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超輪速事件的一些分析與研究

2020-12-08 民航新聞

  一、研究背景  

  某公司A321飛機在昆明8天內連續發生兩起超輪速事件。

  西北局發明電〔2018〕836號通告2018年6月-7月蘭州機場連續發生4起超輪速事件。

  二、監控標準

  《飛行品質監控(FOQA)實施與管理》AC-121/135-FS-2012-45R1中規定輪胎限制速度的監控參數為飛機的地速。航空公司以此諮詢通告為標準,QAR設置的超輪速監控參數均為地速。

  A320系列飛機AMM手冊規定輪速(WHEELSPEED)超過195節為超輪速,當WHEELSPEED不可獲取可使用地速作為參考。如果發生超輪速事件,在可以獲取每個輪胎的速度信息時,只需要更換超速的輪胎;不可獲取每個輪胎的速度信息時,更換所有輪胎。

  三、數據分析

  對某公司四架飛機各10個航班的FOQA數據統計分析如下:

  注釋:地速輪速差=離地地速-起飛過程中出現的最大輪速;

  輪速增加=最大輪速-操作駕駛杆抬輪時刻輪速;

  地速增加=離地地速-操作駕駛杆抬輪時刻地速;

  最大輪速時間差:最大輪速出現時刻-操作駕駛杆時刻;

  離地用時:開始操作駕駛杆至主輪離地用時;

  輪速:指的是起飛過程中同一時刻四個主輪中的最大值。

  QAR地速和輪速每秒記錄一次,操作駕駛杆和主輪空地狀態0.25秒記錄一次,即最大輪速時間差可以精確到1秒,離地用時可以精確到0.25秒。

  FOQA數據表明:

  1、離地地速大於最大輪速大約3節; 

  2、320系列飛機操作駕駛杆抬輪後平均1.8秒輪速達到最大,操作駕駛杆抬輪到飛機離地用時平均需要3.7秒,比最大輪速出現晚1.9秒;

  3、操作駕駛杆抬輪後,輪速增加緩慢,並且在1-2秒後達到最大值,隨後轉為減小,操作駕駛杆抬輪後地速穩定增加直至離地。

  4、離地用時越長,地速輪速差值越大;

  5、A320飛機比A321離地用時平均長2秒。

  研究FOQA數據還顯示 

  1、地面滑跑階段A320系列飛機四個主輪輪速並不相同,一般差1-3節。

  2、操作抬輪前主輪輪速基本都比地速大1-3節。

  某公司兩起超輪速事件分析: 

  數據表明:

  1、平均離地地速大於最大輪速5節。

  2、兩次事件地速大於195節,但實際的輪速都小於195節。

  四、事件處理

  QAR監控數據顯示地速超過195節,觸發超論述告警,但輪速並沒有超過195節輪胎限制速度的事件,實際出現以下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

  1、航空公司不了解實際的輪速(WHEEL SPEED)沒有超限制速度,航空公司認為超地速既是超輪速,從而更換輪胎,導致航班長時間延誤或者取消後續航班,給旅客帶來極大不便以及顯著增加公司運營成本。如某公司第一次超輪速事件,公司更換了所有輪胎,花費大約20多萬,航班延誤至第二日執行,加上第二天延誤的航班總共延誤6個航班,處理旅客食宿和賠償大約25萬,事件給公司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總共大約50萬。

 2、航空公司了解實際輪速(WHEEL SPEED)沒有超,事件僅滿足AC規定的超地速限制,依據AMM手冊不需要採取進一步的工作,經與空客確認後,未做任何工作正常執行後續航班。

  五、案例探討

  以西北局發明電〔2018〕836號文件《關於印發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航空安全通告》2018年第4期(總第17號)的通知》中通報事件為例:

  2018年7月30日某公司在蘭州發生超輪速事件為例,本次航班查閱起飛性能表VR159節,當時溫度為30°,根據附表一換算真空速為183.9節,假設跑道為靜風,即計劃抬輪時地速183.9節。調查認為FCOM規定PM監控速度達到VR報出「抬輪」,PF聽到報告後操作抬輪,從飛機到達VR至PM操作抬輪反應時間大約為1秒,當日機組在在163.5節(TA秒189.1節)開始操作抬輪,反應時間1多秒,在正常範圍之內。那麼操作抬輪後正常3秒左右離地時,根據表一數據,輪速平均增加4節,地速平均增加10節,最終Vlof(離地速度)會達到189+10=199節,輪速達到189+2+4=195節(抬輪時輪速比地速大2節左右)。這意味著在蘭州機場VR159,飛行員正常操作,即時靜風條件下Vlof肯定會超過195節,輪速大約是195節,也處於邊緣狀態,實際當時候還出現順風,超地速是必然的。 

  目前航空公司起飛性能表中的輪胎速度限制值是限制離地地速為195節,由Vlof根據標準抬輪程序計算出VR,VR一般比Vlof小5-6節,也即起飛性能表中的VR對應的地速最大為195-6=189節左右,此數值沒有考慮機組反應時間,對操作抬輪時間考慮也不足。

