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徐兵 張利瑤)這幾天,房貸族丁先生正在被一個問題困惑——選擇固定利率還是LPR?不過,這個必答題已真正到了抉擇時刻。
8月12日,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五家國有大行均發布公告稱,將於8月25日起對批量轉換範圍內的個人住房貸款,按照相關規則統一調整為LPR定價方式。
這是否意味著固定利率的客戶就失去選擇權?到底要不要轉?哪種最划算?一系列疑惑擺在房貸一族面前。
不想接受該怎麼辦?銀行人士:可轉回
8月12日,五大行宣布「批量轉換LPR」的消息在朋友圈炸了鍋。隨後,不少網友表示已收到銀行的通知,不過他們的質疑也不少。
家住鄭州的丁先生就是其中一位,由於工作忙以及相關專業知識缺乏等原因,一直沒去了解LPR轉換是怎麼回事。當他看到朋友圈以及微博刷屏此事時,才緩過神來,要做出選擇了。
「我不想轉。」丁先生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當年我買房辦的貸款利率比較低,並且已經還了十來年了,即使轉成LPR,也省不了多少錢。如果銀行批量幫我們轉了,還能轉過來嗎?」
就這一問題,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聯繫了中國銀行鄭州某支行貸款中心李經理。他說,銀行批量轉換並不意味著,客戶不再能選擇固定利率。其實,各家銀行都有明確,如果符合條件的客戶不想轉換,可以跟貸款銀行取得聯繫,不進行轉換。若因為一些原因被批量轉換的客戶,可以於12月31日前,進行自主轉回。
「很方便,在銀行手機APP上就可辦理轉回。」他補充說。
記者注意到,在各家銀行通知公告裡確實有提到:「如果客戶不接受銀行的批量轉換規則,可於一定日期前,通過多種渠道進行自主轉換;批量轉換完成後,如果客戶對轉換結果有異議,可於今年底前,進行自助轉回或與貸款經辦行協商處理。」
另外,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在採訪中也注意到,在五大行發布「批量轉換LPR」通知之前,不少股份制銀行已發布過批量轉換信息,甚至一些銀行已經進行了批量轉換。
記者梳理信息發現,截至目前至少還包括招商銀行(4月上旬)、中信銀行(7月21日)、民生銀行(7月中旬)、興業銀行(8月14日)等多家銀行發布過將代客戶進行批量轉換的時間。
「我們已經進行了批量轉換。」中信銀行一貸款經理告訴記者,近期,不少客戶來諮詢相關問題,不過了解情況後,很多客戶還是選擇轉換,並沒有去轉回。「從當前利率水平情況看,轉和不轉差別並不大,但主要看未來的利率走勢。」她說。
啥是LPR?為何銀行要批量轉成LPR?
那麼要不要轉呢?在決定轉不轉之前,先要摸清啥是LPR。
LPR利率是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簡稱,由具有代表性的18家報價行,根據本行對最優質客戶的貸款利率,以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加點形成的方式報價,由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計算得出,為銀行貸款提供定價參考,每月20日更新。LPR包括1年期和5年期以上兩個品種。
最新一期LPR為央行7月20日公布的:1年期LPR為3.85%,5年期以上LPR為4.65%。以上LPR在下一次發布LPR之前有效。從近幾個月走勢上看,LPR一直處在下行中,不過,近四個月LPR一直未發生改變。
那麼,為啥銀行催出客戶轉換LPR呢,甚至直接批量轉換?
