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生際遇因選擇而不同,紀錄片《當選擇來找我》定檔1207

2020-12-03 財經網

貧困,限制的不只是想像,還有看向遠方的視野,和開啟嶄新生活的選擇權。貧困有多可怕?是在漠視教育的同時,丟掉發展的希望;是在面對疾病時,結束生命的渴望遠遠大於拯救自己;是在為了生計勞碌奔波時,卻看不到幸福的意義;是在嚮往新生活的時候,卻完全沒有選擇的權利。

因此,脫貧尤為重要。12月7日紀錄片《當選擇來找我》,用真實視角呈現小人物在脫貧路上的人生選擇和際遇改變。在消除貧困的時代大業中,人生因選擇而不同,當選擇來找我,才能看見生活更多的可能。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脫貧攻堅進入關鍵時刻,由搜狐視頻自製,並聯合北京《旅行家》雜誌社有限公司、中國農業銀行、知和年年(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的聚焦脫貧攻堅成果紀錄片《當選擇來找我》應運而生。本片立足真實的鏡頭捕捉,以人事變遷為淺層觀察,以人物精神面貌的改觀為深層表達,記錄了雲南、貴州、重慶、河北三省一市十縣,共二十餘個村寨的24位人物,在物質和精神上,同貧困博弈的際遇選擇和人生片段。

黃崗村扶貧幹部 祝顯興

在尋找脫貧致富的坎坷之路上,有人憑藉一己之力,引領眾人擺脫思想束縛,扶貧扶志,培育開啟新生活的希望;有人打開禁錮的視野,重操家鄉傳統技藝,扶智創新,讓傳統文化得以傳承;有先鋒就有後盾,有人用醫者仁心詮釋責任,治癒身心,成為扶貧路上的守護者。

平凡小人物,用支點撬動貧困

脫貧,是當下時代的印記,也記錄著每個小人物的奮鬥史,每個平凡人,在脫貧路上選擇不等不靠,抓住機會,用期盼美好的最原始動力,逐步實現脫貧致富,用行動書寫出脫貧背後的故事。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當選擇來找我》紀錄片中,不論是從衛生改造入手,疏導人們改變陋習的「扶貧路上的創新者」祝顯興,還是不拋棄不放棄,爭取讓每個適齡兒童上學的「求學路上的領路人」卓瑪,都明白在扶貧道路上,「授人以漁」的道理,盡己所能,從最初脫貧的起點,讓人們知道改變和選擇的重要性。

建塘鎮尼史村村委會主任 卓瑪

扶貧不只是簡單的雪中送炭,精準扶貧才能溫暖人心。製造差異化,因地制宜發展項目,才能在脫貧的基礎上提高人民積極性,最終走向致富之路。因此,發現家鄉的傳統手藝和特色農產品,成為脫貧致富的關鍵,正是因為這樣,痴迷靛染手藝,立志將靛染推向市場的陸勇妹,將家鄉的傳統黑陶改造為現代藝術品的拉茸肖巴,從佤族村寨挖掘織錦手藝的李憲蘭,「讓茶葉飛出大山」的吳川平......才能用時代視野,抓住機會,帶領著村民走向致富路,同時也讓古老手藝得以傳承、煥發新生,讓特色農產品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西盟佤族織錦非物質文化遺產縣級傳承人 李憲蘭

不論是思想的轉變,還是發展的奇蹟,每個平凡的小人物,都用自己的選擇和行動,創造矚目的脫貧成就。

時代大合力,共築全面脫貧路

消除貧困從來不是一人之事,脫貧致富也從來不只有一種方法。

聚焦產業扶貧,發展符合當地的特色產業,是因地制宜式脫貧;聚焦就業扶貧,助力脫貧增收,是造血式脫貧;聚焦教育扶貧,扶貧又扶智,是源頭式扶貧;聚焦醫療扶貧,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治癒式脫貧,紀錄片中呈現的不同村落的不同脫貧方式,都是當下脫貧倒計時中的微小部分,見微知著,充分展現了時代脫貧的顯著成果。

尼西鄉湯堆村黑陶手藝傳承人 拉茸肖巴

不論是引領脫貧,還是參與脫貧,每個人,都在磨礪挫折中成長,在櫛風沐雨中前進,在攻堅克難中不斷壯大,都成為消除貧困大時代下的受益人,脫貧成果顯而易見,真正用行動詮釋了繃緊脫貧攻堅之弦,不獲全勝不收兵的堅定決心。

紀錄片《當選擇來找我》共八集,分別是萌芽,新生,故鄉,堅守,責任,助夢,攜手,興業。每一集都由三個人物故事組成。每個主題背後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是人們的進步,是脫貧的必然成果,是時代樂章裡重要的音符。

在脫貧的大環境下,紀錄片《當選擇來找我》順時代而生,它不僅僅是成果的見證,更是人們在磨礪中,擔當之勇、創新之勢、凝聚之力的真實呈現!這個時代不缺乏機會,缺乏的是努力抓住機會,並為之奮鬥的人!12月7日起,每周一、周二上午十點,搜狐視頻全網獨播,一起來感受攻堅克難的國人精神,見證脫貧時代的豐碩成果!

