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存在之謎:反物質

2021-01-21 溯源時空宇宙

迪拉克在1929年提出了一個在物理學界非常著名的方程式,狄拉克方程。

量子力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波函數,描述粒子存在的概率。

量子力學的波函數方程是由薛丁格提出來的,也就是薛丁格方程。

薛定鍔方程是非相對論形式,但是在微觀粒子世界基本上所有的例子都是以接近光速運動,薛丁格方程此時就有點不太合適。

而狄拉克就將量子力學的薛丁格方程進行了相對論化,用洛倫茲變換進行了處理,這樣狄拉克方程,就能夠既滿足量子力學,又滿足相對論

但是狄拉克方程有一個非常反直覺的問題,根據狄拉克方程去求解會發現,電子是存在負能級的,也就是說電子還存在比基態能量更低的狀態,負能級狀態。

當時的科學界沒有人能夠理解,也沒有人能夠找到存在負能級的電子。

為了解釋這個問題,狄拉克提出一種觀點,負能級的確存在,之所以沒有被發現,是因為負能級上面,有電子把它填滿了。

根據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一個能級上可以存在一對電子,負能級的位置被佔據之後,其他電子就不能待在這個位置。

為此狄拉克還提出了狄拉克海的概念,狄拉克之海無處不在,也就是所謂的真空。

狄拉克海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負能級,一個部分是負能級上的電子,電子帶負電,負能級電子帶正電,所以整體真空不帶電。

這裡的負能級電子就是已經在實驗室發現的正電子,也就是電子的反物質。

利用密度極高的能量,就可以創造出物質來,並且創造出的物質總是成對出現的,創造一個基本粒子,同時也會創造出一個量子屬性完全相反的粒子,也就是反物質。

一對正反粒子碰撞就會發生湮滅,然後把能量回歸宇宙,因為正反物質總會同時創生和湮滅。

正反物質發生湮滅時,兩者的質量會全部轉化為能量,能量轉化率達到了100%,而氫彈爆炸時質量虧損經0.7%,其能量轉化效率是氫彈的上百倍。

所以有人設想可以利用反物質來製造武器,不僅殺傷力巨大,還不產生任何汙染,但是現實卻遠沒有想像中這麼美好。

至今為止,人類消耗數十億美元所製造出來的反物質,累計只有1納克,反物質炸彈只能存在於科幻電影中。

對反物質的研究越深入,就會讓科學家們感到越疑惑,正反物質總是同時創生,同時湮滅,那麼宇宙當中的正反物質總量應該是完全相同的,然而我們的宇宙卻沒有湮滅為能量,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得到解決。

