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產物的化學合成項目獲973立項

2020-11-28 中國科學院

  近日,以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馬大為研究員任首席科學家申報的「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產物的化學合成」項目通過科技部973計劃評審,批准科研經費為1700萬元。項目研究團隊由有機所及北京大學、蘭州大學、四川大學、廈門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組成。

  天然產物一直是生物活性物質和實用藥物的重要來源。該項目將針對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複雜天然產物,發展高效且實用的合成路線,以及揭示其結構­­—活性關係和作用機制。選擇一批具有抗癌、抗炎、抗病毒或免疫等活性的生物鹼、環酯肽、皂甙和萜類等天然產物為研究對象,通過設計巧妙的合成路線,發展高選擇性和高效的合成策略,實現它們的化學合成。通過合成建立天然產物和其類似物的化合物庫,與生物學家合作,建立相關天然產物的結構—活性關係的關鍵技術。在此基礎上發展用於化學生物學研究的天然產物的分子探針,發現相應天然產物的作用靶點。對於所發現的生物活性和藥理作用選擇性好的化合物,將深入探究其成為治療重要疾病藥物的可能性。在進行目標分子的合成和相關生物學研究的同時,也將關注合成中的反應方法學問題,發展一些高效、選擇性好、具有普適性的新合成方法,同時揭示部分重要目標分子的生源合成機理。

  根據研究方式、研究思路和研究對象的不同,該項目設立6 個子課題:複雜天然產物的首次全合成、全新方法和策略的天然產物全合成、重要天然產物的仿生和生物合成、天然產物結構多樣性和生物活性導向的合成、基於天然產物小分子探針的發現和資源稀缺的藥用天然產物的高效合成。

