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潘宗光教授丨一位大學校長的學佛心路

2021-01-18 騰訊佛學

潘宗光:你知道佛法傳入中國以後,慢慢發展為三個主要的興盛渠道,一個是密宗,一個是禪宗,還有一個是淨土宗,相對講最受歡迎的還是禪宗跟密宗。

我開始呢,我說我的皈依師父是柏林禪寺的淨慧長老,是修禪的,所以我開始修禪,因為我修禪以後,我又到不同地方訪問,學禪,希望增長自己對禪的理解,我又到過臺灣的佛光山,訪問過臺北法鼓山聖嚴法師,我也到過緬甸,學南傳的打坐方法,也學了一點點道家的打坐方法,所以綜合不同的方法,我建立自己的打坐方法出來,也覺得不錯。

我學佛到現在已經差不多26年了,打坐了20多年,有一次打坐以後,我突然問起這個問題,我這一生可以擺脫輪迴嗎?

因為我們先說輪迴,輪迴了就是我們投胎下一生,下一生是什麼樣,沒有保證,我們要這一生做很多善事,很多好事,會保證投胎下一生比較好,做個好的人,一生享福。但再下一生又怎麼樣?

沒完沒了地輪迴下去,最終是很苦的,所以我們做佛教徒,不單單希望這一生生活得安樂自在、快快樂樂,最重要希望在這一生能夠了生死、擺脫輪迴,這是我們作為佛教徒的一個希望吧。

雖然我也修過禪,中間也修過一段短時間的密宗,最後還是放棄密宗,修禪。我是有一次打坐時候問起這個問題,我這樣坐下去,這一生會擺脫輪迴嗎?當時我已經七十歲了,剩下時間不多了,突然間我自己告訴自己,我這樣坐下去,這一生是沒有機會擺脫輪迴的。

要擺脫輪迴是要有幾個基本要求的,第一,你要放下一切的妄想、煩惱,你要了結一切過往做的業障,還要放下很多,要這樣不執著,放下才能夠真真正正地了生死。

但是我知道我做不到,佛的教導說我們要明心見性,我知道做不到,我沒有能力在這一生可以達到明心見性這個層次,也沒有法子放下一切的妄想,所以也明白佛經所說的,我們修大乘佛法,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個是非常漫長的路,而且說是要經過三大阿僧祇時間才可以,很漫長的。

突然想起來,佛陀指導我們去極樂世界,淨土法門。當時我有個奇妙的習慣,就是從小的時候我跟我奶奶長大的,我奶奶是拜觀音的,她說,假如有問題你求觀音,當時不相信。

但是很自然的,當我有問題的時候呢,我從心裏面求觀音幫幫我,很奇怪啊,但是很自然的,突然間還有一種感覺是說觀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她來自西方的,這可能是西方淨土這個解脫的方案,這樣我醒過來了,我就開始看那些淨土的書,淨土的經典,淨土的大德的著作,慢慢明白,表面看來淨土法門是迷信的,是一些知識水平不高的公公婆婆念佛,我覺得這個是完全的誤解。

當我看了很多經典,看了很多高僧大德的著作,他們的修為過程,我才明白,釋迦牟尼佛是非常慈悲,他教導我這個方法是幫助我們在現在的時刻可以了生死,為什麼這樣說呢?

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是在2500年前,那當時整個社會的情況比較單純,沒有現在那麼複雜,整個社會的共業沒有那麼重。生活在當時的很多人,出家人、不出家人都是善根相對比較強、福報比較大的人,他們修佛的方法比較容易成功。

慢慢到後來,我們現在的環境條件相差很遠的,負面的誘惑很多,無明的追求很多,你看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快,帶來很好的方便,但同時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增加我們對貪念的追求。

一個新的手機出來了,你希望擁有這個新的手機,貪念也增加了,所以在現在的這個末法時代,修行非常困難,因為受到外面的幹擾太大,我們每個人積聚的定力不夠,善根不夠,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學這個佛法很難很難,佛法很好,但是我們沒有那個根基可以修。

