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邢定鈺:科研人員待遇差別太大

2020-12-02 騰訊網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邢定鈺:

關於科研,一方面,當前科研人員的有效工作時間不足,項目申請、評審等佔用時間太多;另一方面,高校、科研院所裡面科研人員等級設置過多,使得年輕人不停地「爬臺階」。很多年輕人跑到國外去搞科研,實際上是為了躲應酬、圖清淨。

此外,當前海歸與本土科研人員待遇差別過大問題,應給予重視和解決。

關於中小學生教育負擔過重問題,「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貽害無窮,結果讓孩子在該快樂的時候不能快樂,在該創新的時候不能創新。

相關焦點

  • 邢定鈺院士展望凝聚態物理應用前景:就像百年前的電 一旦運用足可...
    在金陵城的繁華深處,有一位「海歸」,他就是我國微結構領域的領航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邢定鈺。邢定鈺長期從事凝聚態理論研究,在電子輸運理論、低維受限的量子系統和超導理論研究方面頗有建樹。在科技興國的戰略下談及科技創新如何助力經濟社會發展,他表示,在創新中必須通過科學的管理髮揮最大的效益,把人的潛力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
  • 兩院院士大會召開,南大都有為、邢定鈺、祝世寧院士談創新
    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南京大學的多位院士也就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當前的創新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
  • 邢定鈺院士:人才培養就像種莊稼 科學家最缺工作時間
    邢定鈺  崔向群  隨著國家對科研投入的迅速增加,不少科技工作者有了「不差錢」的感覺,其中的一些浪費也令人憂心。全國人大江蘇代表團裡的兩位院士建言,反思科研中的亂花錢和精力浪費。  人才培養和幹部培養有不同之處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邢定鈺院士昨天表示,眼下各種各樣的人才計劃過多過泛,包括各個部門各個省市各個高校內部,都有各種人才計劃,有些人才計劃實行得非常好,可現在的問題是,各種人才計劃相當於設置很多臺階,把科研人員的注意力吸引到去爬臺階上,導致他們不能安心做科研工作。
  • 邢定鈺:凝聚態物理的追夢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1985年底,因突出的科研和教學能力,邢定鈺被破格提升為副教授。1986年,在美國休斯頓大學丁秦生教授的邀請下,邢定鈺成為休斯頓大學物理系和得州超導研究中心的訪問學者。做訪問學者期間,邢定鈺實現了科研之路上的新飛躍。
  • 邢定鈺代表:科學家花太多時間「爬階梯」
    邢定鈺代表:科學家花太多時間「爬階梯」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 陳剛、王思北)「目前相當一部分科研工作者比較側重物質方面的驅動。」「科研資源破碎化,科學家花太多時間『爬階梯』。」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邢定鈺代表5日表示。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了創新驅動,創新靠人,人的創新靠什麼驅動?靠工作者的興趣、好奇心、熱愛和奉獻精神,中外大科學家無不是精神層面的驅動。」
  • 講座預告 | 中科院邢定鈺院士:物理學改變世界
    這次我們邀請了中國科學院邢定鈺院士結合自身科學研究的經歷講解物理學如何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如何改變了整個世界帶領廣大研究生同學體驗物理之美【主講人】邢定鈺【主題】物理學改變世界,1945年2月出生,九三學社社員,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數理學部常委,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南京微結構國家實驗室(籌)主任,「量子調控」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的項目首席科學家。
  • 邢定鈺院士受聘為東南大學兼職教授
    10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邢定鈺受聘東南大學兼職教授授聘儀式在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田家炳樓隆重舉行。
  • 院士邢定鈺:凝聚態物理像百年前的電 一旦運用可改變世界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邢定鈺這樣解釋創新的動力。  邢院士長期從事凝聚態理論研究,在電子輸運理論、低維受限的量子系統和超導理論研究方面頗有建樹,在江蘇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召開之際,談及科技創新如何助力江蘇經濟社會發展,他認為,在創新中必須通過科學的管理髮揮最大的效益,把人的潛力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
  • 邢定鈺:應從小培養閱讀習慣 理工科學者也要有文學素養
    邢定鈺在演講。司新利 劉江瑞 程曦 攝 人物名片 邢定鈺,1945年出生於江蘇高淳,物理學家,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201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江蘇代表團會議上介紹南京大學「悅讀經典計劃」,受到中央領導同志充分肯定。
  • 2016書香江蘇形象大使邢定鈺
    邢定鈺男,1945年出生於江蘇高淳,物理學家,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邢定鈺教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江蘇代表團會議上介紹南京大學「悅讀經典計劃」,受到中央領導同志充分肯定。他積極參加省科協組織的科普志願者「三百行動」,深入學校為師生們作《科學精神與發現之旅》等報告,受到普遍歡迎。
