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都能在自媒體的私信,或者科普文章的跟帖中,看到這樣的問題:龍醫生,我的轉氨酶高了,該怎麼辦?
有的人想知道原因,有的人想知道該吃什麼藥,還有的人擔心轉氨酶高的後果……
他們諮詢的目的不一樣,但都同樣為轉氨酶升高而感到焦慮。
您有過這樣的困擾嗎?
今天,龍醫生將用稍微長一點的篇幅,比較全面的,向大家科普一下「轉氨酶高應該怎麼辦?」這個問題。
肝功能檢查和肝酶
肝功能檢查,是診斷肝膽系統疾病最常用的實驗室檢查,通常有以下幾個目的:發現肝功能不全,評估肝臟損害有多嚴重,監測肝病的進展和評價治療的效果,完善診斷。
醫院目前所做的「肝功能檢查」,是個套餐項目,包括肝臟生物化學和分泌功能的檢查。所以,肝功能檢查其實不能完全測出肝的全部「功能」,只能間接地反應肝臟的部分功能。
對於肝功能檢查,絕大多數患者關注的是項目中的「肝酶」指標,但這是反映肝損傷的,主要是肝細胞損傷。而肝功能檢查裡面,反映肝臟分泌功能的膽紅素,反應合成功能的白蛋白、凝血酶原時間或者國際標準化比值(INR)等指標,才是真正用來評估肝臟功能的。
什麼是轉氨酶?
不太經常看科普文章,或者第一次接觸肝功能體檢的人,對轉氨酶不了解,一發現轉氨酶升高就慌了,到處尋醫問藥。
轉氨酶,是氨基轉移酶的簡稱。肝功能檢查裡面,有兩個轉氨酶:
一個是谷丙轉氨酶,既往又叫GPT,現在的英文簡稱是ALT,全稱是丙氨酸氨基轉移酶;
另外一個轉氨酶,全稱是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簡稱AST,既往叫做GOT,也叫穀草轉氨酶。
這兩個轉氨酶,在人體的肝細胞內有著重要的生理功能。當肝細胞受到損傷,導致肝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加,或者肝細胞壞死破碎的時候,轉氨酶會從肝細胞內溢出。
溢出在肝細胞外的轉氨酶,被吸收入血液後,體現在檢查報告單上,就是轉氨酶數值的升高。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檢測的兩個血清轉氨酶,是肝細胞損害的敏感指標,據估計大約百分之一的肝細胞有損害,就能導致轉氨酶明顯升高。
轉氨酶升高表示身體有什麼問題?
在臨床上,轉氨酶升高的程度不同,意義稍有不一樣。
顯著的轉氨酶升高,是指轉氨酶超過500的升高,一般提示有急性肝細胞壞死或損傷,通常見於以下幾種情況:
急性病毒性肝炎
毒物或藥物導致的肝炎
缺血性肝炎或肝臟梗死
這種急性的轉氨酶明顯升高,通常只持續幾天的時間,由於肝臟的修復能力強,積極的自我修復後,轉氨酶會很快下降。
一些病毒性肝炎,轉氨酶升高可能會持續好幾個星期,或者幾個月。
很多人關注轉氨酶升高的程度,這對急性肝炎來說很有必要,但是對於慢性肝炎來說,更應該關注的是轉氨酶異常的持續時間,因為這關係到肝炎的預後,反覆的轉氨酶升高,預示有可能同時發生嚴重的肝纖維化。
急性肝炎患者如果轉氨酶下降至正常,通常提示肝臟的損傷已經得到恢復。
特殊情況下,轉氨酶下降到正常,甚至低於正常,同時伴有膽紅素升高和國際標準化比值的上升,往往提示急性肝衰竭。
因為肝衰竭時,肝細胞數量急劇減少,沒有更多的轉氨酶溢出,從而導致轉氨酶下降,這說明肝臟已經沒有多少肝細胞執行正常的「功能」了。
除急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之外,還有很多情況也能導致轉氨酶的升高。比如自身免疫性肝炎、急性Budd-Chiari症候群、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膽總管內有結石通過,等等。
膽總管內有結石通過時,可導致轉氨酶一過性的顯著升高,甚至達數千以上。
