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調查:9成中學生睡眠時間不達標 我們無能為力

2020-11-24 搜狐網

  隨著年級提升,學生睡覺時間越來越靠後;高三學生全部12點之後才上床睡覺;有高三學生甚至填寫凌晨兩三點睡覺。

  中國青年報8月1日消息,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僅要加強學生的德育、智育,還要著力於學生的體育。目前,學生的體育狀況究竟怎樣?身為一線中學教師,筆者與同事前段時間就學生的睡眠情況作了一次有益的調查。

  高三學生睡眠時間最少

  我校是一所省級示範高中。高中各個年級都有二十來個班,每個班級學生雖然來自五湖四海,但分配都比較均衡合理。調查是從問卷開始的——問卷設計3種題型:填空題、問答題、討論題;每個年級任選兩個班級發放,每個班級發放20份問卷,共收回有效問卷120份。

  在填空題中,有一項重要內容,要求學生填寫晚上的睡覺時間。填寫晚上10點以前睡覺的,為零(這在我們的意料之中,因為我校晚自習放學時間就是10點半);11點以前睡覺的,僅佔10%,其餘全在晚上12點前後睡覺。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年級提升,學生睡覺時間越來越靠後;高三學生全部12點之後才上床睡覺;有高三學生甚至填寫凌晨兩三點睡覺。

  我校有安排學生上「早讀」的傳統,從早晨7點開始。也就是說,學生早上至少要在6點半鐘起床洗漱吃早飯。這麼算來,晚11點睡覺的,滿打滿算也就睡7個半小時;晚12點睡覺的,滿打滿算也就睡6個半小時——這其中還不包括睡眠狀態不好的。

  教育部對中學生睡眠時間曾有過明確規定:初中生應該達到9個小時,高中生應該不低於8個小時。從調查情況來看,中學生的確存在普遍睡眠不足的問題;高三學生的問題更嚴重也是個不爭的事實。

  考慮到中國人有午睡的習慣。那麼,我們的學生是否也有這樣的好習慣呢?結果顯示,確有近一半的調查對象在午睡項目中填「有」;而且出乎我們意料的是,有午睡習慣的多數是高三學生,低年級同學很少有。不過,受時間、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午睡的同學一般中午只能睡半小時左右。

  為了讓調查趨於完美,我們也挑選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同學問話。同學小利(隱去真名,下同)晚上睡得很遲,又沒有午睡習慣,我們問她怎麼解決睡眠不足的問題,她羞澀地說:「經常在課堂上偷著睡。」

  不知為什麼,我們對這樣的回答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很同情,表示理解。反過來,對一些老師一遇到學生課堂上睡覺就大動肝火,充滿不解。

  中學生對睡眠影響健康這個常識,究竟是否知曉呢?結果也有點意外:有98個學生填「知曉」,佔81.7%;只有9個學生填「不知道」,僅佔7.5%;餘下的學生沒有選擇答案。

  對睡眠想說「愛你」也不容易

  接下來,我們的問卷調查以問答題為主。我們設計問答題的中心問題是:影響你睡眠不足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結果,近90%的學生回答是課業負擔重。他們都有不同程度的描述,有的非常形象生動:「上學像跑步,課桌是書庫,上床全應付」「資料天天有,作業時時做,分數老不高」「試卷紛紛下,就像飄雪花;一題做不出,急得叫媽媽」……

  面對此情此景,我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作為天天跟學生打交道的老師,老實說對這些描述並不感到意外,可是我們能有什麼辦法?因為不是我們對問題熟視無睹,而是無能為力。

  筆者曾在中國青年報上就語文教材談到過學生課業負擔沉重的問題,藉此機會還想作些強調和補充:

  高中一入學,學生就要面對十幾門功課,而每門功課,有關方面和老師都要給學生配發教輔資料,布置相關作業。單就語文學科來說,除必修、選修課本,還配發各類《讀本》,布置《同步作業》《創新作業》等。另外,學校還要配合地方政府,給學生散發各種各樣的宣傳資料。學生還要應對目不暇接的考試,每學期單學校安排的就有月考、期中考、期末考,這裡還不包括有些科任老師單獨安排的周考、單元考。

  如此沉重的課業,恐怕學生對睡眠想說「愛你」也不容易!

