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天父級」晶片問世!有效晶片面積約2343mm

2021-01-10 環球科技視界

英特爾在獨顯上的布局可以說是非常明顯的,大多數靠譜的消息都是關於DG1這款已經展示出樣卡的、定位於中低端的產品,英特爾肯定還有性能更強大的產品。去年12月,Intel首席架構師、圖形業務負責人Raja Koduri曾曬出Intel班加羅爾團隊的合影,稱他們取得重大突破,在邁向全球最大矽晶片的路上達成裡程碑。現在這款「baap of all(天父級)」的GPU晶片已經被正式官宣了,英特爾的這款Xe HP「天父級」 MCM GPU的裸片總大小可輕鬆達到2000mm,並具有16位浮點數。

之前面積最大的晶片來自Cerebras Systems公司,去年8月推出,服務AI,面積42225平方毫米,擁有1.2萬億個電晶體。即便是高性能GPU,這樣尺寸對Intel Xe仍不現實,猜測Raja意思是最大的GPU矽片,面積預計在800平方毫米左右。

所以英特爾發布的這款晶片可謂是十分的強力,以10代酷睿i9-10900K為例,10核20線程、LGA1200接口的它,封裝面積不過1406mm。幾乎看起了28核至強鉑金8280(LGA3647)的也只是4200mm。如果沒有其他用途的話,這顆核心就是用於Ponte VecchioXe_HP GPU,主要服務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等高負載場景,也是英特爾向AI布局的一個重要晶片。

雖然說現在推出7nm工藝晶片對Intel來說還是有難度的,但是相信Intel會繼續努力,不斷向前。在超級計算機大會上,Intel也表示會為了高性能計算機和人工智慧的發展不斷優化晶片設計,讓數據傳輸、存儲和處理變得更加方便,更加高效。

總而言之,目前隨著AI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信息的增多,產生了越來越多的數據,而數字的處理等一系列工作變得十分麻煩,AI技術能夠進一步幫助人們解決這一問題,而未來隨著5G的進一步發展,AI也會進一步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此時Intel不斷優化AI性能對於其自身來說還是有好處的,同時超級計算機的演變也是現在科學界很關注的問題,Intel及時布局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優勢,更好地和業界其他同行進行競爭。

