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花香和鳥蟲的奇特地方——自然現象探秘·詩一首

2020-10-31 鍾離春秋

曾遊歷於加拿大西海岸外的溫哥華島,發覺島上幾無花香、鳥叫及蟲鳴,她的的幾處大森林之中,居然聽不見一聲鳥叫,一聲蟲鳴,萬籟俱靜,似乎來到了一個無聲的寂靜世界,甚感怪異,世間未聞,細思極恐。茶飯不思冥想多日,忽有一天頓覺腦洞大開,大徹大悟,答案信手拈來!能看透此問題本質者,實乃自然科學之大家也,有詩為證之:

溫島多蹊徑,風光四季新。

百花千卉放,妍色冠加西。

惜豔無香味,蜂蟲鳥疏稀。

共生專一性,息息乃相依。

此圖為布查德花園的玫瑰花

島上世界聞名的布查德花園內的玫瑰花苑中,聞不到半點玫瑰花香,見不到一隻蜜蜂,花園裡聽不到任何鳥叫和蟲鳴。

相關焦點

  • 天空沒有鳥的痕跡,而我已經飛過!從一首詩看蘇東坡的人生哲學!
    蘇東坡是中國文化史上獨一無二的人物,他的詩詞書畫堪稱四絕;蘇東坡是中國人生哲學史上的標誌性人物,他是打不死的小強,他越挫愈勇的性格,是中國人的偶像;在蘇東坡身上,有儒家的積極進取;有道家的順應自然;有佛家的放下和解脫;蘇東坡的人生態度,用他自己的話說
  • 書魂永作鳥蟲遊——書法家謝雲先生行狀
    在謝雲先生看來,行楷草隸,每一種字體各得其妙,他都孜孜矻矻用心揣摩,尤為著力於鳥蟲篆,並於爬羅剔抉、刮垢磨光中,逐漸領悟到書海中的自然妙道與無窮樂趣。 屈指流光,八十餘載習字生涯倏然而過,回顧過往,謝雲先生如是說:「此生願為丹青客,書魂永作鳥蟲遊。」
  • 白居易見小孩打樹上的鳥,於是寫下一首詩勸告,足見一片仁愛之心
    古人除了有著無窮無盡的智慧之外,還有就是那一片仁愛之心,畢竟這些古人讀著聖賢之書,自然對於萬事萬物,這世間所有的生命,那都是心生敬畏之心,也正是這樣的一種仁愛之情,更是令他們的作品顯得別具一格,處處充滿了濃濃的愛意。特別是像白居易這樣的偉大的詩人,無論是學識,還是他的人品,那都是一流。
  • 孟浩然流傳最廣的一首詩,堪稱描寫自然的千古絕唱!
    他一生著詩二百餘首,其中流傳最廣的一首,便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春曉》。全詩如下: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據記載,孟浩然早年間隱居鹿門山,《春曉》便是他隱居鹿門山時所作。這首隻有短短二十個字的詩,它的藝術魅力,千百年來,吸引了無數人人去傳誦它,探討它。
  • 罕見的自然現象:你在地球上比較難見到的5個奇特的自然現象
    地球上時不時就有可能發生一些讓我們感到驚奇的現象,有時候,一些現象的誕生甚至會讓科學家們也難以理解。這是因為它們發生的罕見性和奇異性造成的。對於很多奇特現象來說,能夠遇見它們是幸運的,因為它們罕見而又壯麗,但對於其它一些奇特現象,它們所造成的破壞卻並不是人類所願意見到的。今天,我們就要為你分享,幾個罕見的自然現象:你在地球上比較難見到的5個奇特的自然現象。
  • 罕見的自然現象:你在地球上比較難見到的5個奇特的自然現象
    地球上時不時就有可能發生一些讓我們感到驚奇的現象,有時候,一些現象的誕生甚至會讓科學家們也難以理解。這是因為它們發生的罕見性和奇異性造成的。對於很多奇特現象來說,能夠遇見它們是幸運的,因為它們罕見而又壯麗,但對於其它一些奇特現象,它們所造成的破壞卻並不是人類所願意見到的。
  • 大自然神奇一環:早起蟲兒被鳥吃,可這種鳥雛鳥卻偽裝毛毛蟲自保
    在食物鏈中: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蟲兒被鳥吃,因為鳥類是蟲類的天敵,鳥類會專門捕食蟲類,包括毛毛蟲等。但在大自然中就有這樣神奇的一環:本是蟲類的天敵,可這種鳥雛鳥卻偽裝成毛毛蟲自保,奇特的鳥類——菸灰悲雀。
  • 詩神蘇軾最厲害的一首詩:正反讀著都通順,合起來才是完整一首詩
    有著詩神之稱的蘇軾更是,寫下一首曠古絕今的神詩,正反讀著都通順,合起來才是完整一首詩。蘇軾生活在北宋神宗趙頊執政時期,是唐宋兩朝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書法、文章、詩詞、繪畫皆是一絕。蘇軾寫過這麼一首詩: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海日晴。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鴻輕。
  • 孟浩然聽到春天的鳥鳴,寫了一首詩,千古傳誦
    人們從冬天剛過來,好像那種寒冷形成的疲憊還沒有完全解除,一到溫度上升,身體感到舒適,就想要彌補損失,於是就有了春困。有的人是大白天顯得無精打採,稀裡糊塗,像要睡覺的樣子。有的人是夜晚好睡覺,到早晨也醒不來,還是窗戶外面一陣一陣的鳥叫聲把他們吵醒。今天我們要講的孟浩然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科舉考試屢試不中,去求官又求不上,皇帝嫌他說「不才明主棄」。
  • 自然探秘所 | 探秘植物之最
    有的甚至創造了植物界的世界紀錄令人驚嘆不已探秘自然界中的植物之最最耐寒的花有詩說秋菊「本性能耐寒最大的花大王花是一種非常奇特的植物沒有莖也沒有葉只有一朵直徑可達1.5米的花堪稱世界上最大的花它們生活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等地的
