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唯一攜帶麻風病毒的動物,見到了不要摸

2020-09-03 青年文史

麻風病,一種由麻風桿菌引起傳染性極低的慢性疾病,95%的人都具有免疫能力,但是一旦患病確是異常可怕,輕則容貌損毀,肢體殘疾,重則一命嗚呼。目前,中國存在的感染了麻風桿菌的人不到兩千,但是建國初期的數字是50萬,是現在的250倍,相比於那時的人口(50年代中國人口6億左右),是一個天文數字,幾乎一千個人裡就有一個人感染麻風。沒有特效藥的時代,唯一能採用的方式是強制隔離。得了麻風的人只能一個人躲進深山裡,獨自忍受著這種慢性疾病帶來的折磨,臉、手、腳都會產生變異,畸形生長,人不像人。即使治好了,也一輩子不能出門,不能勞作。在人類與麻風桿菌抗爭的歷史長河裡,悄無聲息地把麻風病毒傳染給了一種動物,如今它正攜帶著病毒,慢慢「還給」人類,它就是犰狳,除了人類外,自然界唯一會攜帶麻風桿菌的動物。

犰狳易危品種:巴西三帶犰狳

犰狳主要生長在美洲,主要靠吃螞蟻生活。因為生活習性和環境的原因,它和穿山甲長得非常像,但實際上沒有什麼血緣關係,甚至犰狳要和樹懶更加親。遇到危險,機智一點的會立刻打洞逃走,呆萌一點的會立刻縮在一起,如上圖巴西三帶犰狳,稀有度等同於中國大熊貓,它縮起來非常像一個「足球」,因此也成了2014年巴西世界盃吉祥物「福來哥」的原型。犰狳的鎧甲非常堅硬,甚至可以反彈子彈,和強勁有力的爪子配合,能夠快速打洞。有意思的是,如果犰狳和人類一般大小,那它的生殖器就會超過一米長。

犰狳(上)穿山甲(下)

在《山海經》也記載了一種名叫犰狳的動物,它如兔子般大小,長著鳥的嘴巴,鷂(yào)鷹的眼睛和蛇的尾巴,能夠發出「犰狳」的叫聲,一旦出現就意味著蝗災的出現。

又南三百八十裡,曰餘峨之山,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荊杞。雜餘之水出焉,東流注於黃水。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訆,見則螽蝗為敗。

山海經描述的犰狳

犰狳為何會染上麻風病毒,主要離不開一個字「吃」,似乎很多病毒會從自然界傳染到人身上,都是因為人們控制不住「吃」的欲望,不先敬畏自然,又如何讓自然敬畏你。

在經濟大蕭條時期,美洲一般的家庭都買不起傳統的肉類食品。這是他們打上了犰狳的主意,因為當時在美洲,犰狳是很常見的動物。有人開了先河,嘗試了犰狳肉之後,驚奇地發現它和雞肉的味道非常相像,完全可以替代日常的肉類。因此犰狳的噩夢開始了,加上它屬於溫順的動物,遇到危險一般都不會跑,因此犰狳被大肆捕殺,成了人們飯桌上的食物。在與人類的接觸過程中,犰狳逐漸染上了麻風桿菌,麻風桿菌寄生在犰狳體內,卻不會引發在人身上會出現的病症,因此攜帶麻風桿菌的犰狳外表沒有什麼不同。越來越多的犰狳攜帶上了病毒,可當時的人還毫不知情,依然沒有繼續把犰狳當做餐桌上的肉食替代品來吃。

遇到危險立刻縮成球

直到美洲地區的麻風病人越來越多,人類開始意識到美洲大陸上存在著麻風桿菌的傳染源。在對幾個麻風病人的調查中,發現他們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吃過犰狳肉。隨後科學家對周圍的犰狳進行取樣,發現了寄居在它們身上的麻風病毒,而且基因序列和人類感染的麻風病毒一模一樣,由此,科學家斷定犰狳是麻風桿菌的攜帶者,也是傳染源。並通過大範圍調查,發現65%的犰狳都攜帶了病毒。至此,犰狳憑藉著從人類身上獲取到的病毒,成為了自己免入虎口的武器。但現在,在美洲地區依然有人選擇以犰狳為食,這也成為美洲地區麻風病流行的潛在危險。

犰狳又稱「鎧鼠」

處理好經濟發展和自然平衡的關係,才能讓人類長久生存在地球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願與社會共勉。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相關焦點

