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視頻】黑洞是如何誕生、消亡的?

2020-11-23 澎湃新聞

【物理視頻】黑洞是如何誕生、消亡的?

2020-10-09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黑洞是根據現代的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 它是時空中的一個區域, 並非真的是一個「洞」。不過,黑洞的質量是如此之大, 引力場是如此之強, 以致於任何物質和輻射一旦進入該區域, 便無法逃逸, 連光也不能倖免。因此,美國物理學家惠勒將這種看不見的天區命名為黑洞。

然而,黑洞也並非只會吞噬物質。事實上,它也會不斷地向外蒸發物質, 並讓自己的溫度越來越高, 蒸發越來越快, 最後以大爆炸的形式向外吐出所有的物質從而結束它的一生。黑洞這種通過「蒸發」輻射能量、損失質量的行為被稱為霍金輻射, 亦稱黑洞蒸發。

談到霍金輻射,需要先了解真空。在物理學家看來,真空並不是一無所有, 而是一種非常熱鬧的狀態,真空中不停地、大量地發生 著真空漲落。在「真空」的宇宙中,根據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會在瞬間憑空產生一對正反虛粒子,然後瞬間消失,以符合能量守恆。

1974年,一場關於量子引力的研討會在牛津附近的盧瑟福實驗室召開, 霍金在這次會議上宣布了自己的新發現。他通過研究黑洞外的量子力學,推想:在黑洞外的真空漲落產生虛正負粒子對時, 其中一個(負能反粒子)被吸引進了黑洞, 而另一個卻逃逸掉了。如果是這樣, 那麼逃逸的粒子(正能反粒子)便獲得了能量, 也不需要跟其相反的粒子湮滅, 甚至可以逃逸到無限遠。這等價於一個正能粒子從奇點產生,逆著時間飛向視界,被視界面散射,再順時飛向遠方。在外界看來,這就像黑洞在發射粒子一樣, 這便是所謂的霍金輻射現象。

