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特教園丁陳豔和她的青年同事們 為殘障學生擎起一片藍天

2021-01-08 安青網

安青網訊天空因為白雲而藍得美麗,青春正是賦予了夢想尤顯絢爛。全國特教園丁、定遠縣特殊教育學校副校長陳豔和她的青年同事們是美麗的,也是絢爛的,因為有了特殊教育,因為有了特殊學生。在她們的信念裡,特殊教育同樣能擎起一片藍天。

1996年畢業於滁州師範學校的陳豔在工作第二年由普通小學調入縣特殊教育學校,一幹就是23年,雖不是特殊教育專業科班出身,但憑著她的信念、勤奮和對殘障學生的一片愛心,無怨無悔的耕耘著特殊教育的田地,她說一生無悔。

作為骨幹教師,陳豔在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始終把師德放在首位。刻苦鑽研業務知識,不斷通過閱讀、參加培訓及教學實踐探索特殊教育教學規律,並積極參加特殊教育教學改革,對入班的學生進行評估,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注重個體差異,實施分層教學,了解、愛護、尊重每位殘障學生,即使學生程度再差也不放棄,使班裡的每一個學生都獲得一種存在感,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看得出來,哪怕是學生取得一丁點兒進步,都足以讓陳豔感到欣慰。

陳豔最喜歡高爾基的一句話並作為座右銘: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愛自己的孩子是天性,愛別人的孩子才神聖。

2012年9月獲教育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頒發的「全國特教園丁獎」後,陳豔更是引領著青年教師們用自己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為殘障學生擎起了一片藍天,年復一年地譜寫著特殊教育教師酸甜苦辣而又美妙動人的愛之歌。她對自己課堂教學的熱情仍絲毫未減,一方面繼續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另一方面精心做好教學管理工作,尤其在提高教師教科研水平和業務能力上起到了帶頭和引領作用。自2017年分管教學工作以來,帶領教師們做課題研究,鼓勵、指導教師們參加各類比賽,提高了他們的教育教學水平,學校的教科研成果獎也收穫頗豐。

「跟著陳豔副校長能學到很多東西,進步得快。」很多年輕教師深有感觸的說。

和青年教師共同呵護殘障學生

課堂教學

給殘障學生點讚

與殘障學生揮手致意友好

課堂指導

■校長點評

定遠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 謝慶貴

陳豔始終牢記「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真理。自2012年榮獲教育部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聯合表彰的「全國特教園丁獎」以來,依託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以市級骨幹教師的身份與劉傳斌、高志芳等教師結對,積極推行「青藍工程」青年教師成長計劃。成立課題研究小組,促進一批青年教師教學科研能力水平的提高;為教師推薦購買特殊教育書籍,督促他們學習;指導青年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方法和如何做好家長工作。分管業務的她經常查看教師的備課和論文課例,提出修改意見;經常聆聽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給予點評和指導。陳豔不但在業務上給了青年教師極大的指導和幫助,她還非常關注教師們的思想動態,因勢利導,給予關懷、鼓勵、疏導。近些年,在陳豔的帶領下,學校打造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積極奮進的青年教師隊伍。