  • 遇到危險就縮成球的犰狳,竟攜帶麻風桿菌,它會是麻風病的源頭嗎
    隨後專家小組對這種疾病進行病毒溯源,發現最早發生新冠病毒感染的地方可能就在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這個市場表面上看是販賣各種海鮮產品的,但背地裡有不少商家做著野生動物的生意。消息一揭露立即引起了廣大網友的不滿,紛紛都認為這次疫情的罪魁禍首就是那些吃野生動物的人。實際上我們要理性對待這個問題,無論是商家還是消費者,都背負著無形的責任。
  • 這種野生動物是病毒「蓄水池」
    非典、中東呼吸症候群、尼帕病毒來自於蝙蝠馬爾堡病毒來自於非洲猴子拉沙熱病毒來自於老鼠麻風桿菌疑似來自犰狳……果子狸已成為SARS病毒等多種病毒傳播的中間宿主,攜帶多種體內寄生蟲蝙蝠身體攜帶超過一百多種病毒,是真正的高致病性病毒「
  • 這6種動物軟萌可愛好想摸!打住!摸一把可能會丟命!
    但事實上,小浣熊並不適合私人飼養甚至接觸,因為它是狂犬病病毒主要自然攜帶者之一,國外就曾發生過多次小浣熊狂犬病集體爆發事件,所以,多個地區一直呼籲居民遊客要遠離野生小浣熊,更嚴令禁止撫摸、餵食等行為。僧帽水母水族館裡常見的晶瑩透亮又輕盈可愛的水母,的確是很多人所喜歡的小精靈,在沙灘上偶爾看到擱淺的像果凍一樣的它們,也很讓人有摸一摸的欲望,但是請牢牢記住一點:千萬別摸!瞧,這看起來亮晶晶的水母名叫僧帽水母,看著很漂亮吧,但是它卻是知名的劇毒生物。
  • 這些動物可能攜帶病毒
    但世界上還有著許多有毀滅性的傳染性疾病在間斷的爆發著,天花、鼠疫、霍亂,乃至如今的新冠肺炎……大部分的病毒來源於大自然,而野生動物正是病毒的「天然宿主」。蝙蝠具有很強的飛行能力,能夠幫助攜帶植物果實傳播種子,維護生態平衡,但同時也是多種人畜共患病毒的天然宿主,能夠攜帶超過數百種病毒
  • 子彈都打不穿的動物,堪稱動物界「生化兵」,專家提醒看到趕快跑
    自然界當中有很多種動物,它們的生長可以說是讓人充分理解了什麼叫做巧奪天工,畢竟這些動物能夠做成的事情往往會超乎你的想像,例如有一種子彈都打不穿的動物,簡直讓人懷疑它們的骨頭是什麼做的,難不成真的有動物能從體內長出鐵來嗎?
  • 蝙蝠身上攜帶上千種病毒,蝙蝠的3處特點
    蝙蝠的身上攜帶有大量的病毒,有研究資料指出,在蝙蝠的身上存在著上千種病毒,其中就包括這次流行的冠狀病毒和之前的SRSA病毒等。而蝙蝠身上之所以會攜帶如此多的的病毒,大概也是野生動物能夠在惡劣的自然界中生存的原因,可能是在惡劣環境中為適應生存進化而來的。
  • 犰狳雖然個子小,但身穿盔甲有鋒利的爪子,還攜帶麻風桿菌
    大自然是孕育了很多的生物,不管是天上飛的,水裡遊的,還是陸地上跑的,都是大自然的產物,雖然動物們形態各異,但是很多的動物都是有著相似之處的,而也有的動物水裡和陸地上還是遠親呢,隨著物種的變化,再加上進化能力,有的動物本來是一家,但是為了適應環境,有的在陸地上,有的則在水裡,形形色色的動物
  • NEJM:美國首例麻風病人可能由犰狳傳染而來
    而近日,美國研究人員稱,美國首例麻風病人可能由犰狳傳染而來。一提犰狳,人們就會想到它的可愛。有些美食家還說,烤犰狳肉是一道美味。現在,路易斯安那州的研究人員發現九帶犰狳的更多信息。美國國家麻風病項目的微生物學主任理察? 杜魯門稱:「大量證據表明,人類通過這種動物染上麻風病的。」
  • 蝙蝠是移動的「病毒庫」,攜帶4100多種病毒,但為何安然無恙.
    據了解,蝙蝠身上攜帶4100多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就有500多種,由此可見,蝙蝠就是一個會移動的「病毒庫」。
  • 為何蝙蝠可以攜帶180多種病毒而不感染呢?
    蝙蝠帶病毒傳播給人,相當於人畜共患病範疇,自然界有很多病毒都是由原始宿主和中間宿主傳播給人類的,而這些宿主大多數都是動物,比如愛滋病、鼠疫、口蹄疫、狂牛症、狂犬病、SARS等。
