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兩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關於《離騷》的爭論太多了

2021-01-09 待曉兒

《離騷》在創作之後就飽受爭議,從其「含義」到「體裁」,再到創作背景,很多方面都存在爭議。

下面從分別對其「含義」、「體裁」、「創作背景」進行分析。

第一、「離騷」的含義至今尚未確認,很多學者對其進行探討

「離騷」是什麼意思,主要有三種說法。

離愁說: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說:

離騷者,猶離憂也……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王逸在《離騷》的註解當中講:

離,別也;騷,愁也。

兩人的差別在於,王逸認為「離騷」是離別的憂愁;而司馬遷將「離」作為動詞,通「罹」,意為遭受。但二人都認為「離騷」是屈原被放逐之後的憂愁。

這種說法流行最為廣泛,容易被人理解。

離別說:這種說法曾經流行過,但是在近代被朱季海先生在《楚辭解故》當中推翻了。

持此種觀點人,其依據來自於《離騷》原文:

餘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化。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所以,離騷就是「離別」。但是朱季海就用了這一句同樣的素材對這個觀點進行了反駁。

他說,屈原既然「不難夫離別」,就說明屈子之愁有大於離別者。

這一論證十分精彩,一錘定音,自此「離別」說被淘汰。

牢騷說:有人認為「離」與「牢」其實是一個字,只不過是因為楚地方言的差異。所以,「離騷」就是「牢騷」,《離騷》的創作就是屈原所發的牢騷。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持此論,在《次子瞻見寄》中有句:

賈生作傳無封事,屈平憂世多離騷。

除此之外,《漢書》的作者班固也認為屈原「露才揚己,憤懟沉江」,其實是抒發「牢騷」的行為。

第二、「離騷」的體裁在漢代爭論嚴重,《文心雕龍》的說法最為可信

《文心雕龍·辨騷》一文當中稱《離騷》是:

軒翥詩人之後,奮飛辭家之前。

是說《離騷》的創作在《詩經》誕生之後,漢賦興起之前,是在北方為文學主流的情況下出現的南方文化代表。其韻律優美,篇幅較長,那麼到底應該歸屬於抒情詩歌還是經傳文章呢?這在漢代有很大的爭議。

漢武帝喜歡《離騷》,所以淮南王就為《離騷》作傳,他認為《離騷》繼承了《詩經》的傳統,有著「哀而不怨」的風格,所以應該是儒家經典。

但是班固反對,他認為屈原在《離騷》當中所寫的故事在《左傳》等儒學經典中都找不到依據,並且因為不受重視就沉江自殺的行為是為了彰顯楚王的昏庸,即所謂「露才揚己」、「憤懟沉江」,所以不是經傳,但文辭雅麗,是一篇優秀的詩歌作品。

除此之外,王逸認為《離騷》所記事件雖然找不到依據,但其精神確實是符合儒家精義的,所以應該是儒家經典,漢宣帝、揚雄等人也基本上持此觀點。所以漢代《離騷》又叫做《離騷經》。

這個問題在當時爭論很大,後來經過劉勰的辨析,認為《離騷》:

取熔經意,自鑄偉辭。

即他從作品的形式、內涵等等因素入手剖析,判斷《離騷》是一種創造性的詩歌,代表了南方文學的特徵,而不是儒家經典。

自此,《離騷》是詩人寫作的詩歌這一觀點逐漸被人接受,不再將其劃入儒家經典範疇。

第三、「離騷」作於何種情況,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離騷」的寫作有人認為是一氣呵成,也有人認為是分時段創作。從現今留存下來的版本來看,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認為是一次性創作的觀點,其中有一點是出現了悖論。

持此論調的學者認為,屈原投江而死,這種想法是在寫作《離騷》的時候萌生的,所以付諸了實踐。其依據就在於《離騷》當中多次提及了「彭鹹」這個人名,表露出要向彭鹹學習的想法。

悖論就在於此!