  解決辦法:如果以地速作為監控參數,考慮機組正常反應時間1秒增加3節速度和隨後機組操作抬輪3秒(使用A321飛機平均數據,A320離地用時明顯較長,可能與公司A320機型發生起飛抬頭速率大FOQA事件較多,飛行員有意抬頭較慢導致離地用時較長),每秒增加地速大約3節,兩項共4秒增加大約12節,即如果控制地速不超195節,起飛性能表中的VR對應的地速不應超過183節。如果以輪速為監控參數,一秒反應3節,加上操作抬輪後輪速平均增加4節和輪速比地速大2節,三個因素總共3+4+2=9節,即如果控制輪速不超195節,起飛性能表中的VR對應的真空速在靜風條件下不超過186節。

  六、相關建議

  1.《飛行品質監控(FOQA)實施與管理》AC-121/135-FS-2012-45R1中空客機型超過輪胎限制速度的監控參數由地速修改為輪速(WHEELSPEED),輪速不可用時,再使用地速。

  2.控制起飛性能表中的VR對應的真空速在靜風條件下不超過186節。

  附件一:320系列飛機AMM手冊有關超輪速內容

  附件二:錶速和真空速轉換表 

5薦聞榜

(供稿:長安航空運行控制部,

相關焦點

  • 示波器測量汽車ABS輪速傳感器信號及分析
    而ABS中輪速傳感器的作用是測量汽車車輪轉速。輪速傳感器檢測每個車輪轉動的頻率信號(轉速信號),然後把這個信號傳給ABS電腦。當車速達到設定值時,緊急剎車制動,ABS系統就開始工作。當ABS電腦控制車輪一剎一松時,輪速傳感器就把檢測到輪胎由剎死到旋轉時轉動的距離信號傳入ABS電腦,從而讓ABS控制剎車達到最佳剎車距離。常見的輪速傳感器主要有磁電式輪速傳感器和霍爾式輪速傳感器。
  • ABS系統用輪速傳感器AD22157
    的輸出電流脈衝為7mA或14mA(靜止偏置值為7mA)該傳感器3 原理與應用3.1 工作原理  AD22157輪速傳感器實際上是一個二線制電流調製傳送器,它可根據磁場在空間的差模變化產生相應的電流脈衝。在其應用於輪速傳感器時,它所探測到的磁場是一個放置於其後面的永久磁鐵和位於傳感器前端、目標輪上的鐵製凹槽標記相互作用產生的。在這種條件下,傳感器必須抵消恆定的磁場偏置,並放大差模調製磁場,從而準確判斷目標輪的轉動情況。
  • 關於帕薩特碰撞事件後的一些想法
    離中保研C-IASI公布上汽大眾帕薩特碰撞測評成績已過去3個月了,至今關於帕薩特碰撞的輿論仍在網上持續發酵。雖然大眾已經回覆說會開展技術分析,但是作為一個中立的普通消費者的角度,我還是想說說我的看法。在帕薩特事件出來後,我的朋友馬上就問我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畢竟我自己也是剛入手了帕薩特不久,而朋友也打算換輛新車,目前看中的就是帕薩特。帕薩特的碰撞事件能持續發酵到現在,不難看出這款車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既然已經買了這款車,那我就希望已經買了的車主放平心態,既買則安之。
  • 寶馬買了一個月,就發生兩次輪速傳感器故障,嚇壞車主!
    4S店的工作人員檢查發現, 車子左前輪的輪速傳感器 有故障代碼, 於是馬上給車子更換了輪速傳感器。 工作人員檢查過後, 電腦仍然顯示左前車輪輪速傳感器故障, 不過售後人員表示, 他們之前已經把車輪傳感器更新了。
  • 關於顏寧的事件的一些拼圖
    顏寧「去國赴美」擔任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事情,由於她沉寂3年後,終於又有論文在《Nature》發表2篇論文被帶起了熱度,或被某些人作為「中國人才流失」的論據,或被另一些人作為「叛國典型」的箭靶。基於這樣的現象,我凌晨的文章曾建議網友們從六個方向去探尋下這個事件本身的真實情況,見截圖一: 這些內容有些比較生僻不大容易找到相關資料
  • 一個關於慕課研究趨勢的學位論文元分析
    一個關於慕課研究趨勢的學位論文元分析 作者:EduTech自留地 發布時間: 2018-06-29 09:02
  • 巴西亞馬遜外星人事件是真的嗎?研究人員分析
    巴西亞馬遜外星人事件是真的嗎?,外星人是否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一直是各國科學家和超自然現象研究者調查並追尋的話題,許多地方都有人類目擊外星人的事件發生,可是到現在人們都沒能與外星人正式見面。在這眾多的事件中,今天51區就挑選出巴西亞馬遜外星人事件來了解一下吧。
  • 關於在線教育產品分析框架的一些觀點
    關於在線教育產品分析框架的一些觀點 作者:半杯白酒 發布時間:
  • 突發公共事件的報導對比框架的分析
