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入冬以來,受氣候異常等多種因素影響,全球動物禽流感疫情呈高發態勢,波及亞洲、歐洲、中東的近40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2月6日至12日,僅一周時間,全國就報告H7N9病例69例,死亡8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河北也報告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
H7N9禽流感漫畫「不速之客」
H7N9禽流感來了 尚不能造成人際間大範圍傳播
國家衛計委疾病預防控制局2月14日發布2017年1月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2017年1月(2017年1月1日0時至1月31日24時),全國共報告法定傳染病482019例,死亡1121人。其中,人感染H7N9禽流感發病數192例,死亡數79人。
有證據表明,該病毒尚不能造成人際間大範圍傳播。2017年2月6日至12日,全國報告H7N9病例69例,死亡8人。目前新發病例呈下降趨勢。專家預測,最近一段時間,我國內地仍將有散發病例報告。
記者從國家衛生計生委獲悉,我國H7N9疫情(人禽流感)病例增多,多數散發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接觸被感染的禽類或暴露於活禽經營市場是人感染的重要危險因素。
2月22日,記者從河北省疾控中心召開的人感染H7N9病毒防控工作媒體溝通會上獲悉,今年我省報告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均為散發病例,未發現流行病學關聯。
據介紹,H7N9疫情由H7N9病毒引起,自2013年在我國華東地區首次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以來,每年都會在冬春季出現季節性流行。
H7N9疫情防控
H7N9疫情來得早 群眾的健康安全牽動總理的心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月2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H7N9疫情防控情況匯報,要求切實保障群眾健康安全。
會議指出,今年我國H7N9疫情與往年相比來得較早,病例數增加。各地區和有關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有效開展聯防聯控。
■公開透明及時發布疫情權威信息,防止引起恐慌,指導家禽從業人員和公眾做好防護。
■做好病例救治,最大限度減少重症和死亡病例。充實救治力量,保證藥物供應,將相關治療費用納入醫保。
■強化疫情監測預警,加強活禽調運和養殖場監管,嚴格執行活禽市場休市、消毒、檢疫等制度,發現病例或檢出病源的地市縣要儘快關閉活禽市場,按規定採取撲殺等措施。嚴厲查處違規運輸、經營、屠宰等行為。
■推行「規模養殖、集中屠宰、冷鏈運輸、冰鮮上市」新模式,促進家禽產業升級。
H7N9疫情防控
H7N9來了莫恐慌 河北各級部門「組團」抗疫情
為做好H7N9疫情防控工作,河北省要求各級疾控部門加強疫情監測,加強預檢分診和病例篩查工作。同時,要求各地發現高熱伴呼吸道症狀和有禽類接觸史的病人,要認真詢問病例的流行病學史、禽類接觸史、從業史、同類病例接觸史等,發現符合人感染H7N9禽流感監測定義的病例後,須於24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後,應當於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
從2月22日召開的全省H7N9流感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上獲悉,即日起,河北省農牧部門將按照有利於H7N9科學防控、有利於家禽產業健康發展的原則,開展聯防聯控,全面做好H7N9防控工作。
■對檢出病原學陽性的養殖場戶家禽,堅決進行撲殺和無害化處理。
■加強養殖場戶綜合防疫管理,加強對活禽及其產品運輸工具、籠具、人員的消毒滅源,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對新發人感染病例或在活禽交易市場檢出動物H7N9病原學陽性的地區,當地農牧部門要協調衛生計生等有關部門,及時報請政府研究採取關閉活禽交易市場措施。
■對未發生人感染病例的地區,要推動建立活禽市場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過夜零存欄的「1110」制度。
■對關閉活禽交易市場後出現的流動攤點私自宰殺活禽、違法經營和交易的現象,要採取措施,查處整治。
各地要加強養禽場防疫條件審核,加快淘汰防疫條件差的小型養殖場。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化健康養殖,科學指導養禽場完善防疫條件,建立防鳥設施,提升養殖環節生物安全水平。鼓勵有條件的大型養殖企業向屠宰加工、冰鮮銷售等環節延伸,推行「規模養殖、集中屠宰、冷鏈運輸、冰鮮上市」生產消費新模式,促進家禽產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H7N9疫情防控
關於H7N9禽流感 現在是時候好好認識認識它了
■什麼是H7N9疫情?
H7N9疫情是由H7N9病毒引起的,自2013年我國華東地區首次發現人感染H7N9病例以來,每年都會在冬春季出現季節性流行。
■H7N9病例主要臨床表現有哪些?
潛伏期一般為7天以內,也可長達10天。肺炎為主要臨床表現,患者常出現發熱、咳嗽、咳痰,可伴有頭痛、肌肉酸痛、腹瀉或嘔吐等症狀。重症患者病情發展迅速,多在發病3~7天出現重症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出現呼吸困難,可伴有咯血痰。常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性休克和多臟器功能障礙症候群。少數患者可為輕症,僅表現為發熱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狀。H7N9病例早期發病無特異性表現,早診早治困難,後期重症病例治療效果差,病死率高,目前報告病例的總體病死率在40%左右。
■H7N9病毒通過什麼途徑傳播?
導致人感染H7N9病毒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是直接或間接暴露於受感染活禽或帶毒禽類汙染的環境。尚沒有證據顯示H7N9病毒能夠通過妥善處理的禽類或禽蛋類傳播給人類。此外,吃煮熟的食物也不會感染H7N9病毒。尚無證據表明H7N9病毒能持續地「人傳人」。
■哪些人是H7N9病毒的高風險感染人群?
以離退休人員、家務及待業人員、農村群眾為主;中老年人居多;多數病例有基礎性疾病;絕大多數病例發病前曾接觸過活禽或到過有活禽售賣的市場。從事非規模化和非規範化家禽養殖、販賣、宰殺等工作的人群,因暴露於帶毒禽類的機會更多,被感染的風險更高。
■有沒有可以預防該疾病的疫苗?季節性流感疫苗可以預防H7N9嗎?
目前並沒有預防H7N9病毒感染的疫苗可用。季節性流感疫苗並不能預防H7N9流感。
■如何才能降低H7N9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出現?
抗病毒藥物的使用,如磷酸奧司他韋(達菲),在發病後儘早使用效果最好。醫務人員綜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可疑暴露史,懷疑其感染H7N9病毒,應儘早使用抗病毒藥物,無需等待病原學檢測結果,以降低患者進展為重症的可能性。
■疫情會不會越來越嚴重?
按照既往疫情流行規律,每年春節過後發病數量會出現明顯下降,並呈低水平流行直至4月下旬。目前疫情上升勢頭已經得到遏制。
■目前禽類還能不能吃?
雞、鴨等禽類可以買,可以吃,但一定要吃得安全。一是要注意儘量避免直接購買活禽、直接接觸活禽和自行宰殺活禽;二是一定不要從流動攤販處購買活禽;三是要提醒老年人群,特別是有基礎性疾病和體質比較差的人,儘量避免或減少與活禽接觸。
■ 專家有哪些預防建議?
儘量避免接觸活禽,更不要接觸病死禽,要做好個人防護。可選擇購買冷鮮、冰鮮禽類產品。做飯注意生熟分開,燒熟煮透。如果出現發熱、頭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適等症狀,應佩戴口罩,儘快就診,並主動告訴醫生是否接觸過禽類。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據新華社、人民網、中國新聞網、河北日報等綜合)
(責任編輯: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