「彭鹹」根據現有文獻,只能確認是上古不得志的先賢,但其如何死法沒有任何記錄。而其「投江自殺」的說法是根據《離騷》而來。

也就是說,因為屈原最終是投汨羅江自殺,而《離騷》當中多次提到「將從彭鹹之遺則」等話語,所以推斷彭鹹是投水而死。然後又通過「彭鹹是投水而死」的推斷,來論證屈原在寫作《離騷》時就已萌生死志,想要投汨羅。

這就是一個悖論,用「觀點」來論證「觀點」,是沒有科學性的。

所以,《離騷》是屈原在不斷貶謫過程中逐漸創作的可性能更大一點,其創作背景是一系列的不得志。

《離騷》的爭議到現在依然有很多,比如其內容當中提到過的很多植物、詞語等等,在當時都是楚地方言。即:

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

可惜的是,這些內容在漢代之後就完全失傳,所以很多內容到今天已經不可考證了,由此引發了很多的爭論。

相關焦點

  • 楚辭《離騷》賞析
    賞析宋代著名史學家、詞人宋祁說:「《離騷》為詞賦之祖,後人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圓不能過規。」這就是說,《離騷》不僅開闢了一個廣闊的文學領域,而且是中國詩賦方面永遠不可企及的典範。《離騷》作於楚懷王二十四、五年(前305、前304)屈原被放漢北後的兩三年中。
  • 抖音奈何長路漫漫上下難求是什麼歌 易烊千璽離騷歌詞分享
    抖音「奈何長路漫漫上下難求」是什麼歌?易烊千璽的《離騷》完整版歌詞分享!抖音奈何長路漫漫上下難求是什麼歌:  這首歌叫做《離騷》,是由金玟岐作詞作曲,顏小健編曲,易烊千璽演唱的一首歌。該歌曲為電視劇《思美人》的片尾曲,於2017年4月21日發行。
  • 《離騷》香草:採三秀兮於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
    《離騷全圖》裡有一個香草集,羅列了《離騷》裡出現的所有香草。 細數共十六種:江離、芷、秋蘭、蕙、蘭、留夷、揭車、杜衡、菊、荃、蘼蕪、杜若、薠、三秀、薇、薺。(其中江離和蘼蕪歸一,芷與秋蘭歸一,揭車和杜衡歸一,其它各為一篇,共寫十三篇)恕我孤陋寡聞,我第一次知道「三秀」。《離騷全圖》寥寥數筆便說盡了。三秀,芝也。一歲三華,古稱瑞草。
  • 楚辭起名:離騷中有哪些唯美的名字?100個楚辭名句起名!
    古人對離騷向來是眾說紛紜,爭執不斷。說法更是不一,最典型的有九種說服,一、遭受憂患說;二、離別的憂愁說;三、散去的憂愁說。四、離為卦名,代表火與光明。五、牢騷;六、楚古曲名,即《勞商》曲。七、遠離憂愁說;八、騷為楚地名,即蒲騷說;九、離騷即離疏說。不管哪種說法更準確,我相信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有真正理解和吸收了知識,答案自在心中。
  • 《詩經》有「我」,《離騷》獨無?
    其實不然,被稱為中國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傑作《離騷》正文中就沒有「我」,通篇僅有「朕」「餘」「吾」,而「餘」出現次數最多。之所以說是「正文」,因為在尾聲中才出現了一句「國無人莫我知兮」,這才見到了「我」。這確實是一個極為少見的現象。當然,屈原的其他作品也偶爾會出現「我」,如《山鬼》: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閒。
  • 文人騷客的「騷」是什麼意思?現代人把很多詞都歪解了
    「文人騷客」整體上的意思跟「文人墨客」是一個方向,都是對文人的一種表達,文人騷客的「騷」字,得放在語境裡面解釋。在廣義上說,「騷客」和「文人」是一樣的意思,是古時候對文人的一種稱呼;狹義一點說,文人側重於「文」字,比如作家、讀書人都可稱為文人,而騷客則多指詩人。
  • 詩中常說「夜未央」,西漢皇宮也叫未央宮,未央到底是啥意思?
    古文中經常看到「未央」一詞,未央到底是啥意思呢?先查出處。《詩經》這個詞最早見於《詩經·小雅·庭燎》,有句云:「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夜未央,夜很好理解,夜晚之意;未很好理解,沒有的意思;難點在於央。
  • 18歲的李清照遇到什麼事情,讓她專門寫詞來吐槽自己的偶像屈原?
    年僅18歲的李清照對未來充滿憧憬,她除了吟詩作賦還博覽群書,特別喜歡屈原的《離騷》,一直把屈原當成自己的偶像。但當她看到屈原在《離騷》中歌頌盡世間所有名花,卻唯獨不提桂花半句時,忍不住地為桂花打抱不平。
  • 丁太升評什麼不好?湘江詞王功夫胖寫的歌詞也是你能評價的嗎?
