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學習成「潮流」,這裡會誕生一個「英語版抖音」嗎?

2020-12-03 新浪財經

來源:36氪

來源 | 36氪Pro(ID:Krtech36kr)

文 | 靜婷

圖片來源 | unsplash

「教育」已經成為了短視頻平臺必備的品類。

據央視網 4 月報導,過去一年有近 2000 萬人在B 站學習,學習人數相當於去年高考人數的 2 倍,B 站正在成為年輕人學習的首要陣地。

據抖音透露,截至今年 6 月,抖音平臺青少年教育類內容短視頻數量超過 547 萬,累計播放量超過 4752 億,青少年短視頻教育內容,已成為抖音內容生態重要組成部分。

據快手大數據研究院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快手教育短視頻作者超過 99 萬,累計生產量高達 2 億。在受眾端,作品日均播放總量超過 22 億,日均點讚量超過 6000 萬。

由這三大平臺發布的播放數據可知:教育內容與短視頻極度適配。設計劇情、卡節奏和重剪輯的內容設計緩衝了「學習」本身的枯燥,營造了「輕鬆學知識」的氛圍,所以收穫了播放量和傳播的雙重成功。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一批正被短視頻改造的教育新產品:英語短視頻平臺。

在教育產品在人群和功能越來越細分、精確的趨勢下,我們認為這是一類有機會成為英語學習者「底層入口」的產品。這個行業裡的某些產品或者設計可能曾受到抖音等平臺的啟發,但在使用感上完全不同於「在抖音上看英語短視頻」。

本文的核心提示:

英語短視頻產品有哪些、基本的使用邏輯和模式是怎樣的?

英語短視頻平臺會替代原有產品形態嗎?

英語短視頻的優勢和延展性在哪?

面臨的問題和未來可能的發展形態。

3個「抖音類」短視頻平臺 + 「3個短視頻 & 課程」

在產品上,目前這類短視頻教育平臺有兩類(建議大家先下載體驗後再繼續閱讀):

以 15 秒的短視頻流為主,有秒熊英語、鮮榨語感和秒學英語;

從看視頻切入,為課程導流/用課程變現的一點英語、湯圓英語和海鷗看世界,使用邏輯更傾向於長視頻平臺。

這六款產品代表的核心趨勢是:一批以「短視頻」作為英語學習載體的產品正在來襲,幫用戶練聽力、培養語感。具體來看 ——

1、秒熊英語

主打時長控制在 15 秒的「小視頻」,一個視頻會連播三遍,內容由 up 主上傳,品類包括影視、娛樂、人文社科等,除了視頻流外,用戶可以在發現頁找感興趣的相關話題。目前產品擁有「單詞查詢、字幕與倍速切換、字幕開關、視頻上傳」等功能。

2、鮮榨語感

視頻多在 15 秒以內,由 up 主自產自傳,所以內容以日常生活場景為主。用戶可以從「簡單-進階-真實世界」裡選擇難度等級;視頻會連續播放直到聽懂下滑為止,第一遍為「無字幕版本」,全程無中文,用戶如果漏聽了可以選擇「回到上一句」。

3、秒學英語

由「趣配音」團隊(杭州菲助科技有限公司)開發,有自由模式和學習模式兩種可選,自由模式裡可選倍速和字幕;而學習模式中則增加了「配音」一項,配完後由系統打分,承襲了趣配音的產品設計。

4、一點英語

由「深圳無覓科技有限公司」開發(與「無覓閱讀」同屬一家公司),產品邏輯更像長視頻平臺,視頻時長從一分鐘到十幾分鐘不等;商業模式上有會員(30元/月)、課程(聽力訓練營和口語訓練營 98元/30天)兩類。

5、湯圓英語

頭條孵化產品(由字節跳動子公司「北京比特智學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內容包括課程(單價98元)和短視頻學單詞(短視頻分了難度梯度)兩部分。目前上線了「MrYang楊家成英語」、輕課口語教師「克裡斯託」、雅思全球考官「大白外教英語」三門課程,老師均為抖音英語學習的大 IP,其課程由場景視頻+跟讀打分+視頻對話挑戰(挑戰完成/高分可獲課程紅包)三部分構成。