慢性肝病,比如慢性B肝和C肝、酒精性肝炎等,通常導致的是中等程度的轉氨酶升高,轉氨酶大約在300~500之間。常見於以下的一些疾病。
由B肝和C肝引起的肝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膽汁淤積性肝病
肝癌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有肝病不一定代表轉氨酶一定會升高。某些肝病的轉氨酶可能完全正常,比如遺傳性血色病、氨甲蝶呤和胺碘酮等引起的肝損傷、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等。
ALT和AST的關係
這兩個轉氨酶,像是雙子星座。
在臨床中,對肝病來說更看重的是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除了肝臟,在心臟、骨骼肌、腎臟、胰腺等臟器的含量也是比較高的,尤其是橫紋肌溶解時。
兩者的關係很重要,在大多數肝臟疾病中AST與ALT的比值小於1。然而,在酒精相關性的肝損害中,這個比值可以大於2。
這是因為,嗜酒的患者通常缺乏5'-磷酸吡哆醛,而ALT的合成需要5'-磷酸吡哆醛;AST的合成則通常不需要。
5'-磷酸吡哆醛的缺乏,可以解釋為什麼這些嗜酒的患者中,轉氨酶升高的水平不是很高的,通常小於300。
引起轉氨酶升高的疾病
引起轉氨酶升高的疾病五花八門,不過肝臟之外的其他疾病,不是龍醫生今天科的重點。我們聊聊常見的肝臟疾病。
B肝
急性B肝時,谷丙轉氨酶雖然很高,但是下降也很快,特別是成年人,往往隨著病毒的清除,轉氨酶很快恢復。
慢性B肝就不一樣了,如果谷丙轉氨酶升高的同時,伴有B肝病毒DNA陽性,這種情況在抗病毒治療後,容易恢復到持續的正常狀態。
很多人關心的一個問題是,抗病毒治療以後,病毒DNA下降了,但谷丙轉氨酶依然是升高的。
這就要尋找B肝之外的原因了。因為很多B肝患者,可能合併自身免疫性肝病、藥物性肝損害和酒精肝脂肪肝等疾病,需要把其他的因素去除以後,轉氨酶才能夠恢復正常。
少數情況下,抗病毒藥本身也會引起轉氨酶升高,需要適應一段時間才能恢復,甚至需要換藥。
C肝
慢性C肝患者,除非合併自身免疫性肝病和脂肪肝,或者有其他導致肝臟損害的因素,否則的話,一般來說轉氨酶都是正常的。
很多C肝患者,因為轉氨酶正常就不想治療,以為這樣沒事。其實,這是個非常錯誤的觀點。C肝只要發現抗體和病毒RNA陽性,不管肝功能是否正常,都需要抗病毒治療,而且要儘早。
因為,C肝更容易慢性化,慢性病毒感染更容易悄然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
非酒精性脂肪肝
單純性脂肪肝,是指那些肝細胞有脂肪浸潤,但肝功能保持正常的人。這些人如果沒有做B超,檢測肝功能往往轉氨酶是正常的,有病還不一定知道呢。
轉氨酶是正常的,這影響了他們對脂肪肝的重視。其實,脂肪肝持續時間越久,越容易轉化為肝硬化和肝癌,也是有慢性肝病「三步曲」的。
脂肪肝一旦出現轉氨酶升高,提示可能發展到脂肪性肝炎階段了,纖維化也可能伴隨,往往是比較難治的。
建議儘量在單純性脂肪肝期間,通過控制飲食和加強鍛鍊來治療,往往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時,還要治療糖尿病等伴隨的代謝疾病。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合併脂肪肝的慢性B肝和C肝患者越來越多,這些患者即使經過抗病毒治療,轉氨酶可能依然是高的,往往要注意脂肪肝的存在。
藥物性肝損害
藥物性肝損害,人們更容易把焦點集中在肝損傷明顯的藥物上,比如抗腫瘤藥、激素、抗結核藥、抗菌藥等等,很容易忽略中藥、草藥、中成藥,甚至一些膳食補充劑導致的肝損害。
一些長期服用藥物,經常檢查沒有問題的人,如果哪一天突然出現轉氨酶升高,很容易忽略這個長期服用的藥物。這其中有藥物累積的效應。
