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個項目紮根、數百個難題被攻克——一個蘇北小縣與中科院不得不...

2020-11-25 雲南網

原標題:70個項目紮根、數百個難題被攻克——一個蘇北小縣與中科院不得不說的故事

中洋集團河豚毒素試驗室的科研人員正在做魚粉質量鑑別鏡檢。本報記者 張曄攝

六年來,70個中科院項目紮根海安,切實解決了該市園區、企業發展中存在的數百個技術難題,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讓科技創新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源頭活水」。

「這不是我第一次來海安,但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我的院士工作站落戶在海安。」

11月7日,年逾75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邢定鈺帶著科研團隊再次來到位於江蘇省海安縣的江蘇繁華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企業共同推進節能調光特種玻璃項目建設,在電致變色材料、光學調控、器件應用等方面進行研究。

2014年,海安叩響了國內科技界最高學術機構中國科學院的大門,藉助「中科院專家走進海安」主題活動,近千名專家學者走進海安,在海安播撒創新種子。

六年多來,70個中科院項目紮根海安,切實解決了該市園區、企業發展中存在的數百個技術難題,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讓科技創新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源頭活水」。

從「要我創新」到「我要創新」

近日,記者來到江蘇繁華玻璃節能調光特種玻璃項目建設現場,4萬多平方米的廠房主體已經封頂。總經理劉江告訴記者,預計11月底按期竣工投產。

成立於1997年的繁華玻璃,是一家從事玻璃深加工的海安本土企業。2014年,在行業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企業發展遇到了瓶頸。經過深入調研,繁華玻璃開始尋求與南京大學等高校院所合作開發新產品。

近年來,繁華玻璃先後投入2億元研發節能調光特種玻璃。「我們研發的節能調光特種玻璃中試研發階段的全固態中空電致變色器件、夾膠電致變色器件、曲面彎鋼電致變色器件相關產品性能指標均已達到一流水平,並申報了40項發明專利,一舉打破了美國企業的技術壟斷,預計全部投產後,可增加年銷售額1.5億元到2億元。」劉江介紹。

在海安,企業不斷發展的背後,是創新在支撐;產業從無到有的崛起,是創新在引領。中科院北京分院、瀋陽分院、廣州分院等各大院所的實驗室內,經常出現海安機關幹部的身影;海安的企業車間裡,也常能聽到機關幹部、專家與企業負責人交流的歡聲笑語。

隨著合作的不斷深入,海安企業家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質的轉變,從原先的「要我創新」變成了現在的「我要創新」。每次的中科院對接活動,企業家們都積極參與、深入交流,活動後與專家保持緊密聯繫,主動「走出去」拜訪。

鐵錨玻璃成為C919大型客機專用玻璃供應商,高鐵側窗玻璃佔中國80%的市場份額;通潤汽車佔據全球汽車千斤頂30%的市場份額;亞太輕合金轎車用擠壓變形鋁合金市場佔有率全球前列……近年來,海安企業嘗到了科技創新的甜頭,越來越多的海安企業把中科院當作「金山富礦」,到中科院「淘寶」已經成為海安企業界的一種新風尚。

目前,海安擁有省創新型領軍企業3家,省「專精特新」、科技小巨人、隱形冠軍企業23家,高新技術企業269家,均居全省縣級城市前列。

蘇北小縣打造高層人才強磁場

近日,記者走進江蘇碧升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研發實驗室,公司董事長張會良正帶領團隊全神貫注地測試公司產品——生物降解環保垃圾袋的性能。

「當前,生物降解材料產業是新興環保產業,屬於符合國家發展方向的朝陽產業,市場潛力將達到上千萬噸規模。新上的一條生產線,年產值能達2億元。」張會良向記者介紹。

張會良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他長期致力於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改性加工創新及研發工作,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54篇,獲授權發明專利14項……

去年6月,他被海安的引才誠意和人才政策所吸引,來到海安成立江蘇碧升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與他一同來到海安的還有一支年輕的研發團隊,15名研發人員中有5名博士、8名碩士。

