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從高錕成功看諾貝爾獎離我們有多遠

2021-01-15 手機鳳凰網

10月6日,華裔科學家高錕終於拿到了那項「遲到2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在他創立的光纖通信傳輸理論誕生近半個世紀之後。

由於這一理論,我們的世界已與40年前大不相同。網絡通信的「道路」每隔6個月就加寬一倍,「文字、音樂、影像和影片在一瞬間傳到世界各地」,網際網路、電子郵件和即時通訊讓無線電報、銅纜電話和郵寄通信一點點走向歷史。到今天,全球光纜的總長度已超過10億公裡,足以將地球赤道纏繞2.5萬次。在這一道道纏繞中,地球正變小變平,即使遠隔千裡,每個人的呼吸你也能清晰地聽到。

耐人尋味的是,40年時間裡,這項成果的開創者,卻比其他任何人都少想到諾貝爾獎,甚至不曾為他的發明申請專利。「我沒有後悔,也沒有怨言」,高錕說,「如果事事以金錢為重,我告訴你,今天一定不會有光纖技術成果。」

對於那些熟悉科學史的人來說,這話真是耳熟能詳。牛頓發明微積分之後,在27年裡對誰都沒有提起此事;他在光學研究上的成就徹底改變了人類對光的理解,也是過了30年才與世人分享這一成果。卡文迪許發現或預見到了能量守恆定律、歐姆定律、道爾頓的分壓定律、裡克特的反比定律、查理的氣體定律和電傳導定律……這個清單可以拉出去很長,但當麥克斯韋將這個清單拉出來的時候,他已經去世近一個世紀,所有發現的功勞幾乎都已歸屬他人。

我們說起這些常人眼裡近乎極端的例子,並不是鼓勵科學研究者棄絕榮譽、糞土金錢、不食人間煙火。我想陳述的只是一個事實:那些偉大的發明和發現,往往藏身在遠離金錢和功利的地方,只有不為它們所累的人,才能輕裝跋涉,找到這自由的王國。

高錕是幸運的。他自幼在寬鬆的環境下成長,用紅磷粉和氯酸鉀摻和在泥土中製造「土炸彈」,是他小時候最刺激的實驗。他周遊列國,像傳道一樣到處推銷他的信念,儘管幾乎無人相信世界上會存在無雜質的玻璃,但從來沒有人阻止他「異想天開」的夢想。9年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的生涯,他同樣有條件去塑造學生們「自由的心靈」,塑造「敢於表達意見的文化」……「能夠做前所沒有的事,我感覺很滿足」,這是高錕成功的最大秘密,也是那些朝思暮想諾貝爾獎而不得者最容易忽視的心境。

就在高錕獲獎的前幾天,一項「搞笑諾貝爾獎」在美國哈佛大學正式頒發。有名字的乳牛產奶量較高,空啤酒瓶比盛滿酒的瓶子更具殺傷力……而中日學者用熊貓糞便中提取的細菌成功分解了90%多的廚房垃圾,也獲得生物學獎。

可惜沒有人就此做任何一項民意調查。我想,如果有超過一半的人能夠看到這些「搞笑」獎項背後非常嚴肅的科學研究,看到非常嚴肅的科學研究裡無窮無盡的樂趣和歡欣,那麼,我們夢寐以求的諾貝爾獎離中國就不遠了。