【廣告】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編輯:heping

關鍵字:

相關焦點

  • 用支點撬動貧困 看人生際遇因選擇而不同
    12月7日紀錄片《當選擇來找我》,用真實視角呈現小人物在脫貧路上的人生選擇和際遇改變。在消除貧困的時代大業中,人生因選擇而不同,當選擇來找我,才能看見生活更多的可能。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脫貧攻堅進入關鍵時刻,由搜狐視頻自製,並聯合北京《旅行家》雜誌社有限公司、中國農業銀行、知和年年(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的聚焦脫貧攻堅成果紀錄片《當選擇來找我》應運而生。
  • 頂尖團隊、頂級專家攜手打造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定檔1207
    作為首部以「中國」命名的歷史紀錄片,同時也被列為2019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紀錄片創意選題,《中國》將在這個冬天再現華夏歷史切面,挖掘古代中華文明中對今日中國社會最具深遠影響的人與故事,回溯中華文化淵源,為觀眾帶去悠悠千年古國的精神圖騰,提升民眾文化自信。
  • 人生是「命中注定」,還是「人定勝天」,選擇後者的人往往更優秀
    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從何而來,今生又會有何作為?又思考著自己為何沒有誕生在一個富貴家庭,到底是命中注定?還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寫命運?但我們的人生到底是「命中注定」,還是「人定勝天」呢?其實從不同學科、不同角度來講,都會有不同的答案,但很顯然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前者是唯心主義,後者是唯物主義。
  • 這10部「人生必看」的神級紀錄片,我必須安利給你
    但其實也沒有,看書只是我獲取系統化知識的渠道之一,在不太想看密麻文字的業餘時間,我都會選擇看聲色並茂的紀錄片~畢竟眾所(不)周知,我是一個很狂熱的紀錄片愛好者。好了好了,知道你們在家都不想學習。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安利一波我覺得很棒的紀錄片啦哈哈~因為我最喜歡的是宇宙類,所以我可能會安利2~3個宇宙系列的!
  • 春節檔已經蓄勢待發 你準備看哪一部?
    又是一年春節檔電影!剛剛過去的元旦檔,藉助著《送你一朵小紅花》上映9天9億元票房的助力,1月1日至3日,全國電影票房接近13億元,同檔期最高的票房紀錄是2018年創造的12.71億元。元旦檔的高光,讓接下來的春節檔備受關注。
  • 《人生的第3選擇》
    從這本書中,我有所感悟,原來處理事情並不是只有兩面性,其實更好地處理方法是第3選擇……從彼看人生,人生是不是也有第3選擇?人生的第3選擇又是什麼呢?人的一生,時時刻刻都會面臨選擇,選擇後帶來的後果是什麼?這些往往成為了我們人生中一大難事?讓人難以抉擇。
  • 「量子論」裡看人生?
    某種意義上,「量子論」也「坍縮」了經典物理理論,甚至人生哲學的支柱:決定論,因果觀,不一而足。我卻覺得沒什麼不好。所謂概率解釋,簡言之,是指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是無法同時確認的,只能以某種概率來估算。WTF? 當你確定粒子的位置時無法確定它的速度?當你確定它的速度時無法確定它的位置?Word天,那我豈不是永遠找不到你?
  •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再出發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於2020年1月15日上映。它被稱為貼近中國人生活的「人生圖鑑」。它關注平凡人身上的故事:一些和你我一樣,普普通通地活著,正在或者將要經歷出生、上學、長大、當兵、上班、結婚、進城、買房、相守、退休、養老、告別這些關鍵轉折點的中國老百姓。
  • 《生命之樹》導演紀錄片定檔 2016上映將赴坎城
    《生命之樹》導演紀錄片定檔 2016上映將赴坎城 時間:2014.05.1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煙火氣中擼起人生一串 誕生於網絡的美食紀錄片為何大受年輕人歡迎?
    國內首檔由視頻網站Bilibili和旗幟文化傳媒聯合出品的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最近收官,這部展現國人燒烤情結,以及全國各地獨具特色的燒烤文化的紀錄片自6月20日播出到現在,不光播放量驚人,豆瓣評分也高達8.9,遠超出之前口碑斷崖式下降的《舌尖上的中國3》。
