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李清照遇到什麼事情,讓她專門寫詞來吐槽自己的偶像屈原?

2020-12-05 最美詩畫

少女時期的李清照天真無邪,在她的眼中,此時的生活無憂無慮;在她的眼中,此時的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幸福安康。在她的眼中,繁華的東京汴梁看不懂悽涼的景象;大大小小的船隻,輕輕地在汴河之上飄著。熙熙攘攘的街市,人來人往,熱鬧紛繁。

年僅18歲的李清照對未來充滿憧憬,她除了吟詩作賦還博覽群書,特別喜歡屈原的《離騷》,一直把屈原當成自己的偶像。但當她看到屈原在《離騷》中歌頌盡世間所有名花,卻唯獨不提桂花半句時,忍不住地為桂花打抱不平。

桂花雖然看起來貌不驚人,但它香氣怡人,清純淡雅,惹人愛慕,少女時期的李清照就非常喜歡桂花,所以當她看到屈原《離騷》中沒有桂花時,便寫下了這首《鷓鴣天·桂花》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李清照這首詠物詞可謂是別開生面,「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短短十四字卻形神兼備,寫出了桂花的獨特風韻。它的顏色並不豔麗,和很多名貴的花兒相比要遜色很多。它的名聲也很一般,「情疏跡遠」,並沒有得到什麼榮耀和寵幸,更不會有人給她熱捧恭維。但是她的體性溫柔,香留天地之間。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一般來說花還是鮮豔的好看,喜歡的人也多。但作者卻認為,內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何須」兩個字就把所有五顏六色的名花一筆蕩開,突出了色淡香濃、跡遠品高的桂花,斷定她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梅花和菊花是古代文人墨客最喜歡吟詠的名花,兼具內外之美。但這兩種名花,在桂花的面前都自嘆不如,經過這樣的對比,桂花的定位就很清楚了。所以作者論定:桂花是眾多的秋季名花之冠。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最後這句就是專門吐槽屈原的,「騷人」指的就是屈原。他在《離騷》中用褒揚之筆,列舉了各種各樣的香草名花,卻唯獨沒有提到桂花。所以李清照抱怨他「可煞無情思」。

讀過李清照的這首《鷓鴣天·桂花》之後,我便迷上了桂花,還有一段時間常常以桂花泡茶喝,很喜歡那種淡淡的桂花茶香味。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或許我們也可以和桂花一樣,不必去羨慕其他名貴的花兒有多麼絢麗多彩,多麼引人注目。只要明白自己的特色是什麼,保持自身內在的美麗,也就是佼佼者了。

