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我可去你MD吧!

2021-01-13 網易

2020-02-03 01:20:18 來源: 奔波兒灞與灞波兒奔

舉報

  

  魚丸,你知道嗎

  新冠病毒可能引起屍變!

  ……是不可能的!

  先別急著走!

  我就想問問你

  看見這條消息的第一秒

  是不是心裡「咯噔」一下?

  對,我就是想告訴你

  謠言的傳播,就是這麼簡單

  哪怕是再簡單、再超出認知的信息

  都有可能被一部分人相信、傳播

  剛才我說的這個「屍變」的信息

  就是馬來西亞衛生部的一則澄清內容中提到的

  

  怎麼樣?

  是不是如果不看評論

  只想反駁「什麼玩意!」

  

  事實上

  的確很多人沒看見這條評論

  就開始傳播

  並爭相表達自己的觀點

  

  許多人轉發,並只留下一個問號

  再比如

  國家衛健委介紹新冠病毒防控時

  發言人在發言時脫表

  一些人就因此開始借題發揮

  

  這讓一些好事者

  開始帶節奏

  可其實脫手錶這個動作

  只是為了控制時間

  老師、說書等職業都會這麼做

  

  又比如說

  前幾天網上有謠言傳播

  「順豐員工私賣口罩」

  

  沒過一天官方就來闢謠

  「系寄件人微商捏造」

  

  可能謠言一開始並不是謠言,只是一點翻譯失誤、一句口誤……

  但在傳播過程中,事情就越來越離譜

  而這些言論,或帶有偏激言辭,或帶有恐慌、憤怒等情感色彩……只要輕輕投入輿論的水潭,頃刻間就能激起千層浪。

  

  2月1日下午

  李某在朋友發布視頻稱

  「給你們帶點病毒回阜新,在武漢剛回來」

  但其實李某既不是武漢人士

  也不是武漢回來的

  

  只要這樣好事的人再有5個

  就會造成嚴重的地域歧視

  這一舉動讓許多無辜的武漢人

  在網上被辱罵、被歧視

  

  諸如此類的語句太多

  我實在不想都拿出來讓你們看見了

  不要小看任意一句話帶來的影響

  你隨便的一個玩笑

  帶來的可能是無數人的傷痛

  畢竟我們的一言一行

  都會影響到身邊的人

  ▼

  

  社交網絡的發達,讓你短時間內接觸大量信息,基本超過了一個人的所能承受的最大負荷,這個時候很容易被一句話、一個暗示給引導——

  新冠病毒被妖魔化,和「屍變」沾邊;

  發布會上摘手錶,被暗指貪汙腐敗;

  微商謊稱順豐人員,私自攔截口罩;

  非武漢人隨口亂編,真武漢人被罵;

  ………………

  越是這種時候,我們越要保證獨立思考,冷靜、客觀地面對一些消息。

  「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最後

  送給大家一段話

  