上述中國銀行李經理告訴記者,銀行之所以催出客戶轉換,甚至進行批量轉換LPR,一方面是落實中國人民銀行〔2019〕第30號公告,另一方面也是擔心部分客戶錯過這個轉換機會。此外,統一默認進行調整,也有利於減少銀行的工作量和雙方成本。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要求,自2020年3月1日起,金融機構應與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客戶就定價基準轉換條款進行協商,將原合同約定的利率定價方式轉換為以LPR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加點可為負值),加點數值在合同剩餘期限內固定不變;也可轉換為固定利率。
定價基準只能轉換一次,轉換之後不能再次轉換。已處於最後一個重定價周期的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可不轉換。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原則上應於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
不過,對於貸款一族來講,轉換的好處也有很多。最重要的一點是,未來利率預期是下滑的,相對更有利一些。
上海邁柯榮信息諮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徐陽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當前經濟形勢來看,疫情後金融環境整體相對寬鬆,房貸利率保持在平穩水平,且總體來看還是有一定的下行趨勢,因此對於短期內即可還清貸款的客戶來說,選擇LPR似乎更具優勢。
「LPR 利率短期內還是有一定的下行趨勢,但中長期來看,還是會保持穩定的。」徐陽說。
事實上,中信銀行貸款中心經理也給出類似的看法。在他看來,三五年內,利率繼續下行可能比較大,選擇浮動相對更划算。
「固定利率還款的優勢在於計算方便,包括還款總額以及每個月還本付息的金額都是固定的,同時不會受未來外界因素影響發生比較大的變化。不過如整體利率環境下跌,固定利率還款還是會維持相對比較高的利率,LPR還款方式正好相反,會隨著外部經濟環境浮動。」他解釋說。
哪些貸款不參與批量轉換,轉換後又能省掉多少錢?
記者注意到,並非所有貸款都可以參與此次LPR轉換。此次公告中,各家銀行也明確了批量轉換的範圍:2020年1月1日前已發放的和已籤訂合同但未發放,同時在批量轉換日之前還沒有進行主動轉換的存量浮動利率貸款。
同時,各銀行也列出了不參與此次轉換的貸款類型,主要是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和公積金貼息貸款。
其中,工行詳細列出了六類不參與批量轉換的貸款:(一)剩餘貸款期限不足一個重定價周期的貸款,即原合同約定的貸款到期日早於下一次重定價日期的貸款;(二)固定利率貸款;(三)公積金個人貸款;(四)經與公積金中心協商不轉換的個人住房公轉商貼息貸款;(五)已參考LPR定價的個人住房貸款;(六)當前逾期貸款。
中行的批量轉換範圍是:在2020年8月24日(含)前尚未辦理完成定價基準轉換的參考貸款基準利率定價的浮動利率個人住房貸款(不包含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軍人公積金貸款、公積金貼息貸款)。
農行規定,2020年1月1日前已發放或已籤訂合同未發放,且截至2020年8月24日(含),尚未辦理定價基準轉換的存量浮動利率個人住房貸款(含個人商用房貸款,不含公積金貸款和公積金貼息貸款)。
交行的範圍是,2020年1月1日前已發放的和已籤訂合同但未發放,且在8月21日前尚未轉換的參考貸款基準利率定價的浮動利率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不包括公積金貸款和公積金貼息貸款)。
郵儲銀行規定的範圍是:截至2020年8月25日(不含)尚未在該行辦理定價基準轉換的存量浮動利率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不含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
那麼,對房貸一族來講,又該怎樣計算LPR?究竟能省多少錢?
「還得看LPR下調情況,應該每月能減少百十塊吧。」上述銀行人士估測說。
那麼,咱們看一看,又是一個怎樣的轉換公式。轉換後的利率計算方式為「重定價日最近一期5年期以上LPR+固定點數」。
舉例來說,如果丁先生在前幾年利率較低的時候貸款買了房,當時與銀行籤的合同是基準利率打8折,即4.9%×0.8=3.92%。那麼他的加點值就是3.92%-4.8%(2019年12月發布的5年期以上LPR)=-0.88%,即負88個基點。
由於大部分銀行規定重定價日為每年1月1日,所以最近的參考LPR為2020年12月將公布的5年期以上LPR。假定該數值與當前LPR一樣,為4.65%。那麼在上述例子中,丁先生轉換後的年利率為LPR-0.88%,即4.65%-0.88%=3.77%,比原利率低了0.15%,但此後利率的變化取決於未來LPR的變動幅度。
雖然近四個月LPR報價均保持不變,但總體來看有一定降息幅度。從LPR機制推出以來,5年期以上LPR利率已累計下降了20個基點,從4.85%降到了4.65%,以首套房貸100萬元貸款30年為例計算,每月房貸可以少還120多元。
責編:劉贇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