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嫦娥4號探測器,首次人類成功月背著陸 |外媒稱:人類航空史的一大飛躍,2030中國太空人登月(視頻)

2021-01-13 四月網

 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 45.5 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10時15分,科技人員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發出指令,嫦娥四號探測器從距離月面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N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的速度從相對月球1.7公裡每秒降到零。在6-8公裡處,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不斷接近月球;在距月面100米處開始懸停,對障礙物和坡度進行識別,並自主避障;選定相對平坦的區域後,開始緩速垂直下降。約690秒後,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落月過程中,降落相機拍攝了多張著陸區域影像圖。

  落月後,在地面控制下,通過「鵲橋」中繼星的中繼通信鏈路,嫦娥四號探測器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多項工作,建立了定向天線高碼速率鏈路。11時40分著陸器監視C相機獲取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並傳回地面。圖中展示了巡視器即將駛離著陸器、駛向月背的方向。

    根據英國《衛報》報導標題是《月球背面:中國嫦娥4號探測器歷史性登陸》,在文中指出嫦娥4號的登陸是人類航空史的一大飛躍(a great leap)。並且引用澳大利亞航空署發言人發言,對中國此次登月表示祝賀,並相信雖然美國並不喜歡,但繼美國之後下一個登上月球很可能是中國的「太空人」(Taikonaut)。


       嫦娥四號探測器由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共配置包括2臺國際合作載荷在內的8臺有效載荷,其中著陸器上安裝了地形地貌相機、降落相機、低頻射電頻譜儀、與德國合作的月表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等4臺載荷;巡視器上安裝了全景相機、測月雷達、紅外成像光譜儀和與瑞典合作的中性原子探測儀。這些儀器將在月球背面通過就位和巡視探測,開展低頻射電天文觀測與研究,巡視區形貌、礦物組份及月表淺層結構研究,並試驗性開展月球背面中子輻射劑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環境研究。此外,著陸器還搭載了月表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嫦娥四號任務為中外科學家提供了太空探索的機會。

  
  科學家認為,月球背面比正面更為古老,馮·卡門撞擊坑的物質成分和地質年代具有代表性,對研究月球和太陽系的早期歷史具有重要價值。月球背面也是一片難得的寧靜之地,屏蔽了來自地球的無線電信號幹擾,在此開展低頻射電天文觀測可以填補射電天文領域在低頻觀測段的空白,為研究太陽、行星及太陽系外天體提供可能,也將為研究恆星起源和星雲演化提供重要資料。中國國家航天局願以此為基礎,與世界各國航天機構、空間科學研究機構及國外空間科學愛好者,開展合作,共同探尋宇宙奧秘。
  
  後續,嫦娥四號探測器將通過「鵲橋」中繼星的中繼通信鏈路,在地面控制下,開展設備工作模式調整等工作,擇機實施著陸器與巡視器分離。

 

此圖片為嫦娥四號著陸器監視相機C拍攝的著陸點南側月球背面圖像,巡視器將朝此方向駛向月球表面。

此圖片為嫦娥四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此圖片為嫦娥四號探測器月球背面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來源:國家宇航局、新華網、衛報等

