栽進那不可抗拒的慾念驅使他去的地方;他已經不再自己選擇他在社會上的地位,而聽任偶然機會和幻想去決定它。

我們的使命絕不是求得一個最足以炫耀的職業,因為它不是那種使我們長期從事而始終不會感到厭倦、始終不會鬆動、始終不會情緒低落的職業,相反,我們很快就會覺得,我們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我們理想沒有實現,我們就將怨天尤人。

但是,不只是虛榮心能夠引起對這種或那種職業突然的熱情。也許,我們自己也會用幻想把這種職業美化,把它美化成人生所能提供的至高無上的東西。我們沒有仔細分析它,沒有衡量它的全部份量,即它讓我們承擔的重大責任;我們只是從遠處觀察它,然而從遠處觀察是靠不住的。

在這裡,我們自己的理智不能給我們充當顧問,因為它既不是依靠經驗,也不是依靠深入的觀察,而是被感情欺騙,受幻想蒙蔽。然而,我們的目光應該投向哪裡呢?在我們喪失理智的地方,誰來支持我們呢?

是我們的父母, 他們走過了漫長的生活道路, 飽嘗了人世的辛酸。──我們的心這樣提醒我們。

如果我們通過冷靜的研究,認清所選擇的職業的全部份量,了解它的困難以後,我們仍然對它充滿熱情,我們仍然愛它。覺得自己適合它,那時我們就應該選擇它,那時我們既不會受熱情的欺騙,也不會倉促從事。

但是,我們並不能總是能夠選擇我們自認為適合的職業;我們在社會上的關係,還在我們有能力對它們起決定性影響以前就已經在某種程度上開始確立了。

我們的體質常常威脅我們,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視它的權利。

誠然,我們能夠超越體質的限制,但這麼一來,我們也就垮得更快;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是冒險把大廈築在鬆軟的廢墟上,我們的一生也就變成一場精神原則和肉體原則之間的不幸的鬥爭。但是,一個不能克服自身相互鬥爭的因素的人,又怎能抗拒生活的猛烈衝擊,怎能安靜地從事活動呢?然而只有從安靜中才能產生偉大壯麗的事業,安靜是唯一生長出成熟果實的土壤。

儘管我們由於體質不適合我們的職業,不能持久地工作,而且工作起來也很少樂趣,但是,為了恪盡職守而犧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勵著我們不顧體弱去努力工作。如果我們選擇了力不能勝任的職業,那麼我們決不能把它做好,我們很快就會自愧無能,並對自己說,我們是無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會成員。由此產生的必然結果就是妄自菲薄。還有比這更痛苦的感情嗎?還有比這更難於靠外界的賜予來補償的感情嗎?妄自菲薄是一條毒蛇,它永遠齧噬著我們心靈,吮吸著其中滋潤生命的血液,注入厭世和絕望的毒液。

如果我們錯誤地估計了自己的能力,以為能夠勝任經過周密考慮而選定的職業,那麼這種錯誤將使我們受到懲罰。即使不受到外界指責,我們也會感到比外界指責更為可怕的痛苦。

如果我們把這一切都考慮過了,如果我們生活的條件容許我們選擇任何一種職業;那麼我們就可以選擇一種能使我們最有尊嚴的職業;選擇一種建立在我們深信其正確的思想上的職業;選擇一種能給我們提供廣闊場所來為人類進行活動、接近共同目標(對於這個目標來說,一切職業只不過是手段)即完美境地的職業。

尊嚴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來、使他的活動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質的東西,就是使他無可非議、受到眾人欽佩並高出於眾人之上的東西。

但是,能給人以尊嚴的只有這樣的職業,在從事這種職業時我們不是作為奴隸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領域內獨立地進行創造;這種職業不需要有不體面的行動(哪怕只是表面上不體面的行動),甚至最優秀的人物也會懷著崇高的自豪感去從事它。最合乎這些要求的職業,並不一定是最高的職業,但總是最可取的職業。

但是,正如有失尊嚴的職業會貶低我們一樣,那種建立在我們後來認為是錯誤的思想上的職業也一定使我們感到壓抑。

這裡,我們除了自我欺騙,別無解救辦法,而以自我欺騙來解救又是多麼糟糕!

