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這麼個習慣:一上車就喜歡把音樂打開,而且聲音還開得很響。專家說,這是個很不好的開車習慣。有位長途車司機就因為長期有這個壞習慣,聽力出現了問題,昨天,他在市中醫院,被醫生診斷為噪聲性耳聾。
今年3月3日「全國愛耳日」主題定為「減少噪聲保護聽力」,每年因環境噪聲汙染導致耳聾的人數逐漸增多,減少噪聲對人體的危害應該儘量遠離噪聲源。
開車不良習慣易傷聽力
昨日上午,市中醫院耳鼻喉科來了一位中年男子。「醫生,兩隻耳朵最近經常響個不停,聽聲音也不清楚,我擔心會不會年紀這麼輕,變成聾子呀。」
男子姓劉,今年36歲,是一名長途貨車的駕駛員。常年與車為伴的他,為了解除旅途寂寞,同時防止打瞌睡,只要一上車,就把音響打開,開足音量,這樣已有近兩年。近來,劉先生發現聽力越來越差,有時候家人大聲喊,他都聽不到。
醫生檢查發現聽力出現問題,診斷為噪聲性耳聾。市中醫院耳鼻喉科的陳志凌副主任說,噪聲性耳聾是由於一次短期強噪聲刺激或長期慢性噪聲刺激所引起的聽力下降。病人常先有耳鳴,慢慢耳聾並逐漸加重,甚至高頻聽力消失,成為全聾。
陳志凌說,如今有車族越來越多,對駕駛員來說,有幾個開車不良習慣對聽力損傷特別厲害,如開車中經常緊急剎車,不僅會造成頭頸部的損傷,也會因頸椎反射性供血不足,導致耳朵的定向率出現問題,引起耳鳴、聽力下降。還有比如亂按喇叭、在車內大聲聽音樂、開快車時打開窗戶等。
「大家可能不知道了,開車時開窗戶,開快車時的風噪聲和開慢車時的交通噪音都會損害聽力。」陳主任提示,開快車時風噪聲可能會超過100分貝。這對耳朵聽力損傷也很大。
聽覺過敏不妨試試「粉紅噪聲」
有人對食物過敏,有人對花草過敏,有聽說過聲音過敏的嗎?陳志凌副主任說,對聲音過敏的大有人在,臨床上叫聽覺過敏症。
他最近就接診了一例因為長時間聽耳機導致聽覺過敏的患者,20歲的林小姐,近一年她正積極「備戰」雅思,每天晚上都要聽著耳機,做大量聽力測試題,有時候人太累了,她戴著耳機就會睡著過去。有一天,她突然發現聽力出現了問題,除了嚴重的耳鳴症狀,還開始對一些非常細小的聲音「過敏」,比如遠處的狗叫聲、抽紙巾、翻折報紙的響聲,耳朵疼痛難受,感覺有尖銳的東西往裡面鑽。最後,她只能求助於醫生。
陳主任診斷,林小姐是聽覺過敏症狀伴有耳鳴,需要住院進行治療,並建議她接受一種專門來針對聽力過敏的叫「粉紅噪聲」的治療。
「聽覺過敏是一種患者對普通的環境噪聲容忍度下降的臨床症狀。簡單地說,就是對正常人既不會產生威脅也不會覺得不舒服的聲音,聽覺過敏者認為不能適應或者誇大環境聲音的感受。」陳志凌說,臨床上接觸到聽覺過敏的患者還蠻多,但並不是這個才來看病,往往是因為耳鳴,耳聾,忍受不了才來醫院求診的。
相關資料統計顯示,聽覺過敏在耳鳴患者中的患病率相當高。那麼,聽覺過敏的患者該如何治療呢?陳主任建議應該到醫院及時檢查,明確病因。治療方法很多,比如聽粉紅噪聲等特殊的治療音樂來改善過敏症狀,還有助聽器的使用,情緒治療等方法。
活動:
市中免費發放防噪聲耳塞
今年愛耳日期間,市中醫院耳鼻喉科將於2月28日—3月3日,每天免費發放40隻防噪聲耳塞(總共200隻)送完為止,歡迎有需要的市民來登記領取。2月28日至3月9日(除周日外)特別為聽力損失患者提供聽力諮詢,及各類助聽器優惠活動。
簡單小細節保護您的耳朵
避免將自己暴露在非常嘈雜巨響的聲音中
工作中,操作機器等無法避免的場合,例如環境聲音大於80-90分貝,必須戴上適當的聽力保護裝置,如防噪聲耳塞或耳罩喜歡使用各類播放器的朋友,享受音樂時,記得音量降低至能聽到周圍人的正常談話,時間不宜超過一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