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陷阱」,製造電子晶體

2020-11-13 科學大觀園雜誌


研究人員通過疊合二維半導體層製造了「電子陷阱」。

就像擺拍全家福時不安分的孩子一樣,電子也不會在特定位置長時間停留。《自然》雜誌當地時間11月11日發文稱,美國康奈爾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將二維半導體疊合在一起,創造了莫爾超晶格結構。這種結構將電子困在重複模式中,最終形成了Wigner晶體。

理論物理學家Eugene Wigner在1934年首次預測了「電子晶體」的存在。他提出,由帶負電荷的電子產生的斥力(庫倫斥力)支配電子動能時,晶體得以形成。不過,完全的電子晶體仍然難以「觸及」。

「電子運動符合量子力學規律。即使你沒有對它們做任何事,電子也會一直自發地急速運動。」研究人員Kin Fai Mak說,「電子晶體實際上有融化趨勢,因為電子很難以周期模式保持固定。」

研究人員將二硫化鎢和二硫化硒半導體單層膜疊加,構建了一個真正的「電子陷阱」。每一半導體單層膜的晶格常數略有不同,當它們配對時,就會形成莫爾超晶格結構。

隨後,研究人員將電子導入重複網格的特定位點。與早期結果一致,兩個位點的能量勢壘將電子鎖定在了合適位置。

Mak說:「我們能夠在特定莫爾區域控制電子的平均佔用率。」

鑑於莫爾超晶格的複雜模式、電子的敏感特性以及具體的電子排列,研究人員向物理學教授Veit Elser尋求了幫助。他通過計算佔用比例,確定了何種電子排列會誘導自晶化。然而,Wigner晶體研究面臨的挑戰不僅在於如何創造它們,還在於怎樣觀察它們。

Mak說:「它們非常脆弱,我們必須想出一個好辦法對電子晶體進行觀測——觀測過程中不能有其他幹擾。」

為此,Mak等設計了一種新型光學傳感技術:將光學傳感器布置在樣品附近,整個結構被夾持在六方氮化硼絕緣層之中。傳感器與樣品之間的距離約2納米,因此系統不會受到幹擾。利用這一技術,研究人員能夠觀察到多種具有不同晶體對稱性的電子晶體(包括Wigner晶體)。