分別是視頻、課程列表和試聽課對話界面

6、海鷗看世界

由友鄰優課孵化,使用方式上類似長視頻平臺,後成為友鄰優課課程的銷售渠道之一;產品和公眾號在今年六月之後不再更新。

在逐個體驗之後,個人的結論是: 短是「低門檻」的核心。

對於英語學習者來說,聽力長度增加一部分,難度可能會翻倍;15 秒、1分鐘、10分鐘的不同時長對於使用者天差地別。

以 15 秒的內容為例,這個時長的承載量是 50 個左右的單詞 / 4 - 8 個短句;可能會出現幾個聽不懂的詞和語速過快的句子。而當視頻長度在 1 分鐘以上,沒聽懂的部分的累積會導致聽力難度陡然增加,同時消耗用戶的耐心和意志力。

英語短視頻平臺會替代誰?

在聽、讀類英語學習進階到視頻之前,「聽力產品」佔據了一大類市場。

此前聽力學習的產品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面向考培的專業聽力產品,如可可英語等,相當於一個聽力材料的「多啦A夢口袋」,海量真題、廣播、影視原聲多到聽不完,且產品做了很多專業練聽力的設計:如精聽需要的調倍速、跟讀、單句/全篇循環、聽寫、字幕查詞等。這裡每個功能的每次使用,都是一次用戶數據學習數據的積累。

但即使有足夠豐富的用戶數據,很多聽力還是一款「資料庫」產品,用戶需要自己去找應該聽什麼、適合聽什麼、自己設計學習路徑。而且這類產品本身也存在使用場景受限(集中在考試前的複習)、用戶群受限的短板。

可可英語產品界面及功能

另一個這類聽力產品的問題在於:盲聽時需要精神高度集中,不然很容易「一句聽不懂後面全走神」(想想你的大學六級聽力考試)。但我們換到另一個畫面裡:當你在看一個無字幕電影片段的時候,即使你並不能完全聽懂他在說什麼,但在那個場景下,他的動作、神態都可以幫你理解他的表達,而且你無需強打精神集中注意力。

所以,「短視頻」是目前更符合場景需求的產品形態,給用戶的場景感更強、更能聚焦學習注意力。

第二類是針對某一類精準人群的英語聽力產品/課程,如面向成人的「輕課程」,通常會聚焦在某個主題上,如旅行英語聽力等,中英混合地講述一個場景或者知識點,細化到語法、例句和用詞,每天大概學習 20 分鐘。這類產品的問題在於:1)人群細分受眾窄;2)內容多是標品,難以做到真正的個性化。

優勢:產品的使用門檻更低、用戶群體更大、產品的延展性更強

相比於前兩者,這一批教育平臺選擇了「短視頻」作為呈現形式,其優勢在於:

1)內容為生活場景/影視劇片段/國外視頻材料,材料普適,用戶範圍是泛英語學習者;

2)視頻本身就更接近真實語言使用的環境,降低了「盲聽學習」的難度,同時也降低了學習者面對「學習」時的心理壓力;

3)短視頻的形式沉浸感更強;

4)承襲了專業聽力工具裡的核心功能,如調倍速、設置字幕、循環播放、字幕查詞、視頻切片等;這些功能也是這類教育產品區別於「用抖音看英語視頻」的核心。(建議看不懂這一條的用戶親自下載上述的幾個APP體驗一下~)

除了上述優勢之外,這類產品在「聽」的基礎上,正在試著融「跟讀」or「對話」、「記單詞」於一體,融合更多的學英語的環節進來。目前秒學英語和湯圓英語已經上線了跟讀or對話、再由系統打分的設計。

但這裡存在一個 bug:秒學英語裡有很多視頻都是英文原聲,過快的語速並不適合初、中級學習者直接學習跟讀,所以這部分還需要做一個內容的篩選。除了內容不適合外,另一個疑惑是「聽」和「跟讀揪音」完全是兩個學習體系,後者想要做的好還需要語音測評體系、矯正方案、甚至追溯到重教發音規則上(參考流利說)。「聽」和「讀」看起來似乎是語言的輸入和輸出,但實際我們會覺得這一步設計在產品初期是南轅北轍。

在單詞上做延展是我們更看好的一步,因為單詞本來就是基礎。這裡引入一個記單詞的理論是:一個單詞在短時間內被「看見」七次才能被人記住。上述的很多產品都設計了字幕查詞的功能,而本身查詞又是一個標記行為。所以後面可能延伸的設計是,推送「含有被查詢過的詞的相關視頻」給用戶,幫他們在語境裡記單詞,這個形態是不是有點像「金山詞霸」+「扇貝」?