相關焦點

  • 李清照詩詞太過直白?讀懂「應是綠肥紅瘦」,才知她才華世間少有
    因此,任何一個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女性都會被後世所銘記,其中就包括北宋的大才女李清照。更是有人稱,古代才女分為李清照和其他才女兩類,可見人們對李清照的才氣的認可和讚譽。李清照是一個難得的受到很多男人讚賞的古代女性,頭號粉絲就是她的丈夫趙明誠。
  • 李清照的這首詞,略顯稚氣,甚至忘情地批評屈原
    李清照在文壇的地位非常高,被譽為「詞國皇后」、「千古第一才女」。人們對她的熟悉,更多的還是因為在南渡之後的作品,詞風轉為悽婉動人,內容以悲嘆身世,情調感傷為主。其實,李清照能取得如此成就,並非完全因為經歷坎坷,而是有著非常深厚的家學淵源。
  • 揭秘你所不知的李清照:愛詞,愛酒,更愛賭博
    李清照的一生,不在寫詞,就在喝酒;不在喝酒,就在賭博。01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文詞清麗,鬼斧神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謂是「婉約宗主」。
  • 李清照《鷓鴣天》: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在我國的文化歷史中,花一直都是被歌頌的對象,如上面提到的牡丹、蓮花、梅花、月季等等,在文壇中,多少詩詞歌賦都與花有關,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詠桂花的詞,那就是李清照的《鷓鴣天》。
  • 李清照在青州隱居和晚年病中寫的兩首桂花詞,婉約動人,各有千秋
    李清照鮮明地表達了自己內心深處的觀點,桂花的氣節,便是她的氣節。李清照寫這首詞的時候,與丈夫趙明誠居住在青州。當時,她的公公趙挺之受到黨爭連累,在悲憤中去世。趙明誠因為父親的去世,罷官回青州老家隱居。李清照與丈夫每日讀書、寫詩,自得其樂,早已將功名拋之腦後,潛心研究收集來的古董字畫。
  • 宋朝女詞人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從文化名媛到顛沛流離的一生
    不管是什麼主題的詩詞,但都可以看出,李清照擅長白描的手法,很注重韻律美,有人評價她的曲調達到出神入化境界,除此以外,李清照還喜歡用自然率真的詞來寫出包含千萬思緒的詩詞,但都可以看出,李清照的詩都是飽含深情的,可以說真情流露才是詞的靈魂。李清照在安穩富足的生活環境中成長,在年少時期跟隨父親在汴京生活。
  • 水星上的環形山以她的名字命名?她就是女性楷模李清照
    她是一位才華橫溢千古難見的婉約派詞宗,她是一位人生經歷百轉千折的傳奇女性。她就是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北宋末期的公元1084年出生於山東章丘,公元1155年逝世,終年七十二歲。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李清照可以說是最為光彩奪目的女性。
  • 李清照:受一生悲苦,寫一世好詞,恩愛夫妻不過一廂情願
    雖然趙挺之與李格非後來的政治立場完全相反,但在李格非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被劃歸「元祐黨人」之前,二人的關係應該還是不錯的,因此對於愛女李清照、愛子趙明誠,便有了門當戶對的父母之命。 李清照少婦時代一直在原籍地齊州章丘生活,16歲左右,李格非才將她接到自己工作所在地京城汴京(今河南開封),為的是將女兒嫁個好人家。
  • 李清照:天生李易安,清輝照古今
    2在無憂無慮的詩酒年華中成長,李清照步入了及笄之年,於是,自然有不少青年才俊踏破門檻,只為一睹她的容顏。那麼李清照到底長得怎麼樣呢?史料並沒有明確記載。但我們可以從她父親身上看出點痕跡。關於李格非的品貌,《宋史》專門用了四個字:俊警異甚。
  • 李清照:我本是一枝花,奈何經歷太多烈風驟雨
    但李清照家不同,她的父母比較開明,她便可以讀盡家中萬卷書。她從小聰慧穎悟,閒時寫點東西給父親看。父親也頗為欣賞,常常給她以鼓勵,她便更加愛用這才華。0115歲的李清照讀了張文潛所作《讀中興頌碑》後,遂寫出「何為出戰輒披靡,傳置荔枝多馬死」的詩句來懟。雖然張文潛是父親的朋友,但是也不能一味地歌頌唐朝中興啊。
  • 李清照唯一一首推崇某花為第一流的詞,寫花也是寫自己,收藏了!
    李清照也寫過很多花,寫海棠,「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寫菊花,「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還有梅花,「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這些都是李清照自己抒發感情的寫照,但是有一種花在李清照這裡是非常特殊的,那就是桂花。為什麼這樣說,我們一起來看看李清照的這首詞就知道了。《鷓鴣天·桂花》宋·李清照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 李清照詩詞:當身邊的鬚眉都懦弱可鄙,她的詩詞便多了一些男兒氣