藥物性肝損害的治療很簡單,停用所用的藥物就可以了,或者換一些副作用更小的藥物。
酒精性肝病
酒精能夠導致谷丙轉氨酶和穀草轉氨酶升高,稱為酒精性肝損害。通過近幾年的宣傳,人們對酒精的危害逐漸有所認識,但這裡要強調的是,未成年人、女性和老年人喝酒的危害,要比普通的成年人更大。
尤其有基礎性疾病的人,比如慢性B肝和C肝患者,如果再去喝酒,等於把自己推向懸崖邊。
戒酒是治療酒精性肝病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戒酒及時的話,酒精肝也是可以完全恢復的。即使不能完全恢復,戒酒也能夠中斷疾病的進展。
酒精肝沒有特效的藥物治療,那種邊喝酒邊吃保肝藥的做法,是自欺欺人的。相當於不斷地戳破自己的皮膚,再貼一塊創可貼,等到滿身傷痕累累的時候,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酒精導致的60種疾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比較少見,且一般多見於女性。持續的肝功能損害,如果排除B肝和C肝、藥物、酒精等因素之後,要注意是否有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也會出現谷丙轉氨酶的升高,診斷需要檢測各種自身免疫抗體。我們聽說過的比較多的是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和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也有全身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導致的肝損害。
代謝性肝病
血色病和肝豆狀核變性,都屬於代謝性的肝病,也會出現轉氨酶升高。他們兩者一個是鐵沉積,另外一個是銅沉積,表現各有特點。肝臟的損害,只是這些疾病的一部分,驅鐵和驅銅治療之後,轉氨酶升高的情況,也會和其他的一些臨床表現一起獲得好轉。
鐵過載引起血色病
全身疾病引起的肝損害
能夠引起肝損害的全身性疾病很多,最常見的是普通感冒,因為發燒和病毒血症同樣也可能會導致肝細胞受損,引起轉氨酶升高。
這種轉氨酶升高,會隨著全身疾病的好轉而逐漸恢復正常,是一過性的,不用擔心會有後遺症。
特別要指出的,是一些比較常見的全身性疾病導致的肝損害,如巨細胞病毒感染性肝損害、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由EB病毒引起)、傷寒、恙蟲病、腎症候群出血熱、結核病、血吸蟲病、肝吸蟲病、新冠病毒性肺炎,等等。
勞累、熬夜
長時間的持續勞累、重體力活動、激烈的體育運動、熬夜等因素,會影響肝的修復功能,使谷丙轉氨酶升高。
很多大學生在入職體檢的時候,經常會有這樣的問題,多半是因為熬夜後沒有充分的休息,引起谷丙轉氨酶一過性的升高。
所以,在體檢之前應該要注意休息,至少休息3~5天以上,在體檢之前,儘量不熬夜,在十一點之前入睡為宜。
轉氨酶的正常值
轉氨酶的正常值範圍,在某些情況下是有爭議的。因為在臨床中發現,有些完全健康的人,他的轉氨酶會高於參考值,或者有些人的轉氨酶明明在正常參考值範圍以內,肝穿檢查肝臟,卻顯示有慢性的活動性炎症甚至嚴重的肝纖維化。
谷丙轉氨酶的正常參考值範圍,各個實驗室可能是不一樣的,因為所用的儀器和試劑不一樣,有的是0~30,有的是0~35,有的是0~40,有的是0~50,甚至有的是0~60。
男性在正常情況下,谷丙轉氨酶水平要高於女性,跟體質量指數有一定的關係。轉氨酶還會隨年齡變化而變化。
權威的亞太地區肝病協會,曾經建議在沒有可識別的肝病危險因素的情況下,男性的血清谷丙轉氨酶正常值定為29~33,而女性為19~25。這個轉氨酶水平的上限可以作為一些慢性B肝患者治療的參考值。
轉氨酶高怎麼辦?