  • 詩一首丨又見紅嘴鷗
    詩一首丨又見紅嘴鷗 就想到我自己 辭別故鄉的炊煙 從瀟湘源頭來到這裡 在這個陌生的城市 許下十八年的心願 不是想在溫潤中發芽 沒有候鳥的毅力
  • 李商隱在雨天寫下一首詩,通篇不著一個雨字,寫出了不一樣的雨!
    雨是一種極為常見的自然現象,一年四季那都是會下雨,而這種原本很自然的一種現象,可是到了詩歌中,卻又是往往獲得了升華,會成為一種意象。很多的詩人會把這種自然現象,再結合自己內心的感受,從而把這種普通的雨描繪的如歌如泣,又是充滿了詩情畫意,這也正是雨帶給了詩人們靈感,而詩人們又重新賦予了雨新的生命,這兩者之間的這種融入,從而也是成就了無數的經典名篇。
  • 詩經中的一首詩,道出先秦男子擇偶標準:碩大無朋
    詩,可以讓你與眾不同,有用之知識,是讓你活著,而無用之詩,是讓你活得美。中國人的詩性是存在於骨子裡的。從先秦時期起,就有那麼一群人在近觀蒹葭,遠瞻星空。在用詩來表達內心的喜怒哀樂、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進而有了中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我想詩性就是從《詩經》開始注入我們的基因中吧!
  • 飛入詩中的「鳥」
    小時候,我便十分喜歡鳥,喜歡它那靈巧的模樣,喜愛它那矯健的動作。  長大後,我開始學詩,詩中有不少關於鳥的詩句,如「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等,這些詩句,我讀個三四遍便能銘記於心。此外,我還會摘錄下我喜歡的詩句,在周末細細品讀一番。  我就這樣一首首地學了下來,學了很多關於鳥的詩句。「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 唐代詩人很經典一首「月亮」詩,中間2句渾融貼切,越讀越有滋味
    古人所生活的那個世界有嚴重的兩級分化,做農民,可能就會一輩子守著自己的那一塊黃土地,聽到的最遠的新聞來自鄰村,去到過最遠的地方是為了完成政府派下的徭役。可如果做讀書人,甚至於將來通過科舉做了官,那你就會接觸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 詩中列舉了五種不可能出現的自然現象,被譽為「短章中神品」
    從《上邪》的遭遇看傳統文化的尷尬《上邪》是西漢的一首樂府詩,是漢鐃歌十八曲中的第十六曲。描寫一個女子對愛人的誓言。詩中列舉了五種不可能出現的自然現象,來比喻愛情的堅貞不渝,被譽為「短章中神品」。但其作者已無從考證。
  • 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美得令人心醉,成為描寫秋天最唯美的一首詩
    杜牧,字牧之,晚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他與當時的李商隱還一起並稱為「小李杜」,意思是兩人的文學成就,完全可以媲美盛唐時期的李白和杜牧。作為唐朝最後大師,杜牧的很多作品也都是深入人心,尤其是一首《清明》,更是成為了描寫清明最傳神的一首詩,通篇描繪的看似平淡,可是那一份憂愁之感,以及落魄的神態,則是被詩人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得淋漓盡致,讀來當真是令人肝腸寸斷。
  • 劉伯溫冷門的一首詩,看似普通的描寫雪,實則充滿了諷刺
    大家都知道雪,雪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自然現象,隨著天氣變得越來越冷,很多地方都會開始下雪,這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不過在古代,雪確實很多文人墨客都非常喜歡使用的意象,很多詩人在看到雪之後,往往就會詩興大發,寫出許多優美或有趣的詩句。
  • 鷓鴣鳥是一種什麼鳥,為何經常出現在詩中,牽動著詩人的鄉愁
    唐朝末年詩人鄭谷以《鷓鴣詩》出名,他本人還得了一個稱號「鄭鷓鴣」。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裡啼。從詩中我們看出鷓鴣是一種和山雞外形相似的鳥。五彩斑斕的羽毛很整齊,在溫暖的荒郊野外嬉戲。在下雨的黃昏從湖邊的青草地經過,雨後花瓣都落了一地,這時鷓鴣鳥飛到黃陵帝廟裡啼叫。漂泊在外的遊子一聽到鷓鴣聲,瞬間淚流滿面沾溼了衣袖,佳人剛唱起了《山鷓鴣》這首歌,眼眉就低垂了下來。鷓鴣鳥的叫聲此起彼伏,在寬闊的江面上遙相呼應。一直到夕陽西下,才飛到苦竹林深處去。
  • 白居易很高明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在寫雨,但是沒有出現一個雨字
    雨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種自然現象是由於地面的水蒸氣升騰到了空中,然後冷凝成雲,使得雲層中的小水滴逐漸會增大,最終承受不住擠壓,無法在空中漂浮,從而形成了雨。而這首詩《微雨夜行》同樣如此,只是那麼淡淡著筆,可是每一句都生動有趣,有著不一樣的韻味,我們從這麼一首小詩中,最是能夠感受到詩人過人的才華,看似寫得很一般,其實足以讓人體會到詩人一種獨特的情懷,還有對於事物細膩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