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寫啥像啥的陳忠建,有人拿他和田英章比,算是書法家嗎?

2021-01-08 沐石陪您學書法

那個寫啥像啥的陳忠建,有人拿他和田英章比,算是書法家嗎?

如果您也喜歡書法,並且經常在網上看一些書法視頻的話,自然會知道我說的這個陳忠建是誰。簡單介紹一下,陳忠建,來自臺灣,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書法教育工作者。他之所以被廣大書法愛好者熟知,主要是因為他發布在網絡上的一些免費書法講座視頻。

和很多初學書法的愛好者一樣,我第一次看到陳忠建臨帖視頻的時候,立馬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第一,是因為他的教學風格比較個性,廢話沒有,淺顯易懂,屬於那種「一看就會」類型的。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陳忠建臨的實在是太像了,不管是歐陽詢、顏真卿、還是王羲之,隨便一本字帖,他都能臨出個八九不離十,水平確實高。

現在問題來了,那個寫啥像啥,幾乎十項全能的陳忠建,他的書法水平到底怎麼樣呢?算是書法家嗎?要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最好還是用作品說話。

下面兩張圖片就是陳忠建老師的書法創作作品。說實話,和臨帖相比,他的創作水平並不算多麼出彩,至少沒給我們眼前一亮的感覺。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臨帖是在學別人,觀察能力到位,下筆基本功有了,就能寫出個差不多。創作呢,則屬於借鑑之後的再升華,考驗的可不只是基本功。另外,陳忠建老師雖然寫啥像啥,接觸面非常廣,但是呢,學得多並不代表說的深,在個人風格形成上還是有欠缺。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有一位網友提出這個一個問題:陳忠建和田英章,都屬於比較知名的書法教育工作者,他們兩人之間,有什麼不同嗎?

首先呢,我們要明白一個事實,田英章老師雖然是學歐陽詢,但是呢,人家也算是具備自己的風格了,要不然,大家也會稱他的楷書為「田楷」。陳忠建老師則不同,主要精力都用在基本面的教育上了,並沒有屬於自己的特色。

另外,如果你跟著田英章老師學的話,從點畫到結體,從細節到整體,都是圍繞著「田楷」的風格在學。說白了,跟著田英章,只能學田英章。陳忠建則不一樣了,他只是在教你怎麼臨帖,或者說,他只是給你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臨帖示範。

綜合比較下來,我的建議是:如果你喜歡「田楷」,就想寫一手那樣的字,跟著田英章老師學,絕對沒有任何問題,並且還高效。如果你只是想找到臨帖的方法的話,多看看陳忠建老師的臨帖視頻,幫助也是很大的。

當然了,上面的建議只是針對初學者而言,如果您還想在書法方面有所突破的話,光跟著他們學,還是遠遠不夠的。

文章的最後,我們來回答前面提出的那個問題:陳忠建,算是書法家嗎?個人認為,就像陳忠建老師說的那樣「給我書法,其餘免談。」,自己喜歡就行了,至於是不是書法家,真的不那麼重要。

