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風病,一種由麻風桿菌引起傳染性極低的慢性疾病,95%的人都具有免疫能力,但是一旦患病確是異常可怕,輕則容貌損毀,肢體殘疾,重則一命嗚呼。目前,中國存在的感染了麻風桿菌的人不到兩千,但是建國初期的數字是50萬,是現在的250倍,相比於那時的人口(50年代中國人口6億左右),是一個天文數字,幾乎一千個人裡就有一個人感染麻風。沒有特效藥的時代,唯一能採用的方式是強制隔離。得了麻風的人只能一個人躲進深山裡,獨自忍受著這種慢性疾病帶來的折磨,臉、手、腳都會產生變異,畸形生長,人不像人。即使治好了,也一輩子不能出門,不能勞作。在人類與麻風桿菌抗爭的歷史長河裡,悄無聲息地把麻風病毒傳染給了一種動物,如今它正攜帶著病毒,慢慢「還給」人類,它就是犰狳,除了人類外,自然界唯一會攜帶麻風桿菌的動物。
犰狳易危品種:巴西三帶犰狳
犰狳主要生長在美洲,主要靠吃螞蟻生活。因為生活習性和環境的原因,它和穿山甲長得非常像,但實際上沒有什麼血緣關係,甚至犰狳要和樹懶更加親。遇到危險,機智一點的會立刻打洞逃走,呆萌一點的會立刻縮在一起,如上圖巴西三帶犰狳,稀有度等同於中國大熊貓,它縮起來非常像一個「足球」,因此也成了2014年巴西世界盃吉祥物「福來哥」的原型。犰狳的鎧甲非常堅硬,甚至可以反彈子彈,和強勁有力的爪子配合,能夠快速打洞。有意思的是,如果犰狳和人類一般大小,那它的生殖器就會超過一米長。
犰狳(上)穿山甲(下)
在《山海經》也記載了一種名叫犰狳的動物,它如兔子般大小,長著鳥的嘴巴,鷂(yào)鷹的眼睛和蛇的尾巴,能夠發出「犰狳」的叫聲,一旦出現就意味著蝗災的出現。
又南三百八十裡,曰餘峨之山,其上多梓楠,其下多荊杞。雜餘之水出焉,東流注於黃水。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曰犰狳,其鳴自訆,見則螽蝗為敗。
山海經描述的犰狳
犰狳為何會染上麻風病毒,主要離不開一個字「吃」,似乎很多病毒會從自然界傳染到人身上,都是因為人們控制不住「吃」的欲望,不先敬畏自然,又如何讓自然敬畏你。
在經濟大蕭條時期,美洲一般的家庭都買不起傳統的肉類食品。這是他們打上了犰狳的主意,因為當時在美洲,犰狳是很常見的動物。有人開了先河,嘗試了犰狳肉之後,驚奇地發現它和雞肉的味道非常相像,完全可以替代日常的肉類。因此犰狳的噩夢開始了,加上它屬於溫順的動物,遇到危險一般都不會跑,因此犰狳被大肆捕殺,成了人們飯桌上的食物。在與人類的接觸過程中,犰狳逐漸染上了麻風桿菌,麻風桿菌寄生在犰狳體內,卻不會引發在人身上會出現的病症,因此攜帶麻風桿菌的犰狳外表沒有什麼不同。越來越多的犰狳攜帶上了病毒,可當時的人還毫不知情,依然沒有繼續把犰狳當做餐桌上的肉食替代品來吃。
遇到危險立刻縮成球
直到美洲地區的麻風病人越來越多,人類開始意識到美洲大陸上存在著麻風桿菌的傳染源。在對幾個麻風病人的調查中,發現他們都有一個相同的地方:吃過犰狳肉。隨後科學家對周圍的犰狳進行取樣,發現了寄居在它們身上的麻風病毒,而且基因序列和人類感染的麻風病毒一模一樣,由此,科學家斷定犰狳是麻風桿菌的攜帶者,也是傳染源。並通過大範圍調查,發現65%的犰狳都攜帶了病毒。至此,犰狳憑藉著從人類身上獲取到的病毒,成為了自己免入虎口的武器。但現在,在美洲地區依然有人選擇以犰狳為食,這也成為美洲地區麻風病流行的潛在危險。
犰狳又稱「鎧鼠」
處理好經濟發展和自然平衡的關係,才能讓人類長久生存在地球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願與社會共勉。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