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光:今天報出來,我認為是好事

2021-01-10 人民日報海外網

今天(2月13日),老胡非常榮幸能再次請到疾控專家曾光教授。2周前,他曾對我說,防疫工作永遠是在一個非常複雜的動態環境下進行的。今天,湖北突然宣布增加了14000多個病例,其他省是否也會有這種情況?現在疫情到底處在什麼階段?我們又處於這場防疫戰的什麼位置呢?

胡錫進:從現在的數據上看,您判斷我們今天處在這場防疫戰的什麼位置?

曾光:我這樣看,首先全國疫情分成兩個戰場,一個是湖北以外各省市,這個戰場甚至說可以延伸到國外,另一個是武漢,這兩個戰場的形勢是完全不同的。我們先看一個流行病學上的係數,武漢這個係數甚至大於6。什麼概念呢?這個係數為2,就是1個人傳2個人,2個人傳4個人,4個人傳8個人。係數為5,1個人傳5個人,5個傳25個…125個,是這樣傳播的。現在看起來各省沒有出現這種情況,現在不但係數沒有大於2,而是小於1,小於1就是平均一個病人產生不了一例下一代病人,它的總數是減少的。如果等於1,這個數字不變,大於1是增加的。現在它已經減少了。

胡錫進:是新增病例在減少,總的實際病例還在增加。

曾光:我們看新增病例很重要,但這個指標主要是供社會發布的一個指標,不是一個特別敏感的指標。敏感指標應該反映疾病發生時候的情況,新冠病毒從感染到就診,從就診到確診,要經歷一個潛伏期,時間很長,現在看的數字上升和下降,都是十幾天前的感染情況。但我為什麼堅信它下降,我堅信兩條:一條是中央的決策,湖北省內、武漢市內的人不再出去,交通都切斷,這個切斷我相信是非常堅定的、沒有含糊的一個強大措施。同時我們還看到,湖北省以外的情況病死率大幅下降,醫務人員感染率大幅下降,雖然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甚至有些沒有症狀的感染者可能在傳播,讓疫情防控複雜化,但我相信,總體疫情統計是準確的,說明各地採取了嚴格的措施。這是第二個堅信。但另一個戰場是湖北和武漢,這個戰場的情況確實比較複雜。我為什麼對這個是否湖北以外分得很清楚,為什麼我沒有對這個戰場做評論,因為我覺得不明朗,還有一些我看不清楚的因素。

胡錫進:哪些因素你看不清楚?

曾光:武漢的實際情況有這幾個特徵,病死率、死亡數非常高。為什麼這麼高?一定有防控漏洞,涉及到老年人群、慢性病人群。另外還有醫務人員,醫務人員感染為什麼這麼高?說明應對準備沒有做好,還有漏洞,但這些都是十幾天前的事情。我覺得武漢和湖北省正在走向正確的道路。前幾天,開始把四類人員全部集中收治,確診病例都要收治,疑似病例收治,密切接觸者集中觀察,還有發現的聚集性病例,這個措施是很強有力的措施。湖北省和武漢市執行難度很大。今天把這一萬四千多病人報出來,我認為是好事。把過去存在的一些潛在問題都清理出來,清理出來有幾個好處,首先這些人住院方便了,能夠及時治療,減少危重病人,減少病死率很重要。

胡錫進:您認為武漢現在這種堅決的隔離措施,如果能做到位的話,一兩個潛伏期就能夠翻盤,如果做不到位,那很難說?

曾光:對。一個潛伏期應該看到效果,兩個潛伏期應該大幅下降。北京SARS期間,高峰期是2003年4月28日、29日,我們採取堅決措施,到5月21日是最後一個病例。這時間也就是三周多,而且是最後一例。但新型冠狀病毒有一點不能和SARS相比。SARS那個戰線是清楚的,敵人再兇惡,我知道誰是敵人,現在這個戰線半清楚半不清楚。但根據我的判斷,大多數還是清楚的,少部分是出現了隱匿的,但整個來看數字是往下走的。

胡錫進:現在全國各地出現復工潮,很多人離開居住地來到工作地,這樣大規模的人員流動風險到底有多大?