本報記者 傅 軍

通 訊 員 範閏生 鄭培進

相關焦點

  • 今天是國際殘疾人日,「特教園丁獎」頒給了這群有愛的老師們_新華...
    10位獲得今年「特教園丁獎」的教師代表坐在現場第一排,其中有兩位來自江蘇。他們分別是南京市鼓樓區特殊教育學校老師黃豔萍和南通市通州區特殊教育學校老師邢國林。2020年,堅守特教崗位27年的她,帶著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南京市學科帶頭人等獎項,再次獲得2020年度「特教園丁獎」。  諸多獎項的背後,是黃豔萍對學生的拳拳之愛。黃豔萍告訴記者,她曾連續兩年多,每月自掏腰包為班級一名家庭困難的學生訂午餐。這個男孩笑容可掬,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只能說出簡單的詞語。「我發現,每頓飯他都狼吞虎咽,吃了還想吃。
  • 江蘇2名特教教師獲「特教園丁獎」
    今天(12月3日)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2020年 「特教園丁獎 」頒獎儀式在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隆重舉辦 。全國100名特教教師獲「特教園丁獎」。據了解,從2010年起,中國殘聯、教育部等共同設立特教園丁獎,至今全國已有 1799 名特教老師獲得表彰 ,江蘇獲獎特教老師達 117 名。今年,江蘇有兩位特教教師獲獎,分別是南通市通州區特殊教育學校老師邢國林和南京市鼓樓區特殊教育學校老師黃豔萍。
  • 特教學校連起的世界
    這條通道代替了鼓膜,聽障孩子們就這樣跟著鼓點上起舞蹈課。第一次給聽障學生上課時,楊晗還不知道這個技巧。那時,她剛從舞蹈專業畢業考入特教學校,只學了三天手語就要上自己的第一課。備課時,她把想說的話寫在本上,請其他老師演示手語動作,課後再像背臺詞一樣對著手機錄的視頻練習。可真到上課的時候,原本熟悉的舞蹈課卻讓她犯了難。
  • 「2020年交通銀行特教園丁獎」出爐 全國100名特教教師受表彰
    由中國殘聯、教育部等聯合舉辦的「2020年交通銀行特教園丁獎」表彰活動今天在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舉行,全國100名優秀特教教師受到表彰。截止目前,全國近1800名特教老師獲得「特教園丁獎」,其中江蘇有117名老師。
  • 「甘肅好人榜」裴菊蘭:愛心一片獻特教 敬業奉獻終無悔
    裴菊蘭,女,55歲,中共黨員,敦煌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師,從特殊教育中心走出的孩子都稱她為媽媽。1993年裴菊蘭告別了從事十年的普通小學,踏進剛剛成立的特教教育中心,當了一名特教老師,那一年她28歲。為幫助學生學會發音,發準音,她總是把學生的手背貼近自己的嘴唇,讓學生感受送氣音和不送氣音,體驗氣流的大小;常常把孩子髒兮兮的小手放在自己的唇上、鼻子旁、脖子下,感受聲音的振動,找準發音部位;在學習舌根音時,她甚至讓孩子的手伸進自己嘴裡,觸摸發音時舌頭的位置,直到學生從嘴裡奔出「我」「愛」「媽媽」……一個又一個詞來。
  • 做一個心中有愛,眼裡有光的特教老師
    當時,她對「自閉症」這三個字毫無概念,但也是從那一刻起,她對這個領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有個信念在告訴她:想儘自己的力量來幫幫這群特殊兒童,幫幫他們的家庭。基於這樣的信念,在填報志願的那一刻,她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特殊教育。她就是深圳市光明區鳳凰學校特教班班主任汪電瓊老師。
  • 「特教人講身邊事二」特教老師袁美蘭:用愛為腦癱兒童撐起一片天
    本期的《特教人講身邊事》專題,我們來聽一聽特教老師的故事分享,通過點點滴滴的身邊事,展現她們的使命和擔當。特教人講身邊事二我是市殘聯特教中心腦癱部康復教師黃秋明,今天我給大家帶來我的同事——袁美蘭的故事。
  • 第23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評選和2019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新華社照片,北京,2019年4月27日第23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評選和2019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選結果揭曉為集中展示新時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激勵和引導全國廣大青年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不忘初心