    (戈夫曼,1974)根據戈夫曼的框架分析理論發展出三個傳播學研究領域:從新聞生產的角度來研究媒體框架如何被建構; 從內容研究的角度來考察媒體框架是什麼; 從效果研究的角度來分析受眾如何接收和處理媒介信息,即受眾框架。
  • NASA的研究揭示更多關於「日震」事件及其神秘的起源
    據外媒CNET報導,太陽發生的劇烈震動被稱為日震,而美國宇航局(NASA)的研究揭示了更多關於這些事件及其神秘的起源。 這些類似地震的事件以... 據外媒CNET報導,太陽發生的劇烈震動被稱為「日震」,而美國宇航局(NASA)的研究揭示了更多關於這些事件及其神秘的起源。
  • 車速傳感器引起的故障分析
    車速傳感器是用來檢測車輪轉速的零件,有些車的車速傳感器就是輪速傳感器,而有些車沒有輪速傳感器,其車速傳感器位於變速箱輸出軸。車速信號對汽車很多控制系統都有重要作用。 車輪速度傳感器簡單檢測方法: 1.檢查傳感頭有沒有髒汙; 2.檢測傳感頭與齒圈2間的間隙是否過大或過小或者是不是歪了有沒有符合規定; 3.檢測齒圈有沒有缺損; 4.檢查電磁線圈的阻值是否符合標準,短路或短路等       車速傳感器引起的故障分析
  • 超越物理學標準模型,發現超高能事件,是研究中微子的關鍵!
    超高能事件自從20年前發現中微子振蕩並獲得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來,科學家們在理解中微子屬性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仍有許多問題沒有得到回答。例如,中微子的質量如此之小,這一事實已經要求科學家考慮標準模型之外的理論。
  • 量子研究表明:未來事件決定過去
    在超心理學領域,預認知可能難以解釋,但它是在實驗室條件下最容易測試的PSI形式。
  • 汽車防抱死制動系統 典型電路圖分析
    MK20-I ABS控制電路A—蓄電池;F—制動燈開關;F9—駐車制動指示燈開關;F34—制動液位報警器信號開關;G44—後右輪輪速傳感器;G45—前右輪輪速傳感器;G46—後左輪輪速傳感器;G47—前左輪輪速傳感器;J104—ABSECU;K47—ABS警告燈;M9—左制動燈;M10—右制動燈;K116—駐車制動、制動液位警告燈開關;N55—液壓控制單元
  • ...公共事件中的謠言傳播進路研究——一項基於NC市XH事件的紮根研究
    所謂底層視角,即在充分考量底層群體的資源獲取上,理解其對所謂謠言的認知判斷及其傳播邏輯,將其看作為一種公共事件下的底層傳播話語,這種特殊話語凸顯了他們對謠言的認知維度及價值判斷。一事件回顧與樣本分析本文所要研究的對象是一起由環境安全隱患所引發的公共事件。
  • CD28超激動劑TNG1412事件,免疫治療長徵的裡程碑
    該事件轟動一時,由於情況嚴重,警方介入並排除了刑事犯罪的可能。在調查中,TeGenero公司的研究者堅持表示,該藥物已在老鼠、猴子等模型上進行完整試驗,均未觀察到不良反應,更無死亡事件發生,同時強調整個試驗流程的合理與合法性。該事件的調查結果最終指向不可預見的生物學作用。本以為TGN1412的出現,會為人類免疫疾病帶來更多的希望,卻不曾想竟是一把血腥的利劍。
  • 對incaseformat蠕蟲事件一些思考
    對incaseformat蠕蟲事件一些思考 昨天incaseformat蠕蟲病毒在全國爆發,各大安全廠商相繼發布公告,安全產業似乎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 用「潮汐瓦解事件」可分析黑洞引力效應
    原標題:用「潮汐瓦解事件」可分析黑洞引力效應   英國《自然》期刊上22日在線發表的一篇宇宙學論文,報告了一個通常處於休眠狀態的超質量黑洞(SMBH)撕碎了一顆臨近的恆星。該研究分析了收集到的X射線數據,這些數據來源於這顆恆星經歷的「潮汐瓦解事件」和被吸入超質量黑洞的過程。
  • 大型人類基因組甲基化分析研究揭示表觀遺傳變異普遍存在
    隨著研究的深入,表觀變異通常被認為是導致基因沉默的啟動子超甲基化事件,與許多人類疾病有關。但關於人類基因組中罕見的表觀遺傳變異存在和分布的相關研究仍較少。為了解相關問題,西奈山伊坎醫學院遺傳與基因組科學副教授Andrew Sharp領導進行了一項大規模表觀遺傳研究。
  • 關於能源方面的一些常見分析
    基於商業分布的能源的人均消耗進行分析是很常見的,因為數據更容易收集。全球商業能源消耗率比從太陽到地球的能量流小數千倍。一次能源消耗取決於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氣和煤炭),佔化石燃料總量的近80%。核電貢獻略高於6%,水電和新可再生能源各自貢獻約2%。世界範圍內,傳統(通常是非商業)能源約佔總燃料組合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