好像我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非常非常好,對教授肯定是好,但是那個小學生他可以明白嗎?他不明白。

等於說我們是小學生,佛法相對而論這個比例吧,所以我覺得在這個情況下,假如靠自己這樣修很難很難,但是釋迦牟尼佛說,有個方法是可以幫助我們的,就是阿彌陀佛有個世界叫極樂世界。

佛教相信有很多很多世界存在,有的世界比我們這個世界更差,有些比我們更好,有些是最完美的叫淨土,他說世界是有很多淨土的,但是跟我們緣分最深的淨土叫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淨土有個阿彌陀佛,他跟我們這個世界的人的緣分非常深,他發大慈悲心說,假如我們希望離開這個娑婆世界,移民到他的世界,在那邊修,他歡迎我們。

我想起了孟母三遷,孟子的媽媽,她希望孟子成才,她搬家三次。因為她明白,在一個環境下,假如孩子不讀書,她孩子不能成才的,所以搬到一個非常完美的環境下,她孩子才成才了。

我看我也是這樣,我自己,善根不夠,定力不夠,機會不夠,什麼都不夠,那麼在這個環境下修,我覺得我不行,我接受釋迦牟尼佛的推薦,在臨終時候移民到一個更好的環境,叫極樂世界。

到這個極樂世界不等於已經解脫了,只是換一個環境,這個環境非常好,這邊有很多大菩薩、佛,很多大善人一塊來修,那麼成功機會就大了。

根據這個想法,做個比較,假如我繼續打坐,繼續修禪,我相信這一生沒有擺脫輪迴的機會;假如我接受釋迦牟尼佛的推薦,希望臨終移民到淨土去,在那邊修,這個嘗試總比繼續修禪好一點吧,對我來說是更大的機會,所以我開始對這個淨土產生興趣,慢慢就多研究淨土很多修行的方法,跟很多修淨土的大師學習,綜合他們不同的修行方法,來建立自己的方法。

