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糖體RNA基因拷貝數變異和表達調控方面獲進展

2021-01-09 生物谷



核糖體是細胞中最重要的細胞器之一,負責將細胞轉錄出來的信使RNA(messenger RNA,簡稱「mRNA」)翻譯成蛋白質。真核生物的核糖體,主要由4種核糖體 RNA(rRNA)和80多種核糖體蛋白組成。其中,45S rRNA基因位點通過轉錄加工可以產生18S、5.8S和25S rRNA;而5SrRNA基因位點行使5S rRNA的轉錄。隨後,25S、5.8S以及5S RNA結合核糖體蛋白形成核糖體大亞基,同時18S RNA與其他核糖體蛋白形成核糖體小亞基,最終組裝成細胞中的「蛋白加工工廠」。


在絕大多數真核生物的基因組內,不論45S rRNA基因還是5S rRNA基因都在染色體上以多拷貝串聯重複的形式存在。然而,這種高度串聯重複結構存在的生物學意義目前並沒有明確結論。之前,唯一一項對於45S rRNA基因拷貝數變異的大規模研究發生在人類群體中,研究表明人基因組內45S基因位點在個體間存在廣泛變異,並且發現其拷貝數與眾多基因的表達調控顯著相關。然而,對於45S rRNA基因拷貝數如何調控基因表達並沒有任何闡述。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陳明生研究組博士李博,通過利用玉米一個高多態性的育種群體(maize 282 diversity panel)重測序數據,對每個玉米的自交系的45S rRNA以及其它高度串聯重複元件的基因拷貝數進行準確估算,發現玉米群體中45S rRNA存在廣泛變異(1,061~17,347 copy),並且受到玉米群體結構的影響(圖1)。廣泛遺傳力分析表明這些串聯重複元件具有較高的遺傳力,然而再利用GWAS分析時,卻很難定位已知的遺傳位點,表現出常見的「

遺傳

力丟失」現象(missing heritability)。為了在玉米群體中重複人類核糖體拷貝數變異與基因表達的關係,研究人員利用該群體的7個不同組織材料大約2,100個轉錄組數據,對45S的拷貝數與基因表達水平進行了相關分析。然而,在所有7個組織內,並沒有鑑定出大量受到45S拷貝數調控的基因。


研究人員隨後將目光轉向了45S rRNA基因的表達。眾所周知,核糖體RNA的轉錄本佔細胞總RNA的80%以上,在進行mRNA測序時,最重要的就是將rRNA汙染去除。然而,通過一種3’mRNA-seq技術,可以無需對核糖體RNA預先進行分離,因為只有具有poly(A)尾的成熟mRNA才會被反轉並測序。令人奇怪的是,研究人員卻在測序數據中發現了大量來源於rRNA的序列數據。深入分析發現,這些數據應該是源於45S基因序列中存在許多類似於poly(A)的序列片段,通過與引物上的poly(T)不完全匹配後完成了對45S轉錄本的部分區域的測序(圖2)。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現象在2100個測序文庫的數據分析中完美重複,因此該數據可以用來對rRNA的表達水平進行定量分析。利用該數據,研究人員首次對rRNA的表達水平在群體、不同組織以及不同發育時期的差異表達進行了分析,發現核糖體RNA(45S rRNA)的表達並不像人們之前想像的那麼保守,而是存在著廣泛的變異。


研究人員隨後又將45S rRNA的表達水平與各個組織中的基因表達水平進行了共表達分析,結果發現大量的與45S rRNA共表達的基因,GO分析顯示與核糖體合成相關的基因數量顯著,其中包括大量的核糖體蛋白基因(r-protein genes)。此外,不同組織中都存在與自身發育相關的共表達基因,比如在幼苗的根部和芽部,大量的抗性基因與45S rRNA表達量顯著相關,表明在幼苗發育時期需要構建大量的防禦系統來保護自身的生存。


最後,研究人員將45S rRNA的拷貝數以及表達水平與群體的田間性狀進行了相關分析,發現兩者都與開花相關性狀顯著相關;然而,後續分析表明兩者可能是通過不同的途徑對開花性狀進行了幹預。


該研究在8月30日的《基因組研究》(Genome Research)在線發表(DOI:10.1101/gr.229716.117)。李博為文章第一作者,陳明生與李博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Edward Buckler及其團隊為該研究的順利完成提供了支持。該論文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

生物谷

Bioon.com)