在江蘇,由南到北,經濟社會呈階梯式發展。長江以北的市縣由於區位、經濟等原因,在吸引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方面,始終落後於蘇南等經濟發達地區。

海安市委、市政府始終秉持「全面釋放人才與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動能,是打開高質量發展大門的『金鑰匙』」的理念,通過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吸引和集聚了一大批人才創新創業。

重才引才,海安不斷捧出真金白銀。市財政按高於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幅5個百分點增加科技人才投入,2019年支出6.75億元,帶動全社會研發投入30.14億元,佔GDP比重達到2.66%;落實企業研發加計扣除5.8億元,高企稅收減免1.24億元;設立總規模12.7億元直投類子基金,支持各類人才創新創業。

海安還將人才工作納入全市高質量發展考核體系,實行月排名、季考核,全面提升人才工作考核權重。

2019年以來,海安有6人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44人入選江蘇省「雙創計劃」,入選數量居全省前列。

政策激勵優化創新創業生態圈

7月14日,江蘇莘翔機電有限公司負責人顏昌海收到了江蘇銀行的放款通知。

該公司是一家從事輕質高強材料汽車零配件開發與生產的小微企業。近兩年,公司原料採購成本不斷攀升,資金壓力倍增。「在市科技局工作人員的精準對接下,企業成功獲得300萬元『蘇科貸』資金,新項目的研發及產業化順利開始了!」顏昌海說。

在市場無形之手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產業優化升級的同時,還有政府的有形之手在其背後推波助瀾——營造更優的科技發展環境。

當前,中小微企業「融資難」是普遍問題,海安加快推進「蘇科貸」工作,千方百計為創新能力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資金支持。2011年至今,海安已有143家企業申請「蘇科貸」業務,貸款額度8.1億元。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海安企業科技創新熱情不減。據海安市科技局介紹,今年與中科院合作了8個重大項目,合作經費達1億元。

今年9月,李要建博士領銜的天楹「節能環保等離子體無害化廢灰處置技術」項目入選2020年度江蘇省關鍵核心技術(裝備)攻關項目名單,這是江蘇省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項目之一。

天楹集團負責人嚴聖軍介紹,「這套由天楹自主研發、掌握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等離子體氣化熔融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直接推動了危險廢物處置行業升級換代。預計年運營收入與設備銷售收入達2億元。」

近年來,海安構建政策激勵體系,出臺《推進國家創新型縣(市)建設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深化科技創新體制綜合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快創新驅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等文件,構建優化創新生態的政策體系,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稅收優惠政策落地落實。2018年,199家企業享受省級財政研發費用獎勵827萬元;2019年,264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總額達5.8億元。今年,462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總額達9.4億元。(張 曄)