  圖片來源:@回形針PaperClip 《關於新冠肺炎的一切》

  —今日完—

  或許你有別的想法

  歡迎評論區留言

  策劃:奔波兒灞與灞波兒奔

  魚丸可以隨意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公號轉載請後臺回復【轉載】看須知

  否則,我們將保留追訴的權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md模擬器中文版下載 最好用的md模擬器Gens2.14
    md模擬器Gens2.14中文版,是最好用的md模擬器,通過本模擬器玩家們可以重溫經典的世嘉遊戲。md模擬器在啟動和退出的時候會有短暫的黑屏現象,這是正常現象,本md模擬器正常可用!
  • 謠言止於智者,我們輕信謠言真的是因為智商不夠嗎?
    ,當時我還不明覺厲,覺得可能是因為太便宜了吧,殊不知這其中竟然蘊藏著這樣的「秘密」。還真讓我給蒙對了,當時的日本人以為用作衛生紙的材料能夠防止新冠病毒的傳播,所以才會大量的購買衛生紙,這也是受到謠言的迷惑。
  • 別再提什麼信謠了,沒有人會明知是謠言而去相信的!
    2020年新冠病毒爆發以來,各種謠言在網上層出不窮。甚至很多自己身邊的人也會去相信那些「假」不可耐,不禁讓人引起疑惑——謠言為什麼有這麼大的「殺傷力」?不妨思考一下:有人「信謠」嗎?其實這裡面就包含著一個有意思的邏輯——我之所以相信一件事,一定是因為我相信它是真。我不可能明知謠言而去相信。這是顯而易見的。我的主觀心態是相信真相而非相信謠言。但是如果說這實際上是謠言,那麼我發生了認識錯誤。這種情況下能不能認定我為信謠呢?
  • 謠言?這是真的?看看你是否也中招了
    於普通大眾而言,有一件可參與的娛樂科普活動,亦是喜事一樁,反正成天呆在家裡也是需要一點娛樂的,要不這禁足在家的日子何其之長及無聊啊! 此等謠言,無傷大雅,大家只是擦亮了眼睛,可以日後求證,把其當作小小的科學實驗研究也未嘗不可!
  • 你為什麼會相信謠言?
    但謠言這個東西顧名思義就知道是假話,空話,乃至於是某些人的胡說八道,照理說應該是彼此矛盾,不和邏輯,很容易被識破。尤其是到了現代社會,科技如此發達與昌明,信息交流如此之方便快捷,有什麼事情上網一查就知道了,普羅大眾中的你我為什麼依舊容易被謠言蠱惑以至於操縱呢?(如果某位營銷大神掌握了其中的規律,豈不是要賺翻了)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解讀的角度也有很多,得出的結論也很多。
  • 首都疫情形勢嚴峻,網絡謠言不斷,你是否也相信了?
    自6月11日北京發現新增新冠病例以來,北京已經持續6天新增病例持續增長,勢頭之猛讓身處北京的人們驚慌不已,這種情況下,網絡謠言卻又開始興起,網絡傳播謠言速度之快,超乎想像。北京疫情本就是全國關注的焦點,這個時候謠言傳播,勢必會加大人們的恐慌。
  • 謠言:牛頓真的被蘋果砸了
    很有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意味。 先是韓國日本。後是義大利伊朗。現在是美國歐洲。 如果是好事,再多倒也無妨。我們甚至還舉杯相賀。只是現在是災難。新聞多了,徒增哀傷。感覺又到了國際歌唱響的時候了。 國內的疫情新聞不多,文章的氣就矮了下去。而國外的疫情之火正旺,文章就又將成燎原之勢。
  • 陰謀論,謠言的超級傳播者
    什麼是陰謀論思維「路上有個坑,我車壞了可能是路的問題」,表面上路和車有關聯,但車壞了和坑兒不一定有關聯;過段時間,「你看他家自行車也壞了吧,是不是也是那個坑弄的?我同學前年就是掉坑兒裡了,您信不信」;在過段時間,「隔壁家人腿兒怎麼受傷了,是不是也在這坑兒裡摔得,去年我同事腿也這麼摔得,哪兒有這麼多巧合您說是不是」;只要這個神秘的坑還在,路人吵架、貓狗路上打架,飛鳥落下鳥糞,也都變成神秘事件,甚至針對自己的陰謀;但直至修好,他也不會去坑邊上認認真真看一看;一年後,又有車壞了人摔了,阿貓阿狗打架了,他又會繼續幻想
  • 抗疫你我他|這些披著「科學」外衣的謠言,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人們的心,與此同時,謠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要知道,謠言不僅害人,更會害己!《中學生博覽》的小編對目前比較流行的非常具有迷惑性的謠言進行了匯總,看看你信了幾個?謠言:洗熱水澡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 「謠言傳播手冊」丨為什麼你的闢謠跑不過謠言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並不是所有謊言都像長了腿一樣傳播的飛快,具備強大傳播力的一般叫做「謠言」,它只佔「謊言」中很小一部分。舉個例子,我們可以隨口就編造幾句謊言,比如「我今天沒有開車而是步行上班的」、「昨天中午下了一場雨,把市區淹了」、「樓下的大黃狗學會了講話」等等,但這些謊言並沒有成為謠言的價值,也不會被快速傳播。