相關焦點

  • 潘宗光教授親述學佛體會
    6月24日,上海覺群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邀請香港理工大學榮休校長潘宗光教授,在覺群大禪堂作了題為《淨土法門——我的體會》的主題講座。(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潘宗光教授現場與大家分享了從淨土法門的選擇到體會的心路歷程(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 世界頂級科學家潘宗光:我為什麼信仰佛教?
    他就是當了三屆(十五年)全國政協委員的香港理工大學榮休校長——潘宗光教授。「2001年初,當了校長十年的我,提出讓校董、教職員及學生代表150人,以不記名的方式對校長過去十年的工作進行評核。評核結果是81分,別人認為最終的成績很好,在我來說,我是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的。」「在香港我是第一位亦是唯一這樣做的大學校長,原因是我學佛之後,已經不太看重個人得失。評價好,固然好。不好,就要去改善。
  • 潘宗光:頂級科學家,精進佛弟子
    他也是一位精進的佛弟子,以科學家和教育家的視野,融傳統《心經》智慧於當代人生和現代管理,「心經與生活智慧」及「心經與現代管理」等系列著作引發了許多中國人、尤其是中青年知識人群,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和對佛教文化及智慧的關注。他就是當了三屆(十五年)全國政協委員的香港理工大學榮休校長——潘宗光教授。
  • 香港全國政協委員潘宗光
    2005年8月,國際權威的《酒店及旅遊研究期刊》在對全球3千所大學評估後,刊登的分析排名,香港理工大學旅遊學院在發表研究論文方面全球排名第四,也是全亞洲之冠。潘宗光說,國內酒店管理方面現在非常缺乏自己的高級、專業人才,都是請美國管理人員。我們一定要為國家培訓這方面人才,而且是有中國特色的專業人才。
  • 港理大校長潘宗光新書揭秘:張國榮是我表弟(圖)
    港理大校長潘宗光新書揭秘:張國榮是我表弟(圖) 2008年12月12日 0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片來源:明報)   中新網12月12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出任香港理工大學校長18年的潘宗光本月底正式退休,他在自己的新書內刊登了一張從未曝光的照片——已故紅星張國榮輕搭著他的肩膀,兩人笑得燦爛。
  • 【最新佛訊】著名科學家潘宗光教授應邀赴北大作《佛教與科學》講座
    潘宗光教授作《佛教與科學》講座聽眾踴躍提問菩薩在線北京訊 2015年10月11日晚,著名科學家、香港理工大學榮休校長潘宗光教授應邀赴北京大學作了題為《佛教與科學》的專題講座。潘宗光教授以科學家的深厚學養與宏闊視野,結合多年學修佛法的親身經歷,從佛教的思想智慧、科學的宇宙觀、佛教與科學關係三方面,生動而客觀地為大家闡述了他對佛教與科學及二者關係的理解與體悟。潘教授首先從佛教的緣起觀說起。
  • 趙一澄:一位導演的學佛心路
    趙一澄(圖片來源:資料圖)鴻鵠之志:立誓將來要為電影事業貢獻畢生12歲還在上初中我,因為一位比我大七歲的哥哥經常帶著我鑽錄像廳,而初次對這些光影背後的故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這所學校裡,對我影響最大的一位是稱得上最偉大的當代電影教育家周傳基老師,雖然他也只教授了我兩天的課程,但那兩天的對我的影響卻極其深遠。另外一位是張丹老師,他對我的影響,一方面是讓我認識到了電影的藝術性,引領我進入到了電影的藝術殿堂,而另一方面則是對我的信仰(他的學生裡面有相當一部分都因他而走上了佛學的道路)。我記得那是2000年,我和同學們一起跟著張丹老師到白塔寺去,進白塔寺門之前我說我不信佛。
  • 覺群人生講壇:潘宗光教授助你理解「科學的佛教」
    上海玉佛禪寺舉辦2019年第十九期覺群人生講壇,著名科學家潘宗光教授作主題講座。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餘儒文)講座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餘儒文)2019年12月1日,上海玉佛禪寺舉辦2019年第十九期覺群人生講壇,著名科學家潘宗光教授以
  • 潘宗光教授專訪:西方極樂淨土與現代科學沒有衝突!
    香港理工大學榮休校長 精進慈善基金會會長 潘宗光 西方極樂淨土與現代科學沒有衝突
  • 南方科技大學迎來了一位清華大學校長
    記者丨姚瑤 吳少敏 11月19日,記者從多方權威信源確認,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薛其坤將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 根據清華大學官網信息顯示,薛其坤,男,漢族,1963年12月生,山東蒙陰人,中共黨員,博士,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薛其坤主要研究方向為掃描隧道顯微學、表面物理學、自旋電子學、拓撲量子物理和高溫超導電性。
  • 《覺者》潘宗光:什麼叫覺悟呢?
