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4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馬愛農在《伊卡狛格》新書發布會
5月份的時候,王瑞琴老師(哈利波特系列、《伊卡狛格》責編)有一天打電話,說你的任務來了,羅琳寫了一本新書。對我來說這個不是任務,而是一種享受。
翻譯羅琳的作品對我來說一直是一種享受,從二十年前開始翻譯「哈利·波特」,進入到那個魔法世界,相信對於我們這幾位譯者來說都是一樣,從裡面得到的享受遠遠大於我們的付出,對於每本書的翻譯,我們從裡面得到的那種,跟羅琳的那種神交的快樂,以及把它表達出來,對於我們想像力的挑戰,最後能夠用比較理想的語言表達出來的那種成就感、獲得感,對我們來說都是非常非常大的享受。所以今年在疫情這麼嚴重,各方面局勢都不是很好的情況下,能夠再次得到這樣的享受,我覺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這個翻譯大概持續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我們是流水作業,因為那時候英國網站上是要連載,所以我是一部分、一部分交給他們的。那一個多月我過得非常充實,而且非常愉快,因為我覺得沉浸在故事當中,那個故事確實沒有讓我失望,它的想像力,秉承了羅琳一貫的風格,想像力非常豐富,而且那種想像很有層次,而且那個謀篇格局也是很大。不僅如此,它雖然是一個童話,不像「哈利·波特」有七本書,這個只是一本書,但是它非常緊湊,很有張力,同時也是青少年成長的故事。
在這裡我依然能夠看到羅琳特有的幽默,以及她塑造場景的那種畫面感,還有人物的那種喜劇效果,對國王的描述,以及對兩個反派人物,一個特別胖,一個特別瘦,給你帶來特別大喜感的畫面感,翻譯的時候讓我忍俊不禁,當然笑的時候也有,讓我揪心的時候也有,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它的結局非常好。每個人物都能得到最好的安排,當我最後翻譯完的時候,我的心是很滿足的。
對於「哈利·波特」以及羅琳的其他作品來說就好像是老朋友見面一樣,二十年前是一個新朋友見面,我要去不斷地了解,去熟悉她的風格、熟悉她的語言特色,現在就是老朋友見面,所以是很欣慰,得心應手的感覺。
我覺得這本書也秉承了羅琳一貫的主題,就是青少年的成長,裡面蘊含著一些勇敢、智慧和愛,以及友誼,特別是友誼,我們知道「哈利·波特」裡面友誼佔有很大的分量,《伊卡狛格》這裡面也是,「哈利·波特」是鐵三角,這裡面是四個孩子組成一個團隊,一起去戰勝困難,共同獲得成長。
相比於「哈利·波特」來說,《伊卡狛格》更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童話故事,因為「哈利·波特」寫到後來的時候可能有一些暗黑的部分,或者比較沉重和壓抑的部分。但是《伊卡狛格》雖然也有陰謀,也有一些黑暗的時刻和困難,大家共度艱辛的時刻,但是它的總體基調更加明亮一些,所以我覺得對於小孩子的閱讀體驗應該更加愉快。
裡面涉及的典故並不是很多,因為這個完全是她想像出來的一個故事,我覺得沒有什麼障礙,對於天下的讀者,包括中國讀者來說,都沒有什麼障礙,很容易傳達到你的內心,很容易被人理解。包括她設置的那個場景,一個王國裡面的四個城市,那些城市就是非常生動的畫面感,你讀這些文字腦海裡就會出現非常清晰的畫面,知道它是什麼樣子的。對於孩子來說閱讀不會有什麼障礙。
馬愛農(左一)為《伊卡狛格》中文版揭幕
我們當時翻譯「哈利·波特」的是2000年,那時候我也才30出頭,現在已經快到退休年齡,確實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對於一個翻譯者來說,面對你翻譯的文本,可能有一個切換的過程,可能一下子讓自己的閱歷或者自己世俗當中的一些思慮、憂慮被切換掉,完全沉浸在文本的氛圍當中,會最大限度地感受作者表達的情緒、表達的意境和氛圍、風格。所以在兩次翻譯的時候,我的這個切換過程是相同的。
不同之處是,這兩個作品是不同的作品,像「哈利·波特」是大規模的奇幻作品,而《伊卡狛格》是相對來說篇幅比較小的,同時也關照現實的一個童話作品。
我主張譯者的角色應該是隱形的,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不要過度的表現自己,而是應該更大限度的貼近原作者,把原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儘自己最大努力表達出來,這就是比較成功或者比較好的譯本。一般我會在意思上,在意境上,在內容和風格上,儘量貼近原作者。在表達上儘量用純正的中文來表達。
本身這個書名我們採用音譯,因為原文是Ickabog,中文跟英文的發音類似,為什麼選擇「狛」?一方面讀音是bo,另外這個英文詞字典上查不到,略帶神秘和引人遐想的一個詞,是字典上沒有的,是羅琳生造出來的,為了貼近羅琳的風格我們也生造了一個詞,這個詞大家看上去很陌生,但是「狛」會帶給你一種怪物的想像,這個也符合羅琳關於伊卡狛格的設定。
我最喜歡的是最後遊行的浩浩蕩蕩的隊伍,伊卡狛格帶著喜歡它的所有人類,從北邊浩浩蕩蕩的遊行過來,那個場面我翻譯的時候很震撼,至今我腦海裡還留有那個畫面。
*本文據馬愛農在《伊卡狛格》新書發布會上發言速記整理。
原標題:《馬愛農:翻譯J.K.羅琳的作品對我是一種享受》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