  • 為什麼蝙蝠攜帶大量致命病毒,自己卻安然無恙?
    對於社會上的這類現象,國家自然也是十分鼓勵的,畢竟這也可以拉動內需,促進經濟發展,而且也有益於人們的身心健康,但有關衛生部門或旅遊部卻發文警醒人們,請遠離在自駕遊途中遇到的野生動物,尤其是土撥鼠,別被他們可愛的外表所蠱惑,這些野生動物都是致命病毒的攜帶者,一旦病毒開始跨越種族傳播,無疑會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損失
  • 當人類主宰了荒野,攜帶病毒的動物也將接踵而來
    當人類主宰了荒野,攜帶病毒的動物也將接踵而來!因此,有人提出了那麼一個疑問:我們這樣大規模地將自然環境轉變為人類用地,是否更便於那些攜帶致病病原體的動物呢一般來說,體型越小的生物,它們對自然界的適應性就越高。所以例如老鼠、蚊子就是如此,它們體型小,數量龐大,對進食和生存環境的要求非常低。有專家指出,這些生物往往是攜帶致病菌的載體。
  • 科學家發現蝙蝠攜帶大量病毒卻不會生病的原因!
    蝙蝠自古以來在人們的印象中就是一種帶有一點邪惡的神秘生物,事實上人類的整個文明中都有蝙蝠的痕跡,因為蝙蝠是自然界中攜帶病毒最多的動物,包括冠狀病毒在內,還有破壞力更強的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都來自蝙蝠的傳播,科學家從全世界200種蝙蝠身上發現了4100種不同的病毒,其中各種冠狀病毒就超過500
  • 病毒在自然界中沒有天敵?科學家至少找出了三種
    我們說自然界的萬物都是相生相剋的,那麼,病毒在自然界中有沒有天敵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雖然病毒的種類繁多,但是從目前來看,對人有威脅只有200多種,而大部分的病毒只對自然界中的某些生命體有威脅或者以某些生物為寄主(對該生物沒有表現出傷害性),比如蝙蝠身上雖然攜帶著多種病毒,但是蝙蝠並沒有症狀的表現。
  • 這是中Bug在自然界中的普遍存在
    蝙蝠是自然界中同樣存在的BUG類蟑螂,集強大生命力、科研價值、藥用價值和生態價值於一體。什麼是蝙蝠東西?為什麼蝙蝠在自然界屬於毒王?蝙蝠的價值是多少?如何正確對待這種神奇的物種?小編將為大家帶來全網最詳細的蝙蝠知識科普知識,讓大家正確認識這隻與人類生活了幾萬年的動物。蝙蝠是鳥還是動物?
  • 《山海經》中虎形蛇尾的怪獸,隨身攜帶一種致命病毒
    根據國際最新研究表明,麻風病的人際傳播非常罕見,主要途徑是野生動物,而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唯一攜帶麻風病病毒的只有一種動物。它與《山海經》中記載的一種怪獸同名。文/希夷符號帝國獨家原創老虎的這個名字,九成人都不知道就像人有小名,有外號,還有暱稱,證件上還有官方正式的名字。
  • 自然界中有沒有以病毒為食的生物?
    在自然界中,大多數的生物都有天敵,不同物種間相互制約,共同構成了平衡且完整的生態。簡單的說就是老鼠吃糧食,貓吃老鼠,這樣的遞進關係。但是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科學界並沒有發現能夠以病毒為食的生物。病毒是一種靠寄生才能生存的類生物,因此,它可能存活於任何有生命的地方。
  • 昆明動物所等在麻風遺傳易感性研究中獲進展
    昆明動物所等在麻風遺傳易感性研究中獲進展 2017-12-14 昆明動物研究所 【字體: 小】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姚永剛課題組
  • 常見野生動物身上攜帶的病毒種類
    所有動物與人類共存於地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