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是要告誡我們不要浪費時間,同時也說明時間一去不復返,過去的就過去了,過去發生的都是應該必須一定發生的,珍惜當下。
那一寸到底是多長。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在網上查一寸等於3.33釐米,那它以什麼標準定的呢,在古人那裡?今天我們就聊一下寸字。看下圖
寸字是又字(甲骨文)下加一橫。我們以前解讀過又字。又字是交叉,在天圓地方原理中,天就是變(無序部分用圓圈表示),地就是不變定(有序部分用交叉表示)。所以說又就是定,定也就是有。那麼問題來了誰定,用什麼定,標準是什麼。方法,工具是什麼?
要說明這些問題就要回原器學堂的根本假設:假設這世界是虛實結合的。虛實結合具現化的現象我們叫做氣。氣者,動也。沒有打破之前,是一體的。打破以後分天(無序部分)地(有序部分),氣。氣像膠水一樣把天地粘合在一起。如圖
打破後定下來用的是天圓地方原理。是我定。我在這裡不用證明。因為當我們能感知到我的時候己經存在。存在就是最好的證明。那要定下的工具,標準是什麼?其實最好的工具是我們的心,不是有句話說,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心字以前解讀是思考邏輯的器官(虛擬的)。說著說就遠了,我們回到寸的解讀。
又的意思是定也就是共識,只有有了共識才可能測量。下邊那一橫可以理解為開始或樣板。一就是一,沒有二,三。說二,三都是在一的前提下。同理可證。
引申到現實我們畫圓用,圓規,測量的用尺子。也就是常說的規距。
寸字的整個意思就是共識性的規定。
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接受了各種各樣的規距,那都是前人定下的,在我們學習中在不知不覺中把天性都磨滅了。這真是對的嗎?回歸本能,回歸自然。才能重新丈量天地。才能創出不一樣的天地。成器,關鍵還是得有料。誰言寸草心,報得一春輝。感恩那些負重前行的人,是你們的附出,才有我們開創的條件。向你們學習人性中的光亮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