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股靜脈穿刺的十大要點

2020-12-05 護士網

股靜脈穿刺是兒科靜脈採血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而小兒靜脈比較細小,表淺部位不易看到,故通常採用股靜脈採血。股動脈搏動明顯者一次穿刺成功的機率大,小編結合自己多年的經驗和各位同道分享一下股靜脈穿刺法。

要點一:觸摸法定位

左手在腹股溝區觸摸股動脈搏動,股動脈內側0.5cm處即為股靜脈。

要點二:連線法定位

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之間劃一連線,股動脈走向和該線的中點相交,股靜脈在股動脈內側0.5cm處。

要點三:目測法定位:

a. 患兒仰臥,下肢屈膝外展外旋,腹股溝處可見一食指腹大小的凹陷處即為股靜脈穿刺點。

b. 患兒仰臥,下肢外展外旋,臍部與腹股溝垂直交叉處,交點內側0.5cm處為股靜脈穿刺點。

要點四:進針方法

a. 垂直進針法:左手觸及股動脈波動,在搏動內側0.5cm處垂直刺入。

b. 斜角進針法:在股動脈內側波動下方2—3釐米處,針頭與皮膚成10到30度角進針。

要點五:進針點的選擇

a. 新生兒及小嬰兒應在腹股溝線略偏內、靠近搏動點的位置進針。

b. 2~3歲患兒在腹股溝正中位置,搏動點內下0.2cm處進針。

c. 3歲以上患兒進針位置在搏動點內下0.3~0.4cm處。

要點六:以下幾點要注意

a. 了解股靜脈的解剖位置。

b. 根據患兒皮下脂肪厚薄來確定進針深淺度,皮下脂肪薄者,針頭進入1/2或2/3;皮下脂肪厚者進入3/4。

要點七:禁忌

有出血傾向及凝血功能障礙者,禁用股靜脈穿刺。

要點八:臥位選擇

患兒仰臥位,助手幫助固定軀幹及雙下肢,尿布遮住患兒會陰部,下肢外展成蛙式,膝關節屈成直角,將小枕墊在穿刺側臀下,使腹股溝區充分暴露。

要點九:穿此前準備

穿刺者備好物品、剪指甲、六步洗手法洗手、穿刺部位消毒範圍6—8cm。

要點十:穿刺完畢

幹棉籤覆蓋針眼,按壓5—10分鐘。

以上十大方法你了解了嗎?試試吧。

相關焦點

  • 股靜脈穿刺置管術
    股靜脈穿刺禁忌證 1. 穿刺部位皮膚或靜脈有炎症或血栓形成。 2. 有嚴重出血傾向的患者。 3. 有股蘚的患者。
  • 兒童靜脈輸注甘露醇,如何防止外滲?
    甘露醇對血管刺激性強,易引起疼痛和藥物外滲,特別是在兒科,由於小兒血管很細,管壁通透性高,加之液體張力大應用時常加壓滴注, 因此發生外滲的風險較成人更大。一旦發生外滲會迅速出現腫脹、疼痛,嚴重者甚至會引起周圍組織的壞死,造成神經肌肉的損傷。通過實施有效的護理幹預,可以降低輸注甘露醇的不良反應,預防外滲的發生,減輕患兒痛苦,有利於疾病康復,提高護理質量。
  • 髂、股靜脈血栓摘除術
    髂、股靜脈血栓摘除術 轉自37度醫學網   [適應證] 圖1 髂、股靜脈血栓形成   血栓摘除術適用於髂、股靜脈廣泛性的血栓形成[圖1],(臨床表現病肢嚴重腫脹、
  • 【學術2015-260】不同部位中心靜脈導管插入術的併發症研究
    來源:ACC News Story(September 24,2015)【260】不同部位中心靜脈導管插入術的併發症研究(中文摘要)近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一項研究結果顯示,鎖骨下靜脈穿刺插管術與血液感染以及有症狀的血栓形成危險較低相關,但氣胸發生危險高於頸靜脈或股靜脈穿刺插管術。
  • 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之動靜脈內瘻及長期置管
    在透析治療開始早期,每次透析均穿刺動、靜脈,透析結束時再做血管結紮,當時透析僅限於搶救急性腎衰竭和中毒患者。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這項技術的大力研究才有了今天突飛猛進的成果,現如今動靜脈內瘻吻合術以及長期置管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這項技術的開發,大大減輕了透析患者的痛苦,並且延長了透析患者的生命。
  • 血液透析患者穿刺部位形成假性動脈瘤怎麼辦?
    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瘻因多次穿刺形成的假性動脈瘤是指內瘻管中的靜脈血管形成瘤樣擴張。血液透析患者形成假性動脈瘤的原因1、內瘻未完全成熟時過早使用,導致尚未增厚的血管壁發生過度擴張形成假性動脈瘤。血管較淺、管壁較薄者不宜採用此法穿刺。對於粗而長的內瘻血管,最好採取繩梯式穿刺法,特別是人造血管,繩梯式穿刺是唯一的選擇。鈕扣眼式穿刺最合適血管擴張適度、處於皮下深淺適中的靜脈迴路側血管的穿刺。2、熟練掌握血管穿刺技術,提高穿刺成功率。
  • 河北省中西醫學會小兒外科專業委員會年會在河北省兒童醫院召開
    河北省中西醫學會小兒外科專業委員會年會在河北省兒童醫院召開發布時間: 2017-01-11 16:07:17   |  來源: 中國網健康   |  責任編輯: 郭江      中國網健康訊 12月17日,河北省兒童醫院與河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共同主辦的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河北省中西醫學會小兒外科專業委員會年會暨整合醫學與小兒外科危急重症學習班在醫院九樓會議室召開。
