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Org. Chem.:天然產物Psilostachyin C的高效全合成進展

2021-01-11 生物谷

2011年3月22日,我所雷曉光博士實驗室在 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雜誌上在線發表文章。該文章報導了對於具有抗癌活性的複雜天然產物Psilostachyin C的高效全合成工作。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是有機合成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核心期刊之一。該期刊主要發表天然產物全合成,有機合成方法學,生物有機與藥物化學等領域的重要的具有原創性的研究工作。

DNA 損傷反應引起的基因組不穩定性並不足以導致腫瘤發生,還需要一些協同突變促進腫瘤的生長或存活。因此,基因組結構不穩定和周期檢驗點突變失活是腫瘤發生的重要因素。與正常細胞不同,腫瘤細胞中細胞周期檢驗點反應缺陷,當腫瘤細胞遭受基因毒藥物損傷時,可通過激活周期檢驗點反應阻滯細胞周期進程,加強損傷修復,導致耐藥表型的產生。因此,尋找特異性的檢驗點抑制劑來加強化療藥物或輻射對腫瘤細胞的殺傷效應,已成為腫瘤治療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G2/M 檢驗點是細胞周期中繼G1/S 檢驗點後最重要的細胞周期檢驗點,是決定細胞分裂的控制點,是細胞進入有絲分裂前修復DNA 損傷的最後時機,因此G2/M檢驗點是治療腫瘤的重要生物靶點。

加拿大的Michel Roberge教授研究組在2005年報導了一類具有新穎結構的G2/M檢驗點天然產物抑制劑的分離,鑑定和初期生物活性測試工作。其中具有最強活性的是一類具有倍半萜二內酯結構的天然產物分子,如:psilostachyin C。該天然產物具有非常複雜的化學骨架,包括6.7.5-三環,五個連續的手性中心,和一個四季碳。迄今為止,對於該天然產物只有一個全合成報導。但是,其合成路線需要32步,總產率只有不到2%。雷曉光實驗室從2009年起開展了對於psilostachyin C的高效全合成研究工作,最終成功地實現一條簡明高效的合成線路(13步,14%的總產率),大大地提高了其合成效率,從而為進一步對其進行結構修飾改造,利用它作為小分子生物探針去尋找其靶點功能蛋白提供了重要基礎。

該工作是由我所與天津大學藥學院聯合培養的博士研究生李超同學主要完成;我所技術員塗尚輝,博士後文樹光,李姍同學,邵峰博士,以及鄭州大學常俊標博士也參與了相關工作。雷曉光博士為文章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科技部863計劃和北京市科委資助。(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原文出處:

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Article ASAP

Total Synthesis of the G2/M DNA Damage Checkpoint Inhibitor Psilostachyin C

Chao Li, Shanghui Tu, Shuguang Wen, Shan Li, Junbiao Chang, Feng Shao, Xiaoguang Lei

A concise total synthesis of the G2/M DNA damage checkpoint inhibitor psilostachyin C is reported using a 1,4-addition-aldol condensation-ring-closing metathesis (RCM) strategy. Initial biological studies indicate that psilostachyin C could enhance the sensitivity of the HeLa cell toward camptothecin (CPT) treatment via the activation of the caspase-3 mediated apoptosis pathway.

 