相關焦點

  • 什麼人樣的人是書法家?
    領導退休了,容易成為書法家這和他寫得好不好關係不大,而和他在位時的職務有關,你是京官,就可以加入國家級書協,摻和國家級大展,地方官就可以在地方任虛職,握實權說他們是書法家連他們自己都不信,可他們願意讓別人這麼說。記得前年秋天,一位文化部的退休領導到我們老家雙城市,把他寫的《新三字經》拿出來,讓那些小學生在寒風中光著手、穿著單衣抻著,在市委廣場舉行萬名學生朗誦活動,一位據說是98歲的美髯公領誦,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江湖上的高人,姓文名懷沙,人頌外號國學大師。按部長這等陣容的創作聽說,算是書法家了嗎?
  • 他毛筆正楷寫得很漂亮,硬筆書法寫得也很美,名字叫荊霄鵬
    在當今的書壇中,有這樣一年輕的書法家,他不僅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正楷,一手硬筆書法寫得更是令人叫絕,他就是田英章先生的入室弟子,名字叫荊霄鵬。
  • That’s that是「那個就是那個」嗎?到底是哪個啊,啥意思?
    最近聽到一個英語表達非常地神奇,因為每一個單詞我都認識,但是湊在一起,我就不認識是啥意思了,這個表達就叫做that is that。That大家都知道是表示那個的意思,那that’s that是「那個就是那個」嗎?到底是哪個啊,啥意思?That’s that!
  • 尼採到底是個幹啥的?
    他還寫過一些更加那啥的信件,多年以後,把像我這樣的鋼鐵直男看得一頓尷尬。尼採跟華格納寫信說:「七年前,我第一次拜訪你。每年5月是你的生日,在大家慶祝你的生日時,我也在為自己的精神慶祝誕辰,因為那天起,你就像一滴新鮮血液,流進了我的血管,這滴血一直驅策、羞辱、鼓舞和刺激著我……」。哎呀媽呀,這信抄不下去了,你們有興趣自己去看吧,反正那些信件到處都是。
  • 七零年代小說,女主穿越七十年代,隨身空間裡有超市,缺啥拿啥!
    七零年代小說,女主穿越七十年代,隨身空間裡有超市,缺啥拿啥!各位愛看小說的朋友們,我又出現啦~大家的評論我都看到了,你們的支持就是小編的動力。希望愛看小說的朋友們可以歡關注小編的百家號,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精彩好看的小說,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今天給大家推薦4篇七零年代小說,女主穿越七十年代,隨身空間裡有超市,缺啥拿啥!
  • 探索30餘年,他發明了一種「英文方塊字」,網友:寫的啥玩藝?
    不過非常有趣的是,有位叫徐冰的中央美院副院長寫的楷書作品,也許中國人看不懂,但他的字又的確是非常端莊的顏楷。原來,徐副院長是把中國的書法融入到英語字母裡了,或者說他把英語字母書法化了。總之,不管怎麼表述,徐副院長是一位藝術上勇於探索創新的人,經過30餘年的探索,他發明了一種「英文方塊字」。
  • 核桃補腦、魚眼明目,吃啥補啥靠譜嗎?
    核桃補腦、魚眼明目,吃啥補啥靠譜嗎?我們從小被灌輸的「吃啥補啥」真的靠譜嗎?「吃啥補啥」是怎麼來的?資料顯示,「吃啥補啥」這種以相應動物臟器來調補身體的方法,源自中醫治療學中的食療法。
  • 和奧尼爾合影是啥感受?巨石強森像「弟弟」,而他卻像「大哥」!
    和奧尼爾合影是啥感受?巨石強森像「弟弟」,而他卻像「大哥」!說起奧尼爾,大家都很熟悉,作為NBA出了名的開心果,雖然他有著像山一樣龐大的身軀,卻有著一個非常有趣的靈魂,不管是場上還是場下,有他的地方就一定有歡樂。
  • 女性生活助理拿百萬年薪,憑啥?
    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現在的生活助理,要求都這麼高了嗎?學歷必須在大學本科以上,最好會兩門以上的外語;要熟練掌握開豪車技能,比如保時捷和蘭博基尼啥的;得擁有藝術氣息,會彈鋼琴,熱愛生活;還得懂紅酒;懂理財;最好有海外留學背景,可以跟老闆全世界進行旅遊!
  • 野外拿啥刀救命?超級IP才是北美大神的專業選擇
    大腦斧,大蟒鞋,大呢魚,大飛囊,大西幾……無論遇見那個,我們都只是一盤菜。但就是喜歡去這些地方玩啊,越偏遠越好,越原生態越好,人越少野生動物越多越好,平時住在鋼筋水泥的叢林裡,你知道有多難受嗎?只有來到真實的叢林你才能體會到,啥是真正的放鬆。霧霾吸慣了,來一口純正天然氧吧的新鮮空氣。漂白粉的自來水喝多了,來嘗嘗山間清澈的泉水。