  本題調查答案中,有個詞頻率極高,那就是「亞歷山大」。有近50%的同學,將睡眠不足歸咎於壓力大。不過,這裡所描述的情況比較複雜,學生各抒煩惱。

  小聞同學說:「我身上有三座大山——同桌、父母、老師。同桌成績優秀,讓我羨慕嫉妒恨;父母老是逼著我到處補課,讓我不勝其煩;老師經常找我談話,提醒我不要讓成績落太遠。這三座大山,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常常為此失眠,或者在睡夢中驚醒。」

  我們分析這一項答案時,驚奇地發現:低年級同學外在壓力多一些,高年級同學,特別是高三同學,壓力主要來自自己。冷靜一想,就能夠理解:到了高三,學生都面臨人生一道重大的坎兒——高考;誰都想通過高考,上一所好大學,將來找一份好工作。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

  除此,有19位同學回答是環境因素影響睡眠,佔調查總數15.8%。我校雖是省級示範高中,但地處農村,是典型的農村集鎮式學校。學校四周,商鋪林立,車來人往;每到節假日,堵車比城市還兇。加上陋習難改,不論喪事還是喜事,總要不斷放鞭炮。正如一學生描述的:「喇叭長嘯,無法睡覺;鞭炮長鳴,死睡不眠。」

  另外,一些非主流因素影響睡眠也不能忽視。有學生坦誠說自己生活習慣不好,晚上喜歡看電視吃零食磨夜工;有個化名「不能說」的學生,說是網絡害了他。我們通過技術手段找到他,原來他是個留守學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小在奶奶身邊長大;課外偶然接觸到網絡,迷上了裡面的遊戲和小說,很少睡覺。

  敢問路在何方

  如何破解中學生普遍睡眠不足的困局?我們的調查還是從問捲入手,不過,題型改為討論性的。同時,我們還特邀了部分學生座談。

  下面就是這次調查的綜述。

  1.能不能不給我們發許多書?

  這問題看似簡單天真,但我們聽起來卻是異常臉紅耳熱。現在學生受教育愈來愈早,而且書包一年比一年沉重。有關方面還在不斷加碼:社會上一有什麼火熱的東西,總有人第一想到的就是學校,建議進課堂——學校像籮筐,樣樣可以裝!問題是,凡是進課堂的東西,最後都要落在學生頭上。各學科的專家、老師更是如此,恨不得把所有書籍(知識)傳送給學生,希望學生都成為「專才」。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是一點一滴積累的,而且是隨著年齡增長和愛好興趣慢慢成長。所以,我們也認同學生的呼籲,不能企望他們一口吃成一個胖子。給學生發過多的書,既無必要,也不現實,還造成浪費。

  2.可不可以不讓我們做太多的題?

  現在學生不僅有讀不完的書,更有做不完的題。自己買的不算,還有家長到處找的,老師幫著訂的。學生早也做晚也做,課上做課下做,就像一頭拉磨的驢,永遠望不到盡頭。為什麼學生都這麼沉迷於做題?因為在應試教育氛圍中,幾乎人人都相信做題是通向大學之門的終南捷徑,會解題就是過關斬將的尚方寶劍,高考資料就是砸向大學殿堂的敲門磚。那麼,這都是些什麼題呢?業內人士都知道,大多是出題人有意設個「套」而已,就看你會鑽不會鑽!陳景潤也做題,而且一生就做一個題,那就是「哥德巴赫猜想」,但此題非彼題,兩者有天壤之別——眼下這些題毫無創意可言。因此,我們對有同學「不做題」的議論,深表理解和同情。

  3.高考能不能不讓我們考外語?