原創編譯:德克斯特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自然》

期刊編號:0028-0836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0-11-electrons-elusive-crystal.html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物理學家用四維「時空晶體」製造永不停止鐘錶
    a為物理學家構建的這個小組提出了一種構建「時空晶體」(Space-time crystal)的方法,該方法基於電場離子陷阱和同種電荷粒子之間的庫侖排斥力。  來自伯克利實驗室材料科學部門主導該研究的科學家張翔(Xiang Zhang)說:「離子陷阱中的電場束縛著帶電粒子,庫侖排斥力使離子自發形成空間環形晶體。在施加一個弱靜磁場的情況下,這個環狀結構中的粒子晶體將會發生永不停止的旋轉。
  • 物理學家首次製造出時間晶體,揭開經典對稱性最後一塊面紗
    在這篇論文中,Norman Yao詳細描述了受到外部驅動的時間晶體所具有的性質:基態呈現周期性,且為驅動周期的整數倍,周期穩定,有清晰的相變邊界。他還提出了製備時間晶體的具體方案。在他的方案中,由加州大學伯克利領導的團隊會製造一個只有頭髮絲十分之一細的微小陷阱」,然後將100鈣離子注入到這個陷阱中,庫侖作用會讓這100個離子均勻地散開到陷阱的邊上。
  • 新型晶體將電子限制在一維空間 可用於開發自旋電子器件
    原標題:新型晶體將電子限制在一維空間 可用於開發自旋電子器件   核心提示:只沿著拐角邊緣傳導自旋電流。
  • 英製造出80納米富勒烯晶體
    英國薩裡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製造超小純碳晶體的方法,它完全由球形碳「巴克球」分子(即C60),即富勒烯構成。所使用的方法涉及將兩種液體混合在一起,其中一種就包含處於低溫下的C60。
  • 物理學家在實驗室裡製造出86年前預言的電子晶體
    維格納通過對電子氣的計算表明,當電荷的密度十分低時,點陣狀的分布比均勻分布具有更低的能量,所以預言在低溫、低密度下可以出現電子晶體,而後人們常稱這種晶體為維格納晶體或維格納點陣。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電子躁動難安,要使其靜止不動非常困難。
  • 時間晶體—一種特殊形式的「永動機」
    但威爾切克關於量子和古典時間晶體的論文(後者由肯塔基大學的阿爾弗雷德·沙皮爾通過了一個專家評審團的評審,並於2012年10月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威爾切克並沒有聲稱他知道自然界中是否存在打破時間對稱性的物體,但他想讓實驗主義者嘗試製造一種。他說:「這就像你畫目標,然後等著箭來射。」「如果實現這種行為沒有邏輯障礙,那麼我希望它會實現。」
  • 解析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陷阱態的空間和能量分布
    科學家已廣泛使用熱導納光譜(TAS)和熱激勵電流(TSC)方法來測量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中依賴於能量的狀態陷阱密度(tDOS)。該方法通常可以達到大約0.55 eV的陷阱深度,該深度足以製造高效的太陽能電池。為了檢測寬帶隙鈣鈦礦中存在的更深的陷阱狀態,研究人員使用了表面光電壓光譜等技術和子帶隙光電流。
  • 《王牌戰爭文明重啟》陷阱怎麼製造 陷阱製作材料匯總
    導 讀 王牌戰爭文明重啟陷阱製作攻略是遊戲陷阱玩法,玩家們能設置陷阱來防守喔,那麼王牌戰爭文明重啟陷阱怎麼製造、王牌戰爭陷阱製作材料匯總呢,九遊手遊網為大家帶來介紹
  • 王牌戰爭文明重啟陷阱怎麼做?陷阱製造攻略[多圖]
    王牌戰爭文明重啟陷阱用來防守是非常好用的,特別是在別人來抄家的時候,那麼陷阱的製作方法是什麼?這次教大家製作陷阱,用來坑那些來抄家的人,陷阱的製作方法以及需要的材料,下面都有詳細的攻略分享給大家。 王牌戰爭文明重啟陷阱製造方法 1、木製地刺 製造難度:1星 製造條件:初級工作檯旁 製造所需材料
  • 利用結構雷射合成人造固態晶體結構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利用結構雷射來實現人造固體晶體結構的方法,製造的能帶只需要調整雷射的模式就可以輕鬆實現,從而可以在一種無創傷性的方法下進入人造晶格的量子物理系統中的混合光子實驗的研究人員,聯合蘭卡斯特大學( Lancaster University (U.K.))的研究工作者,在最近發布了一項新的光學技術,僅僅使用雷射人工合成了具有腔極性的固態晶體結構。
  • 晶體的生長及晶圓製備,晶體缺陷及處理辦法
    晶體的生長及晶圓製備,晶體缺陷及處理辦法 衡麗電子 發表於 2020-11-23 15:36:16 1、晶體材料 半導體材料矽的製備 半導體器件或者電路是在半導體材料晶圓表層形成的
  • 「時間晶體」的量子特性,能用於構建類似人腦的神經網絡!
