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規劃建議」對中國地產市場意味著什麼
由於疫情、地緣政治及全球充滿巨大不確定性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目前中國經濟面臨巨大挑戰,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政府的任何重要決策都有可能影響世界經濟的走向,因此,在這個時間節點召開的五中全會以及會上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就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十四五規劃為何重要* 1。
-
招商策略:關注十四五與雙循環政策紅利帶來的投資機會
「雙循環」政策背景下,減速器、伺服系統是重點關注方向。 5G通信的到來為射頻前端帶來諸多挑戰,包括更多射頻通路下的布局空間挑戰、更多射頻通路下的成本挑戰、更高功率輸出、更高工作頻段對射頻器件性能的挑戰。
-
十四五規劃期
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發展開啟了從高增長轉向高質量的偉大徵程,同時也面對了空前嚴峻的困難和挑戰。中國經濟發展的國內外環境已發生深刻變化,在國際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增長勢頭走弱。與此同時,中國國內市場需求亦呈走弱態勢。受內需外需持續走弱制約,中國經濟增長率呈現持續下降態勢。
-
2021平安知鳥《巔峰講堂》 ,首講秦朔剖析中國經濟
《巔峰講堂》通過8大主題來構建改變未來的認知體系,將邀請經濟、管理、大數據等領域專家學者進行跨界分享,共探未來發展新格局。《巔峰講堂》的首講,重磅邀請到了人文財經觀察家,秦朔朋友圈發起人,中國商業文明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無止之境》作者秦朔作為分享嘉賓,進行為時2小時的超長深度演講。
-
李超:下篇:十四五規劃量化指標的建議
資源生態:可持續發展仍將是十四五規劃的重點安排經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增長模式也從粗放式向包容式可持續發展的方向演進,資源環境改善和生態文明建設愈加重要。進入十四五階段,國土開發、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仍將是五年規劃的重點安排,參考日本高質量發展的演進歷程和生態文明建設經驗,我們建議將循環經濟作為十四五規劃的目標之一。
-
劉俏:疫情下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邏輯與施力重點
此外,判斷疫情對全年經濟的影響,還需要結合美歐等國的疫情發展情況。中國經濟核心邏輯正在發生變化,經濟運行本身面臨較大挑戰。我國全要素生產率已從改革開放早期平均4%的年增速降到目前的2%以下,下滑明顯。在此情況下,在未來保持較高水平的經濟增速面臨很大挑戰。
-
中國建投舉辦「JIC講堂」,探討新基建背景下科技賽道的未來
為主題,為現場和在線觀看直播的各界觀眾解析在新基建與5G網絡建設背景下科技行業的發展前景與增長點。今年以來,國家對新基建給予高度關注,5G網絡建設進展迅速。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底,我國累計建設5G基站69萬站。與此同時,雲計算、智能汽車、智慧醫療、工業網際網路等應用領域正釋放大量增長潛力。
-
十四五規劃是什麼意思?中國十四五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十四五規劃是什麼意思?中國十四五是哪一年到哪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四五」規劃。、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中國,站在歷史的重要關口,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
-
中央最新定調經濟形勢!注意,宏觀政策有細微變化,附解讀
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決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主要議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
智庫論壇|鄭新立:「十四五」深化改革釋放中國經濟增長四大潛力
在1月8日召開的「國研智庫論壇·新年論壇2021」上,中國城鎮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作主旨演講時指出,「改革開放四十多年曆程,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是通過改革推動經濟結構的轉換,通過結構轉換來釋放經濟增長新的動能,培育出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而進入「十四五」時期,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的結構性問題是什麼?
-
2021-22年中國宏觀經濟展望
預計消費和出口帶動經濟活動繼續回暖在基準情形下,我們預計出口和國內消費有望拉動明年中國GDP增速反彈至8.2%。隨著全球經濟逐步走出今年的衰退,再加上疫苗加快研發和上市,我們預計明年中國出口有望增長11-12%。隨著經濟的繼續復甦,居民收入和信心應會進一步好轉,進而提振國內消費。
-
十四五規劃時間開會時間 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及投資機會
五年規劃是下一個五年及更長遠國民經濟發展的指引性文件,既影響宏觀經濟結構調整,也影響產業及企業的轉型升級,相應給股票市場帶來投資機會。 本周,市場已經進入「十四五時間」。那麼,「十四五」規劃將給A股帶來哪些影響?投資者可以關注哪些機會? 五年規劃對市場有何影響?
-
十四五規劃內容概括 十四五規劃重點方向
2020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
十四五規劃產業投資機會分析:智能革命與內外循環
我國經濟正處於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在轉變發 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 關口的迫切要求。新舊動能的迭代與轉換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動力源泉, 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設根本還要靠科技創新,我們認為科技創新將是十四五 規劃的政策主線之一。
-
中國「十四五」新增長故事國際研討會暨《中國碳中和綜合報告2020...
中國「十四五」新增長故事國際研討會暨《中國碳中和綜合報告2020》發布會召開2020-12-11 | 發布者:小編在線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2020年12月10日,能源基金會通過線上會議的形式組織召開了中國「十四五」新增長故事國際研討會,並首次發布了《中國碳中和綜合報告2020》。
-
世界銀行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4% 中國達7.9%
當地時間1月5日,世界銀行組織發布了2021年1月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在報告中,世行表示,假設新冠肺炎疫苗在一年中廣泛推廣,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但是,如果決策者不採取果斷措施遏制疫情蔓延和實施促投資的改革,復甦可能會緩慢乏力。
-
實施自主品牌雙子星計劃,挑戰年產銷350萬輛,廣汽集團「十四五...
上有政策引導,下有市場倒逼。今年廣州車展,國內大型汽車集團在公布十三五成績單的同時,也紛紛發布依託智能汽車、智能網聯、智能製造實施突圍轉型的十四五規劃。 本次車展,廣汽集團發布了十四五「1615」戰略。根據規劃,到十四五期末,廣汽集團挑戰汽車產銷量達350萬輛,全集團實現匯總營業收入超6000億元,利稅總額超66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10%,市場佔有率超12%;新能源汽車產品佔整車產銷規模超20%,成為行業先進的移動出行服務商。
-
...對中國經濟未來增長保持樂觀」——國際社會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各國專家學者和經濟界人士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雖然對中國經濟帶來影響,但這種影響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中國宏觀調控政策空間充足,各類針對性政策的出臺將為戰勝疫情和恢復生產提供支撐,中國經濟的前景依然光明。
-
社科院: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左右
中國社會科學院14日在北京發布《經濟藍皮書:2021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表示,受2020年經濟增長基數較低影響,考慮到宏觀調控的跨周期設計與調節,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左右。
-
高培勇:當前經濟形勢下宏觀經濟分析與政策配置思路應有所改變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發表演說。高培勇表示,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既不同於疫情之前,也不同於高速增長階段,對於經濟形勢的把握必須要在一般性分析的基礎上向前深入一步。具體而言,高培勇給出了兩種基本看法:一是對宏觀經濟形勢的分析要有兩個參考系,二是對宏觀政策的配置分析要堅持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