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pan Technology Observer 日本科技觀察
一般而言,在醫生或者護士人員來做的侵襲式醫療處置中,靜脈穿刺是伴隨相當痛楚的處置之一。
在美國,90%入院患者需要在末梢靜脈上加輸液管,其中25%需要輸向中心靜脈。
而且為採集檢查用的血液檢體,一年需要做10億次的靜脈穿刺。
不同醫院轉診的過程中,很多患者,其患有的長期的慢性內科疾病,
由於觀察以及治療的原因,靜脈已經被重複穿刺過,變得越來越複雜。
身上難以找到靜脈的患者(被稱之為DVA),
由於靜脈穿刺的次數過多,有研究指出這些患者身上可能會發生併發症。
醫學圖像技術在近20年得到了飛躍性的發展
但在外科領域又或者是採集檢查血樣領域
這種一般的靜脈穿刺
並沒有引起應當的重視
直接投射型靜脈投影裝置
VeinViewer®
由田納西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所開發
最初,他們目的是想開發針對黃斑變性症的圖像系統
黃斑變性症是老年人常見的典型病症
具體講
網膜中央部分又或者黃斑部的老化
導致的中心暗點(視野的陰影又或者是看不見的部分)
顏色(特別是暗色與暗色,明色與明色之間)
的識別困難
所引起的明暗顏色對比感受性的變弱的病症
無巧不成書
研究人員發現
該項技術可以幫助提高
皮膚下面的靜脈血管的可見性
照亮皮膚下的靜脈
veinviewer技術
這種裝置的開發成功
極大方便醫生以及護士
可以更快地找到患者的靜脈
利用近紅外線光
就可以投影出
一位患者的血管圖像
這套技術可以防止
由於靜脈太小太難找
從而導致的對患者
皮膚上造成創傷的情況
相關往期文章回顧
看清楚靜脈:血管可視化裝置(1/2)
看清楚靜脈:血管可視化裝置(2/2)
感謝您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