各位讀者,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Intel展示「天父級」GPU:核心面積2.6倍於10核酷睿i9
    今天,Intel方面曬出了這款「baap of all(天父級)」的GPU晶片,也就是已經流片成形。以5號電池為參照物,晶片封裝面積約在3696mm2,有效晶片面積約2343mm2。什麼概念?以最新發布的10代酷睿i9-10900K為例,10核20線程、LGA1200接口的它,封裝面積不過1406mm2。
  • Intel天父級GPU大戰RTX 3080 Ti?僅供數據中心
    近日,Intel官方秀出了號稱「baap of all」(天父級)的一顆巨型GPU晶片,封裝面積約3696平方毫米,有效晶片面積約2343平方毫米,相比於10核心20線程的十代酷睿i9-10900K大了足足1.6倍。同時,晶片背面可以看到分成八組的元器件,明顯對應正面的八個GPU核心,統一封裝在一顆晶片內,這也與Intel此前公布的設計思路相同。
  • 極限12.9mm AOC最薄LED液晶e2343F首測_AOC e2343F(LED屏)_液晶...
    由於顯示模式和技術方面的革新,液晶顯示器從CRT顯示器半米有餘的厚度縮減到了不足100mm的厚度。隨著液晶顯示器背光的變革,從CCFL背光到LED背光,產品的厚度再次進行了縮減。前不久,我們在AOC發布會上為大家進行了詳細的介紹,AOC最新「刀鋒」系列液晶顯示器的推出,再次挑戰了LED背光機型的薄厚極限,其產品的厚度僅為12.9mm,是目前厚度最薄的液晶顯示器產品。
  • 英特爾「天父級」GPU核心亮相 比10900K大1.6倍
    而近期Intel官方秀出了號稱「baap of all」(天父級)的一顆巨型GPU晶片,封裝面積約3696平方毫米,有效晶片面積約2343平方毫米,相比於10核心20線程的十代酷睿i9-10900K大了足足1.6倍,這款巨型晶片就是英特爾為高性能計算市場準備的計算晶片。
  • 電腦晶片材料與製作工藝
    這就是許多Northwood Pentium 4換上SNDS(北木暴畢綜合症)的原因,當發燒友們第一次給Northwood Pentium 4超頻就急於求成,大幅提高晶片電壓時,嚴重的電遷移問題導致了CPU的癱瘓。這就是intel首次嘗試銅互連技術的經歷,它顯然需要一些改進。不過另一方面講,應用銅互連技術可以減小晶片面積,同時由於銅導體的電阻更低,其上電流通過的速度也更快。
  • 系統級晶片集成——SoC
    真正稱得上系統級晶片集成,不只是把功能複雜的若干個數字邏輯電路放在同一個晶片上,做成一個完整的單片數字系統,而且在晶片上還應包括其它類型的電子功能器件,如模擬器件和專用存貯器,在某些應用中,可能還會擴大一些,包括射頻器件甚至MEMS等。通常系統級晶片起碼應在單片上包括數字系統和模擬電子器件。
  • 晶片製作全過程
    4、測試工序:晶片製造的最後一道工序為測試,其又可分為一般測試和特殊測試,前者是將封裝後的晶片置於各種環境下測試其電氣特性,如消耗功率、運行速度、耐壓度等。經測試後的晶片,依其電氣特性劃分為不同等級。而特殊測試則是根據客戶特殊需求的技術參數,從相近參數規格、品種中拿出部分晶片,做有針對性的專門測試,看是否能滿足客戶的特殊需求,以決定是否須為客戶設計專用晶片。
  • 全新等離子晶片問世,首次將電子和光子元件集成於同一塊晶片
    當然我們能夠有這樣快的網絡速度是因為晶片方面做得比較好,而晶片方面的發展,我們現在最頭痛的應該是華為先進晶片可能會斷供,但是這只是短時間我們遇到的困難,我們一定能夠克服的。 對於全球半導體領域,現在想要和大家說的是全新的等離子晶片問世,這一種晶片首次將電子和光子元件集成於同一塊晶片
  • 蘋果 ARM 代替 intel 晶片!微軟放狠話:別想裝 Windows 雙系統
    蘋果 ARM 代替 intel 晶片!蘋果近日宣布推出 ARM 架構的自研晶片替代 intel 晶片,這將導致所有蘋果 PC 設備無法正常安裝 Windows 10 系統,需要微軟方面提供支持 ARM 架構的版本,但微軟方面已經明確聲明不會為蘋果做出任何改變,也就是不會推出單獨支持 ARM 架構的版本。
  • GPS晶片才40nm,北鬥晶片為何追求22nm?
    在北鬥晶片進入22nm的同時,質疑聲也不斷湧來。在人們的傳統思維中,導航定位晶片對先進工藝的要求並不高,當前採用40nm工藝的導航晶片也較多,例如GPS運用的均是40nm晶片,那麼北鬥晶片因何如今在先進位成方面頻頻提升呢?
  • 首款3D原子級矽量子晶片架構問世—新聞—科學網
  •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高功率晶片生產項目進展迅速