相關焦點

  • 宇宙剩下的未解之謎之一:為什麼物質比反物質還多?
    我們知道,關於我們宇宙剩下的其中一個未解之謎是:物質為什麼有比反物質多?然而一項研究表明奇怪的中微子行為或許可以解釋長久以來的反物質之謎!反物質說到這裡,或許許多人對反物質存在疑惑,什麼是反物質呢?而電子的反粒子是正電子,它帶有與電子相同的質量,能量,自旋和等量的正電荷(正電子的電荷為+1,負電子的電荷為-1),但電性相反,正電子也就是電子的反物質。由此延伸,反物質是正常物質的反狀態,科學家設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構成的物質,也就是反物質。反物質和物質共同構成了這個宇宙,當正反物質相遇時,雙方就會相互湮滅抵消,發生爆炸並產生巨大能量。
  • 宇宙中反物質存在之謎(尋找反物質)
    尋找反物質,這種想法看起來有些奇怪,但科學探索差不多從來都是從一種奇特的想像開始的。因此 ,尋找太空中的反物質和暗物質,一直是天體物理、粒子物理和宇宙論面臨的重大疑難問題。宇宙中可能 存在反物質的想法,源於被科學界普遍公認的大爆炸學說。
  • 破解科學之謎:反物質去了哪裡?
    但科學不是萬能的,科學也有未解之謎。1928年,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建立了著名的狄拉克方程,從理論上預言了負能量的存在。1931年,狄拉克又提出「反粒子」概念來解釋「負能現象」,預言了反粒子、反物質的存在。
  • 奇怪的中微子行為可以解釋長期存在的反物質之謎
    關於我們的宇宙剩下的一個大問題是,為什麼物質比反物質多。我們可能離破解宇宙中最大、最根本的謎團之一又近了一大步。科學家們認為,當宇宙在近140億年前誕生時,它含有等量的物質和其奇異的對應物-反物質。反物質粒子與它們的「正常」表親具有相同的質量,但電荷相反。
  • 中微子將成為解開宇宙未解之謎的關鍵:物質為何存在?
    多年來,一個國際研究團隊一直隱在義大利中部的一座深山底下,不知疲倦地從已知宇宙中最冷的立方米中收集最敏感的數據。科學家們正在尋找證據,證明被稱為中微子的幽靈粒子與它們自己的反物質粒子是無法區分的。如果被證實,這一發現將解開困擾物理學家們數十年的宇宙之謎:物質究竟為什麼存在?
  • 宇宙之謎:反物質失蹤、黑色的太空及DNA代碼
    一,反物質失蹤之謎 138億年前的一瞬,「砰」的一聲,宇宙從「奇點」爆炸,物質粒子與反物質粒子同時誕生又逐對湮滅。 也許「上帝」出了偏差,物質總量比反物質多了十億分之一。
  • 反物質研究或可解開萬物存在之謎?
    人們早就習慣了周圍的物質世界。一草一木,漫天繁星,都被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這裡隱藏著一個現代物理學中最深奧的謎題之一。宇宙為什麼存在?宇宙起源於138億年前的一場大爆炸。在宇宙誕生之初產生了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理論上,每個粒子都存在一個只有電荷相反,其它性質幾乎完全相同的反物質。而物質和反物質無法在一個物理空間共存,因為二者相遇會發生湮滅,然後以光子的形式釋放能量。
  • 反物質之謎、宇宙起源、時空旅行……這些都和神秘的「宇宙弦」有關?
    目前,最廣為人們所接受的關於宇宙起源的是大爆炸理論。該理論中,宇宙是在過去有限的時間之前,由一個密度極大且溫度極高的太初狀態演變而來的。大爆炸後不久,宇宙膨脹拉伸了我們宇宙的微小種子,並將能量轉化為物質。物理學家認為,膨脹最初產生了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它們在接觸時相互湮滅。
  • 希格斯玻色子或能解開物質-反物質之謎 | 科技早頭條
    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周一至周五早間第一時間掌握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物理學 ·希格斯玻色子或能解開物質-反物質之謎最初的大爆炸產生了物質與反物質。由於正反物質相遇會湮滅,而如今宇宙由正常物質構成,說明最初的物質含量略高於反物質。正反物質不對稱性的原因,一直是未解之謎。在一篇上傳至預印本網站的論文中,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提出,這一問題可能與希格斯玻色子有關。作者指出,宇宙誕生之初,可能存在3種高能希格斯玻色子,它們很快衰變,並在該過程中生成正常物質。此外,這3種粒子能與反物質反應、湮滅。
  • 為何今天的宇宙由物質組成?宇宙中的反物質為何離奇消失?