相關焦點

  • 中日韓人種基因拷貝數變異圖譜出爐
    據韓聯社4月5日報導,韓國首爾大學基因醫學研究所徐廷瑄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宣稱,他們通過對30名中國人、韓國人和日本人的基因組研究,成功繪製出中日韓人種超高清基因拷貝數變異圖譜,並根據該圖譜發現,亞洲人獨有的基因拷貝數變異共有3500多個。
  • 生命科學學院陸劍課題組揭示uORF和microRNA在基因表達調控中的...
    生物體為了確保發育程序的準確性或維持細胞內環境的穩定,會利用不同類型的順式調控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在多個層面精細調控基因表達。當前對基因表達在轉錄和轉錄後水平上的調控已經有了深入了解,而在蛋白質翻譯水平上調控的研究則相對滯後。陸劍課題組近年來結合核糖體圖譜實驗、高通量測序和演化基因組學分析,致力於解析蛋白質翻譯調控的分子機制和演化規律。
  • TiM:rDNA拷貝數的種內變化影響微生物群落分析嗎?
    4、在微型真核生物的研究中,rDNA拷貝數的種內變異可能是一個比原核生物更大的問題,因此在解釋擴增子序列數據方面是一個挑戰。摘要核糖體RNA基因(rDNA)部分區域的擴增子測序已經被廣泛用於表徵微生物群落。
  • 昆明動物所阿爾茨海默病基因表達譜與調控網絡研究獲進展
    昆明動物所阿爾茨海默病基因表達譜與調控網絡研究獲進展 2017-09-27 昆明動物研究所 AD的遺傳研究近年來取得了巨大進展,但遺傳風險如何影響AD的發生發展,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基因表達是一種介於基因型(genotype)和表型(phenotype)之間重要的中間表型。現有GWAS發現的疾病風險位點約80%都位於基因組非編碼區,這些位點很可能是通過調控基因表達,影響機體正常的基因調控網絡,進而影響疾病的發生發展。
  • 拷貝數變異才是病因
    最新的研究成果是,1447個基因拷貝數變異中,285種都可以致病  八年前,人類基因組計劃提前完成,給了人們揭開生命奧秘指日可待的假想。實際上,這不過是翻開了生命天書的扉頁而已,隨後的深入研究發現,這本書遠比人們想像的要更厚重、更艱深。拷貝數變異現象的存在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 RNA控制核糖體基因的沉默
    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學院克雷格·皮卡爾德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12月4日表示,他們在核仁顯性(nucleolar dominance)現象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發現雜交植物或動物中整組親代核糖核酸RNA基因遭受沉默(被關閉)。
  • 高齡孕婦胎兒基因組拷貝數變異發生率研究_高齡孕婦_拷貝數變異_高...
    王穎,劉璐瑤,李淑媛,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摘要:目的   探討應用基因組拷貝數變異測序(CNV-seq)技術檢測高齡孕婦羊水中基因組拷貝數變異(CNV)的發生率。結論    對進行有創產前診斷的高齡孕婦,在排除了常見的非整倍體異常後也應建議進行CNV檢測。關鍵詞:高齡孕婦;拷貝數變異;高通量測序;產前診斷我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明確指出,孕婦預產期年齡超過35周歲(高齡孕婦)是產前診斷的適應證。
  • RNA參與基因調控嗎?
    RNAs就像是DNA古籍的複印件,不需要擔心拷貝的損壞,因為原件是完整的。三巨頭製造蛋白質的第一個關鍵RNA類型是信使RNA或mRNA。mRNA是保存蛋白質製造藍圖的DNA的一個小拷貝。mRNA是通過一種叫做轉錄的過程合成的。它是DNA和製造蛋白質核糖體的機器之間的信使。
  • Cell Reports | METTL5調控核糖體翻譯並促進腫瘤生長
    責編丨迦漵  核糖體是生命體內提供蛋白合成的巨大機器,它由多種核糖體蛋白與核糖體RNA組成,是實現遺傳物質表達的重要場所。蛋白翻譯是一個高度精細的調控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多種rRNA修飾參與其中,無論是細菌、酵母還是多細胞生物,均有研究證明核糖體RNA修飾對生物體的翻譯和生長有影響。
  • Development|中國農大在黃瓜果實心皮數目變異的基因調控網絡取得重要進展
    該研究解析了黃瓜心皮數目變異的基因調控網絡。黃瓜是葫蘆科植物,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栽培的一種蔬菜作物。黃瓜具有單性花,果實由葉腋的雌花發育而來,通常由5個萼片、5個花瓣、3心皮融合形成的雌蕊和5個被抑制的雄蕊組成。黃瓜心皮數影響黃瓜果實形態、大小和內在品質。在自然黃瓜種群中,心皮數可以從2到7變化。
  • 真核生物核糖體蛋白基因的轉錄調控