人類拍攝的第一張「黑洞相片」

下面為您揭示黑洞的誕生與消亡,敬請觀看。

來源:環球物理、知社學術圈

原標題:《【物理視頻】黑洞是如何誕生、消亡的?》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這黑洞比宇宙誕生還早3億年,是太陽質量10萬倍,宇宙有新起源?
    ,對於它的內部結構,物質構成,作用機理幾乎是一無所知,甚至無法通過任何技術手段對它的表面進行任何觀察,因為傳統的觀察手段都是通過光的各種頻譜來開展的,但是黑洞根本沒有光的反射,所以也是無計可施啊最近科學家通過一種新的技術手段,發現了一顆黑洞,這個黑洞在宇宙中非常的獨特,甚至說比整個宇宙本身還要獨特,為什麼呢?
  • 宇宙——一起來了解恆星的誕生與消亡
    每一顆都有一個故事,生命戲劇性地誕生在宇宙的邊緣。引力使小質量塊不停集中成恆星,然後使之坍縮,最後在引力的作用下消亡,整個過程就這樣瞬間完成了!宇宙暴力動蕩動感十足——恆星的誕生與毀滅。創造之柱就像是沙漠中金光閃閃的城市裡一樣,星系在宇宙中最黑暗的角落誕生。星空是由數十億計、閃耀的宇宙灰塵所組成的,它們被叫做恆星。宇宙裡有數以百億計的恆星,實際上銀河系裡就有四千億顆恆星,還只算銀河系。
  • 論黑洞和蟲洞的秘密
    近代天文物理的奠基人並且最優秀最著名的人莫過於牛頓、愛因斯坦、霍金等:其中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影響深遠,蘊含著未來天文物理學界,在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留下了兩個最神秘的洞,開始愛因斯坦本人並不意識到這兩個洞,之後天文物理學家通過對相對論公式的推敲這兩位神秘嘉賓才漸漸浮出水面。
  • 圖解黑洞從宇宙中誕生到消亡的全過程
    黑洞(Black hole)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超高質量天體,由於類似熱力學上完全不反射光線的黑體,故名為黑洞。黑洞是由質量足夠大的恆星在核聚變反應的燃料耗盡而「死亡」後,發生引力坍縮產生的。
  • 銀河系中心存在第二個超大質量黑洞?首個黑洞視頻或將公布,期待
    雖然我們看不到它們,但是它們確實是存在的,比如說黑洞。相信大家都知道,黑洞最典型的特徵就是質量超大,所以它們的引力也非常大,連光都逃不掉,所以我們就沒法用肉眼看到它們。黑洞,在宇宙中可以說是廣泛存在的,有科學報告指出,在我們銀河系可能隱藏著數以百萬計的黑洞,這麼多黑洞,我們卻很難看到它們。因此,對於它們的一些物理性質(如質量等),我們並不是很清楚。
  • 大黑洞誕生記:科學家模擬首批星系如何孕育巨型黑洞
    暗物質光暈(插入圖)正在形成3個超大質量黑洞在揭示早期宇宙如何演化出第一批大質量黑洞方面,科學家又往前邁進一步。雖然這些遙遠黑洞的光線非常強烈,足以被130億光年外的望遠鏡捕捉到,但它們如何形成仍是一個不解之謎。藉助「藍水」超級計算機70TB「復興模擬」項目的數據,研究人員發現大質量黑洞可以在沒有恆星存在,但快速擴張的星系區域形成。
  • 光明使者,光的誕生與消亡
    光既會消失,也會誕生,不然宇宙將會變的一片黑暗。在量子力學中,光子其實是電磁力的一種媒介粒子。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光的消失和誕生。光的誕生按照大爆炸宇宙理論的描述,宇宙間的所有一切都產生於原始火球,包括時間空間以及各種物質。光也是一種物質,光也就誕生於大爆炸。
  • 什麼是黑洞?黑洞又是如何形成的?
    帶有特殊工具的太空望遠鏡可以幫助發現黑洞,專用工具可以看到非常靠近黑洞的恆星與其他恆星的行為方式不同。黑洞有多大?黑洞可以大也可以小。科學家認為,最小的黑洞只有一個原子大小。這些黑洞很小,但是引力依然很大。另一種黑洞稱為「星狀」,它的質量可能是太陽質量的20倍。
  • 黑洞「吞噬」一切,科學家是如何給黑洞拍照的呢?西瓜視頻告訴你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黑洞照片,是在2019年4月10日公布的。其實從照片整體上看,感觸並不是那麼深刻,也就是一個泛著黃圈的影像,有點像我們地球上的甜甜圈。我們對「黑洞」這個詞並不陌生,特別是在義務教育階段,我們就已經被普及了相對基礎的物理知識。
  • 黑洞也會消失?竟是因為粒子逃脫,看霍金如何預測黑洞之死
    通過數百萬年甚至數十億年的熱輻射,黑洞的質量會逐漸減少,直到什麼都不剩。這個熱輻射的過程就是我們所說的霍金輻射。 萬物最終都會消亡。 而黑洞——巨大的隱藏在黑暗中的虛空——又怎能是例外呢?
  • 論宇宙中星系的消亡
    宇宙有數不盡的星雲,茫茫星雲中的星系註定是要走向消亡的。我們銀河系的鄰居仙女座星系就已經消亡了幾十億年?星系是如何消亡的?我們又如何判斷一個星系是否消亡?本期小樓要和大家探討的就是星系的消亡。
  • 宇宙究竟是如何誕生的?會不會宇宙本身就處於黑洞之中?
    宇宙是如何誕生的?現代科學研究認為,宇宙是由奇點爆炸後產生的,大約在137億年之前,炙熱的奇點終於引爆,宇宙、時間和空間等一切也隨之出現。不過,奇點是如何來的呢?這個問題至今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不過,因為從未找到黑洞,包括霍金在內,很多物理學家都否定過黑洞的存在,一直到今年4月份,科學家公布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愛因斯坦的猜想又一次得到了證實,關於奇點的探尋似乎也有了新的方向。
