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水位持續上漲 專家提醒:不要接觸江水,謹防血吸蟲病

2021-01-15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孫駿)血吸蟲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江蘇省及周邊地區一直積極開展血吸蟲病防治,認真開展健康教育、查滅江灘釘螺。但由於野生動物傳染源和釘螺難以徹底清除,沿江地區感染血吸蟲病的風險依然存在。

「湖區五省」(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蘇省)是我國血吸蟲病防制重點地區,水位不斷上漲有可能造成周邊區域釘螺擴散,加大了血吸蟲感染的風險。人一旦接觸含有血吸蟲尾蚴的水體(疫水)就有可能感染血吸蟲病,嚴重時會危害健康。

何為急性血吸蟲病?

急性血吸蟲病是血吸蟲病的一種臨床類型,以發熱、 肝臟腫大及周圍血液嗜酸粒細胞增多為主要特徵,伴有肝區壓痛、脾臟腫大、咳嗽、腹脹及腹瀉等。

患者發病前 2 周至 3 個月有疫水(含血吸蟲尾蚴的水體)接觸史,接觸部位皮膚可出現刺痛樣感覺,繼而出現丘疹和搔癢;接觸疫水後 1~5 天可有咳嗽(易誤為感冒),反覆感染者肺部症狀較嚴重。

血吸蟲病有哪些感染方式?

血吸蟲尾蚴主要是經皮膚侵入人畜體內,感染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生產性接觸疫水,如抗洪搶險、捕魚撈蝦等涉水作業;二是生活性接觸疫水,如在有感染性釘螺的地方遊泳戲水、淘米洗菜、洗衣物及飲用疫水等。

血吸蟲病是因人接觸疫水而感染的。因此,在生產和生活中應避免或減少接觸疫水是預防血吸蟲病最有效的辦法。

如何預防血吸蟲感染?

1、市民朋友去江邊休閒遊玩不要接觸江水,特別是設有血防警示標牌、警示器的地段。大家看到這些標牌時要格外小心,千萬不能在此處洗手洗腳、遊泳戲水、釣魚等。

2、因抗洪搶險等特殊原因需接觸江水的人員,可採取一些防護措施,如穿戴防水手套、膠靴等防護用具、塗擦防護藥劑等。這些措施可以極大的降低血吸蟲感染的機率。

3、萬一接觸了江水也不要過分擔心,可在接觸後1個月左右到沿江地區醫療機構做血吸蟲病檢測,確定是否受到感染。如感染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特效藥吡喹酮可很快殺蟲。

接觸「疫水」後應該聯繫誰?

含有血吸蟲病尾蚴的水體即為「疫水」,有釘螺孳生並且有血吸蟲病流行的地方即為「疫區」。

江蘇省除徐州、連雲港和宿遷三市以外,其他 10 個設區市均為血吸蟲病防治地區。如果懷疑得血吸蟲病,可直接與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血地寄防制科聯繫(市級、縣區級均可)。

專家提醒:出現症狀應及時就醫檢查,減輕危害

如接觸江水後一個月左右有發熱、腹痛、腹瀉、肝脾腫大等症狀,應及時到當地醫院進行血吸蟲病檢查,儘早明確診斷,規範治療,減輕危害。

如接觸江水後一個月左右沒有明顯症狀的,也可到沿江地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血吸蟲病篩查。早期診斷並按醫囑服藥可以治癒血吸蟲病,治癒後不要再接觸疫水,避免再次感染。如有血吸蟲病相關問題可向當地疾控中心諮詢。

專家最後提醒,血吸蟲病、急性血吸蟲病,可防、可控、可治,只要有防控意識,無需過分擔心。

江蘇紮實推進血吸蟲病防治工作

記者從江蘇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了解到,按照《2020年江蘇省血吸蟲病防治工作方案》要求,緊緊圍繞消除血吸蟲病與脫貧攻堅同步的目標,我省加強傳染源控制及病人救治與管理,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清除血防地區環境危險因素,改善疫區面貌;加強敏感而高效血吸蟲病監測體系建設,深化血防信息化建設,大力推廣血防現場科技成果應用,加強血防人才隊伍建設,全面促進血防工作可持續發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江蘇2020年春季查滅螺工作比往年稍晚,我省血吸蟲病防治地區共完成查螺面積7.35億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務的105%,累計實施藥物滅螺8455.35萬平方米, 完成年度任務的105.69%。2020年查滅螺工作方案還明確了南京、揚州、鎮江3個設區市各20個重點環境,開展秋季螺情監測。與此同時,江蘇積極推動南京市高淳區、江北新區,揚州市開發區、廣陵區、江都區,鎮江市京口區、鎮江新區等7個縣(市、區)消除血吸蟲病評估工作,目前消除評估現場抽樣工作均已完成。