    後來趙明誠逝去,李清照於絕境之中不得已改嫁張汝舟,然而所嫁非人,她將張汝舟諸般罪行告官,自己卻因"妻告夫"而深陷牢獄,幸好為人所救,此後她又有不少抗擊侵略,懷念故國的作品出世,直到她最終逝去。才女李清照與她詩詞中的"男兒氣"李清照不是一般的女子。
  • 李清照這首詞,意境優美,其實模仿了範仲淹,原句卻鮮有人知
    若要人們推選古今第一詞人,也許還有所爭議;但要說第一女詞人,那麼非一個名字莫屬——李清照。當然,如今提起易安先生的名號,非要在她的著名詞人身份前面加個「女」字未免太過狹隘與無知,但不可否認,女性的身份讓她在自己最擅長的「情詞」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優勢。
  • 她年薪三十萬,天天吐槽自己是社畜
    1 吐槽,是情緒價值無法實現的宣洩口諮詢客戶小靜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但她對自己的工作非常不滿意,她覺得工作太辛苦了,周末加班還沒有加班費,每天還得面對一群看起來很傻的同事,這讓她感到很不滿。於是每天都要吐槽好久,自嘲自己是一個慘兮兮的社畜,真的是「畜心積慮」。
  • 李清照是少見的豪放派,即使吐槽,通篇也不帶一個髒字!
    在古代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社會,李清照絕對是另類,她不僅才華過人,同時也極為有才情。這讓李清照的詩變得不一樣,她的很多詩作都描寫得很是唯美,另外也很是深情,這也使得她的作品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如今的李清照也一樣受到重視,她的很多作品都被收錄進教科書。李清照的才華即使是在宋朝那個人才濟濟的時代,也是出類拔萃,而她的這首《夏日絕句》,最能體現她的才華,而且這首詞其實是李清照在罵人,通篇卻沒一個髒字,水平實在是高。
  • 李清照最著名的一首中秋詞,盛讚此花為:自是花中第一流
    下面這首詞作,是千古第一次才女李清照的作品,這首詞,據考證,是寫於她和丈夫趙明誠居住在青州的時候。當時由於黨爭的牽連,李清照和丈夫曾經在鄉下居住了一年多的時間。擺脫了都市的喧囂和紛爭,李清照和丈夫得以對著古玩書畫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在這種美好、平靜的環境下,自然是每天都充滿了樂趣和生機的。
  • 李清照大膽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霸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
    這是運用了漢初的一個典故:漢高祖劉邦曾經誇讚他的開國功臣張良、蕭何和韓信,說這三個人全是「人傑」,自己之所以能夠順利取得天下,是因為能夠任用他們。下一句中的「鬼雄」,意思是鬼中的英雄,是用了屈原《國殤》中「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的典故。最後兩句說的是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故事,這個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十分熟悉。
  • 儂可知:年少莫讀李清照
    她是「藕花神」;她曾「詞壓江南,文蓋塞北」;她被譽為「詞國皇后」;她是柔情與豪氣並重的千古第一才女......她就是,易安居士——李清照。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林徽因曾說梁思誠是她一樹一樹的花開。 我想易安一樹一樹的花開大概是那年突然到訪,像午後的一個淡淡的夢一般……正如白居易所寫: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 三十歲高管追星零零後歐陽娜娜,聲稱同年齡段沒有人比她更優秀
    而喜歡他們的人也願意為他們做很多事情。這就有了追星一族。但是普遍來講,追星的人年齡都偏小,因為人年歲大了之後,會更多把重心放在生活上面。但是追星本身其實是不分年齡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盡情表達她對喜歡的人的愛慕。在最近歐陽娜娜的一些活動當中,一位三十歲的男粉絲,總是會出現。五天連著跨省追了三場,花了有兩三千的樣子,緊跟著歐陽娜娜的步伐。
  • 李清照跌宕起伏的一生:「命運總是給你一顆糖,再甩你一巴掌」
    然而,她的一生,伴隨著北宋滅亡政權南遷,經歷了前半生無憂,後半生悽苦的跌宕起伏。作為一個女人,她處在封建王朝的底層;作為一個詞人,她又處在社會思想的制高點,所以,她看到了許多別人看不見的事情,追求別人不曾追求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