  • 誕生技術奇點的結局都是消亡
    在《假面騎士零一》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滅等人控制修碼吉亞襲擊人類,而滅等人控制修碼吉亞的原因就是這些修碼吉亞有了技術奇點,通俗的來說就是修碼吉亞誕生了思維或者說是情感,通常人工智慧只會做自己本分的工作,比如其中有一個片段是一名體育老師,按照人工智慧的設定這名體育老師會在課上教導學生,但是因為誕生了技術奇點,這位體育老師會在課下依舊教導學生
  • 霍金:宇宙中黑洞是怎樣形成的?太陽和地球如何形成的?
    讀完這篇文章的收益:我們了解霍金對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地球是如何誕生的,跟著霍金了解宇宙。霍金早就給出答案:宇宙是如何誕生的?宇宙大爆炸是如何開始的?,核心的溫度上升到1億度,外層的部分以超新星爆發的形式被拋離,但在最深處 在核心收縮處形成像一口井,它將自己壓縮成一點,一個黑洞誕生了,它周圍沒有東西可以擺脫它的引力就算是光也不行,很難想像黑洞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如何理解黑洞,我們可以將之形象地看成是我們熟悉的東西「地球」試想一下我可以將我們的星球一塊一塊地壓縮下去,直到引力足夠大,就可以成為一個黑洞
  • 超質量黑洞是如何形成的?研究者在宇宙誕生15億後找到答案
    黑洞第一次被發現,到今天人類發現黑洞是宇宙中非常普遍的存在,對於形成於宇宙誕生初期的超大質量黑洞,我們的科學家又有了新的發現。超級質量黑洞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要知道宇宙誕生於100多億年以前,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時間,當宇宙誕生的時候,大約在10億年以後超級質量黑洞也產生了,對於現在宇宙中的黑洞,大部分都通過超新星爆炸產生的,但是超級質量黑洞卻不是,它又被稱為宇宙原始黑洞,而是通過另一種方法演變而成的,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
  • 人造黑洞誕生在中國為何嚇壞美日
    那麼到底源於什麼人造黑洞誕生在中國卻讓美日頗為恐慌吶,歸根到底是因為人造黑洞能夠吸收電磁波會讓大多數雷達失效。如果裝在大型工程上,都可以直接讓對方雷達失效,找不到目標,從而可以達到非常好的隱身效果。主流物理學界認為,自然界的黑洞雖有輻射,但不湮滅,它會逐漸把周圍的東西都吸引進去,變得越來越大,直至崩塌。那麼,人造微型黑洞是否也具有與自然界黑洞一樣。原文地址:http://www.ufo-1.cn/article/201509/355.html據悉10月15 日,《科學》雜誌宣布,世界上第一個「人造黑洞」在中國東南大學實驗室裡誕生。
  • 宇宙會比我們先消亡嗎?
    在未來的黑暗時代,我們將或許已經有能力在黑洞周圍建造巨型發電站,利用黑洞的強大引力場加速效應產生電力。或者我們可以採集行星內部的熱量,由於天體之間的潮汐作用,導致天體內部物質發生相互擠壓摩擦從而產生大量熱量,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沒有恆星存在,行星內部仍然會有大量能量集聚。但是,看到這裡千萬不要腦海裡浮現的是一群人聚在山洞裡的篝火旁取暖的景象。
  • 第二十一章 宇宙從漩渦中產生,在漩渦中消亡,黑洞和白洞的循環
    宇宙又是如何形成的?它的運行方式是怎麼樣的呢?我們看見的星系群都是呈現一種漩渦狀的運動方向,正是這種漩渦狀這種結構才使得星系能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運行。通過這種方式不斷的把周圍的混沌物質和能量同化到這個漩渦當中。
  • 聽霍金講述黑洞: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視頻)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聽力視頻>新聞視頻>正文聽霍金講述黑洞: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視頻) 2019-04-11 09:11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黑洞是什麼?如何給孩子介紹黑洞?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分享普及一下~嚴格來講,黑洞並不是個「洞」,而是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特殊天體。黑洞像個「無底洞」,會把周圍任何物質都吸進去,連光也無法逃脫。黑洞無法直接觀測,但能藉由吸積盤、噴流現象等間接方式得知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