相關焦點

  • 長江流域抗洪形勢嚴峻 南京疾控中心:謹防血吸蟲病
    血吸蟲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南京市一直積極開展血吸蟲病防治,認真開展健康教育、查滅江灘釘螺,近幾年未發生本地感染的血吸蟲病人。但由於野生動物傳染源和釘螺難以徹底清除,加之長江上遊一些血吸蟲病重點防制地區的影響,南京市沿江地區感染血吸蟲病的風險依然存在。
  • 南京市疾控中心重要提醒 長江汛期謹防血吸蟲病
    但由於野生動物傳染源和釘螺難以徹底清除,加之長江上遊一些血吸蟲病重點防制地區的影響,南京市沿江地區感染血吸蟲病的風險依然存在。血吸蟲病感染方式血吸蟲尾蚴主要是經皮膚侵入人畜體內,感染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生產性接觸疫水,如抗洪搶險、捕魚撈蝦等涉水作業;二是生活性接觸疫水,如在有感染性釘螺的地方遊泳戲水、淘米洗菜、洗衣物及飲用疫水等。
  • 江蘇南京市疾控中心重要提醒 長江汛期謹防血吸蟲病
    血吸蟲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南京市一直積極開展血吸蟲病防治,認真開展健康教育、查滅江灘釘螺,近幾年未發生本地感染的血吸蟲病人。但由於野生動物傳染源和釘螺難以徹底清除,加之長江上遊一些血吸蟲病重點防制地區的影響,南京市沿江地區感染血吸蟲病的風險依然存在。
  • 疾控專家:當心血吸蟲病 不要去江邊玩水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導:江水水位上漲,不少好奇的市民會到江邊看看水位情況,這裡要提醒大家,一定要遠離警戒區,不要涉水嬉戲,防止血吸蟲病,確保人身安全。【江邊公園有市民跨越警戒線】南京市的三汊河口也是秦淮河的入江口。
  • 南通市疾控中心提醒:汛期別玩江水 提防血吸蟲病
    最近,長江水位持續上漲,前天,南京市沿江地區發現感染血吸蟲病症,第一時間,南京疾控中心發布訊息,提醒市民江汛期間謹防血吸蟲病。那麼南通是否也存在感染風險呢?今天上午,記者來到南通市疾控中心了解情況。血吸蟲病,俗稱「大肚子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主要的感染宿主是江灘的釘螺。
  • 江蘇發布提醒 血吸蟲10秒可穿入皮膚 汛期少涉水防血吸蟲感染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導:江水上漲
  • 當心血吸蟲病 不要去江邊玩水
    昨天下午,記者在武昌江灘漢陽門觀水平臺發現,前來橋面觀看長江水位線情況的市民依然不在少數,有些好奇的市民更是專程到江邊拍照留念。市民郭女士說是在網上面看到的漲江水,過來看一看。不是已經超過了警戒線,。市民陳先生說我是為孩子高考買書,到這邊,順便過來看一下。感覺這個水很洶湧,江面很寬。
  • 聽聽醫生怎麼說-丹毒 血吸蟲尾蚴...
    提醒1  冒雨趟水回家腳上「中了」丹毒  最近持續降雨,很多地方都產生了積水,一些市民不得已時會捲起褲腿趟渾水,但是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專家提醒(通訊員 楊璞 記者 於丹丹)  提醒2  接觸江水  謹防血吸蟲病感染  南京市疾控中心血地寄科謝朝勇科長介紹,雖然南京經過多年血吸蟲病防控,已多年未發生血吸蟲病急性感染病例,但市民切不可放鬆警惕。
  • 洪水之後一定要預防血吸蟲感染,一旦感染終身受累,甚至導致死亡
    可怕的「血吸蟲」最近一段時間,天就像漏了一般,長江中下遊幾乎就是「雨、雨、雨」的節奏。河水、江水水位持續上升,不少地方長江畔的風光帶都沒在水裡。在新聞上看到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在江邊水裡嬉戲,著實為他們捏了一把汗,不僅僅因為溺水的危險,即便是淺水區,長江流域水裡的血吸蟲真的是很可怕的。
  • 長江汛期 警惕血吸蟲病!
    為加強汛期急性血吸蟲病感染的防控,近日,江蘇南京市浦口區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在南京多地,向遊客和防汛人員宣傳血吸蟲病的防治知識,指導防汛人員做好安全防護措施。昨天(7月16日)上午8時,南京青奧體育公園處江水已經漫過釘螺灘塊,接近人行步道。
  • 這裡有份防血吸蟲病小貼士送給你