曾光:這個風險我們國家相當重視。各種宣傳,鼓勵全程戴口罩,帶洗手液,都是為了減少風險。但這個人員流動還是太大了,據我所知,涉及到1億6千萬人次這麼大洪流,坐高鐵、長途車、飛機,肯定有防不勝防的地方。我覺得風險在哪兒?一個人從感染到發病到確診,怎麼也要10天以上,甚至半個月,但是我們看不到,目前看到的還是十幾天以前感染的數字,還是下降的,人們很容易麻痺,實際上下降裡面隱藏著上升。我覺得這個點應該告訴老百姓,應該告訴各級政府,要警惕。只有春運結束10天到半個月以後,才知道實際上發生了什麼。

胡錫進:我看到實際上各地政府也沒有放鬆,很多地方採取了較為極端的措施,如何把握這個平衡呢?既要恢復生產,經濟生活不能完全終止,又要把您說的風險控制住,這個平衡點在哪兒?

曾光:原則就是防疫和生產兩不誤。不能等疾病完全消失了恢復生產,那是不可能的。必須一邊防,一邊回來,恢復生產。而且我覺得這個時間不會太長。這段時間就格外注意,但也不必要採取過分的措施。我聽說有的地方,要求對所有發熱病人做核酸檢測,這個工作量太大了,這麼大社會成本承受不住。有的地方主要風險是外來人口,尤其是疫區來的,對這部分人如果有發熱,優先監測。

胡錫進:比如湖北十堰有一個區,宣布進入戰時狀態,居民都不能離開家,食品都是送到家,還有一個西部城市沒有發現一個病例,但依然處於一級防控,這種做法您覺得有必要嗎?

曾光:我覺得這種成本的防控丟掉了一個東西。公共衛生防控從來都是講成本效益的。你動員了多少物力、人力、財力,取得了多少效果。公共衛生從來講經濟學評價。現在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把流行病學調查丟了,早期的線索丟了,那等於打仗沒有情報,到處亂開槍。對湖北十堰為什麼採取這樣的措施我不太清楚,我不了解具體情況,不做評議。不過,我建議湖北以外的地區應該採取精準措施。比如我覺得北京做得比較好,公布病例信息,公布到小區為止,到小區我建議公布到單元為止。不必盲目擴大,也不必張三李四的,不必要造成過多的恐慌,本小區的知道一下,本單元出門最好少坐電梯,當然也最好少出門。所以我強調流行病學的重要性,流行病學的動態分析,要告訴社會。現在我覺得我們這方面做得少了些,我們公共衛生大夫的聲音趕不上臨床大夫的聲音。臨床醫生是非常讓我們欽佩的,他們是白衣天使,武漢現在是全球聚集白衣天使最密集的城市。他們是很可敬可愛的。

胡錫進:臨床醫生和流行病學專家,公眾可能分不清二者的區別。

曾光:臨床醫生主要面向個體,怎麼治好這個病人,流行病學家是面向群體的,這個疾病在社會上怎麼運動,什麼趨勢,社會防控策略是什麼。我們現在把武漢和湖北以外分成兩個戰場,這就是流行病學專家視角。流行病學家要告訴社會,現在和我們做鬥爭的不僅僅是冠狀病毒肺炎,而是冠狀病毒感染,這是我們的責任,包括潛伏期多長,每個病人隔離多長時間,包括整個疾病的自然史,這裡面要做很多艱苦的工作。

胡錫進:前些日子有流行病學專家說過「可防可控」,但後來發現沒控住沒防住,所以大家有些意見,您怎麼看?

曾光:「可防可控」沒有問題,不要檢討這個口號。所有傳染病都可防可控,關鍵是沒防好控好,要檢討為什麼沒防好沒控好。所有我們現在做的都是在防控。

胡錫進:以北京、上海為例,這兩個城市的人們什麼時候能出去看電影吃飯?

