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經中為什麼經常出現「不可說」這個詞?

2021-01-10 今古浮沉

佛教之中有許多出自佛經的專有名詞,譬如「不可說」就是其中之一。

在大乘經典《金剛經》記載:「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又記載到:「一合相即是不可說,但凡夫其人貪著其事」。在《地藏經》中有如是記載:「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

在《華嚴經》之中更是出現了多個「不可說」這個詞:「不可言說不可說,充滿一切不可說,不可言說諸劫中,說不可說不可盡。不可言說諸佛剎,皆悉碎末為微塵,一塵中剎不可說,如一一切皆如是。此不可說諸佛剎,一念碎塵不可說,念念所碎悉亦然,盡不可說劫恆爾。此塵有剎不可說,此剎為塵說更難,以不可說算數法,不可說劫如是數……」

對於佛經之中 「不可說」這個詞,要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1.「不可說」是一個巨大的數量詞

深諳佛法的人都知道,佛教之中有著十分嚴謹的數量詞體系,從極小的數量單位「須臾」、「剎那」,到極大的數量單位「恆河沙」、「不可思議」、「那由他」等,都有嚴格的層級。而「不可說」就是其中一個表示極大數量的數量單位。

很多類型的數量是超越人類想像的,因此需要以表示極大、但不確定具體數目的數量單位來概括。譬如在《金剛經》之中,佛陀多次問須菩提:「恆河的沙粒有多少?」須菩提答道:「甚多。」佛陀又問:「恆河中的每一粒沙都變成一個恆河,這所有的恆河沙,又有多少?」佛陀所說的這些天文數字是極其巨大的,幾乎不可能用一個確切的數目去表示,因此只能用「恆河沙」、「不可說」等表示極大數目的數量詞,去大概描述一下。

2.「不可說」有說不盡之意

佛法是純粹的心法,其中許多深邃微妙的真理,超越人類語言的範疇,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對於這種語言無力表達的情況,就以「不可說」這個詞大略的概括一番。

譬如提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什麼是佛?」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是即使佛陀本人住世時用語言表述,也不能說出完善的答案。這種情況下,只能以「不可說」這個詞,大略的概括。又如解釋「禪定」這個詞,「禪定」是高級的思維層次,我們現在所處的思維狀態當然是無法理解,更遑論以現在這種思維狀態的語言去表達清楚。到頭來,還得以「不可說」這個詞去大略概括。