  • 同樣是寫米芾,他怎麼寫出了張瑞圖的味道,青年書法家作品欣賞
    今天看到江蘇省青年書法家龐現軍老師的作品專欄,很賞心悅目,與諸君分享。龐老師筆名耕夫,現居江蘇,1974年生,宜興市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第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獲得者。蕭志林《贈洗硯堂主人》 133cm×35cm曹植《蝦鱔篇》 180cm×45cm我說寫得有點像張瑞圖
  • 4個月失戀2次負債9萬,父母收入4千,25歲女生:反正寫啥火啥
    第一次,她國考和求職相繼失敗,然後「包養」了一個男同學,為他花2萬租房,買高檔家具,買貓買狗。後來他和拆二代女孩走了,貼主又一波花錢如流水,3千的馬丁靴,3萬的手錶,2萬8的健身費等等,債務大筆大筆地累積。貼主提到,她負債9萬,但父母一個月的收入是4千多。
  • 如果有人證明出來哥德巴赫猜想會有啥成就?
    導讀:如果有人證明出來哥德巴赫猜想會有啥成就?「任意一個大於6的偶數都可以分解成兩個素數之和。」也就是1+1。如此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卻讓人們兩百多年仍然沒有解決完全。這個問題在整個19世紀是毫無進展的,每個人都能理解這個猜想的內容,但是你就是不能從理論上證明他,直到20世紀,這場哥猜的攻堅戰才陸陸續續拉開序幕。
  • 嘉興現會「寫英文」的蜘蛛 都寫了啥?
    今天雖然是大周末,但是一大早,大潮君依然在辦公室裡噼裡啪啦打字,突然有位潮粉絲向大潮君爆料:啥?蜘蛛「會寫英文」?大潮君還真不敢信,但是潮粉絲又打來電話,講得眉飛色舞,大潮君還真有點好奇了,什麼樣的蜘蛛「會寫英文」?寫了啥?
  • 厄齊爾原話究竟說的啥?權威翻譯來了
    厄齊爾原話究竟說的啥?它的前兩段是這樣的:啊,東突厥斯坦那個穆斯林世界流血的傷口那些抵抗壓迫的聖戰者和聖戰組織那些面對威逼仍然為堅守伊斯蘭獨自抗爭的光榮的信徒們《古蘭經》在被焚毀清真寺被關閉經學院被禁止
  • 「穿啥火啥」,江疏影,餘文樂是怎麼做到的
    「穿啥火啥」,江疏影,餘文樂是怎麼做到的。瞬息萬變的演藝圈到現在為止都不缺「時尚的icon」,但是臉和衣服總是在線的,以獨特的風格叱吒時尚圈,餘文樂需要名字。餘文樂是絕對型男眼中的潮流指標,他的服裝合乎風格受到無數人的模仿和支持,但玩時尚人最害怕商品前有餘文快樂的名字,那就是指價格!格翻!
  • 探訪《啥是佩奇》拍攝地,村民不認識佩奇:配種的配?傳奇的奇?
    全文3068字,閱讀約需6分鐘1月17日晚,一部5分40秒的短片《啥是佩奇》迅速刷爆朋友圈,短片中那個粉紅色的「硬核佩奇」成為2019年誕生的第一個「網紅」。與此同時,短片的拍攝地與主角李玉寶也引起了網友們的強烈關注。
  • 範曾說寫字匠不是書法家,是自視過高,還是確實如此?
    範曾有一次在一個欄目中講《中國書法之美》,講到最後,激情滂湃的說了下面一段話,落腳點卻打倒一大片書法家:我想一個書法家如果沒有國學的基本常識,他不夠書法家;如果沒有對詩詞的基本的訓練,他不夠書法家。如果講書法家對本國的歷史前後都摸不清,不能略通古今之變,也不行。我想書法家的考核採取一個什麼方法:自我考核。自己問問:二十四史是哪二十四史,這個作者是誰;《莊子》三十三篇,三十三篇名告訴我,你說你懂《莊子》 你懂嗎;《論語》,你背二十段,不要多,背給我聽聽。該學的東西太多,寫字匠不是書法家,這就是我今天講話的最後一句話。
  • 那個偷走愛因斯坦大腦,切成240片的人,65年過去,研究了啥
    愛因斯坦,關於他的資料,小編也就不再做介紹了,這種家喻戶曉的人物,再作介紹,簡直是浪費朋友們的寶貴時間了。但讓愛因斯坦怎樣都想不到的是,在他死後,竟有人盯上了他的大腦,那人虎視眈眈,一直想要佔為己有。當初那個偷走愛因斯坦大腦的人,向外界承諾,只是單純地把大腦作為科學研究,絕不會把這作為謀取利益的商品,而他又將愛因斯坦的大腦切成了240片,那麼問題來了,65年過去了,他到底研究出了一個啥?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