相關焦點

  • 特效藥離我們還有多遠?
    特效藥離我們還有多遠?日前,央視新聞《新聞1+1》連線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對熱點問題進行解答。一、我們對病毒有多少了解?周琪表示,對病毒的研究,可以用「萬裡長徵第一步」來形容。面對病毒,它從哪兒來、將到哪兒去,它是什麼樣子?
  • 關注|我們離治癒愛滋病還有多遠?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愛滋病疫苗和愛滋病的根治方法。那麼,我們離這個目標還有多遠?截止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人被治癒了愛滋病,他的名字叫Timothy Brown(也被稱為「柏林病人」,因為他住在德國柏林)。Timothy在被查出HIV感染超過了10年之後,於2006年又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為了治療白血病,醫生給Timothy進行了骨髓移植。
  • 偽裝成奶茶的"迷奸水",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偽裝成奶茶的"迷奸水",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來源 | 較高端人類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原標題:《偽裝成奶茶的"迷奸水",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 月亮離我們有多遠?
    利用1.2米望遠鏡雷射測距系統,多次成功探測到月面反射器Apollo15返回的雷射脈衝信號。  前不久,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應用天文研究團組在國內首次成功實現月球雷射測距,距離精度優於1米,為385823.433千米~387119.600千米。那麼,地球離月亮到底有多遠?雷射測月又是怎麼回事?
  • 地球離火星有多遠?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懂球號> 地球離火星有多遠? 地球離火星有多遠? 懂球號作者: 永無極限 08-28 10:33 【#地球距離火星有多遠#】光每秒鐘的傳播距離大約是30萬公裡,如果從一束光想從地球射到月球,需要花費1.25秒,而射到火星需要3分02秒。宇宙到底有多浩瀚,這個視頻看起來更直觀更震撼...
  • 我國奮鬥者號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那裡離地心還有多遠?
    地下世界有什麼?是否存在所謂的「地心人」?我們人類是否能夠挖穿地球?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過一些與地下世界相關的遐想,而科學家曾經也展開了一系列的嘗試,試圖「挖穿」地球。如果能夠在這個最深的海溝往下挖,應該離地心更近了。不過,由於這個海溝位於大洋最深處,水壓高、完全黑暗、溫度低、含氧量低,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我們人類能夠到達嗎?
  •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統離我們還有多遠?
    來源:經濟日報向清潔能源轉型的能源革命正在全球範圍內推進,清潔能源大範圍使用的時代到底離我們有多遠?還有哪些難題需要突破?最近火熱的氫能產業靠譜嗎?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院長鄭聲安指出,當前,以解決資源環境挑戰、從根本上實現能源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新一輪全球能源轉型已經啟動,構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統成為實現低碳能源轉型的關鍵。風光發電很快將告別補貼隨著風電、光伏行業即將迎來平價上網時代,可再生能源提質增效的步伐也進一步加快。
  • 地震離我們有多遠?
    其中有9次發生在亞洲,傷亡人數最多的發生在中國,在發生在中國的三次地震當中,共有130萬人因此喪生。另外兩次的大規模地震,發生在1100年前的伊朗,根據口頭和書面記載,大約35萬人在這兩次地震中喪生。地震離我們有多遠
  • 我國送去月球的植物成功發芽,那麼人類離改造月球還有多遠!
    導語:我國送去月球的植物成功發芽,那麼人類離改造月球還有多遠!月球是我們最近的星球,它不僅是我們地球的衛星,同時對地球的的生態和地球軌跡也有相當大的關聯。、擬南芥、酵母和果蠅作為樣本,將他們的種子和蟲卵帶到月球培育並成功發芽。
  • 這一天離我們有多遠?
    太空的真實樣貌可能並非我們所想,那太陽的真實樣貌你敢看嗎?6000℃的表面溫度,人類能夠「登陸」嗎?那這一天離我們有多遠? 這點我們中國的「嫦娥之父」有發言解釋權,歐陽自遠說道自己曾仔細研究過,並做過模型試驗,可以證明阿波羅
  • 生化人還離我們多遠?五大仿生技術推動進程