那些不是幹預生活本身,而是從事抽象真理研究的職業,對於還沒有堅定的原則和牢固、不可動搖的信念的青年是最危險的。同時,如果這些職業在我們心裡深深地紮下了根,如果我們能夠為它們的支配思想犧牲生命、竭盡全力,這些職業看來似乎還是最高尚的。

這些職業能夠使才能適合的人幸福,但也必定使那些不經考慮、憑一時衝動就倉促從事的人毀滅。

相反,重視作為我們職業的基礎的思想,會使我們在社會上佔有較高的地位,提高我們本身的尊嚴,使我們的行為不可動搖。

一個選擇了自己所珍視的職業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稱職時就會戰戰兢兢──這種人單是因為他在社會上所居地位是高尚的,他也就會使自己的行為保持高尚。

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不應認為,這兩種利益是敵對的,互相衝突的,一種利益必須消滅另一種的;人類的天性本來就是這樣的: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達到完美。

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勞動,他也許能夠成為著名的學者、大哲人、卓越詩人,然而他永遠不能成為完美無疵的偉大人物。

歷史承認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驗讚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誨我們,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為人類犧牲了自己──有誰敢否定這類教誨呢?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恆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卡·馬克思寫於1835年8月12日

相關焦點

  • 想起了馬克思的那句名言:為人類而工作
    一次上課時,有位同學很認真地問我:馬克思曾被評為「千年思想家」和「千年風雲人物」嗎?我回答他,確有其事。那還是在上個世紀末,在千年交替之際,西方媒體紛紛推出自己評選的千年偉人。在英國廣播公司進行的網上民意測驗中,馬克思高居榜首,被評為「千年思想家」;在路透社評選千年風雲人物的活動中,馬克思僅以一分之差名列第二。
  • 革命導師馬克思:你真的了解這個「完美主義者」嗎? | 青年的力量
    選擇「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馬克思故鄉特裡爾,大家可能覺得陌生,我說兩件事你就不陌生了。一、它是古羅馬共和國的西部首都;二、它是現代共和的締造者,拿破崙兵敗滑鐵盧的傷心地,共和的傳統、共同體的傳統在這裡源遠流長、根深蒂固。馬克思出生三年前,這裡屬於法蘭西共和國,拿破崙戰敗後回歸普魯士專制。所以馬克思打小反對專制,嚮往共和,追求解放。
  • ...不是天然的馬克思主義者 ——《萊茵報》與青年馬克思世界觀的...
    青年時代的馬克思,就表現出超眾的智慧和敏銳而頑強的探索精神。在他的父親和具有進步思想的老師的教育薰陶下,早年就有了追求真理和自由的意向。在中學畢業的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一文中,十七歲的馬克思,就已經開始探索社會關係在人類生活中的意義,明確表示了為人類的幸福而獻身的崇高志願。
  • 分裂、反噬與迷失:「玩樂勞動」視角下青年社交媒介使用異化
    1.玩樂勞動動機的分裂式異化  馬克思異化理論認為,人類之所以勞動,其第一目的始終是為了從其產物中獲得某種滿足。20世紀70年代,媒介研究的「使用與滿足」理論也曾把受眾看作是有著特定「需求」的個人,個體通過媒介接觸活動便能夠獲得需求的有效滿足。
  • 青年馬克思如何走近「三大理論來源」
    這是導致我們對馬克思學說理論來源及其理論組成的「邊界」認識過分硬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從「三大理論來源」進入青年馬克思研究視野的時間順序看,聖西門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最早,德國古典哲學特別是黑格爾哲學略晚,而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則要更晚。當然,這種時間順序並不能充分反映青年馬克思的思想發展脈絡。
  • 自古英雄出少年——給90後講講馬克思(二)
    青年朋友們,你們想到過麼,能夠選擇自己的職業,能夠選擇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人類獨有的一種幸福啊。其他動物是無法選擇在什麼範圍內活動,選擇自己未來要做什麼的!人類一定要珍視這種幸福,同時也要嚴肅地對待這種權利。馬克思如是說:「這種選擇是人比其他創造物遠為優越的地方,但同時也是可能毀滅人的一生、破壞他的一切計劃並使他陷於不幸的行為。
  • 杭州西子青年發展服務中心成立 職業青年買房貸款利息有補貼
    浙江在線04月30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王麗)杭州的職業青年們買房置業,最高能享受30萬、最長3年的貸款利息補貼哦。這個喜大普奔的消息就是從昨天杭州西子青年發展服務中心成立儀式上傳出的。
  • 馬克思主義者的「人類情懷」
    核心閱讀  「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與馬克思的「人類情懷」一脈相承,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為使世界朝著增進人類福祉的正確方向演進而貢獻的「中國智慧」,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者「人類情懷」的最新表達。  康德說,人類最震撼的秉性,就在於為他人而工作,為後代而犧牲。200年來共產黨人沒有忘記馬克思,不止因為在過去的200年裡,人類社會的發展沒有偏離馬克思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揭示,還因為這樣一種為他人而工作的「人類情懷」已經成為馬克思主義者的追求。  200年前,馬克思誕生在當時還屬於法國的特利爾,小時候他和所有同齡人一樣都是「沒有名氣的」。