佛經中凡事出現「不可說」的地方,或者表示難以形容的巨大數量,或者表示現在這種思維狀態的語言無法表述清楚的真理及事物。

相關焦點

  • 佛經中的「三世諸佛」,分別指的誰?
    如果你經常讀佛經,想必「三世諸佛」這個詞,對於你來說並不陌生。譬如《法華經》就是十方三世諸佛齊聚靈鷲山,為眾生應機說法,經文中也有「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之說。再比如《觀無量壽經》中也提到:「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那麼,三世諸佛分別是誰,是指代三尊佛嗎?
  • 佛教中說的慧根到底指的什麼
    很多人聽說過佛教中有這樣一個詞,叫做慧根。很多人認為這是夙世帶來的智慧。於是很多人就覺得,這種智慧是天生帶來的。也有的人去寺院拜佛的時候,為了累積希望自己未來具備慧根,就祈求菩薩給自己增加這種慧根。希望自己在遙遠的將來,因為積累了這種慧根,可以走入修行者的行列。
  • 南懷瑾老師:佛說這個虛空中,有三千個大千世界
    他真的把金葉子一片片去鋪那八十頃地,鋪了一半的時候,有人報告了太子,太子問他為什麼這樣作?長者說:「那真是佛啊!是真的聖人。」太子說:「我相信你的話,你不要鋪了,我們兩個人共同建造吧!」所以這個講堂就是祗樹,祗陀太子、給孤獨長者兩人合力所蓋,稱為「祗樹給孤獨園」。《楞嚴經》也是在這個地方講的,這個園林是佛的大講堂,經常在這裡說法。
  • 預言小故事——佛經的由來?佛經真正的用意?竟然一切都是誤解!
    預言小故事——佛經的由來?佛經真正的用意?竟然一切都是誤解! 佛經的由來,以及真正的用意,至今,無人真懂。許多聲稱能看懂的人,也都是本末倒置,不懂裝懂而已。 那麼,佛經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能看懂下文的,你自然就明白了「佛號」、「佛咒」與「佛經」的真正意義。 《問 佛》 世人問佛,佛經千百卷,世間通悟者幾人?佛曰無一。知皮毛者幾人?佛曰無一。悟萬分一者幾人?佛曰無一。那佛經何用?佛曰無用。
  • 《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說的落日觀,應該如何修?
    圖文/皆仁法師有人問起《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說的落日觀的修法,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我們先來看看經中的原文,《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說:「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
  • 從佛經中的「共命鳥」,得來的感悟
    大多數了解佛教的人都知道提婆達多這個名字。提婆達多和阿難一樣,是佛陀的堂兄弟。由於提婆達多經常性地和佛陀作對,所以在《百業經》等佛經中提婆達多出現的頻率很高。根據佛經記載,提婆達多犯有「五逆」,不同的版本所記載的略有出入,概括起來如下:1、投石器迫害佛陀。
  • 「動漫」這個詞是中國人獨創?在日漫和美漫中壓根就沒有這個詞
    「動漫」這個詞可不少見,新番推薦中有,影視作品中有,連周邊都要叫做「動漫周邊」。可是把「動畫」和「漫畫」放在一起叫的,中國人可是獨一無二的。首先說日漫,雖然日漫在世界上都享有一個不可低估的位置,但是在日語中卻沒有「動漫」這個詞。
  • 佛經中的「恆河沙數」,除了表示數量多,原來還有這麼多學問!
    說到恆河沙,就不得不提到恆河,作為印度的五大河之一,恆河發源於雪山,向東南注入孟加拉灣,源頭高遠,河面寬廣,河水中的沙子細小,數量眾多。又因為它流經的範圍廣,見到的它的人很多,所以佛陀說法時,多用它作為比喻。事實上「恆河沙數」,最初在佛經中,是一個雙重比喻的詞,佛所說的恆河沙數,是指與恆河沙子數量那麼多條恆河中的沙子,也就是類似於今天數學中「平方」的概念。
  • 這是必須要知道的,也就是說佛經起什麼作用,你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你學佛決定是個外行,外行就是外道
    各位同修,如果想深入佛經真實義,還是要仔細、系統的去聽講老師講解的大乘佛法《無量壽經》,佛講的經不可能一句話,幾句話,或者短短的一段話就會把這句經文解釋透徹,老師為了讓我們能聽懂一句佛經的含義,會用各種善巧方便,引用公案,說事實,打比方等來為我們說清楚講明白,所以,在佛經的註解中,還是要多聽、多看老師的
  • 這個連續十二年被美國人評為最討厭的詞,我們卻經常說
    最近,美國的一個調查機構做了一個調查,他們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詢問美國人最討厭的詞是什麼。結果出來後,高居榜首的詞竟然是:whatever.接近一半(47%)的被問到的人都認為這個詞讓人感到討厭。那whatever是什麼意思呢?
  • 為什麼用「打雞血」形容非常亢奮?「打雞血」這個詞是怎麼出現的
    為什麼用「打雞血」形容非常亢奮?「打雞血」這個詞是怎麼出現的