    1932年的時候,美國物理學家安德森發現了正電子,這是人類第一次證實了反物質的存在。1955年,美國物理學家格雷西又發現了反質子,至此再無人質疑反物質的存在。  現在我們知道,所有的粒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反粒子。而且,當相同的正粒子和反粒子相遇時,二者就會發生湮滅,轉化為能量,而這個轉化過程就遵循愛因斯坦提出的質能方程,產生的能量極其巨大。
  • 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為何不對稱?答案或在引力波
    但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又的確存在,這中間發生了什麼曲折離奇的故事呢?美國、日本和加拿大科學家近日提出的一項新理論認為,早期宇宙發生的相變使中微子衰變成更多粒子(數量比反粒子多),致使正反物質的數量出現偏差。這一相變也會產生「宇宙弦」,而宇宙弦會產生引力波,探測到這些引力波,或可揭示正反物質不對稱之謎。
  • 科學家提出了反物質的存在,那麼在宇宙的另一邊,存在反宇宙嗎?
    科學家提出了反物質的存在,那麼在宇宙的另一邊,存在反宇宙嗎?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反物質這個詞,在某些科幻電影裡面,我們看到了他毀天滅地的能力,在很多的物理學猜測過程中它是宇宙當中產生的一個最基本的存在。
  • 反物質之謎的中微子線索
    自然每周簡報2020年4月21日第26期 親愛的讀者們: 本期周報中,你可以讀到:物理學家發現了中微子線索,或許有助於解開反物質之謎;有些化學家認為水根本不是一種液體——而是兩種液相共存的混合物。一處挪威山口的冰川消退了,暴露出了底下數千年前的人工製品。
  • 發現反粒子,是否揭開宇宙存在反星系?世間存在反物質?
    我們知道,物質都是由分子組成(也有直接是原子組成的物質)分子由原子構成,原子是由質子,中子和核外電子構成,元素的種類取決於原子裡的質子數,每增加一個質子數就構成一個新的元素,因此構造成繽紛多彩的世界,神秘未知的宇宙。這些粒子因而被稱為基本粒子,意指它們是構造世間萬物的基本磚塊。
  • 新的CERN研究揭示了物質反物質之謎
    這個事件產生了相同數量的物質和反物質。據信,每個粒子都有一個與其自身幾乎完全相同但具有相反電荷的反物質伴星。當粒子和它的反粒子相遇時,它們會相互湮滅 - 在一陣光線中消失。為什麼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完全是由物質構成的,這是現代物理學最大的奧秘之一。如果有相同數量的反物質,宇宙中的一切都將被消滅。我們的研究揭示了物質和反物質之間這種不對稱的新來源。
  • 七大神秘的宇宙未解之謎
    七大神秘的宇宙未解之謎為你提供世界未解之謎、奇聞異事、世界奇蹟、世界之最、世界十大、科學探索等信息。下面,小編整理了&34;的相關信息,希望可以幫助到你。七大神秘的宇宙未解之謎1.我們能看到宇宙僅僅是真實宇宙的5%。
  • 宇宙終極探秘:存在之謎
    如果「存在」是確定的,我們就不能理解什麼是「不存在」(若宇宙存在是確定的,宇宙為何存在?「不存在」是什麼狀態?)。那麼,宇宙是否存在?無論是否「存在」,宇宙都不能被理解!(如果宇宙存在,就不能理解什麼是「不存在」;如果宇宙不存在,我們為何感覺「存在」。)
  • 宇宙十大未解之謎
    目前還有很多宇宙中困擾著物理界的一些未解之謎。從暗物質到多元宇宙,是時候深入探討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真理比小說更陌生。1.暗物質–蜘蛛網行星,恆星,小行星,星系-我們實際上可以看到的東西-不到宇宙總數的5%。科學家認為,另外約25%是一種奇怪的物質,稱為暗物質:我們看不到它,我們不了解它,但是我們可以肯定它在那裡。
  • 反物質究竟是什麼?在「事件視界」之外的存在不只有物質
    在太空中,會有大量的光「轟擊」具有巨型磁場的黑洞,同時產生出物質與反物質。奇怪的是,反粒子轉瞬即逝,人們看不到或捕捉不到反物質。反物質去哪兒了?這在物理學界還是一個謎。沒有準確的哲學的指導,科學就會變成「瞎子」。人們知道反物質是存在的,高科技手段卻「找不到」,這就須要另闢蹊徑了。
  • 宇宙物質的組成有全新發現,反物質和暗物質很可能扮演著重要角色
    我們的宇宙物質形成,一直是科學家十分重視的研究,他們之所以希望研究物質的演化和形成機制,其實就是想解開宇宙形成的奧秘。我們知道宇宙最初的狀態是一個無限小的奇異點,內部隱藏著我們無法估量的能量,但是此時的宇宙不存在時間、空間,因為一切都是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