    「湖區五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和江蘇省)是我國血吸蟲病防治重點地區,水位的上漲給潛伏在江河中的血吸蟲可乘之機,人一旦接觸含有血吸蟲尾蚴的水體(疫水)就很有可能感染血吸蟲病,嚴重危害健康。因此,抗洪防汛一定要注意預防血吸蟲病。血吸蟲的生活史血吸蟲病是由血吸蟲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會導致腹痛、腹瀉、便血等症狀,晚期甚至出現肝腫大等實質性病變。
  • 血吸蟲病疫情有上升趨勢 老廣逾廿載未染
    新華社昨日(12日)透露,俗稱「大肚子病」的血吸蟲病疫情近年在全國有上升趨勢,毛主席曾說過的「送瘟神」任務依然艱巨。  記者了解到,在廣東,自1985年消滅血吸蟲病以來,已經21年沒有發現本地感染病例。  但這兩年,我省的外來人口感染血吸蟲數據有所上升,2005年就有幾十例。
  • 血吸蟲病危害大 預防是關鍵
    張年坤說,釘螺是傳播血吸蟲病的唯一中間宿主,查螺滅螺是預防和控制血吸蟲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   專業隊工作人員來自各鄉鎮衛生院,都是從事多年血防工作的專業人員,春季查螺分初查、複查和再複查。   鑑別釘螺 專家教你來識別!
  • 暑期出遊避暑玩水 警惕血吸蟲病
    鑑於近期多地洪澇災害多發,上海市疾控中心提醒,接觸血吸蟲疫水,含有血吸蟲的感染期幼蟲——尾蚴的水體,包括湖泊、河流和溝塘等的機會增多,遊玩時應注意防範。上海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說,血吸蟲病是一種寄生蟲病,經接觸疫水而感染。在我國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蟲病,可以感染人和40餘種哺乳類動物,該病首先由日本的科學家於1904年發現並命名。釘螺是日本血吸蟲的唯一中間宿主。
  • 深圳本地暫無輸入性血吸蟲病例,專家提醒,不要觸摸螺類和蝸牛……
    原標題:深圳本地暫無輸入性血吸蟲病例,專家提醒,不要觸摸螺類和蝸牛……深圳商報2019年10月11日訊 10月10日,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和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聯合主辦的輸入性熱帶病防控聯合實驗室學術研討會暨輸入性曼氏血吸蟲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2019
  • 湖北血吸蟲病疫區調查
    郭典金說,「到1955年政府確診為血吸蟲病,才知道男的下田勞動多,接觸疫水就感染了。」這之後雖然疫情不斷得到控制,但血吸蟲病在當地卻沒有消失過。「疫水」是當地人掛在嘴邊的詞彙,按照潛江市衛生局副局長王文梁的解釋,「主要指受感染的生產用水,也有部分是生活用水。」熊口鎮如今自北向南貫穿東乾渠、孫橋河、中沙河三條乾渠,大小几十條支渠縱橫其間,連結成網狀水利溝渠系統。
  • 健康天天測,現在還需要預防血吸蟲病嗎?
    吸蟲病是可以引起肝臟和膀胱損傷的吸蟲感染,有5種血吸蟲可引起血吸蟲病,但我國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蟲,這種血吸蟲不是源於日本,而是由日本人首先證實的。考古學者曾在江陵和長沙出土的西漢古屍中查到了血吸蟲卵,這說明血吸蟲在我國的歷史至少有2100年以上。
  • 關於血吸蟲病、寄生蟲病防治知識
    「血吸蟲病」在夏天發生非常頻繁,特別在江邊一些灘涂、蘆葦蕩和綠化中最能滋生這方面細菌,江水中帶有大量的寄生蟲,都是不乾淨的, 衛生環境令人堪憂,一般血吸蟲病是由裂體吸蟲屬血吸蟲引起的一種慢性寄生蟲病,主要流行於亞洲、非洲和拉美洲的73個國家,有許多人因 此而患病,這種病類型很多,傳播方式也不一樣
  • 汛期如何做好血吸蟲病防控
    編者按2020年入夏以來,全國多地出現強降雨,長江流域遭受嚴重洪澇災害。長江中下遊地區尤其是洞庭湖、鄱陽湖區域是本次洪水災情最嚴重地區,同時也是血吸蟲病傳播風險最高的地區。
  • 血吸蟲病肆虐洞庭湖 資金不足防治工作逐步萎縮
    瘟神緣何肆虐江湖  血吸蟲病疫情在一些地區反彈並呈上升態勢也是不爭的事實。  有關專家稱,血吸蟲病的重新抬頭應該說和歷史上的工作失誤有關。比如上世紀70年代大搞「圍湖造田」,造成洪澇災害頻繁,不利於血吸蟲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