    據悉,濟南高功率晶片生產項目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優選項目,為山東省重點項目。主要工程為月產10萬片8寸矽基功率和1萬片6寸SIC功率器件的工業廠房。項目總佔地630.6畝,中鐵十四局建築公司承建的一期一階段總佔地面積230畝,共11棟單體,建築面積11.6萬平方。
  • 又一晶片技術迎來突破!國產晶圓倒片機問世,可用於14nm晶片製造
    因此在晶片等尖端技術應用領域,我國出現了被「卡脖子」的局面。為了緩解晶片製造產業鏈上的僵局,前段時間中科院也對外界宣布,將會布局光刻機等尖端技術的科研工作。而在近日,我國又在晶片技術上迎來了新的突破,國產晶圓倒片機成功問世。
  • 黑科技氮化鎵異質集成晶片問世
    2020年7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關於矽與氮化鎵異質集成晶片論文在國際半導體器件權威期刊《Semiconductor Today》指出:中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團隊研發的「轉印與自對準刻蝕技術」有效地實現了晶圓級的異質集成,有望將多種不同的功能材料如矽、氮化鎵等集成在晶圓級的單片上,以此為基礎製造的器件及集成電路理論上具有更加多樣強大的功能與更高的集成度。
  • 一文看懂Chiplet小晶片:AMD、英特爾、華為海思都在研究!
    每個Zeppelin die 是213mm^2,4 個die 就是852mm^2。AMD 給了如果用一個single chip 設計的話,die 的大小大約就是777mm^2,也就是說有10%的面積損耗,但是777mm^2 非常接近reticle limit size 了。名詞解釋 reticle limit size, 這是光刻機能夠處理的最多的尺寸。
  • 晶圓和晶片的關係_一個晶片有多少晶圓
    打開APP 晶圓和晶片的關係_一個晶片有多少晶圓 發表於 2017-12-07 16:10:01   晶圓和晶片的關係   晶片是由N多個半導體器件組成 半導體一般有 二極體 三極體 場效應管 小功率電阻 電感 電容等等。
  • 晶片裡面有幾千萬的電晶體是怎麼實現的?
    目前晶片技術含量最高的,無疑還是電腦晶片跟手機晶片,英特爾的i7(這個不用介紹了吧)處理器裡面是已經是幾十億顆電晶體了,遠遠超過題主說的幾千萬。目前一般的手機晶片生產過程需要涉及到數十臺先進機器,數千個step(就是步驟,這個也解釋我也是醉了),那麼幾十個機臺對應幾千個step,就不可避免的要重複使用,所以就有了重複的步驟,正是這一步步的重複,最終將電路圖給實實在在的刻在晶圓上,fab裡叫wafer,8寸(就是指wafer的直徑,矽基底)是主流,12寸(直徑300mm)是趨勢,18寸廠(直徑450mm)還得好幾年,目前國內有5家12寸廠(SMIC
  • GPS晶片才40nm,北鬥晶片為何追求22nm?這篇文章說清楚了
    ,22nm工藝晶片即將量產,我國北鬥晶片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在人們的傳統思維中,導航定位晶片對先進工藝的要求並不高,當前採用40nm工藝的導航晶片也較多,例如GPS運用的均是40nm晶片,那麼北鬥晶片因何如今在先進位成方面頻頻提升呢?事實上,北鬥系統並不單單應用在導航定位方面,在其他應用方面北鬥也是被給予「厚望」,賦能各行各業,因此,對於北鬥晶片的要求也有別於傳統意義上的衛星導航晶片,對於先進位成的要求不言而喻。
  •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一文看懂國產晶片現狀!|晶片|中芯國際|華虹...
    對於300mm矽片來說,其面積大約比200mm矽片多2.25倍,200mm矽片大概能生產出88塊晶片而300mm矽片則能生產出232塊晶片。更大直徑的矽片可以減少邊緣晶片,提高生產成品率;同時,在同一工藝過程中能一次性處理更多的晶片,設備的重複利用率提高了。
  • 基於Icepak的放大器晶片熱設計與優化
    基於熱阻理論,在對放大器晶片等效熱阻做熱分析的基礎上,採用Icepak對影響晶片散熱的焊料層、墊盤、基板的材料和厚度進行優化,分析各個變量對晶片溫度造成的影響,最後給出了高可靠性的晶片熱設計結果。晶片中大量的半導體器件在工作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晶片如果在封裝過程中散熱效率達不到要求的話,積累的熱量會影響器件特性,甚至是毀壞器件造成電路失去功能。為了提高晶片的可靠性,必須進行熱分析與熱控制。Icepak作為一款專業的熱分析軟體,提供了系統級、板級到器件級不同類型的熱分析平臺,其求解過程基於fluent求解器,可以計算穩態和瞬態不同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