    科學家嘗試構建類似人腦的神經網絡近日,東京國立信息研究所(NII)發布論文於《Science Advances》期刊,表示「時間晶體」的量子特性,能夠用於構建複雜的神經網絡。  時間晶體會在時間下周期性重複,展現永動狀態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Frank Wilczek在2012年提出時間晶體的理論。
  • 中科院使用二維半導體大規模製造柔性透明電子產品的方法
    中科院使用二維半導體大規模製造柔性透明電子產品的方法原子薄的二硫化鉬(MoS 2)由於其優異的機械,光學和電子特性,是用於集成柔性電子產品的有希望的半導體材料。然而,具有高器件密度和性能的大規模基於MoS 2的柔性集成電路的製造仍然是挑戰。"未來的手機可以是柔性的,高清柔性顯示屏可讓手機像報紙一樣捲起來。
  • 這篇Nature裡的「光子晶體」,讓量子計算機觸手可及
    1987年,物理學家Eli Yablonovitch預測,光子晶體材料(PBC)能夠通過當前微電路處理電信號的方式來處理光,也就是說,讓光可以像電子在半導體中作用的方式一樣得到操控!圖丨Eli Yablonovitch自此以後的30餘年,科學家通過直接微加工方式成功製造了各種一維和二維光子晶體材料,但三維光子晶體塊狀材料及其潛在應用(譬如下一代計算技術)卻始終停滯不前。從基礎物理說起我們首先簡要了解一下光子晶體和半導體材料的物理原理。
  • 扭曲晶體!科學家製造出:DNA螺旋狀的新材料!
    同樣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伯克利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已經創造出了一種新的無機晶體,這種晶體由一堆堆原子般薄的薄片組成,這些薄片出人意料地螺旋形,就像一個納米級的撲克牌。在發表在《自然》上的一項新研究報告稱,令人驚訝的結構可能產生獨特的光學、電子和熱特性,包括超導性。
  • 美國打破中國技術封鎖 掌握KBBF晶體製造工藝
    是在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領域中,繼硼酸鋇、三硼酸鋰晶體後的第三個「中國產」非線性光學晶體。國內目前在該領域仍有較大優勢。對此,《自然》雜誌相關文章稱:「其他國家在晶體生長方面的研究,目前看來還無法縮小與中國的差距。」  這種晶體的最大價值,乃是能夠縮短雷射的波長。
  • 這篇Nature裡的「光子晶體」,讓量子計算機觸手可及
    1987年,物理學家Eli Yablonovitch預測,光子晶體材料(PBC)能夠通過當前微電路處理電信號的方式來處理光,也就是說,讓光可以像電子在半導體中作用的方式一樣得到操控!在矽晶體半導體中,波是電子,並且帶隙意味著某些能量的電子並不存在,從而使電晶體之類的現代電子器件成為可能。Yablonovitch認為,從理論上講,對於光波,可能會發生類似的帶隙現象,但僅適用於某些透明材料製成的微觀顆粒形成的具有鑽石晶格的晶體結構。
  • 乾貨| 晶體材料及處理方法相詳解
    器件,而《111》晶向的晶圓被用來製造雙極型器件。首先將多晶和摻雜物加熱到液態,接著將籽晶安置到剛接觸到液面,籽晶是具有和所需晶體相同晶向的小晶體,可由化學氣相的技術製造,實際應用中可拿之前生長的單晶重複使用。
  • 「一帶一路」製造「債務陷阱」?中方回應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 張子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1日在北京說,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個「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國家認可所謂「債務陷阱」的說法。同時,個別人士仍聲稱「一帶一路」製造「債務陷阱」。你對此有何評論?中方對「一帶一路」下階段合作有何設想?汪文斌回應稱,「一帶一路」是國際經濟合作倡議,旨在通過促進互聯互通,實現各國共同發展。倡議提出7年來,得到國際社會熱烈響應和支持。迄今,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幾十個國際組織籤署超過200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大批重要合作項目落地生根。
  • 日本開發成功氮化鎵晶體低成本製造裝置有望成為功率器件的突破口
    氮化鎵(GaN)晶體是作為藍色發光二極體得到廣泛應用的半導體,其作為高速開關動作和高耐壓大電流動作所需的功率器件材料的特性也很高,與目前主流的矽晶體相比,擁有非常大的優勢。 作為電子器件結構基礎的GaN晶體基板大多利用氫化物氣相外延法(HVPE法)製造。該方法因晶體的曲翹等難以增加厚度,每次都是在作為籽晶的異質基板上生長不到1毫米的GaN晶體,然後剝離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