相關焦點

  • 一個蘇北小縣與中科院不得不說的故事
    70個項目紮根、數百個難題被攻克——一個蘇北小縣與中科院不得不說的故事中洋集團河豚毒素試驗室的科研人員正在做魚粉質量鑑別鏡檢。11月7日,年逾75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邢定鈺帶著科研團隊再次來到位於江蘇省海安縣的江蘇繁華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企業共同推進節能調光特種玻璃項目建設,在電致變色材料、光學調控、器件應用等方面進行研究。2014年,海安叩響了國內科技界最高學術機構中國科學院的大門,藉助「中科院專家走進海安」主題活動,近千名專家學者走進海安,在海安播撒創新種子。
  • 「中科院專家走進海安」活動現場,為啥來了多名工程院院士?
    「其實從第六屆『中科院專家走進海安』開始,參加活動的就不局限於中科院的專家了。」海安市市長於立忠介紹,2014年海安牽手中科院舉辦首屆「中科院專家走進海安」活動,6年來,先後有70個中科院項目紮根海安,為該市解決數百個技術難題。
  • 中科院成功攻克小麥糊粉層分離技術
    來源:光明網記者8月19日從在北京召開的「小麥糊粉層戰略意義」研討會獲悉,小麥糊粉層的物理分離技術已被中科院嘉興中俄科技轉化中心攻克。小麥糊粉層在小麥籽粒皮層的最內層,位於小麥種皮和胚乳之間,雖僅佔麥粒總質量的7%-9%,卻富含了小麥70%以上的主要營養和精華。專家認為,小麥糊粉層對改善「三高」、便秘和肥胖症有明顯效果,是全穀物食品不可或缺的核心內容。
  • 在鄂爾多斯盆地,還攻克了一批「卡脖子」難題
    據悉,在鄂爾多斯盆地,中石油自2011年以來,針對長7源內油藏,開展了以水平井加體積壓裂、工廠化作業為主的技術攻關試驗,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術難題,顯著提高了單井產量,形成了勘探開發配套技術,2019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3.58億噸、預測地質儲量6.93億噸,目前正在建設百萬噸級開發示範區。
  • 紮根祖國大地 貢獻青春力量
    11月19日,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賽道總決賽結果出爐,「博士村長」等24個項目獲得大賽金獎。從黃土高原的「花餜餜」,到鄱陽湖邊的「魚米米」,從「太行潞黨參」到西部「參芪草」,從掌上「智」村到蟻巢傘……大學生創客們從祖國各地會聚而來,演繹著一個相同的主題——紮根祖國大地,扶智扶志,以燎原之勢的星星之火,貢獻澎湃的青春力量。
  • 中科院科學家攻關世界難題阿基米德橋「斷糧」
    世界級難題阿基米德橋是一種被固定於水面以下的封閉通道,是橋梁、隧道之外的一種跨越水域的新交通方式。橋橫截面可以為橢圓形或圓形,長度可達幾千米,寬度可達幾十米,可通行汽車鐵路。中科院力學研究所的洪友士研究員是中國頂級力學專家之一,曾任中科院力學研究所所長。
  • 江蘇蘇北是龍捲風多發地區 預報是世界級難題(圖)
    原標題:江蘇蘇北地區是中國龍捲風多發地區 預報是世界級難題  圖為當日22時許,中新網記者趕赴救援現場——鹽城阿特斯協鑫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仍下著小雨,大批消防和警察在現場救援,門口拉著警戒線。
  • 焊工劉霞:獨門技術折服德國專家,70次試驗攻克世界難題
    「牛人」焊工劉霞::70次試驗攻克世界難題,折服德國專家現如今的社會女性比男性更願意去嘗試、去成長、去拼搏。當代女性不僅擅長做母親、做家務,她們在貨車司機、飛行員、焊接工等被男性壟斷的行業裡,優秀的女性也分了一杯羹。
  • 不僅要攻克光刻機,中科院多點開花,又一項技術壁壘被打破
    ,中科院將集結全院力量,將美國「卡脖子」清單,變為科研清單。其中,光刻機成為中科院將要攻克的重要對象。除光刻機外,中科院還多點開花,又成功打破了一項技術壁壘。據報導,中科院院士李亞棟主導的新型OLED材料量產化項目,成功通過了測試階段。目前,該項目已經開工奠基,有望實現量產。據悉,該項目投資共計10.5億元。
  • 江蘇省政府關於印發蘇北蘇中地區生態保護網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蘇政發〔2017〕7號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現將《蘇北蘇中地區生態保護網建設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林木覆蓋率比2015年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自然溼地保護率達到50%以上。  三、重點任務   (一)形成一條海岸保護廊道(省沿海辦、省海洋與漁業局牽頭,蘇北蘇中相關市、縣人民政府負責落實。