  • 現在斜槓青年這個詞越來越火了,斜槓青年具體是什麼意思?
    「斜槓」概念進入中國便與青年文化一拍即合,成為年輕群體的一種流行風尚與生活態度,風靡社交網絡。斜槓青年的出現並非偶然,而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也是進步的體現。這種進步使人類擺脫「工業革命」帶來的限制和束縛,釋放天性。斜槓青年越來越流行,已成為年輕人熱衷的生活方式。
  • [提問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為什麼如此重要?
    德國古典哲學發展起來的最主要的原則一是實體的原則,二是自我意識的原則,黑格爾哲學把社會和歷史這兩個方面裝進了哲學的武庫中。馬克思寫資本論的時候,他說有很多人把黑格爾當「死狗」來打。黑格爾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觀點:一是真理是在發展過程當中的,二是真理是具體的。馬克思雖然糾正了黑格爾的現實概念中的唯心主義、神秘主義的內容,但是他把這樣一種方法繼承下來,社會和歷史的維度終於進入了哲學。
  • 致敬!中國青年運動100周年!
    隨著李大釗、魯迅等人的加入,一場在近代中國規模空前的新文化運動轟轟烈烈地蔓延開來,民主和科學的思想逐漸深入人心,為青年一代的愛國熱情和進步意識提供了精神支撐。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為中國前途命運帶來新的轉機。
  • 印度尼西亞計劃優先為青年勞動人口接種新冠疫苗
    中新網12月16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6日報導,與全球多數國家把老弱群體列為優先接種對象不同,印度尼西亞計劃率先為青年勞動人口接種新冠疫苗。印尼政府宣布,18歲至59歲年齡群體將優先接種疫苗,而在這一群體中,醫護人員、警察和軍人將率先接種。
  • 《強國青年》榜樣公開課講述青年奮鬥者的動人故事
    為武漢拼過命的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90後醫生吳超化身「青年講師」,包括他在內的8位青年榜樣、50位高校學子,都在《強國青年》榜樣公開課中做了一次集體亮相。這些體現新時代奮鬥者精神的年輕人,把人生理想、職業追求、生活態度說給你聽。  2020年五四青年節之際,《強國青年》榜樣公開課預告片正式上線。
  • 公元1820年代:馬克思、恩格斯的壯麗人生起點
    恩格斯的父親在他出生後極其高興,專門邀請巴門市政界、商界名流參加為他出生而舉辦的盛大酒會,並在會上希望恩格斯將來能成為烏培河谷「名符其實的老闆、幹練的廠主、商界的雄獅」。令人稱奇的是,這兩位富家子弟、聰明少年,後來在成長中都沒有安於父輩為他們設計的職業規劃和人生道路,而是走上了「背叛」家庭,「背叛」家庭所屬的那個階級的革命道路。
  • 一場穿越時空的致敬——「朝警先鋒·青年論壇」第二期
    一場穿越時空的致敬拉開帷幕…… 2020年11月30日15時,「朝警先鋒·青年論壇」第二期活動如期舉行。,在軍事博物館參觀了「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
  • 馬克思哲學的性質與德國古典哲學的遺產
    因此,在討論馬克思哲學與德國古典哲學傳統的關係時,是否能在思想史和現實中拓展馬克思哲學的發展,是否能夠注意到現實領域或現實問題的一維,避免觀念論哲學或者說思辨哲學侵入馬克思哲學的研究和對現實問題的理論解答,成為哲學研究者的難題。這不僅直接觸及對馬克思哲學性質的理解,也直接觸及基於中國經驗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理論闡釋。
  • 打造服務職業青年發展的全鏈條工作體系
    去年4月,黨中央、國務院下發《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青年規劃,是我國青年發展事業上的裡程碑和重要頂層設計。規劃首次明確提出了「黨和國家事業要發展,青年首先要發展」的理念,同時在就業創業等十大領域為青年發展提供了國家支持和制度保障。
  • 我替馬克思寫5條微博:診斷「技工荒」病根兒!——趙新月學術隨筆
    能洞穿未來十個世紀的利劍,還在馬克思手裡。不信,你出來走兩步!——趙新月我替馬克思寫5條微博——診斷「技工荒」病根兒作者:趙新月我非常想知道,如果馬克思活過來,面對中國的技工荒,老人家會說什麼?(馬克思語)技工荒,其根源在於40年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以勞動密集、資金密集而非技術密集為特徵發展起來的製造業大國,必然是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大量普通工人的潮水般的湧現,而技術工人、特別是高級技工的短缺,是這種發展模式和經濟結構造成的。不要去對比中國與德國、日本、美國的高級技工數量,你要真正對比的,是中國與其他發達國家的經濟結構。
  • 青年大學習: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 | 附上期排名及放假安排
    上周「青年大學習」網上主題團課中,本科院校類別中河南科技職業大學、商丘學院、商丘工學院、周口師範學院、鄭州科技學院參與率為100%+;高職高專院校類別中第一拖拉機製造廠拖拉機學院、鶴壁能源化工職業學院、河南地礦職業學院、南陽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