  • 佛經中記載的須彌山和四大部洲真實存在嗎,具體位置在哪裡?
    佛經中記載的須彌山和四大部洲真實存在嗎,具體位置在哪裡?須彌山一詞來自婆羅門教術語,後佛教引用。意思是寶山、妙高山,又名妙光山。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佛教稱有三千大世界,億萬小世界。根據佛經記載,須彌山位於一小世界的中央,周圍有四大部洲。在這個世界中存在三十三天,四大部洲,七重香水海,七重金山,鐵圍山等等傳說中的區域劃分,在各個不同的層面上還存在著不同的時間線,有的一天等於四大部洲50年,有的一天等於1600年,時間線各不相同。
  • 佛經開頭中的「如是我聞」是什麼意思?
    我們許多學佛的人應該都知道,佛經中三藏十二部,每一部經文正文開頭的第一句話就是「如是我聞」,比如在《佛說阿彌陀經》中,經文開篇便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那麼,這個「如是我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佛經中如是說!
    而佛法世界中的宇宙呢?佛經中講「天無二日,世無二佛」,又講「無量諸佛」,這是什麼意思呢?《佛說長阿含第四分世記經》中,佛專門談到了佛法世界的宇宙觀。佛法中的宇宙並非一個「三千大千世界」,而是無數個「三千大千世界」組成,所以又有了「無量諸佛」之說。回到今天討論的話題:既然佛法中的宇宙是由一個個「三千大千世界」組成,也就意味著有一定的領域。那麼,佛法中的宇宙世界會有盡頭嗎?它是什麼樣子的?
  • 功德無量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
    寺廟中經常出現功德無量這個詞,那功德無量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知道這是佛教當中一個專業的詞彙,佛教當中除了功德還有一個福德福報。福德是什麼呢?我們知道這個福德是你的思想通過佛法的認識,對自身的認識,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你產生的思想的改變,這種現象叫福德。有福德了就會有福報,福報是什麼呢?相應的一些環境就會改變,你比如說我們認識到自己最近身體可能不太舒適,比如說身體有點胖,胖了你就需要有些方法去改變,比如節食減肥,你改變過來了福報不就來了,好的現象就會出現,這就叫福報。你認為福報從哪兒來?
  • 揭秘二十四種動物在佛經中的神秘含義
    象在佛教中是高貴的象徵,常以象王來譬喻佛的舉止如象中之王。龜,佛經常常以金龜來比喻即生死即涅槃的佛性,說佛性能遊生死涅槃之海,就像龜之能遊水與陸地。下面就佛經的一些動物的寓意略作闡解。 在佛經中,龍為守護佛法的八部之一。經中說龍族有卵生、胎生、溼生、化生之別。龍族的首領稱龍王,他們具有強大的威力,故成為佛的守護者,另外有一類「非法行龍王」,由於不順法物,行不善法,不敬沙門及婆羅門,所以常受到熱沙燒身的苦果以及被迦樓羅捕食的苦惱。在諸尊龍王中,以五大龍王及八大龍王最為著稱。
  • 揭秘二十四種動物在佛經中的神秘寓意
    象在佛教中是高貴的象徵,常以象王來譬喻佛的舉止如象中之王。龜,佛經常常以金龜來比喻即生死即涅槃的佛性,說佛性能遊生死涅槃之海,就像龜之能遊水與陸地。 下面就佛經的一些動物的寓意略作闡解。 在佛經中,龍為守護佛法的八部之一。經中說龍族有卵生、胎生、溼生、化生之別。龍族的首領稱龍王,他們具有強大的威力,故成為佛的守護者,另外有一類「非法行龍王」,由於不順法物,行不善法,不敬沙門及婆羅門,所以常受到熱沙燒身的苦果以及被迦樓羅捕食的苦惱。在諸尊龍王中,以五大龍王及八大龍王最為著稱。
  • 就佛經中「須彌山」問題與道友展開之爭論二
    唯心的確屬於境內深層面,就如你的距離,按照你說,釋迦只是找了一個參照物,看上去一切物體都是圍繞他們轉,那麼就出現兩個問題:1.很簡單,當世界還處在「地心說」的階段時,處於「蓋天說」階段時,是地球圍繞太陽轉還是太陽圍繞地球轉?地球是不是圓的?如果釋迦只是以一物為參照物,而這個宇宙不以之意志為轉移,那麼,他不是唯心論是什麼?2.為什麼日月圍繞須彌山轉,地球不圍繞他轉?
  • 動漫中經常出現的詞彙,都是什麼意思
    今天我們來說說日本動漫中經常出現的詞彙,大家都知道日文中有許多的漢字,有的事相同或者相近的意思,但是有的卻毫無關係。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經常出現的詞有哪些。絕體絕命,這個詞彙在奧特曼系列或者其他熱血格鬥類動漫中經常出現,它的含義是走投無路,情況非常危急的意思。暴走,激突。
  • 佛經中常說的「善男子善女人」,這裡「善」的標準是什麼,要懂得
    佛經中常說的「善男子善女人」,這裡「善」的標準是什麼,要懂得。很多佛經都提到,「善男子善女人」。那「善」的標準是什麼,首先最低的層次,就是嚴持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也是做人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