  • 22年後,「還珠三姝」際遇如何?
    、林心如、範冰冰的際遇,也更是精彩。雖然走紅於同一部戲,但三個人的人生際遇卻截然不同。 多年後,張鐵林說:「三個女孩裡,最有主意和心思的是趙薇,老愛跟導演說,我能不能這樣演,我能不能那樣演?最有韌勁兒、最能吃苦的人是範冰冰,拍騎馬的戲,摔一場拍一場,咬著牙也會演下去。林心如沒什麼存在感,蚊子大點兒聲音,我都聽不清她念的是什麼詞。」
  • 再談《莎莉之定律》——選擇、人生與因果
    氣憤至今,借活動機會,筆者就來聊聊自己理解的《莎莉》遊戲與定律。遊戲回顧從玩法上看,《莎莉之定律》是一款2D平臺跑酷類遊戲。關於莎莉定律,關於「選擇與人生」,筆者在此想要討論的問題是:是莎莉的選擇(離家)塑造了莎莉的人生(小確幸的城市生活)嗎?或者說不同的選擇一定會造就不一樣的人生嗎?
  • 蘇軾《定風波》:詩詞中的四次掙扎與選擇,卻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
    尤其是特別喜歡蘇軾,在蘇軾的詩詞中,讀懂了人生,讀懂了情懷,也讀懂了在困難面前豁達樂觀的處事態度,我想這就是詩詞的力量,蘇軾的魅力!有一次,蘇軾和朋友外出,忽然下起了暴雨,兩人被淋得甚是狼狽,朋友一肚子的怨氣,而蘇軾卻非常的樂觀,看著這大雨,突然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定風波》,這首《定風波》也一直被人所熟知,這首詩詞體現的曠達精神一直為人所稱道。
  • 《清單人生》人生永遠有選擇的權利,可你有重頭再來的勇氣嗎?
    當婚姻遭到背叛的時候,當事人常見的兩種反應是:果然放棄,選擇離婚;既往不咎,重新來過。我們這位63歲的老太太勇敢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捨棄熟悉的生活,找份工作,重新開始。已過花甲之年,布裡特-瑪麗對過往的人生該是多麼痛徹的絕望,才會在脫離外界40年之後,重新出發——她決定為自己找份工作,她要被看到,她要讓人們知道,她的存在也是有意義的!
  • 電影《鋼琴家》告訴我們:人生的際遇各有輪迴
    但總得來說,這部電影給我更多的思考是:無論生活現在正在經歷著什麼,人生的際遇都各有輪迴。《鋼琴家》是一部傳記片,拍的是導演波蘭以詮釋蕭邦著名音樂的鋼琴家斯皮爾曼的生平。斯皮爾曼是猶太人,一位天才鋼琴家。20世紀40年代,納粹分子大肆屠殺猶太人,而斯皮爾曼所幸在這場浩劫中存活了下來。
  • 豆瓣9.4分與BBC跪著看系列,這些紀錄片人生必看
    歡喜首映APP紀錄片頻道部分展播影片對於喜歡看的紀錄片類型,動物和人文類獲得最多提名;在馬裡傑內,整個小鎮的人們聚集在一起重新粉刷世界上最大的泥制清真寺,以確保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土坯建築不因乾旱而崩塌;在西班牙,禮拜者們抬著沉重的彩車前往塞維亞大教堂,絢麗的文化遺產因為他們年復一年的付出,得以保存與傳承。
  • 5部最值得釣魚人看的經典紀錄片!
    聽過做菜有教程,美食類紀錄片如泉噴湧,《舌尖上的中國》、《人生一串》饞哭觀眾。聽過旅遊要記錄,人文風光紀錄片順勢而生,《航拍中國》、《美麗中國》驚豔四座。聽過釣魚有奧妙,垂釣紀實紀錄片當然也少不了,今天【釣魚那些事】板塊,小編就來給大家來盤點盤點:有哪些紀錄片能讓釣友們在閒暇之時放鬆一下,又能從中學到超多釣魚知識?1.
  • 乾貨來了!2020年值得看的紀錄片全在這裡了
    騰訊視頻紀錄片不僅在打造IP,更通過其創新精神和國際化嘗試,讓自己變成一塊紀錄片行業的「金字招牌」。文 | 黎河2019年中國紀錄片產業呈現出範圍擴張、多角色入局、臺網共同開發、政策傾向、商業價值挖掘等多維度特點。從宏觀層面看,在傳播格局急劇變化的時代,紀錄片不斷親近大眾,整個紀錄片行業也藉由新媒體發展的蓬勃態勢實現飛速增長。
  • 正確的廢話——選擇伴侶要看人生的最低處
    從昨天到今天,我們的手機可能都被一句話刷屏了——看人不要看一個人人品的最高處,而要看一個人人品的最低處。因為杭州來女士被丈夫殺害的事件,這句曾經在奇葩說上引起關注的話再次被人們所討論。有人說,這句話是至理名言,可以使我們免受傷害。
  • 《第3選擇》面對選擇,聽你的還是聽我的?「協同」是更好的選擇
    小和尚毫不猶豫地說:「我往旁邊去。」人生路上遭遇進退兩難的境況時,換個角度思考,也許就會明白:路的旁邊還是路。無論何時,你總是會有第三種選擇的。就像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商議下共同選擇放棄。這就是史蒂芬·柯維所說的「第3選擇」。你可以把「第3選擇」當做一種人生信仰,也可以僅僅當做一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