  • 【蘇人書事】邢定鈺:氣質需要書籍的薰陶
    作為一名理科工作者,邢定鈺始終對文學保持興趣,他認為,自身積累的文學素養對理科的學習發展也有很多促進作用。邢定鈺,江蘇高淳人,物理學家,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201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
  • 青年領軍人才培養 | 邢定鈺院士:優秀人才是可以扎堆出現的
    為探索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邢定鈺等國家實驗室相關人員於2009年提出創建微結構國家實驗室實驗班的設想——以國家實驗室的名義,面向物理、化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三院招生。按照設想,「國家實驗班」將利用正在籌建的南京微結構國家實驗室為實體,定位為物理學、化學和材料學等學科,選拔培養理論基礎紮實、實驗技能過硬、思維能力出眾和對前沿科學敏感度高的研究型後備領軍人才。
  • 楊振寧改中籍真相,中國院士待遇到底幾何?
    但事實是,楊振寧和姚期智本身就是中科院的外籍院士,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第十三條規定,外籍院士在取得中國國籍後,可直接轉為院士或資深院士,並享有同等義務、權利及有關待遇。因此,楊振寧與姚期智之所以能加入中科院,是因為兩位取得了中國國籍,因此從外籍院士直接轉為院士,符合相關規定。 那外籍院士與院士在職責和待遇上有什麼區別呢?
  • 從李院士捐獎金到中科院集體辭職事件看科技人員的待遇
    最近,關於合肥中科院90名科研人員辭職和浙大李蘭娟院士捐出她應的科研獎金的事,引起大家熱議。對此,對這兩起事件,因為不知道具體內情,也沒有資格進行評論。但突然想到古代有個故事,孔子是進行過講評的。這就是子貢贖人和子路受牛的事。
  • 袁隆平為什麼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卻是美國科學院院士?
    當然,其他水稻育種科研人員也做出了很大貢獻,袁隆平只是其中最傑出的一個代表。水稻確實是中國人的主要口糧,但說他憑一己之力養活了全中國人,確實有點誇大。中國人從90年代起能吃飽飯,有多方面的原因。 拋開成就貢獻不說,光他在科研路上的幹勁就十分令人敬佩。
  • 南京大學邢定鈺、祝世寧院士訪問蘇州納米所
    1月6日下午,南京大學邢定鈺、祝世寧院士赴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參觀訪問。蘇州納米所所長楊輝接待了兩位院士一行,並陪同參觀研究所展廳和納米加工平臺。楊輝簡要介紹了蘇州納米所籌建歷程、研究布局、平臺服務、人才隊伍和技術轉移轉化等方面的進展情況。隨後,兩位院士參觀了納米加工平臺。
  • 專訪中科院院士王松靈:加大公共衛生人才培養,提高專業人員待遇
    中國科學院院士、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王松靈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建議加大公共衛生專業隊伍建設力度,提高專業人員待遇。9月17日下午,2020中歐人才論壇在京舉行,中科院院士、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教授王松靈在論壇現場。攝影/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國公共衛生人才的短缺。
  • 2021中國科學院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科研管理與技術支撐人員招聘...
    中國科學院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海南種子創新院)是由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種子創新研究院與海南省農業農村廳、三亞市人民政府三方合作建設的海南省地方事業法人單位。二、招聘崗位按照海南種子創新院實際建設中各項工作需要,具體招聘崗位名稱、職責、職數,詳見下表:見附件三、任職待遇1. 根據其學歷和專業經歷按照《中國科學院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籌建期)人事管理暫行辦法》享有相關待遇。2.
  • 2020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溼地和生物多樣性研究組科研助理...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聚集了我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生態學等領域的優勢隊伍和傑出人才,擁有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我國生態環境科學做出了奠基性、系統性和開創性的重大貢獻。生態環境中心現有職工504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4人,正高級研究人員120人,副高級研究人員126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1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人。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溼地和生物多樣性研究組,長期致力於鳥類及其棲息地的研究和保護工作,服務國家重大需求。
  •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肇西:科研要有創新的勇氣
    在我國院士群體中,張文佑與張肇西被譽為「父子院士」。父親張文佑先生(1909—1985年)是我國著名大地構造學家、創立了斷裂體系與斷塊大地構造學說,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第一屆院士。張肇西是我國著名的粒子物理學家。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