曾光:室內活動,我覺得再推推,室外活動現在就可以。這個病毒主要是密閉空間的傳播,去戶外,去公園,去香山,都可以。空曠場合的傳播概率極低,病毒在戶外擴散得非常快,不到一定密度感染不了人。目前新型冠狀病毒還沒有確定氣溶膠傳播,SARS時期是確定氣溶膠傳播的,那時感染最嚴重的是人民醫院,但人民醫院附近的居民沒有感染的,對面衛生部也沒有感染的。因為它飄不了那麼遠。但後來為什麼要建小湯山醫院?建在35公裡以外,人們心理上不緊張了。病毒傳播,主要還是近距離、密切接觸傳播。

來源:胡錫進觀察

相關焦點

  • 曾光:恐懼的傳染比病毒快百倍
    但我想告訴大家一件事,我昨天從人民日報得知,中國已經生產出第一批A肝疫苗。在這方面,中國還會進步,也許二三十年以後,你今天說的這些數字,都將被顛覆。」話畢,全場熱烈鼓掌。美國疾控中心一位負責人專門走過去對他說:「你講得很好,在這樣的場合,你應該為你的國家說話。」不久後的一天,曾光接到一封邀請信,請他參加一個非常重要的學術活動。
  • 曾光香港求學 探班尉遲黃橙子
    鳳凰衛視9月5日《鳳凰太空站》節目 以下為部分文字實錄:曾光:大家好,我是曾光,大家一定非常奇怪為什麼我今天會突然出現在這裡吧,其實今天也是專程來到我們鳳凰新的辦公室裡,因為這一年我要在香港讀書,而且學習的是英語專業,所以其實今天也是專程選了一個沒有課的日子,然後過來探探班
  • 我國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獲「吳楊獎」特殊貢獻獎,他這樣說
    55年醫學經歷,41年公共衛生職業生涯;從SARS暴發到新冠病毒猖獗流行,在重重迷霧中率隊調查,在關鍵時刻提出對策建議,在實戰中培訓現場流行病學隊伍……在今天舉行的吳階平—保羅 · 楊森醫學藥學獎頒獎典禮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前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這位「超期服役」的老疾控人榮獲「吳楊獎」特殊貢獻獎。
  • 曾光:武漢的戰役是在敵我界限不清的前提下開始的
    曾光:我是1月8日晚上接到的通知,要為一種「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提供諮詢意見。第二天早上,我就坐飛機飛往武漢。可以說是臨時參戰,國家緊急需要我,我覺得義無反顧,就算是退休的老將也得出馬。我覺得到正月十五,應該能看到成效。如果這個疫情拐點出現,武漢人有很大的貢獻。《環球人物》:這段時間網上有人提出質疑,認為專家在疫情早期的判斷有誤,當時就應該提高警惕性,您怎麼看?曾光:專家對於未知病毒變化的警惕性是一直存在的,對於未知病毒的了解也是日新月異的。
  • 疾控專家曾光:疫情第二階段或持續1~2年甚至更長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19日在人民政協報主辦的一場主題座談會上表示,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中國現在出現疫情頻發和多發的情況,疫情第二階段可能會持續1~2年甚至更長。
  • 疾控專家曾光:疫情第二階段或持續1~2年甚至更長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19日在人民政協報主辦的一場主題座談會上表示,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中國現在出現疫情頻發和多發的情況,疫情第二階段可能會持續1~2年甚至更長。
  • 曾光:疫情第二階段或持續1~2年甚至更長,或需要重視公共衛生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19日在人民政協報主辦的一場主題座談會上表示,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中國現在出現疫情頻發和多發的情況,疫情第二階段可能會持續1~2年甚至更長。
  • 七國連線 曾光教授為海外華僑留學生解答了哪些問題
    央視網3月25日晚同來自美國、英國、義大利、德國、韓國、瑞士和澳大利亞7個國家的居民、留學生和華僑連線,與國家疾控中心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一起對話,遠程get防疫技能。曾光:要認真參考國內防疫措施1、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形勢下,海外留學生到底該不該回國?如果已打算回國,在路上又該如何做好防護,減少感染的風險?
  • 中國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來肥做學術報告
    有獎評新聞   安徽市場報1月23日訊 1月21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應邀在合肥為市縣區四大班子領導及市直各部委辦局主要負責人做學術報告