  這個話題很實際,卻又很尖銳。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每天要花三分之一的時間學外語。我們問學生是不是喜歡學外語?幾乎都搖頭;又問那為什麼對外語這麼「熱情」?幾乎都回答是「高考」。不可否認,高考已經成了學生學習最大的動力。那麼,有無必要將外語與母語同等高考,這應該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我們不否認學習外語在國際交往中的作用,但畢竟是極少部分人才有這個機會和需求。教育為什麼拿少數「綁架」多數?外語為什麼不能推向社會作選擇性考試?這一帶有根本性的改革動向曾一度鬧得沸沸揚揚,後來卻不知何故,胎死腹中,實在令人遺憾!

  4.要不要幫我們去掉早讀晚自習?

  這又是一個敏感而嚴肅的話題。我們理解一些學生的訴求。如果去掉早讀晚自習,他們就有了極大的自由空間,睡眠狀況當然能夠得到很好的改善。因為有「早讀」必然就要起早,有「晚自習」必然就要摸黑。我校跟全國大多數中學一樣,目前也建立有學生早讀晚自習的制度。我們認為,在這方面還不能完全遂學生所願。因為學生畢竟年小,自覺性有限;白天課程滿滿,在老師監管下利用早讀時間讀些書,晚自習做些作業,還是很有必要的。至於擠佔睡眠時間問題,我們認為如果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天天午睡,睡眠時間還是能夠達標的。

  5.能不能寬容我們課堂上睡覺?

  這是個非常有叛逆性的議題。學生在課堂上認認真真聽講,是一般老師的慣常要求。古往今來,有多少學生因為課堂睡覺而遭到老師批評、責罵,甚至體罰,雖無法統計,但肯定數不勝數。不過,按照現代教育理念,老師遭遇此種情況,都應該冷靜對待,理性處置。國外有老師,看到學生睡著了,連忙給他披上大衣怕他受涼,並壓低聲音通知大家別打擾他。這對我們是個借鑑。有時是因為上課內容空洞乏味、教師教學呆板無趣,我們認為這樣還不如讓學生好好地睡一覺。

  (作者為安徽省無為縣襄安中學教師)

cul.sohu.com false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06846 report 4445 隨著年級提升,學生睡覺時間越來越靠後;高三學生全部12點之後才上床睡覺;有高三學生甚至填寫凌晨兩三點睡覺。中國青年報8月1日消息,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僅要加強