一旦轉氨酶升高,超過一周沒有能恢復正常,往往標誌著有肝病。首要的處理是查出引起轉氨酶高的原因,其次是針對原因進行去除病因的處理。有喝酒者戒酒,肥胖者減重和鍛鍊身體,藥物性肝損害則停用藥物,等等。
很多人第一個想法,是用某些保肝藥和降酶藥,把轉氨酶降到正常。但是,這個做法其實是不對的,很容易掩蓋真實病情的進展。
龍醫生也看到過很多轉氨酶異常的慢性B肝病毒感染者,他們用中藥或者其他的保肝藥長期服用,使轉氨酶控制在正常的水平,卻恰恰忽略了需要抗病毒治療。
這種做法容易導致肝炎悄悄的變化,發展為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甚至肝癌還完全不知道狀況,結局令人遺憾。
至於檢查——
1、先做一些簡單的,費用不是很高的通用性檢查,比如說B肝兩對半、C肝抗體、A肝抗體和戊肝抗體,B超,血脂,血常規之類的。
2、如果還是沒有問題,則要查一下自身免疫抗體如線粒體抗體、EB病毒、巨細胞、銅和鐵代謝、甲狀腺功能、甲胎蛋白、CT或磁共振,等等。
吃藥有用嗎?
在某些情況下,吃藥是有用的。比如說入職體檢的時候,如果轉氨酶高,選用雙環醇,往往能把肝功能指標降到正常值的範圍內。
還有一些情況下,經過各種檢查,依然沒有找到轉氨酶升高的病因,這時候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抗炎、保肝作用的藥物。
其實,每一種保肝藥都有其一定的適應範圍,有一些藥物適用範圍比較廣,有的降酶作用比較強,有的藥物有類似激素的作用,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選擇。
吃藥能預防轉氨酶高嗎?
有病治病,沒病防病,有的人吃藥就是這樣的目的。
這些慢性肝病患者,害怕轉氨酶升高,會使用一些保肝藥來預防轉氨酶升高,名為保護肝臟,其實,有時候恰恰增加了肝臟的負擔,因為所有的藥物都要經過肝臟的代謝,如果使用的藥物過多,肝臟疲於應付,反而會導致肝功能損害。
轉氨酶高嚴重嗎?
轉氨酶高嚴不嚴重?這是很多患者喜歡問的問題。
轉氨酶升高,其實只是肝臟炎症的反映。由於肝臟有很強的修復能力,所以有時候即使轉氨酶上千,也是能夠很快恢復正常的。
而有些反覆的轉氨酶輕微升高,往往提示肝臟反覆的炎症活動,這對於一些慢性B肝和C肝患者來說,一定要引起重視,要針對病因進行抗病毒治療。
還要強調一點的是,轉氨酶不是有毒的物質,是人體本身生理活動需要的物質,具有生理活性,升高是因為被血液吸收導致的,其本身並沒有傷害。
並不華麗的小結
各位朋友,這篇文章的內容有點多,對於有一定基礎知識的人,可能浪費了你們的時間。但是,對於那些肝病知識比較缺乏的人來說,可能很有用處,能讓他們正確的認識肝功能指標的變化,正確認識轉轉氨酶升高和肝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之間的關係。
這是最基礎的肝病知識科普,不想鼓勵大家自行用藥。對於一些慢性病和不可治癒的疾病來說,了解疾病本身更重要比亂吃藥更重要。這也不是高深的專業知識,樸實的語言大家都能看懂的,相信你們!
好了,龍醫生的科普就到這裡,如有疑問,可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我是一位熱愛科普的臨床醫生,看病、諮詢,答疑、解惑,科普醫學知識,在匆忙的臨床工作中,體會溫暖文字的力量!
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用,歡迎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想了解更多的醫學知識,敬請關注龍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