相關焦點

  • 吲哚類天然產物全合成研究獲進展
    在報導了Dippinine-Chippiine同系天然產物(+)-Tronocarpine的首次不對稱全合成及其絕對構型確定後,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韓福社課題組在該領域研究中再次取得重要進展
  • 【科研新進展】(102)徐功教授課題組在天然產物全合成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期,植物保護學院徐功教授課題組成功開發了walsucochin降三萜類天然產物的高效全合成路線,在天然產物化學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然而,walsucochin降三萜類天然產物在自然界中含量極低,且複雜的稠環分子結構使其高效合成具有很大的挑戰性,該現狀制約其深入的生物活性評價。 本研究以金合歡基溴為起始原料,通過12-13步實現了複雜降三萜類化合物(±)-Walsucochin B和(±)-Walsucochinoids M/N的高效合成。
  • 複雜天然產物全合成: 化學合成與生物合成結合的策略
    天然產物是藥物先導化合物的重要來源,據統計在1981~2014 年間上市的小分子藥物中,超過一半的小分子藥物直接或間接來源於天然產物及其類似物,
  • 南科大李闖創團隊實現罕見高張力天然產物的首次全合成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教授李闖創團隊在國際知名化學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簡稱JACS)發表論文,報導了具有罕見高張力的、合成難度大的複雜天然產物4b-acetoxyprobotryane-9β,15a-diol的首次全合成。
  • J. Am. Chem. Soc:雷曉光等揭示倍半萜二聚體類天然產物的首次仿生...
    (http://pubs.acs.org/doi/pdf/10.1021/ja305464s) 該文章報導了對於一系列結構複雜並且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倍半萜二聚體類天然產物的首次仿生全合成,以及對於曾經定錯的天然產物結構的修正。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 Am. Chem.
  • 上海有機所高效集成合成膽甾醇類天然產物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天然產物有機合成化學重點實驗室田偉生課題組發展的從甾體皂甙元合成甾體-16-羥基-22-酸內酯的方法以及用其合成天然甾醇化合物的新策略,為具有挑戰性的天然甾醇化合物合成開啟了一扇大門,為天然甾醇化合物生物活性及其構效關係的研究提供了所需樣品
  • 南科大JACS:高張力天然產物分子的首次不對稱全合成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李闖創教授等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JACS)發表題為論文,首次報導了高張力天然產物分子4β-Acetoxyprobotryane-9β,15α-diol的不對稱全合成
  • 上海有機所在多環天然產物全合成研究中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李昂課題組近期完成了系列多環天然產物的全合成 (Angew. Chem. Int. Ed. 上海有機所在多環天然產物全合成研究中取得進展   甾體類天然產物在生物體內常常充當信號分子,因此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
  • 南科大李闖創團隊在複雜天然產物全合成領域發表多篇綜述評論文章
    2014年,李闖創課題組首次發展了Type II [5+2] 反應,可以系統性地解決「如何高效構建橋環環系」這一科學難題。課題組經過五年多的探索,開發出一條模塊化和系統化的解決方案,成功實現了極具挑戰性的天然產物Cyclocitrinol、Cerorubenic acid-III的首次全合成以及明星分子Vinigrol的最短路徑全合成。
  • 長春應化所吲哚類天然產物全合成研究獲進展
    Dippinine-Chippiine類天然產物(圖1,1–11)是依波加天然產物次級代謝物中的一個亞家族,具有獨特的強剛性[6.5.6.6.7]稠環骨架,尤其是所含的手性氮雜[3.3.1]橋環骨架,在吲哚類天然產物中較為罕見。
  • J. Med. Chem.文獻速遞:20200424-20200501
    文獻連結: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medchem.0c001013. Dual-TargetInhibitors Based on HDACs: Novel Antitumor Agents for Cancer Therapy薦讀: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C)在調節靶基因的表達中起重要作用。
  • 廣州生物院完成天然產物Aplykurodinone-1的全合成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邱發洋課題組近日成功完成了天然產物Aplykurodinone-1的不對稱全合成,這是迄今關於Aaplykurodinone-1手性控制最好,產率最高的合成路線。
  • J Med Chem 一周文獻速遞 20200615-20200619
    文獻連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medchem.0c001762.文獻連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medchem.0c001803.
  • 脂肽類天然產物生物合成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張長生團隊在脂肽糖苷類抗生素Totopotensamides(TPMs)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中國科學報】脂肽類天然產物生物合成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張長生團隊,在脂肽糖苷類抗生素Totopotensamides(TPMs)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近日發表在《ACS化學生物學》上。  脂肽類天然產物是由非核糖體肽和聚酮雜合途徑合成的一類抗生素,結構中既含有親水性胺基酸單元,又含有疏水性脂肪鏈,表現出抗菌、抗腫瘤和抗病毒等多種生物活性。脂肽類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成藥性、發展潛力和應用前景。
  • 南科大李闖創JACS:高張力天然產物的首次全合成
    在該全合成中,作者首次應用了銠催化的不對稱[4+2]環加成反應,並且發現了一種獨特的benzilic acid-type重排反應,巧妙的實現了高張力反式[55]並環的高效構建。根據理論計算和實驗研究,順式和反式[55]並環之間存在約13 kcal/mol(計算)和6.4 kcal/mol (實驗)的能壘差別(圖1A),這使得反式[55]並環結構的合成極具挑戰性。迄今為止,只有五個具有反式[55]並環的天然產物分子(1-5,圖1B)得到了全合成。
  • 張長生組脂肽類天然產物Totopotensamides的生物合成研究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在脂肽糖苷類抗生素Totopotensamides(TPMs)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近期發表於ACS Chemical Biology。
  • 蛋白醯化修飾調控天然產物生物合成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譚敏佳課題組與華東理工大學葉邦策課題組合作研究,揭示了蛋白賴氨酸醯化修飾在天然產物的生物合成代謝通路中的調控新機制,研究工作發表在8月Cell Chemical Biology(
  • Nature|計算機首次預測天然產物逆合成路線—與人類不相上下!
    在本文中,作者對由人工智慧驅動的計算機輔助合成軟體工具Chematica加以改進,使得進階版的Chematica可以為複雜的天然產物設計合成路徑,並通過類似於人機對比的圖靈測試和合成驗證來評估其合成能力。結果表明,在反應知識庫不斷改進和代碼進一步優化的情況下,專家級的自動合成規劃終將變得可行。1背景利用計算機輔助有機合成設計一直以來都是一項挑戰。
  • 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產物的化學合成項目獲973立項
    天然產物一直是生物活性物質和實用藥物的重要來源。該項目將針對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複雜天然產物,發展高效且實用的合成路線,以及揭示其結構­­—活性關係和作用機制。選擇一批具有抗癌、抗炎、抗病毒或免疫等活性的生物鹼、環酯肽、皂甙和萜類等天然產物為研究對象,通過設計巧妙的合成路線,發展高選擇性和高效的合成策略,實現它們的化學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