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靜脈穿刺是兒科靜脈採血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而小兒靜脈比較細小,表淺部位不易看到,故通常採用股靜脈採血。股動脈搏動明顯者一次穿刺成功的機率大,小編結合自己多年的經驗和各位同道分享一下股靜脈穿刺法。
要點一:觸摸法定位
左手在腹股溝區觸摸股動脈搏動,股動脈內側0.5cm處即為股靜脈。
要點二:連線法定位
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之間劃一連線,股動脈走向和該線的中點相交,股靜脈在股動脈內側0.5cm處。
要點三:目測法定位:
a. 患兒仰臥,下肢屈膝外展外旋,腹股溝處可見一食指腹大小的凹陷處即為股靜脈穿刺點。
b. 患兒仰臥,下肢外展外旋,臍部與腹股溝垂直交叉處,交點內側0.5cm處為股靜脈穿刺點。
要點四:進針方法
a. 垂直進針法:左手觸及股動脈波動,在搏動內側0.5cm處垂直刺入。
b. 斜角進針法:在股動脈內側波動下方2—3釐米處,針頭與皮膚成10到30度角進針。
要點五:進針點的選擇
a. 新生兒及小嬰兒應在腹股溝線略偏內、靠近搏動點的位置進針。
b. 2~3歲患兒在腹股溝正中位置,搏動點內下0.2cm處進針。
c. 3歲以上患兒進針位置在搏動點內下0.3~0.4cm處。
要點六:以下幾點要注意
a. 了解股靜脈的解剖位置。
b. 根據患兒皮下脂肪厚薄來確定進針深淺度,皮下脂肪薄者,針頭進入1/2或2/3;皮下脂肪厚者進入3/4。
要點七:禁忌
有出血傾向及凝血功能障礙者,禁用股靜脈穿刺。
要點八:臥位選擇
患兒仰臥位,助手幫助固定軀幹及雙下肢,尿布遮住患兒會陰部,下肢外展成蛙式,膝關節屈成直角,將小枕墊在穿刺側臀下,使腹股溝區充分暴露。
要點九:穿此前準備
穿刺者備好物品、剪指甲、六步洗手法洗手、穿刺部位消毒範圍6—8cm。
要點十:穿刺完畢
幹棉籤覆蓋針眼,按壓5—10分鐘。
以上十大方法你了解了嗎?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