  • 解放軍攻克重大難題,印度眼紅了!
    但是有一群人身負重任,不得不背井離鄉,來到這裡生活。沒錯,就是中國的邊防戰士。墨脫邊防一線的執勤點,很多在無人區。因為地形複雜,氣候條件惡劣,這些邊防點至今未通公路。邊防戰士的補給物資,只能靠官兵徒步接力背過去。據邊防戰士介紹,將物資從起點運送一線,至少需要120人接力。這是解放軍全軍唯一仍在使用徒步接力方式運送物資的邊防部隊。
  • 江蘇蘇北地區是中國龍捲風多發地區 預報是世界級難題
    中新網南京6月24日電 (記者 崔佳明)江蘇蘇北地區是中國龍捲風多發地區。龍捲風為何年年肆虐江蘇?23日夜,江蘇省氣象臺專家說,這是由於蘇北地區地勢低洼平坦、江河湖泊水網交織,處於亞熱帶和暖溫帶的氣候過渡地帶,易積聚不穩定能量,有助於龍捲生成。「龍捲風是由雷暴雲底伸展至地面的漏鬥狀雲,產生的強烈的旋風。
  • 美女科學家毅然拒絕美國國籍,攻克世界難題,首創AR技術報效祖國
    又一美女科學家回到國內,攻克世界難題,首創「AR技術」報效祖國我國如今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是從一無所有,一步一個腳印獲得了如今的地位,我國如今的成就,離不開那些在國外學有所成,隨後回國效力的科學家們。
  • 科學家攻克G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轉導難題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徐華強領銜的交叉團隊,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視紫紅質與抑制型G蛋白(Gi)複合物的近原子解析度結構,攻克了細胞信號轉導領域的重大科學難題
  • 蘇北,我太難了
    自1128年至1855年,長達727年之久的黃河改道,由於主要是侵佔淮河入海水道,所以黃河奪淮對淮河水系產生了重大影響,主要集中在淮河下遊地區,即蘇北地區。這裡的蘇北,指的是地理意義上的蘇北,即長江以北的所有地區,包括揚州、泰州、南通等地。〓 這裡說的蘇北可以說是個超大範圍了。
  • 她是中科院植物所第一位70後女副所長
    對於一個年輕學人來說,進入高深的研究領域後,科研也許是一件越來越難以取得好成績的事情。與其將時間和精力耗費在不擅長的事情上,不如去專攻更有優勢的事情,這是一個智者的選擇。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第一位70後女副所長楊秀紅正是如此撐起自己的事業高峰
  • 從藍莓中提取染髮劑,中國民企破解世界性難題
    那天,中科院的一名專家告訴她,曾在一次實驗中將藍莓果中提取的紫色素,通過生物方法轉成了黑色。劉秋萍相信,自己找到了成功的方向。  故事要從2004年春節講起,那年劉秋萍隨愛人回湖南老家過年,目睹小姑子羅菊蘭因染髮引起過敏,滿頭起包,呼吸緊促,睜眼都困難,後來送醫院治療才脫離危險。事後才知道是染髮劑中的苯胺類染料引起的過敏。  劉秋萍從網上查閱得知,染髮過敏不是個別現象。
  • 我國再次攻克世界難題
    我們國家再次攻克世界難題,我國的各項領域實現了突破!這次是繼美俄後第三個掌握此技術的國家。隨著我國家的經濟發展,我們國家在很多領域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在中國剛成立不久的時候,在發展的過程中是極為艱苦的。在很多西方國家為了技術打壓制我國,西方國家他們就對我國實行了技術封鎖導致我們國家在技術的過程中吃了不少苦頭走了不少的彎路。
  • 攻克世界難題,美國:現在阻止已來不及
    而且在科技方面,早發展的國家就有可能會對後發展的國家進行技術封鎖,中國在這方面經常就是被封鎖的那一個,不過這並不是代表著我們自己就不能發展了,而事實就是即使是被封鎖了,我們也依舊能夠突破重重障礙。攻克世界難題,美國:現在阻止已來不及。這個其實就是我們的北鬥衛星,其實此前在航空航天這一塊,我國的起步是很晚的,所以甚至在國際空間站的項目上,美國通過各種渠道去阻止我們加入其中。
  • 中科院:全力攻克光刻機
    中科院:全力攻克光刻機!據悉,ASML公司所研發的光刻機核心零部件一共由17家企業提供,而美國就佔了9家,日本佔了3家,還有幾家則來自於瑞典以及法國等,可以說沒有這些零部件的供應,想要製造出先進的EUV光刻機也是難於上青天的;不過我們國內的科技企業並不會因為有困難就放棄對光刻機的研發,根據據媒體報導顯示,我國中科院院長白春禮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