教育工具難盈利,但或許社區會是新思路?

教育工具難變現的窘境已經持續了很久。

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是:國內用戶更願意為一個普通的真人老師 / 課程付費,而在產品會員上的付費意願大打折扣。所以國內大部分工具/內容產品的邏輯是:在原有內容和功能的基礎上,增加課程導流廣告/自研課程。

在變現之前,繞不過去的指標是用戶的留存。前面我們已經花了大篇幅介紹了這類產品低門檻、受眾廣的邏輯。但與之相對的,當這款產品內容相對輕量化、不與任何考培掛鈎、沒有學習上顯性的直接反饋的時候,就更依賴完善的留存和召回體系。

上述的一部分產品會在個人主頁展示出學習天數、時長等,之後可能會做打卡、勳章、返利、誘導分享等常規設計;個人認為另一個可能行之有效的思路是:怎麼把學習的內容和進步系統化、顯性化,讓用戶在學習時長等信息之外,看得到明確的收穫?

除了視頻+課程的常規體系,這類產品另一個想像空間在於,會誕生一個「英語的抖音」嗎?

以鮮榨語感為例:從產品形態來看,鮮榨語感的內容並不是搬運剪輯國外影視劇而來,而是請了一批英語為母語的 up 主上傳生活視頻,所以視頻都是基於第一人稱的真實場景。

在這種內容平臺裡,用戶更容易基於真人和真實場景而產生「點讚」、「評論」和「關注」行為,這些互動行為是社區內產生情感連結的基礎,也是提高雙邊粘性的利器:up主 因為「關注」和「回聲」有持續做優質內容的動力;而學習者因為欣賞和交流更願意在社區內活躍和留存。

