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9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黑洞是根據現代的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 它是時空中的一個區域, 並非真的是一個「洞」。不過,黑洞的質量是如此之大, 引力場是如此之強, 以致於任何物質和輻射一旦進入該區域, 便無法逃逸, 連光也不能倖免。因此,美國物理學家惠勒將這種看不見的天區命名為黑洞。
然而,黑洞也並非只會吞噬物質。事實上,它也會不斷地向外蒸發物質, 並讓自己的溫度越來越高, 蒸發越來越快, 最後以大爆炸的形式向外吐出所有的物質從而結束它的一生。黑洞這種通過「蒸發」輻射能量、損失質量的行為被稱為霍金輻射, 亦稱黑洞蒸發。
談到霍金輻射,需要先了解真空。在物理學家看來,真空並不是一無所有, 而是一種非常熱鬧的狀態,真空中不停地、大量地發生 著真空漲落。在「真空」的宇宙中,根據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會在瞬間憑空產生一對正反虛粒子,然後瞬間消失,以符合能量守恆。
1974年,一場關於量子引力的研討會在牛津附近的盧瑟福實驗室召開, 霍金在這次會議上宣布了自己的新發現。他通過研究黑洞外的量子力學,推想:在黑洞外的真空漲落產生虛正負粒子對時, 其中一個(負能反粒子)被吸引進了黑洞, 而另一個卻逃逸掉了。如果是這樣, 那麼逃逸的粒子(正能反粒子)便獲得了能量, 也不需要跟其相反的粒子湮滅, 甚至可以逃逸到無限遠。這等價於一個正能粒子從奇點產生,逆著時間飛向視界,被視界面散射,再順時飛向遠方。在外界看來,這就像黑洞在發射粒子一樣, 這便是所謂的霍金輻射現象。
人類拍攝的第一張「黑洞相片」
下面為您揭示黑洞的誕生與消亡,敬請觀看。
來源:環球物理、知社學術圈
原標題:《【物理視頻】黑洞是如何誕生、消亡的?》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