相關焦點

  • 中國嫦娥4號探測器實現首次人類成功月背著陸 |外媒稱:人類航空史的一大飛躍,2030中國太空人登月(權威視頻)
    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 45.5 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
  • 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登陸,傳回第一張月背影像圖!
    文/夕揚今天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成功在月背著陸,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上第一張近距離月球背面影像圖。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登陸月背,首次實現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訊其實自1976年前蘇聯的「月球24號」探測器正面登陸後,37年的時間裡,只有中國的嫦娥三號探測器在2013年成功在月球正面著陸。
  • 嫦娥四號月背大捷,嫦娥五號蓄勢待發,有人問:何時載人登月?
    2019年對我國來說將是極其重要的一年,新年伊始就有兩個好消息傳來,一是我國的首艘國產航母002號,1月8日完成了第四次海試,已經回到了大連造船廠等到下一步的工作,有不少消息稱在今年4月23日的海軍節,國產航母極有可能正式交付到我國海軍的手裡。
  • 從嫦娥五號到「奮鬥者」號,為什麼外媒如此關注中國大事?
    短短兩個月時間裡,中國先後在太空和深海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吸引了無數外國人的注目。12月1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並且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再次成為各國媒體關注的焦點。法新社巴黎報導稱,這是中國太空計劃的重大飛躍:嫦娥五號探測器周二成功在月球著陸,這項任務對於實現2030年載人登月目標至關重要。
  • 外媒關注: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採樣並「打包」
    中國太空計劃重大飛躍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2日報導,據中國中央電視臺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的著陸器與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嫦娥五號是在北京時間12月1日晚間11時許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
  • 人類登月史:嫦娥三號或實現多年來首次落月
    「嫦娥三號」肩負著軟著陸月球和月面巡視勘察的重擔,如果任務獲得成功,將是多年之後人類首次實現落月探測。  各國迄今共探月129次 成功率僅51%  自1958年以來,世界各國迄今共進行了129次月球探測活動,包括美國59次,前蘇聯64次,日本和中國各2次,歐空局和印度各1次;其中成功或基本成功66次,失敗63次,成功率僅有51%。
  • 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射,成功著陸,中國登月曾受到外星人警告
    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射,成功著陸,中國登月曾受到外星人警告 文/蠟燭 宇宙之大有著許多我們所沒有探索到的神秘,而人類從未停止過對宇宙的探索,許多的國家都向宇宙發射過探測器,其數量也是不小的。
  • 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或已取消 嫦娥5號停止研發
    此次,「嫦娥三號」將攜「玉兔號」月球車首次實現中國的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並開展為期3個月的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等科學探測。在「玉兔號」名稱公布以後,中新社從美國航天城休斯敦傳回一條消息稱,1969年7月20日,執行人類首次登月任務的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與休斯敦地面指揮中心曾有過一段有趣的對話——「請注意一位帶著大兔子的可愛姑娘,傳說名叫嫦娥的中國美女已經在那裡住了4000年。」「好的,我們會密切關注這位兔女郎。」海島冰輪初轉騰,見玉兔又東升。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攜帶月壤樣品成果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嫦娥五號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嫦娥五號探測任務實現了多個首次,其中多個首次還為載人登月技術發展積累了相關工程經驗和技術基礎,比如首次上升器月面起飛、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月球軌道首次對接。
  • 外媒關注: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採樣並「打包」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2日報導,據中國中央電視臺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的著陸器與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嫦娥五號是在北京時間12月1日晚間11時許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這次嫦娥五號任務的目標是把月球巖石和土壤帶回地球進行分析。在今後兩天時間裡,該探測器預計將對其周圍環境進行勘測並採集月球表面物質。
  • 人類將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嫦娥四號拉開大幕,低調發射服務衛星
    鵲橋號為降落在月球背面的著陸器與巡視器進行通信中繼的模擬圖。本報特約記者 張亦馳 杭添仁 任 重5月21日晨,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中繼通信衛星鵲橋號發射升空。
  • 嫦娥四號發射成功,人類探月事業的又一裡程碑
    嫦娥四號正在飛向月球背面!2018年12月8日凌晨2點23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帶著全人類的好奇心將嫦娥四號送到了月球背面。嫦娥四號即將完成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和巡視勘察。其實早在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載人宇宙飛船,在遠地點軌道上繞地球一周,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
  • 中國嫦娥二號全月圖拍到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遺蹟
    科學家透露,嫦娥二號搭載的其他科學探測儀器,也獲得了大量科學探測數據,取得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如首次利用太陽高能粒子探測器的質子探測數據,在澄海對峙區發現了月表剩磁所引起的微磁層的存在等。  童慶禧院士說,世界同行有共享基礎數據的優良傳統,「中國也會根據國防科工局的數據管理辦法,及時準確地滿足國內外科研工作者對數據的需求」。
  • 外媒熱議嫦娥四號登陸:下次月球傳來的可能是普通話
    「突破性進展」、「裡程碑」、「巨大飛躍」……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背不僅登上了中國媒體的頭條,也出現在了眾多外媒的重要版面,稱「下次從月球傳回的聲音很可能是普通話」。  CNN指出,中國是繼美國和俄羅斯後,第三個實現登月的國家,此次著陸是人類太空探索領域的一個「裡程碑」。
  • 美國上世紀實現了6次登月成功,中國什麼時候可以登月?
    不僅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而且還完成人類首次進入太空的成就。蘇聯所取得的這些成就讓美國很不甘心。所以就在前蘇聯的太空人加加林,成功飛入太空不到四個星期後,美國航天員阿蘭·謝潑德中校,乘「水星」號飛船進行了亞軌道飛行。當然這是美國再向蘇聯證明他們已經具備了擺脫空間困境的能力。
  • 中國徵服月球!嫦娥五號登月採樣!載人登月就在眼前!
    周二(11月24日)早上4時30分,中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此次發射任務是嘗試將月球巖石樣品帶回地球。如果成功,飛船將於12月中旬返回地球。40多年前,美國和蘇聯把月球巖石和「土壤」帶回地球分析。中國的目標是成為第三個實現這一壯舉的國家,這是一項極其複雜的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成功執行一系列月球任務後,(中國)信心應該很強。
  • 人類歷史的第一次!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成功軟著陸
    日上午10點26分,經過26天長途跋涉,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的著陸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具體位置是月背的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 據介紹,此次嫦娥四號月背著陸的難度極大。
  • 長徵五號成功發射 外媒:中國下個目標瞄準火星
    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導外媒稱,中國剛剛邁出了未來徵服火星的關鍵一步。據法國《回聲報》網站12月27日報導,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表示,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擔負著重要使命。長徵五號未來將負責搭載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計劃帶回月球巖石樣本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以及載人空間站核心艙。報導稱,中國近些年毫不掩飾其空間雄心。2019年1月,中國成功將一個探測器送到月球背面,這是全世界首次。中國不打算在這條道路上停下來。
  • 嫦娥四號創造歷史 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說:「這是中國航天的一個重要裡程碑。」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四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賈陽說:「這是人類智慧的一次優美揮灑。」1月3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研人員在緊張工作。
  • 消息稱中國將取消載人登月計劃 停止研發嫦娥五號
    「嫦娥三號」探測器於12月2日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此次,「嫦娥三號」將攜「玉兔號」月球車首次實現中國的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並開展為期3個月的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等科學探測。 在「玉兔號」名稱公布以後,中新社從美國航天城休斯敦傳回一條消息稱,1969年7月20日,執行人類首次登月任務的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與休斯敦地面指揮中心曾有過一段有趣的對話—— 「請注意一位帶著大兔子的可愛姑娘,傳說名叫嫦娥的中國美女已經在那裡住了4000年。」「好的,我們會密切關注這位兔女郎。」 海島冰輪初轉騰,見玉兔又東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