    而且現在肖戰本身就十分優秀,得到了不少官媒認可,宣傳正能量又有什麼錯的呢? 好吧,小編承認之前說的可能有些牽強,畢竟比起一味地唱讚歌,不少網友還是更加傾向於看一些「針鋒相對」的東西。那麼就由感而發吧,前幾天寫了關於汪海林與譚飛給肖戰「差評」的文章,總感覺如今很多所謂的「評論家」作為旁觀者,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反正說出來的話或許不用自己負責,所以洋洋灑灑滿嘴芬芳。
  • 純妃總是蘸著茶水在桌子上寫春和兩個字 「春和」到底是什麼意思?
    純妃總是蘸著茶水在桌子上寫「春和」兩個字,那麼「春和」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春和正是富察傅恆的名字,富察傅恆,字春和,這是他的小字。可見純妃確實心心念念的都是傅恆。在網上搜索一下「春和」這個詞,會發現其出自《漢書·文帝紀》,意思是春日和暖或春風和煦。
  • 《思美人》:離騷夢斷汨羅,楚韻流芳千古
    看過了太多有關戰國時期秦朝一統江山的歷史劇,終於等到這部從楚國立場出發,貫穿著名愛國詩人屈原的電視劇《思美人》。故事開篇,在郊外遊蕩的年輕屈原,無意遇到神秘而美豔的山鬼,返家後繪像掛於壁,時常思慕,念念不忘。
  • 肉桂到底有什麼魔力,能讓外國人的甜品都少不了它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香料之一,它在中國詩人屈原的《離騷》中出現過,還被屈原製成香囊佩戴;在羅馬詩人盧坎的史詩《法沙利亞》中,埃及豔后克麗奧佩託拉為了迷惑凱撒,在自己的秀髮中浸了肉桂的芳香。而直到十六世紀初,西班牙人把味道醇厚但又帶有甜味的錫蘭肉桂帶回西方世界,肉桂才成了西方人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廾匸是什麼意思含義 廾匸兩個字怎麼讀拼音標準發音
    而且還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比如說「廾匸」,想必很多網友都不知道這個「廾匸」是什麼意思吧?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廾匸是什麼意思含義廾匸兩個字怎麼讀拼音標準發音  其實關於「廾匸」的意思是什麼,理起來還是比較簡單的
  • 「卐」和「卍」這兩個字分別是啥意思,它們的發音又是什麼?
    引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不管是在什麼地方都有當地獨特的文化,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看起來非常相似,讀音也相同的兩個字——「卍」和「卐」,雖然說他們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字,而且讀音也相同,但是表達的含義卻大有不同。
  • 過了這麼多年的端午節,今天才知道,「端」字原來是這個意思!
    之所以叫端午,是因為端是開頭、初始的意思,《說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題也」,「端五」就是「初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五月初一叫端一,初二叫端二,數到初五,就是端五,「五」和「午」諧音,「端五」就稱為「端午」了。
  • 王凱靜候法槌落下是什麼意思 回應關於自己的網絡謠言
    王凱靜候法槌落下是什麼意思 回應關於自己的網絡謠言時間:2019-11-01 16:36   來源:燒荒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王凱靜候法槌落下是什麼意思 回應關於自己的網絡謠言 王凱,中國知名演員,有著非常之高的人氣,王凱因《琅琊榜》走紅之後對工作便一直兢兢業業,但是近日,網上突然出現了疑似王凱的
  • 成語「唯唯諾諾」中,「唯」與「諾」都是什麼意思?
    (唯字的字形演變)在早期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裡,唯字的字形與隹的字形完全一致。意思又有四種:(1)只有;只是。《廣雅.釋詁三》:「唯,獨也。」清代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稱:「唯,獨也。或作唯、維。」比如《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只有它的光澤未曾有虧;現代漢語用法經如:唯利是圖,唯我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