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中>生部>生
生shēng心紐、耕部;生紐、庚韻、所庚切。
會意字。商代文字作
,像草木從地面長出之形;中豎或加「·」為飾筆。西周文字承襲商代文字,或變「·」為短橫,為後世文字所本。
本義指(草木)生長。《說文》:「生,進也。象艸木生出土上。」《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引申指生育,出生。《左傳·隱公元年》:「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帝)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
又指產生,發生。《玉篇·生部》:「生,起也。」《正字通·生部》:「生,凡事所從來曰生。」《左傳·僖公三十五年》:「敵不可縱,縱敵患生。」
又指生產。漢賈誼《論積貯疏》:「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
又引申指活著,生存。《孫子兵法·九地》:「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孫臏兵法·奇正》:「有生有死,萬物是也。」
又指生命。《荀子·王制》:「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
又引申指新鮮的。《漢書·東方朔傳》:「生肉為膾,幹肉為脯。」
又指生的(跟「熟」相對)。《史記·項羽本紀》:「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
又用為「先生」的簡稱。《漢書·高帝紀上》:「秋八月,漢王如滎陽,謂酈食其曰:『緩頰往說魏王豹,能下之,以魏地萬戶封生。』」(緩頰:婉言勸說)顏師古註:「生,猶言先生。」
作者:冀小軍
來源:李學勤主編.字源·中.天津古籍出版社 遼寧人民出版社.2012.第552-553頁.
孔子「溫而厲」解︳弘一法師:「溫而厲」的李先生(豐子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