  • 「圖片直擊」「90後」特教老師:用愛守護靜待花開
    特教老師平夢露老師帶領學生做廣播體操。胡海軍攝 特教老師付丹陽老師、平夢露老師、李佳鵬老師帶領學生做課間操。胡海軍攝 特教老師李曉月教師在教學生認識水果。胡海軍攝 特教老師秦麗微老師給培智班的孩子上生活語文課。胡海軍攝 特教老師王少陽在上生活數學課。胡海軍攝 特教老師平夢露老師在與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學生交流。胡海軍攝 特教老師李佳鵬老師和付丹陽老師帶領學生上感統課。
  • 教育部公布2019年全國特殊教育事業發展情況
    2019年,全國共有特殊教育學校2192所,比上年增加40所。特殊教育在校生79.5萬人,比上年增加12.9萬人,增長19.3%。其中,送教上門的受益學生為17.1萬人,比上年增加5.4萬人,增長46.8%,佔特殊教育在校生的比例為21.5%,比上年提高4.0個百分點。
  • 「教育」雁江區特教中心教師劉蕾:激發潛能點燃夢想
    >9月9日上午,記者在特教中心見到了體育老師、五年級培智班班主任劉蕾。第二節課下課時分,劉蕾和她的助教帶著一群特殊孩子來到訓練室訓練旱地冰壺。8個孩子分成兩組,在老師的指導下,依次推動冰壺。劉蕾一邊口述指令,一邊比出簡單的手語,助教在旁協助手語翻譯。孩子們每推出一個冰壺,她就講解旱地冰壺推動技巧。孩子們推球拿到分,她就用手語讚美孩子,孩子們臉上也會露出滿意的笑容。
  • 樹木傳奇|若沒有紅松 誰擎起藍天
    冬季滿山的白雪和夏季綠葉繁茂的大樹,是巨大而豐盈的森林水窖。故而,伊春境內的湯旺河大豐河金沙河永翠河涼水河,大大小小的河流,達702條之多。水從巖石的泉眼縫隙裡滲出來,匯成溪流和水幔。水被森林的樹根吸入,滴滴甘露;水氣水霧升騰入雲,落下好雨好雪回饋森林,樹木便越發地茂盛。林都伴生了一個水都,水都又潤澤著林都。天地間如此和諧的循環,滋養出一個四季蓬勃的美麗伊春。
  • 「特教人講身邊事三」「高矮肥瘦組合」的成長印記
    本期的《特教人講身邊事》專題,我們來聽一聽特教老師的故事分享,通過點點滴滴的身邊事,展現她們的使命和擔當。特教人講身邊事三我是市殘聯特教中心智障兒童康復部的梁佩琪,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部門老師的成長印記。
  • 幾塊綠豆糕讓她和同事的心瞬間融化
    她說,孩子們的淳樸,讓她和同事非常感動,更堅定了教育好學生,讓這些農村孩子們通過學習改變自己和家庭命運的信心。 學生進步明顯 她滿臉自豪 李莉娟今年44歲,從教24年,她始終用真心、真情對待學生,努力通過教育讓每一名學生熱愛學習,努力向上向善。
  • 和她一起奔小康 | 為蔚藍大海拼接上一片濃綠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女性之聲推出「和她一起奔小康」欄目,講述那些走向小康生活的她故事~海南省西部的昌江黎族自治縣,人們穿行在炎炎夏日的棋子灣海邊的防風林,都稱讚這片樹林能遮陰乘涼。不遠處,幾名挑著擔子的農婦走過,那是陶鳳交和姐妹們組成的「綠色娘子軍」。
  • 堅守30載,夫妻甘做學生的「啟明星」
    北星小學有這樣一對優秀的教師夫妻,從教三十多年來,他們一直秉持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理念,兢兢業業,默默耕耘在教育第一線。他們就是李清運和易磊玉老師。在近日召開的石峰區教育大會上,李清運和易磊玉夫妻倆都被評為「骨幹教師」,同時易磊玉老師獲得了「優秀班主任」稱號,李清運老師獲得了「優秀園丁」獎。而這個榮譽落在這對夫妻身上,在旁人看來一點都不意外。
  • 2018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簡介
    她因材施教,關注每名學生學業和成長,每天義務為學習困難學生補課,時常在村裡一片燈火時分,才見到她騎著自行車帶學生安全返家的身影。她積極投身教育綜合改革實踐,率先在全市自編地方教材,融入豐富的實踐教學活動,取得良好反響和廣泛認可。她克服困難,無怨無悔,滿腔熱情投入教書育人事業,全心全意讓所在山村小學的教育教學活動豐富多彩,用執著奮鬥踐行著「幫助山裡的孩子飛出大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