  • 謠言止於智者……這是一句很奇怪的話
    作為一枚普通讀者,有沒有可能去問問獸爺:這個是不是你的小號啊?我看苛求了吧。但有兩點我很欣賞。其一,文末提供出處,雖然我並不會去考證這些出處,但至少形式上讓我很舒服,說話講理據。我從來對發了一個事後被證偽的謠言,就要說這個人秀了智商(低),嗤之以鼻。這個跟智商一毛錢關係沒有。你可以高標準嚴要求自己,社交領域說話,句句要核實,要三思,要謹慎,這很好。
  • 謠言的幾大特徵,讓你學會鑑別謠言
    今邯鄲去大梁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願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為知。"於是辭行,而讒言先至。後太子罷質,果不得見。面對謠言,我們大多數人的反應是不相信的,但是,有人反覆的告訴你,自己也就會開始動搖,逐漸的自我懷疑,然後開始相信謠言,隨波逐流,最終成為的傳播者;
  • 重新解讀謠言,三大方法讓你慧眼識「謠」
    在這次疫病中,鍾南山成為了新一度的網絡紅人,每天我都能接收到來自各種渠道上百條以「鍾南山」為標題的信息,比如,「鍾南山又發話了」,「鍾南山權威聲明」等等。可真正是由鍾南山本人發布的信息寥寥無幾,但我們太容易陷入英雄主義思維了,災難面前,我們太渴望一位「超級英雄」前來拯救我們,因而只要是「鍾南山」說的話,我們深信不疑,甚至超出了對這話本身的真實性探究。
  • 3招消除謠言的價值,讓別人不屑傳播
    當時,那個男生特別尷尬,開玩笑說:「你該不會是討厭我吧?」小美知道自己反應過度,也是滿臉通紅,沒有說什麼。然而,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幾天後,班上竟然有同學背後議論說她是同性戀,還描述得有鼻子有眼的。就連班上的女生在看她時,眼神也怪怪的。
  • 6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出爐!你信了幾條?
    今天小編為大家梳理了六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來看看你有沒有見過這些謠言!2謠言零下20℃,新冠病毒可存活20年近日,一條題為《李蘭娟院士:零下20℃,新冠病毒可存活20年》的報導被大量轉發,報導中稱:「新冠病毒特別耐寒,零下
  • 你在家立掃帚了沒?——我們的思想為什麼容易輕信謠言
    包括好的、不好的,就很容易讓自己再次去傳播給他人​。如果你有這樣的現象,請看完這篇文章​。最後說一下很多朋友都看過一個綜藝節目《奇葩說》​,這裡有一個這樣的事實:人的觀點能夠在短時間內被迅速帶跑。也就是說看正反雙方的票數,隨著正反雙方的發言而跑票,互相倒戈​。我覺得肯定有不少觀眾覺得誰發言都挺有道理的​。
  • 「我老實跟你說吧」英語咋說?一個level就能搞定,你敢信?
    「我老實跟你說吧」英語咋說?一個level就能搞定,你敢信?首先學一個英文表達叫做level with somebody。當我們說到level with somebody,其實表達的意思就是I'll tell you the truth,to be honest,我跟你說真相,老實跟你說。
  • 我笑了,你到底被這些謠言騙了多長時間
    生活不止有詩和遠方,還有三姑二大爺在朋友圈裡轉發的謠言,其實謠言不止關於人類的,關於動物的謠言也很多呢,比如我們很小時候聽過熊是不吃死人的,其實是大錯特錯的。此外還有很多很多關於動物的謠言,只是動物們有口說不出,下面就和筆者一起來看看那些年騙過我們的謠言吧!1、金魚的記憶只有七秒造謠的人這麼說金魚,被金魚知道它能記好幾個月的仇。如果金魚的記憶真的這麼「傻白甜」的話,早就在自然演化的過程中被淘汰了。通過實驗表明,金魚至少能記住周圍事物的信息6天左右。
  • 「我和微信的故事」連結盜號 微信:惡意謠言
    那只是一則謠言。1月10日晚,微信官方稱,weixin.qq.com相關連結為官方發布,用戶可以正常使用。1月10日,作為微信公開課PRO版活動的預熱,「當你打開這個,你與微信的故事就這樣發生了」H5刷爆朋友圈,微信用戶爭相曬出相關數據截圖。但晚間約9時起,朋友圈中開始有人聲稱相關連結導致「盜號」,甚至聲稱點擊後「馬上把支付寶的錢轉出去」。
  • 最髒水果排行榜、達文西睡眠法……這些謠言看你是否智商在線?
    配上網絡高速傳遞信息的功能,壞事的主題具有非常高的關注點這兩個先天條件,那就會傳的更快了,同時,在快速傳播的過程中,再伴隨著「謊言千遍就成了真理」的規律,就會讓更多的人成為謠言的「傀儡」。今天,小編就列舉6個網絡謠言,看看你是存在謠言之下的「智者」,還是被謠言操縱的「傀儡」?1.八寶粥是海綿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