  • 特發性門靜脈高壓症的影像學診斷
    目前臨床對於IPH的主要診斷要點包括:①通過影像學檢查明確門靜脈高壓、門靜脈系統和肝靜脈等無梗阻以及排除引起肝硬化或非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的其他肝臟疾病;②通過肝臟組織病理學檢查排除肝硬化;③肝臟功能多正常或無明顯異常。全面的肝臟影像學檢查對確診IPH非常必要。
  • 什麼是骨髓穿刺?一文了解骨髓穿刺
    來來來,燉好排骨,往我這裡送點,你就是想吃排骨了吧,小饞貓,今天我們來講一講骨髓穿刺,讓大家明白骨髓穿刺到底是個什麼檢查,有什麼檢查目的?為什麼有的時候需要抽兩次?是不是真的疼?是不是真的好幾天都走不了路。什麼是骨髓穿刺?
  • 蘇州科技城醫院完成首例即穿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手術
    蘇州科技城醫院完成首例即穿型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瘻手術 2019-03-31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大癌變》刷屏:一文秒懂無創 DNA 檢查與羊水穿刺
    今天虎嗅網以一篇《華大癌變》梳理出這場悲劇的脈絡與要點,並將無創DNA檢查與羊水穿刺檢查,推到了我們的眼前。新聞背景:圖片來源:《華大癌變》虎嗅網無創DNA檢查能代替羊水穿刺嗎?無創DNA檢查能耐有多大?無創DNA檢查沒有問題,就能說明孩子健康嗎?
  • 意展CDMO:照亮皮膚下的靜脈的veinviewer技術
    Japan Technology Observer 日本科技觀察一般而言,在醫生或者護士人員來做的侵襲式醫療處置中,靜脈穿刺是伴隨相當痛楚的處置之一在美國,90%入院患者需要在末梢靜脈上加輸液管,其中25%需要輸向中心靜脈。而且為採集檢查用的血液檢體,一年需要做10億次的靜脈穿刺。不同醫院轉診的過程中,很多患者,其患有的長期的慢性內科疾病,由於觀察以及治療的原因,靜脈已經被重複穿刺過,變得越來越複雜。
  • 持續大劑量靜脈泵入多巴胺,小心外滲
    靜脈穿刺部位周圍皮下組織滲漏性損傷,是靜脈輸液的常見併發症,嚴重造成組織及皮膚壞死。而最常見的便是搶救藥品中的多巴胺。夜間患者出現多巴胺外滲情況,輸液肢體出現水腫,穿刺處出現紅腫、疼痛。未及時給予處理,次日醫生查房見水腫部位皮膚變白、花斑、可見多個小水皰。立即用酚妥拉明及50%硫酸鎂進行持續交替溼敷。水腫消失後,水皰破潰,此時給予了清創換藥處理。2周後創面癒合。持續大劑量靜脈泵入多巴胺時,靜脈穿刺局部常出現皮膚蒼白、局部紅斑、疼痛、甚至會出現潰瘍、壞死等缺血缺氧的改變。
  • 2020甘肅護士資格考試知識點複習:靜脈輸液法
    2020甘肅護士資格考試知識點複習:靜脈輸液法 2020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階段,甘肅中公教育根據往年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試題整理了2020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筆試備考資料,望考生們及時複習查看。
  • 15款打針神器 讓醫護人員準確找到皮下靜脈!
    特別是當遇到一些肥胖、血管細小或脆弱的患者時,靜脈穿刺就更加困難了。據統計,靜脈穿刺首次嘗試失敗率:成人10%-20%,兒童為40%。而58%的病人不滿意護士的靜脈穿刺水平。靜脈穿刺操作不當,不僅會讓患者多次承受扎針的痛苦,還有可能引發靜脈炎、血管阻塞或其它併發症。那麼,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醫護人員準確找到皮下靜脈,提高靜脈穿刺的成功率呢?
  • 靜脈採血時,止血帶應該何時鬆開?
    …… 止血帶是靜脈採血時的常用器具,其使用的目的是暫時阻斷靜脈血流,使靜脈充盈,以保證穿刺成功,但由於止血帶的結紮方式與結紮時間長短等因素對血檢驗結果有影響,針對止血帶問題,我們也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現綜述如下。
  • 唐篩、無創DNA、羊水穿刺有何區別?
    說起唐氏篩查、無創DNA檢測、羊水穿刺,孕媽媽都不陌生,這些都是計算胎兒染色體異常風險值的檢查方法。選擇一多,困惑隨之而來。唐氏篩查、無創DNA檢測、羊水穿刺究竟有何區別?該怎樣選擇?今天咱們就聊一聊這個話題。
  • 找不到穿刺入路?椎管內麻醉穿刺入路的解剖層次都在這
    穿刺入路:硬膜外隙的穿刺進路有兩種,即後正中進路和旁正中進路,兩種方法各有其優點。後正中穿刺法:通過脊柱的後正中線在相鄰的椎骨之間向椎管內進針,進針的角度根據椎骨棘突的方向不同而不同,在腰部穿刺針幾乎成垂直方向進針,而在胸段進針的角度可以變得更傾斜。
  • 靜脈輸液港植入術:守護患者看不見的「生命線」
    近日,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腫瘤五科徐希醫生和置管室護士密切配合,成功為一乳腺癌術後患者成功行靜脈輸液港植入術。此術解決了患者長期反覆輸液、抽血、扎針的痛苦,為長期化療、輸液、腸外營養患者帶來了福音,被患者稱為「看不見的生命線」。  55歲的張女士是鉛山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