    很多人認為生化人離我們很遠,但事實上仿生科技早就已經走進我們的視野。下面筆者為大家介紹一些仿生前沿技術,讓大家看看生化人究竟離我們有多遠。3D列印骨頭2014年初,荷蘭一名患有罕見骨科疾病的女性患者,她有極為罕見的「頭骨增厚症」,不停生長的頭骨嚴重影響了它的生活。成功接受了3D列印頭骨移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具有人造頭骨的人類。
  • 我們離6G到底有多遠?
    我們離6G到底有多遠? 2020-11-10 14:50:49 來源: IT之家 11 時 19 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 NewSat9-18 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終極能源-「核聚變」,離我們還有多遠?
    那麼人類到底有沒有可能研究出一種清潔可靠又安全的能源呢?答案是:有! 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在研究核融合能源 ,也就是由核聚變產生的能源。這將是改變地球能源模式的一大清潔能源。那麼,我們離核融合能源還有多遠呢?
  •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
    移居火星:離我們還有多遠?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關於火星移民,都有哪些有趣的腦洞吧。 核彈與氣凝膠,誰更靠譜?作為超輕固體,它有97%的多孔性,這意味著光可以穿過材料;而二氧化矽納米層的相互連接會捕獲紅外輻射,大大減緩熱傳導。如果這項技術可行,未來的火星居民可以居住在氣凝膠製造的溫室「大棚」裡,溫室裡的水保持液態,植物可以生長,溫度適宜居住。改變世界,還是改變自己即使我們解決了水、氧氣和溫度,還要面對輻射暴露的問題。
  • 離我們幾光年幾十億光年,我們是怎麼知道他們到底有多遠的?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天體啊,離我們幾光年甚至幾十億光年遠,我們又沒有飛過去測量路程,我們是怎麼知道他們到底有多遠的?其實都是靠觀色近一些的,比方像比鄰星這樣的,我們利用的是幾何關係,這些天體相對於太陽系的位置是相對固定的,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再轉到不同地方的時候呢,再從地球上去觀察這個天體,它跟我們的仰角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 月亮離我們有多遠?—新聞—科學網
    利用1.2米望遠鏡雷射測距系統,多次成功探測到月面反射器Apollo15返回的雷射脈衝信號。 前不久,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應用天文研究團組在國內首次成功實現月球雷射測距,距離精度優於1米,為385823.433千米~387119.600千米。那麼,地球離月亮到底有多遠?雷射測月又是怎麼回事?
  • 什麼是ESI高被引?你發表的論文離高被引還有多遠?
    今天主要介紹什麼是ESI高被引論文和熱點論文,但在此之前,需要先對ESI有個大概的認識。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學指標)和WoS、JCR一樣,本質上是一個資料庫,但數據來源於WoS,內容方面主要是關注研究機構、論文和期刊等的影響力。
  • 太陽能光伏發電離我們有多遠 投資8年可回本
    對於陝西百姓而言,太陽能光伏發電距離我們有多遠? 想不想在自家建個新能源發電站?環保節能,富餘的電量還能賣給國家電網。前不久媒體報導了上海推廣太陽能光伏發電,不但解決了居民自己的用電問題,還能得到一定的補貼。對於陝西百姓而言,太陽能光伏發電距離我們有多遠?
  • 埃隆·馬斯克的「星鏈計劃」離成功的距離還有多遠?
    埃隆·馬斯克是個商業奇才,以火星交通旅行計劃、特斯拉、「星鏈計劃」和載人飛船成功,成了世界級「網紅」。6月4日,SpaceX又將60顆星鏈衛星順利升空、使「星鏈計劃」的衛星數量達到482顆。而且這次又是60顆衛星成功發射,距離組網目標又近了一步。從幾個緯度來分折一下「星鏈計劃」顛覆5G、取代6G的可能性及實現目標的距離有多遠。首先,從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背景來看:其類型雖為民營企業,、但有著強大和深厚的政府背景,執行的是美國政府太空探索、空間通信的戰略任務,體現的是國家意志。
  • 人類離太空到底有多遠?
    生命有多長,未來有多遠?今天,2020年7月23日,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升空。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嘗試探測宇宙深空,這是一場漫長而艱巨的時代使命。自人類文明誕生以來,這些想法一直困擾著我們。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也是一個人類不得不面對也不得不解決的問題。我想時間終究會告訴我們答案。正如人類探索未知的宇宙那樣,總有一天會到達彼岸,這是人類最偉大的勇氣所在,無知者,亦無畏。我們離太空究竟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