    最近我能找到的老師就是來自於香港理工大學的前校長潘宗光教授。——梁冬歡迎留言分享「 你覺得時間、空間是相對的還是絕對的?為什麼?」將有機會獲得潘宗光的親筆籤名著作《佛教與科學》一本。▲ 點擊觀看《生命·覺者》梁冬對話潘宗光:你此刻過的一分鐘,和別人的這一分鐘一樣嗎?
  • 鄭強教授:毀譽參半的貴州大學校長
    近日,被譽為「網紅教授」的浙江大學黨委原副書記鄭強跨省履新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後,在第一個月內已經開始馬不停蹄展開工作和部署:深入校區進行調研,為太原理工大學建校118周年獻賀詞,以及看望慰問堅守疫情防控一線幹部職工、學校院士等。對於這位「網紅教授」你知多少?
  • 一位美國大學校長:我為什麼支持孔子學院
    美國西肯塔基大學校長格裡·蘭斯戴爾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按照雙方籤訂的協議,西肯塔基大學所提供用於建設新樓的場地,50年內為示範孔院專屬免費使用,學校不得更換這塊專用場地的用途。 由美國大學免費提供土地,在校園裡建設孔院專用樓,50年之內還不能變更場地用途。這樣的消息,自然會牽動各方的神經。在長達23個月的籌建過程中,西肯塔基大學校長格裡·蘭斯戴爾(Gary A. Ransdell)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鄭強教授:飽受爭議的貴州大學校長
    聽到這樣的話,本以為是一個社會憤青的話,但是這句話是出自一位大學教授之口,這位教授也是貴州大學的前校長。這位校長名叫鄭強,可以說他也是教育行業的網紅,對於鄭強教授的評價非常的極端,就像人們對榴槤的感覺一樣,喜歡他的人,都是非常的喜歡,甚至瘋狂。但是對於不喜歡他的人來說,那麼就會對他極度的討厭,甚至是厭惡。
  • 香港理工大學原校長潘宗光:淨土法門不是念佛等死
    香港理工大學榮休校長潘宗光教授參加了本次論壇並提交論文《淨土法門是念佛等死?》。潘宗光教授表示,雖然淨土法門容易給人一種念佛等死的消極感覺。但根據他的理解,修淨土法門除了要不斷做好「信、願、念佛」等「正行」來保持與阿彌陀佛的緊密聯繫外,亦要努力完成個人在世間的責任,及發菩提心、修淨業三福、自度度他等「助行」。所以是一門積極的大乘修行法門。以下為潘宗光教授論文全文:
  • 北大教授任雲南大學校長
    4月23日,雲南大學首次迎來聘任產生的校長。4月23日,雲南省委在雲南大學召開幹部大會,宣布省委關於雲南大學黨委書記、校長的任職決定。省委決定:林文勳任雲南大學黨委書記;聘請中科院院士方精雲任雲南大學校長。據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李小三介紹,方精雲是雲南省委省政府首次以聘任方式產生的雲南大學校長。雲南副省長陳舜出席會議並為方精雲院士頒發校長聘任書。北京大學相關領導出席會議。
  • 起伏展濤:卸任山大校長九年後,他去了莫斯科
    展濤選了山東大學,成為潘門弟子,另兩位分別去了清華、北大。 潘承洞是位富有人格魅力的大學教授和校長。他與陳景潤、王元因破解哥德巴赫猜想而聞名天下。潘先生治學嚴謹,為官清苦,但極為愛才。他在任山大校長期間,提攜了兩名日後成為山大校長的年輕人。一位是展濤,另一位則是徐顯明。
  • 香港理工大學任命唐偉章為新任校長 09年上任
    香港理工大學校董會二十一日宣佈,委任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工程及應用科學院院長唐偉章為新任校長,任期五年。他將在二零零九年元旦上任,接替年底退休的校長潘宗光。(中新社發 陳伊敏 攝)   香港理工大學校董會四月二十一日宣布,委任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工程及應用科學院院長唐偉章為新任校長,任期五年。他將在二零零九年元旦上任,接替年底退休的校長潘宗光。  唐偉章對獲委任感到興奮。他表示,自己在香港長大,有機會回港為理大效勞,期望提升院校成就。他又表示,為學校籌款是重要的事情,上任後會訂立籌款目標,用來興建新大樓和實驗室等。
  • 重慶大學走出的「平民校長」李曉紅 不再擔任武大校長一職
    11月1日晚,武漢大學官方微信發布原創文章《校長印記丨珞珈山上一抹「紅」》,披露被稱為「曉紅哥」的武漢大學校長李曉紅,離開武漢大學,將不再擔任武大校長一職。於1982年至2003年,先後在重慶大學擔任採礦系黨總支副書記、系副主任、資環學院副院長、院長、重慶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等職;2003年至2010年擔任重慶大學黨委常委、校長。
  • 施一公與饒毅:一位院士校長,一位校長,不一樣的人生
    施一公,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院院長。他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外籍會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饒毅,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理學部主任、生物學講席教授,北大麥戈文研究所創始所長,北京腦科學中心創始主任。說起施一公與饒毅的性格,大家可能有所印象,就像有人說饒毅的性格就是屬炸藥的,一點就著,而且就像「老頑童」一樣喜歡管不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