  • 中疾控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回應「武漢8人被約談」:他們是可敬的
    所以我想我們這個拐點的出現,就是武漢人的貢獻。 曾光:意味著武漢輸出病例降低到最低,甚至降低到零。我覺得大概這麼說到正月十五,應該看到明顯的成效。現在是一個時機,第一步一定要把武漢之外的病例迅速控制。我覺得應該有決心也有這個能力加以控制了。
  • 衛健委流行病專家曾光解讀疫情反彈:再停止春運是因噎廢食
    曾光:我認為在中國出現這種局面還是可防可控的,新出現的疫情發生後,各地都反應迅速,無論同時涉及到幾個地方,都可以自己形成一個戰場。病毒確實防不勝防,中國沒有一個城市可以認為自己不被病毒突破。但關鍵是早期發現、早期清零。現在我們跟病毒的鬥爭可以說進入了第二階段。
  •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應該是哺乳動物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1月22日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應該是哺乳動物,不是禽類」。而針對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已經出現的「社區傳播」,他認為,「出現第三代、第四代傳播者,都有可能。」
  • 曾光談喀什疫情:需要儘快完成流行病學調查才能看清疫情走勢
    中新社記者採訪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曾光,對此進行解讀。【解說】曾光指出,此次疫情與過去幾次疫情有一些不同之處,首先它發生在少數民族農村地區,其次,出現大量無症狀感染者,但卻沒有一例確診病例,這都需要後續進行大量調查研究。
  • 曾光:比賽過程就像微縮人生 拒絕娛樂圈
    比賽過程就像「微縮人生」曾光很健談,思路清晰。對剛剛過去的4個月的比賽,她說就像經歷了一場「微縮人生」。「和我以前想像的比賽太不一樣了,我以為只是在舞臺上展示自己,沒想到去了那麼多地方,接觸那麼多人,經歷那麼多事,和那麼多名人面對面接觸。」
  • 曾光解讀疫情反彈:停止春運是因噎廢食
    對此,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在接受鳳凰網財經《封面》專訪時解讀了此輪疫情反彈。他認為現在的情況下,停止春運無異於因噎廢食。據鳳凰財經官方微博1月7日發布的採訪視頻顯示,曾光稱,「最近十一和中秋雙節的人群流動的效果很成功,春運為什麼不能繼續?
  • 曾光:傳染病溯源「不清楚是正常,搞清楚一定是例外」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以下為發言實錄摘要:今天參加這個會議,有兩個關鍵詞:智慧醫療、數位化公共衛生。我認為公共衛生和醫療是兩回事。公共衛生側重於疾病預防和控制,醫療側重於治療。
  • 曾光:獲得華姐冠軍後壓力太大了
    小時候我就是一平凡女孩曾光是個土生土長的西安女孩,由於在西關一所小學讀書,所以西門內外是她小時候經常活動的區域,「我一直都是個很內向的人,小時候既不淘氣,也沒有太多的話,一坐在那裡可以幾個小時不起身,不寫完作業絕不出門,是老師和家長都很放心的那種孩子,4歲那年我就被送到了小天鵝藝術團學習舞蹈。」
  • 曾光:病毒溯源應該適可而止,不可能徹底搞清楚|鳳凰《封面》
    (以下內容節選自曾光:停止春運是因噎廢食,不要有點風吹草動就心慌|鳳凰《封面》 )《封面》:現在仍有部分國際輿論說武漢當時沒有做好防控,對於疫情的擴散有一定責任。《封面》:世衛派出的專家組可能1月就要來中國了,此前世衛要派專家組進行病毒溯源已提出過幾次,您認為在時隔近一年後,他們來中國能夠做好溯源工作嗎?曾光:從根本上來看,第一,溯源有必要進行;第二,在全世界統籌安排;第三,有正確的方法。比如一個方法是,對世界各大醫院保存的血清在一兩年內進行複查,從這點可以看出是不是早期存在。
  • 曾光教授:繼續保持戴口罩、洗手、少聚會!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表示,「我不認為需要現在哈爾濱市現在需要封城。」武漢市當時為什麼要封城,因為那時是春運的開始,全國面臨人口大流動。而且那時武漢市感染人數到底是多少也不清楚。「我們是1月20日提出的封城建議,當時武漢市病例報的是不到300例,哈爾濱現在情況則是很清楚的。」
  • 曾光、王宏廣談新冠疫情將如何影響健康產業
    所以曾光認為,從近期情況來看,國際疫情如火如荼,最大的影響是對進出口需求的影響,「很多供應量要斷裂,不僅是中國一個國家決定的」,特別是中國,外向型經濟佔到相當比例。從長期來看,產品的需求也隨著觀念的變化在變化,過去在傳染病和慢性病這兩大類疾病的預防控制過程中,我們把很多健康產品傾向於放在慢性病防治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