    在前基因組時期,構建基因調控網絡是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然而,一個物種中包含有成千上萬的基因,因此構建基因調控網絡難度不言而喻。基於對核糖體蛋白(RP)基因近50年的研究,所以我們就可以通過這些基因更好地來理解和構建調控網絡。 RP基因的早期研究是在大腸肝菌中開始的,RP基因在原核生物中形成操縱子,一些RP蛋白還能夠結合到翻譯成這些蛋白的mRNA上,引起翻譯的終止,在翻譯水平形成一種RP基因的調控反饋網絡。
  • 【學術前沿】藍斐團隊報導METTL5調控核糖體翻譯並促進腫瘤生長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相關資訊核糖體是生命體內提供蛋白合成的巨大機器,它由多種核糖體蛋白與核糖體RNA組成,是實現遺傳物質表達的重要場所。蛋白翻譯是一個高度精細的調控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多種rRNA修飾參與其中,無論是細菌、酵母還是多細胞生物,均有研究證明核糖體RNA修飾對生物體的翻譯和生長有影響。隨著近年來高解析度核糖體結構的解析,人們發現了更多的多細胞生物特有的rRNA修飾位點,這些修飾的調控酶以及對翻譯的影響尚未可知,特異存在於多細胞生物中的功能和意義需要更多研究來闡釋。
  • 非編碼RNA參與顱內動脈瘤病理機制的研究進展
    研究發現miR-29通過轉錄後機制抑制蛋白表達影響動脈瘤的形成、進展和破裂。有研究對經過篩選的miRNA進行生物信息學和功能分析,發現9個靶基因與動脈瘤發病相關。在轉錄調控、轉錄後調控及蛋白質代謝和染色質重構等方面均發揮重要的作用。lncRNA可通過多種機制調控基因轉錄,既可通過調控轉錄自身的局部基因,又可與蛋白複合體相結合調控基因表達。同時lncRNA也可通過誘捕miRNA,形成RNA降解複合體,降解miRNA。此外,lncRNA也可直接與mRNA作用調節其轉錄,調節最終的蛋白表達和終末分化。
  • 基因測序(視頻+課件),輕鬆學會數據的處理和分析
    比如,什麼是基因組,什麼是轉錄組,什麼是蛋白組,什麼是染色體,什麼是基因,什麼是基因重組,什麼是進化/演化,什麼是表觀遺傳,什麼是變異,變異類型有哪些,NGS技術是什麼,測序儀的工作原理是什麼,DNA是如何被測出來的等這些東西。因為,你只有真正了解數據是如何來的,才能更好地明白數據該如何處理和分析,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地挖掘出它背後隱含的生物知識。
  • 生科陸劍課題組在脊椎動物microRNA複製研究取得新進展
    miRNA是一類生物體內源表達的長約22鹼基的非編碼小RNA,通過種子序列互補配對的方式識別靶基因mRNA並調控其表達。由於這種較短的配對方式,一種miRNA通常有上百個靶基因,一個靶基因也可以同時被多個miRNA調控。這種「多對多」的作用方式決定了miRNA:mRNA相互作用調控網絡的複雜性。那麼miRNA是如何起源和演化的呢?
  • 穀氨酸棒桿菌多基因表達調控技術方面取得進展
    為了提高目標產物的產量,代謝途徑關鍵基因的表達往往需要精細調控。儘管近年來基於CRISPR的基因組編輯技術以及基於CRISPRi的基因表達沉默技術在穀氨酸棒桿菌中取得了突破,為基因敲除和改造提供了重要工具,但目前可用的基因表達快速調控工具還相對有限。
  • Nature:大腸癌基因檢測
    Ongen等人的研究中,則向我們展示了,如何同時使用基因表達譜及全基因組基因分型技術,對大腸癌的基因轉錄調控過程進行研究。其研究向我們提供了兩個發人深思的結果:在過量的調控突變中可以找到致癌基因改變,而「神秘的」調控基因突變具有改變癌症進展的功能。在癌症中,基因表達發生了改變,已經是個為大眾所接受的理論。
  • ...PfRecQ1調控惡性瘧原蟲抗原變異基因家族相互排斥性表達的分子...
    惡性瘧原蟲獨特的var基因家族(約60個基因組成)編碼的變異抗原PfEMP1是惡性瘧原蟲在病人體內實現免疫逃逸的關鍵因子。在感染紅細胞過程中,單個惡性瘧原蟲在特定時間內只能表達某一個var基因,惡性瘧原蟲利用這種相互排斥性表達策略來逃避人體對PfEMP1抗原的免疫反應。闡明var基因家族的表達調控機制有望為瘧疾疫苗和抗瘧藥的研發提供新的靶點,因此,這方面研究一直是該領域的國際前沿與熱點。
  • 成都生物所在禾本科植物α-澱粉酶基因家族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為更好理解禾本科植物AMY基因的潛在分化,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餘懋群課題組博士研究生琚亮亮對從低等藻類到高等開花植物的78個物種基因組AMY基因進行了系統分析,將其劃分為6個亞家族,建議將其命名為AMY1-AMY6。其中,高等電點AMY1與低等電點AMY2是禾本科植物特有的兩個亞家族,共同起源於單一拷貝的AMY3結構位點,該位點可能來自植物界最古老的亞家族AMY4的複製。
  • 基因表達,男女有別
    這些數據集包括 838 名捐贈者 49 個組織的 15201 份 RNA 測序樣本和每個捐贈者的全基因組測序數據。該團隊將 GTEx 數據與疾病和其他性狀的大規模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相結合,進一步詳細闡述了編碼區和非編碼區的遺傳效應如何影響基因表達和剪接調控,這也是疾病的驅動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