雖然現在去想像他們未來的形態還為時尚早,但我們非常期待「英文版抖音」出現的那一天。

相關焦點

  • 抖音快手「脫鉤」短視頻
    這一脫鉤儀式在最近完成爆發,據「Tech星球」報導,9月28日,抖音在最新的13.1版本中,將「抖音短視頻」中的「短視頻」關鍵詞剔除,僅顯示為「抖音」APP。固有標籤的褪去,往往意味著新的增長階段。2013年7月,快手在產品名稱中去掉「GIF」標籤,並開啟日活年增長100倍的奇蹟。
  • 又一視頻社交產品落地,「騰訊新聞極速版」變身為「有味」App
    從2013年第一款短視頻微視誕生,到如今視頻號開始內測,在這七年時間裡,騰訊的短視頻火焰從未熄滅。近日,據媒體消息,騰訊將「騰訊新聞極速版」App升級改造為一款名叫「有味」的產品,後者的定位是「美好生活分享平臺」。
  • 短視頻和電商的「618 探戈」、「吸金黑洞」字節跳動以及優衣庫的...
    今年 618 電商、短視頻各找各搭大戰之前,拉幫結派,可能不僅僅是給自己壯膽。離年中大促 6·18 還有不到三周,中國兩大電商平臺,紛紛找到了短視頻領域的幫手,來擴大自己的優勢。這邊京東和快手剛剛宣布結盟,那邊抖音頁面已經加入淘寶連結。
  • 抖音「造音行動」寫下音樂市場新玩法
    據了解,該歌曲demo期,「造音行動」的運營就介入從挑選、參與製作到宣發、同出品的全過程,完全從0開始推廣。 當抖音的「造音行動」展示了其縮短傳統唱片時代從創作、製作、宣傳、傳播周期以及延長有效播放生命力的能力。無論對創作者還是音樂本身而言,可視化的影響,顯然都不再只是一個趨勢那麼簡單了。
  • 創投日報 | 「英語版抖音」或將誕生;AI助力旅遊服務、水產凍品B2B...
    同時,「安進」將以約27億美金,或美國存託股票(ADS)每股174.85美元的價格,購入20.5%的百濟神州股份……(查看更多請點這裡) 企業服務 項目報導: 成立於2017年底,「股加加」主要為企業提供股權激勵管理服務
  • 想做「燈塔」的Quibi,不想做「燈塔」的中國玩家
    一個評論寫道:」它把一個故事分解成 8-10 分鐘的量級,然後只在小屏幕上提供。這對我來說糟糕透了。「首先,從觀看形式上來說,人們已經普遍接受了豎屏看短視頻的消費方式,其消費時長早在 2018 年 12 月就已經超過長視頻。其次,從內容形式上來說,劇集在短時間內高潮迭起的要求,在抖音快手更是玩轉地巔峰造極。成熟的情節故事型短視頻早已超越抖音早期的音樂舞蹈視頻,成為主流。
  • 劉興亮丨2017直播「已死」,2020帶貨「重生」
    ,帶貨1.1億;「淘寶一姐」薇婭直播賣火箭,售價「只要」4000萬;100多位縣長、市長走進直播間為當地產品「代言」;董明珠成「帶貨女王」,直播銷售超7億;劉濤、陳赫、李小璐等明星扎堆入局直播掀起帶貨新玩法……在疫情防控的宅經濟「催熟」下,直播帶貨迅速在各行各業得到應用,無論年齡、背景、性別和區域,這期間我們每一個人都在不同場景下被普及了直播,這已經成為一股席捲全民的新力量
  • 短視頻的第二戰場:抖音、快手、B站剪輯軟體PK
    必剪的誕生,更多的是對於移動端剪輯的補充,與PC端形成互補。不過,必剪增加了錄屏功能,對於錄製遊戲視頻的UP主來說很友好。在首頁上,必剪將「錄屏」與「錄音提詞」提到了與「剪輯」同樣重要的位置上。直到 8 月18日更新的版本中,「剪映」直接表示自己是抖音官方剪輯神器,於是單日最高下載量破 33 w。同時,從剪映直接分享到抖音的短視頻,會攜帶剪映標籤,獲得了更多曝光。今年7月,B站攜「必剪」姍姍來遲。所以必剪在App Store上的評分人數不多。與剪映、快影不同,必剪沒有標榜自己是B站官方剪輯神器,而是定位為「年輕人都在用的剪輯神器」。1.
  • 「2020抖音看見音樂計劃」圓滿落幕,音樂人夢想在這個夏天不打烊
    自「2020抖音看見音樂計劃」啟動以來,無數優質的音樂作品在這裡被聽見,多元的音樂人因此走進大眾視野,不僅收穫了更多圈層的關注,也從活動中獲取了收益補貼。據抖音官方數據顯示,截至目前,2020抖音看見音樂計劃參賽歌曲視頻播放量突破601億,參賽歌曲數量超5萬首,參賽音樂人累計漲粉更是突破了3458萬。
  • 「麵包英語」,成人英語培訓的另一種思考
    高分低能或許是國內無奈的應試教育下特有的產物,尤其在語言學習方面,由於語言學習對於交流互動的特殊需求性,也由於大多數國人骨子裡的內向性格,讓這種尷尬成為了普遍存在。成人英語培訓一直是個尷尬的存在,由於成人英語學習中對口語運用的需求特殊性,就像很多健身房的會員身份一樣,成人英語培訓成了一種白費錢還伴隨愧疚感的負擔。
  • 自己動手做一個「蠢萌」的機器人,順便學習下編程