");}

相關焦點

  • 身體「停止長高」的4個信號,中學生若全收到,身高或已成「定局」!
    小編提醒:身體「停止長高」的4個信號,中學生若全收到,身高或已成「定局」!  4、睡眠時間縮短  對於森林裡的植物來說,雨水就是成長的「飼料」,而對於青春期的中學生來說,夜間睡眠就是增高的「必要條件」!
  • 中國職場人睡眠健康調查:九成人睡眠不足
    受教育程度以接受了大學本科及以上教育為主,其中大學本科學歷佔52.6%,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佔22.9%。調查顯示,逾八成(83.9%)受訪者表示自己存在入睡困難、睡不踏實、多夢等「睡眠亞健康」狀況。近九成(86.7%)受訪者感覺自己的實際睡眠時間與理想睡眠時間有差距,睡不夠覺。其中,廣告/傳媒人在十個中產職業人群中最缺充足的睡眠,相對而言,黨政機關公務員感到睡眠不足的比例最少。
  • 上海9成「寶爸寶媽」每天睡眠不足5小時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3月21日報導:今天是世界睡眠日,調查顯示,9成有3歲以下孩子的寶爸寶媽每天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  孩子鬧大人苦睡覺問題成家庭隱患    晚上照顧寶寶,白天不住地打瞌睡,是滬上不少「80後」白領父母的生活現狀。「孩子就是晚上精神,怎麼哄都不睡,我們已經41天沒睡過一個好覺了,平均每天最多睡4小時,」一位網名「小魚媽媽」的寶媽在論壇發貼說道。
  • 身高、智力、健康等差異明顯,多數學生不達標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熬夜成了當代人的通病,就連多數青少年兒童也開始加入「晚睡大軍」,我們都知道睡眠對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早睡還是晚睡對孩子有哪些影響呢?早睡對兒童成長發育的好處有哪些?
  • 首屆全國中學生歷史寫作大賽公告
    (二)集體參賽:全國各地教研部門或學校可組織學生參賽,歷史老師負責指導,每個歷史探究小組原則上不超過3人,參賽作品須經歷史教研員或中學校長推薦方可參賽。三、參賽時間(一)收稿時間:2011年1月1日~2011年9月15日。
  • 睡眠也有了"新國標" 你每天的睡眠"達標"了嗎?
    熬夜、失眠,是朋友圈裡常談常新的話題,但你知道睡多久才達標嗎?《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倡,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時間從2022年起到2030年要達到7-8小時。吸菸者儘可能戒菸,戒菸越早越好,什麼時候都不晚,藥物治療和尼古丁替代療法可以提高長期戒菸率。不在禁止吸菸場所吸菸。2.領導幹部、醫務人員和教師發揮引領作用。領導幹部要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領導幹部帶頭在公共場所禁菸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起模範帶頭作用,公務活動參加人員不得吸菸、敬煙、勸煙;醫務人員不允許在工作時間吸菸,並勸導、幫助患者戒菸;教師不得當著學生的面吸菸。
  • 4成醫護人員睡眠不足6小時 你的睡眠還好嗎
    今天是第17個世界睡眠日,而今年的睡眠日主題為「健康睡眠,遠離慢病」。然而根據丁香園調查派的獨家數據顯示,醫護人員離這個主題似乎很遠,睡得晚、睡得少且睡眠質量不高,是絕大多數醫護人員都遭遇的困境。
  • 上班剝奪了我們多少睡眠時間?
    一項研究表明,在每一個工作日的晚上,我們都會比理想睡眠時間少睡30分鐘。但在工作日,我們到底被剝奪了多少睡眠時間呢?近期,一項研究表明,在每一個工作日的晚上,我們都會比理想睡眠時間少睡30分鐘。我們對100名60~71歲的參與者進行了長達2年的跟蹤記錄,覆蓋了他們從工作到退休的過程。
  • 上班剝奪了我們多少睡眠時間?
    但在工作日,我們到底被剝奪了多少睡眠時間呢?近期,一項研究表明,在每一個工作日的晚上,我們都會比理想睡眠時間少睡30分鐘。我們對100名60~71歲的參與者進行了長達2年的跟蹤記錄,覆蓋了他們從工作到退休的過程。我們在3種情況下,觀察和記錄了他們的睡眠情況,比較了他們在退休前後睡眠時間和睡眠習慣的變化。
  • 2017.09:睡眠時間的經濟與統計分析(王琪延等)
    (三)睡眠時間不平等描述   圖2為2006年、2011年、2016年有業群體周平均睡眠時間的密度分布圖。與2006年、2011年相比,2016年睡眠時間分布圖呈現出中間分散、右邊厚尾的現象,說明2016年居民睡眠時間較為分散,呈現出睡眠時間「貧富差距」的不平等現象。 進一步計算睡眠時間不平等程度(見表2)。
  • 張文宏:小學生要保證10小時睡眠,實現起來卻很難,危害大於學習
