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時期的李清照天真無邪,在她的眼中,此時的生活無憂無慮;在她的眼中,此時的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幸福安康。在她的眼中,繁華的東京汴梁看不懂悽涼的景象;大大小小的船隻,輕輕地在汴河之上飄著。熙熙攘攘的街市,人來人往,熱鬧紛繁。
年僅18歲的李清照對未來充滿憧憬,她除了吟詩作賦還博覽群書,特別喜歡屈原的《離騷》,一直把屈原當成自己的偶像。但當她看到屈原在《離騷》中歌頌盡世間所有名花,卻唯獨不提桂花半句時,忍不住地為桂花打抱不平。
桂花雖然看起來貌不驚人,但它香氣怡人,清純淡雅,惹人愛慕,少女時期的李清照就非常喜歡桂花,所以當她看到屈原《離騷》中沒有桂花時,便寫下了這首《鷓鴣天·桂花》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李清照這首詠物詞可謂是別開生面,「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短短十四字卻形神兼備,寫出了桂花的獨特風韻。它的顏色並不豔麗,和很多名貴的花兒相比要遜色很多。它的名聲也很一般,「情疏跡遠」,並沒有得到什麼榮耀和寵幸,更不會有人給她熱捧恭維。但是她的體性溫柔,香留天地之間。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一般來說花還是鮮豔的好看,喜歡的人也多。但作者卻認為,內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何須」兩個字就把所有五顏六色的名花一筆蕩開,突出了色淡香濃、跡遠品高的桂花,斷定她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梅花和菊花是古代文人墨客最喜歡吟詠的名花,兼具內外之美。但這兩種名花,在桂花的面前都自嘆不如,經過這樣的對比,桂花的定位就很清楚了。所以作者論定:桂花是眾多的秋季名花之冠。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最後這句就是專門吐槽屈原的,「騷人」指的就是屈原。他在《離騷》中用褒揚之筆,列舉了各種各樣的香草名花,卻唯獨沒有提到桂花。所以李清照抱怨他「可煞無情思」。
讀過李清照的這首《鷓鴣天·桂花》之後,我便迷上了桂花,還有一段時間常常以桂花泡茶喝,很喜歡那種淡淡的桂花茶香味。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或許我們也可以和桂花一樣,不必去羨慕其他名貴的花兒有多麼絢麗多彩,多麼引人注目。只要明白自己的特色是什麼,保持自身內在的美麗,也就是佼佼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