    前言如果你已經上了年紀,應該對「好記星」和「五維立體記憶法」這兩個名字並不陌生。雖然產品略坑,但「五維立體記憶法」中充分利用眼、耳、口、手、腦多個器官提高背英語單詞效率的邏輯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和背單詞類似,想學好編程、電子、機械等這些抽象的學科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有沒有一種更「具象」並且可以調動多個器官的方法來學好這些學科呢?
  • 給skr提供釋義的「小雞詞典」,會成為一個玩梗的社區嗎
    在這裡不同人群互相學習、互相借鑑,既降低了溝通中因為不懂梗而產生尷尬的機率,也增加了了解其他衝浪網友的新機會。小雞詞典還會鼓勵用戶,對「老詞」進行「新解」。近期,因B站推出的青年節視頻而引發激烈討論的「後浪」一詞,又在網際網路上衍生出了「中浪」、「非浪」和「韭浪」等等新詞。小雞詞典上不但有數條對「後浪」的解釋,對新詞的開發也沒有被落下——逗悶子、抖機靈或者開腦洞,都存在於此。
  • 對標抖音剪映、快手快影,愛奇藝推出隨刻創作短視頻製作工具
    這也是其在4月2日正式全渠道上線「愛奇藝隨刻版」App後,在短視頻賽道的又一次嘗試。值得一提的是,從兩款產品的命名及發布時間來看,兩者屬於同一系列的配套產品。據官方介紹,「隨刻版」App內除愛奇藝自製及版權長視頻內容外,亦有創作者分享的短視頻內容。
  • 歐盟「史上最嚴」數據保護法 GDPR 生效;騰訊上線「下飯視頻」;中...
    在今年初,華盛頓大學人工智慧專家 Pedro Domingos 教授的發推特:GDPR 要求算法有可解釋性,這讓深度學習成了違法行為。(來源:新浪科技、新智元)騰訊再加短視頻籌碼:上線橫屏產品「下飯視頻」在復活微視之後,近日,騰訊再上線了一款短視頻產品「下飯視頻」,產品形態為橫屏短視頻
  • 「前英語老師」羅永浩第二次直播的詞典筆,為什麼說是英語學習神器?
    還有一個產品與他「前英語老師」的身份密切相關,那就是有道詞典筆 2.0。「詞典筆,這個我很喜歡」這款詞典筆是一個英語學習「神器」,在 2019 年的極客之選年度評選中獲得了「年度智能學習硬體」。它可以像螢光筆一樣快速在書本上進行掃描,集查詞、翻譯、跟讀功能於一身。
  • 讓人人都能製作短視頻,短視頻編輯平臺「FlexClip」月活用戶已達33萬
    短視頻內容正在加速搶佔用戶時間。據QuestMobile,2019年6月,短視頻的人均使用時長為22.3小時,同比增速達8.6%,其時長絕對值和同比增速均在包括手機遊戲、在線音樂、在線閱讀以及其他視頻在內的泛娛樂產品中排名第一。
  • 「社畜」青年為什麼需要「沙雕」文化?
    生活中單純的戀愛常見,但沙雕風的戀愛可能八成要被分手,但作為影視作品,就是要來點源於生活,又和生活不一樣的味道,於是各種沙雕風的戀愛、甜寵劇成為新品種被開發出來。不同於早些年的純喜劇,沙雕青春甜寵,表面看起來還是比較「正經」的產品,但會融入各種腦洞,時不時凸顯搞笑的一面。
  • 二十年前的全民學英語風潮,如今變成了「學 Python」
    不過這裡有一個容易混淆的地方,很多培訓課程都會把 Python 和人工智慧劃等號,但其實不然,人工智慧是一個廣泛的概念,Python 涉及到的只是人工智慧中的深度學習,比如人生苦短,我學 Python正如前文所說,Python 的學習門檻較低,學習曲線非常平滑,所以流行起來後,它的使用也不再局限於程式設計師和科研人員,比如很多運營崗位的招聘需求上都會寫上「熟悉 Python 者優先」,全民學 Python 可能還是誇張了點,但你身邊總能找到一兩個學 Python 學到頭禿或掌握了新技能成就滿滿的人。
  • 抖音一天播放1.2億!「吃狗糧」視頻火了
    想知道每天都有哪些爆款內容出街嗎?我們幫你找!這裡是新榜近期的新欄目「微抖快紅爆款」,周一至周五每日一更,今天是第 16 期。我們將從微信、抖音、快手、小紅書入手,搜羅各平臺的最新爆款內容,供各位參考。
  • 出海乾貨 | 「2 分鐘賣貨600萬」,獨立站賣家該如何起步「短視頻...
    李佳琦,5分鐘帶貨15000支口紅,是國內眾所周知的短視頻標杆。近期湧現了一夜爆紅的「麗江石榴哥」,通過抖音20分鐘賣出600萬的石榴,因此創造了屬於自己的電商奇蹟。 大電商時代下,生活和工作節奏非常快,信息碎片化、同質化嚴重,而當下的短視頻則符合了人們閱讀需求,進而成為商家帶貨變現的一個重要渠道。使得「短視頻 + 電商,流量與賣貨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