    張文宏醫生在《開學第一課》中曾強調了睡眠的重要性,他指出,小學生要保證10小時睡眠,初中生保證9小時睡眠,高中生保證8小時睡眠。可是要做到這樣睡眠質量非常難,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中國的孩子,不缺學習,但是太缺睡眠了」!
  • 是誰剝奪了你的睡眠時間
    白天繁忙的工作,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覺得,夜晚才是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或是追劇追到眼睛酸痛,或是一直刷搞笑短視頻,或是玩遊戲玩到手機沒電,哪怕困得厲害,也要撐著眼皮看看朋友圈。越睡越晚,成了惡性循環,屬於年輕人的睡眠時間越來越少。
  • 近六成中小學生睡不足9小時,睡眠剝奪會損傷學習記憶功能
    全國兒童睡眠醫學協作組組長劉璽誠說,現在並沒有一個完全確切的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電燈、電視、電腦等都成為影響孩子休息的因素。教育制度也影響了兒童睡眠,作業多,升學壓力大,孩子在高考時期的睡眠時間比平常還要少2小時,根本不足8小時。這可以算是一種教育型的睡眠剝奪。「一代比一代睡得少,是不是生理進化了,不需要睡那麼長時間了?事實並非如此。
  • 調查:五成多教師發論文花費超500元
    日前,本報聯合一網站教育頻道推出調查《你如何看待教師評職稱淡化論文》,截至3月22日中午12時,共有全國27個省市的2252名教師參與調查,其中中小學教師佔79.6%。   發論文渠道:約五成教師靠「投稿」   問卷中,49.1%的教師表示,由於評定職稱要求申請者須在相關媒體上刊登論文,所以會將自己撰寫的論文以投稿形式發送給各類報刊雜誌。26.9%的教師會選擇通過花錢購買版面的方式解決論文發表,他們認為這樣有保障又可省去人情世故。10.8%的教師坦承,會託關係進行論文刊登,免去不必要的費用。
  • 科學家發現月相或會影響我們的睡眠
    孩子們來自不同的經濟、社會文化水平和變量,比如年齡、性別、最高的父母教育、一天的測量、身體質量指數評分、夜間睡眠時間、體力活動水平以及久坐時間。數據收集花了28個多月,相當於月球周期。這些被細分成三個月相:滿月,半月和新月。研究中獲得的結果顯示,通常來說,月圓時夜間睡眠持續時間較新月時平均減少五分鐘(或百分之一的變異)。其他活動行為沒有實質性的改變。
  • 睡眠時間影響生長,是睡得越多孩子越高嗎?最佳睡眠時間是這個
    睡眠時間長也有危害1)擾亂正常的生物鐘 每個人的身體內部都有一個生物鐘。到了某個時間點身體就會發出信號,讓身體從睡夢中醒來 。同時身體的代謝、消化吸收等功能都會適應清醒狀態下的身體。如果長時間熬夜或者睡懶覺,導致身體內的生物鐘混亂,整個人體的運轉就會不正常。經常有越睡越累的情況,就是因為生物鐘紊亂了。
  • 程式設計師不是最晚,一張圖看懂華為員工睡眠時間
    當下睡眠問題成為越來越多人面臨的困擾,職業上班族更是「睡不好」。據《2018年中國睡眠指數報告》顯示,網際網路行業從事者睡眠質量最差,以深圳為例程式設計師佔比16.9%表現尤甚。高強度工作和長期加班熬夜是外界對華為程式設計師的印象,不過近日華為微信帳號菊廠酒館公布了部分華為員工的睡眠數據。
  • 中職教師從業滿意度調查
    針對「學校給老師提供的辦公環境」提問,65.2%的教師表示「比較滿意、滿意和非常滿意」。滿意度矩陣分析顯示,與2016年調查結果相同,工作條件二級維度兩次調查均落入保持區。充分說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完善,教師的辦公條件和教學條件得到較大改善,能夠保證教師具有良好的工作條件。
  • 如何專心睡眠:當我們的思維停不下來的時候
    :8:30: 準備上床睡覺9:00: 上床9:30: 希望自己入睡9:55: 確定自己要入睡10:00:我的天啊,你還沒睡?你為什麼不睡?你知道自己不睡覺時將發生些什麼。好吧,只想著睡覺吧。我的意思是,等一下,別再想睡覺這件事啦!甚至連這個詞也別去想。10:05:一切都毀了,全毀了。12:30:有人在用真空吸塵器打掃衛生嗎?我確定有人在這麼做。我一定要把他們找到,拽出來痛打一頓。
  • 第二屆全國中學生歷史寫作大賽活動公告
    逢此劇變,我們更需要記錄現在,回望過去,探尋我們從何而來,向何而去。每個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和親歷者,也理應是歷史的記錄者。 當我們驚嘆於「逝者如斯」的時候,公民寫史的潮流已經悄然形成。「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歷史學家」,秉此理念,《看歷史》雜誌發起「公民寫史計劃」,倡導公民對歷史的探尋、記錄、保存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