  項目團隊將圍繞上述6個課題,開展多方位多層次的深入研究,在國際上率先完成一批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複雜天然產物的全合成;發展一批對於資源短缺而藥物前景明朗的天然產物的高效、實用的合成路線,為我國的新藥研究和先進藥物製造提供技術儲備;發展一些基於活性天然產物結構的「分子探針」,研究對應天然產物的結構—活性關係和作用機制,在揭示自然界生物活性規律的同時為新藥研究提供先導化合物和藥物篩選靶標;同時帶動一些有機合成新方法的發現,建立富有我國特色的天然產物研究和開發的關鍵技術和學術體系,促進我國有機化學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天然產物的全合成和化學修改、具有生物活性的糖苷和寡糖的合成
    研究領域: 藥物及其中間體的合成與工藝、糖的化學與工藝學、天然產物的全合成和化學修改、具有生物活性的糖苷和寡糖的合成 聯繫方式 E-Mail:
  • 複雜天然產物全合成: 化學合成與生物合成結合的策略
    因此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產物的全合成及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天然產物全合成主要包括化學合成與生物合成。化學合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28 年Wöhler 實現尿素的合成,隨後的一個多世紀時間裡,天然產物全合成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化學家們不斷挑戰結構複雜的天然產物,完成了包括維生素B12、海葵毒素等一系列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全合成工作。
  • 林雙君:我與天然產物生物合成研究
    天然產物是由活體生物包括植物、微生物、動物及海洋生物產生的具有一定生物功能的化合物。它是由生物體的次級代謝過程所產生,因此屬於次級代謝範疇。天然產物產生於自然,其化學結構和功能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得以選擇和優化,所具有的獨特結構單元賦予了許多天然產物與特定靶點專一性結合的能力並表現出良好的生物活性,使之可以作為藥物直接用於疾病的治療,因此天然產物在醫藥及農藥研究與開發中佔據著重要地位,並為人們所熟悉和重視。
  • 化學學院雷曉光課題組與合作者在植物天然產物生物合成與酶學研究...
    植物天然產物作為內源性小分子參與了自身重要生理活動,例如調控植物自身的生長發育和抵禦病蟲害,同時也是治療人類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分子的主要來源。因此,解析植物天然產物的生物合成途徑對於植物生物學、生態學研究和開發創新藥物治療人類重大疾病都具有重要意義。
  • 脂肽類天然產物生物合成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相關研究近日發表在美國化學會期刊《ACS化學生物學》上。 脂肽類天然產物是由非核糖體肽和聚酮雜合途徑合成的一類抗生素,結構中既含有親水性胺基酸單元,又含有疏水性脂肪鏈,表現出抗菌、抗腫瘤和抗病毒等多種生物活性。脂肽類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成藥性、發展潛力和應用前景。
  • 【中國科學報】脂肽類天然產物生物合成獲進展
    相關研究近日發表在《ACS化學生物學》上。  脂肽類天然產物是由非核糖體肽和聚酮雜合途徑合成的一類抗生素,結構中既含有親水性胺基酸單元,又含有疏水性脂肪鏈,表現出抗菌、抗腫瘤和抗病毒等多種生物活性。脂肽類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成藥性、發展潛力和應用前景。
  • 吲哚類天然產物全合成研究獲進展
    在報導了Dippinine-Chippiine同系天然產物(+)-Tronocarpine的首次不對稱全合成及其絕對構型確定後,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韓福社課題組在該領域研究中再次取得重要進展
  • 上海有機所高效集成合成膽甾醇類天然產物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天然產物有機合成化學重點實驗室田偉生課題組發展的從甾體皂甙元合成甾體-16-羥基-22-酸內酯的方法以及用其合成天然甾醇化合物的新策略,為具有挑戰性的天然甾醇化合物合成開啟了一扇大門,為天然甾醇化合物生物活性及其構效關係的研究提供了所需樣品
  • 研究揭示絲狀真菌天然產物生物合成新機制
    絲狀真菌具有強大的次級代謝產物合成能力,可以產生結構複雜多樣、具有廣泛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目前,許多絲狀真菌的次級代謝產物或其衍生物都已被開發成重要藥物應用於臨床中,包括青黴素、他汀類降血脂藥物和抗真菌藥物棘白菌素。探索絲狀真菌次級代謝產物的生物合成機制,對於進一步挖掘次級代謝產物資源和開發新型藥物具有重要意義。
  • 南科大李闖創團隊實現罕見高張力天然產物的首次全合成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教授李闖創團隊在國際知名化學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簡稱JACS)發表論文,報導了具有罕見高張力的、合成難度大的複雜天然產物4b-acetoxyprobotryane-9β,15a-diol的首次全合成。
  • 長春應化所吲哚類天然產物全合成研究獲進展
    Dippinine-Chippiine類天然產物(圖1,1–11)是依波加天然產物次級代謝物中的一個亞家族,具有獨特的強剛性[6.5.6.6.7]稠環骨架,尤其是所含的手性氮雜[3.3.1]橋環骨架,在吲哚類天然產物中較為罕見。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重要深海藥源天然產物合成生物學產生體系...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重要深海藥源天然產物合成生物學產生體系構」啟動金羊網  作者:李鋼 徐曉璐  2020-05-06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鋼 通訊員 徐曉璐
  • 海洋藥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天然產物生物合成機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8月28日,海洋藥物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李文利課題組在國際一流化學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在線發表了題為「Unusual Type II Polyketide Synthase System Involved in Cinnamoyl Lipid Biosynthesis」(《獨特的II型聚酮合酶參與肉桂醯脂生物合成》)的研究成果,中國海洋大學醫藥學院博士研究生鄧梓榮為第一作者
  • 昆明植物所在高等真菌天然產物生物合成研究中取得進展
    (Divergent Biosynthesis Pathway) 高等真菌由於特殊的生長方式和在生態環境中的重要作用,能夠產生結構新穎多樣並且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化合物,這些天然產物為藥物和生物農藥的開發提供了先導資源,例如殺菌劑strobilurins (嗜球果傘素)、抗生素pleuromutilins (截短側耳素)、抗腫瘤的illudins
  • 我校承辦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天然產物與生物合成化學生物學」學術研討會
    12月1日-4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化學科學部主辦,我校熱帶藥用資源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承辦的2020年「天然產物與生物合成化學生物學」學術研討會在海口召開。我校林強校長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來自全國近5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20餘名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
  •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記貴州省--中科院天然產物化學重點實驗室
    當時郝小江擔任昆明植物所所長併兼任設在所內植物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還要負責指導「天然產物化學重點實驗室」從研究方向定位到設備購進,人員招聘等一系列工作。記者悉知,也在那段時間,郝小江不幸患上嚴重疾病,但他坦然面對,一邊堅持治療,一邊投入繁忙的工作。
  • :天然產物Psilostachyin C的高效全合成進展
    該文章報導了對於具有抗癌活性的複雜天然產物Psilostachyin C的高效全合成工作。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是有機合成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核心期刊之一。該期刊主要發表天然產物全合成,有機合成方法學,生物有機與藥物化學等領域的重要的具有原創性的研究工作。
  • 北大科學家告訴你,傳統中藥桑白皮的活性天然產物是如何產生的?
    因此,解析植物天然產物的生物合成途徑對於植物生物學研究、生態學研究、以及開發創新藥物治療人類重大疾病和植物保護分子都具有重要意義。與微生物相比,研究植物天然產物生物合成途徑存在著更大的挑戰。首先,植物基因組龐大,遺傳背景複雜,難以獲取高質量基因組序列。
  • 上海有機所在多環天然產物全合成研究中取得進展
    甾體類天然產物在生物體內常常充當信號分子,因此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該家族中的一小部分成員具有破缺的骨架結構,被稱為開環甾體 (secosteroids),其化學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尚未引起充分關注。
  • 蛋白醯化修飾調控天然產物生物合成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譚敏佳課題組與華東理工大學葉邦策課題組合作研究,揭示了蛋白賴氨酸醯化修飾在天然產物的生物合成代謝通路中的調控新機制,研究工作發表在8月Cell Chemical B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