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歷史:聖武朝的佛教政策

2021-01-08 小夕食譜

聖武朝期間,長屋王之變、藤原廣嗣之亂等政治事件的發生,以及連續不斷的饑饉、疫病,都給聖武王權的統治帶來了不安穩的因素。神龜六年六月,即長屋王事件發生後的3個多月後,平城宮內以及畿內、七道諸國,即從中央到地方同時舉行講讀《仁王經》的法會。前已敘述,《仁王經》是內含護佑王權思想的護國經典,根據學者的研究,奈良時代的仁王會,往往是在王權、國家發生危機之際臨時舉行,以祈願國土的安寧。除了《仁王經》以外,《金光明經》、《最勝王經》、《法華經》和《大般若經》等也被視為護國經典,通過定期或臨時舉行講讀、轉讀這些特定的護國經典的法會,祈願佛護佑國家的平安。護國經典的法會舉行之際,僧人們所使用的經典的製作與頒布是在國家、王權主導下進行的。例如《金光明經》有多種譯本,在日本,《金光明經》成為護國經典以後,地方各國使用的版本也不盡相同,既有北涼曇無識譯的《金光明經》,也有隋寶貴集成的《合部金光明經》。神龜五年十二月,朝廷向地方諸國頒布《金光明最勝王經》,每國1部,以此統一地方各國使用的經典版本。

寫經即抄寫經典、疏等,被認為是一種積功德的行為。天平朝期間,在國家、王權的推動下,開展了大規模的寫經事業,其中最為有名的事例即是皇后光明子發願的一切經寫經事業。皇后光明子本人是佛教信仰者,成為皇后以後,利用佛教樹立自己的權威。在登上皇后之位的翌年,即天平二年,光明子設置悲田院,並在皇后宮設立施藥院,悲田、施藥兩院都是社會福利性質的機構,用「以療養天下飢病之徒」,從而顯昭皇后的普濟廣救的形象。天平六年,在唐留學17餘年的僧侶玄昉隨日本遣唐使回國,並帶回經論5千餘卷。天平八年,開始了以玄昉帶回的經論為底本的寫經事業。這個寫經事業是皇后光明子為了供養父母以及祈願天皇的統治永延安寧而發願的,歷經20年,於天平勝寶八歲結束,所抄寫的經文包括大乘小乘的經律論、賢聖集傳、別生經、疑偽經、錄外經、章疏等,總數約達6500卷。帶回唐朝經論的玄昉也受到聖武天皇的重用,直接被任命為僧綱的最高官——僧正。

寫經事業中,具體擔當抄寫經文的是寫經生,但寫經生並不是僧人,而是字寫得好的俗人。寫經所是寫經生日日抄寫經文以及食住的地方,由下層官人管理。寫經生抄寫完成的經文,要經過校生的校對,若發現脫字、誤字,寫經生的報酬就要被扣減。除了寫經事業以外,造佛、造寺事業也是意在鞏固國家和王權的手段之一。天平九年三月,聖武天皇詔令地方諸國各造釋迦佛像1尊,脅侍菩薩2尊,並寫大般若經1部。天平十二年六月,「令天下諸國,每國寫法華經十部,並建七重塔焉」。天平十三年,經歷了藤原廣嗣之亂的聖武天皇,出於「欲使國家永固」的目的,詔令天下諸國建造金光明四天王護國之寺和法華滅罪之寺二寺,並規定:國家給每國的國分寺的封戶為50戶,水田10町,國分尼寺也是10町;國分寺的僧人數為20人,國分尼寺為10人;國分寺內造有1座七重塔,塔內放置金字金光明《最勝王經》1部;每月八日,國分寺、國分尼寺的僧143尼,必須轉讀《最勝王經》,每至月中,誦戒羯磨;每月的齋日,禁止漁獵殺生。然而,諸國的國司對於國分寺的建造並不積極,直至天平十九年年末,有的地方的國分寺甚至尚未開工。為此,天平十九年十一月,朝廷派出官人前往七道的諸國,督促各國的國分寺建造,同時,對國分寺、國分尼寺增加田地,其數量分別是90町和40町,由此,國分寺擁有田地達到100町,國分尼寺為50町。

天平勝寶元年七月,孝謙朝廷規定諸寺院可以擁有的墾田面積,其中,國分寺為1000町,國分尼寺是400町。天平寶字八年十一月,稱德朝廷向諸國下達由4條內容構成的「勤造國分寺並禁犯用寺物」太政官符,其中1條的內容是:國分寺的寺封及寺田的地子由國分寺收納,如果國司要動用,必須聽從國師的意見。這一措施意在從經濟上保證國分寺的經營。天平神護二年八月,進一步將國分寺、國分尼寺的寺田耕營責任者由國司移向寺院的三綱。天平十五年十月,輾轉於遷都之中的聖武天皇發願鑄造盧舍那佛金銅像,宣言要「盡國銅而鎔像,削大山以構堂」,以其「天下之富」與「天下之勢」造此佛像,並動員所有階層的人們,哪怕是「持一枝草一把土」協助鑄造佛像事業。這尊盧舍那佛金銅像,又稱東大寺大佛,其鑄造的完成歷經多年。在發願鑄造盧舍那佛金銅像不久,聖武天皇在紫香樂宮宣布:為造奉盧舍那佛像,開土建造佛像的寺地,即甲賀寺之地。一般認為,位於滋賀縣甲賀郡信樂町黃瀨的寺院遺址即是甲賀寺的所在。天平十六年十一月,在甲賀寺舉行了開始建造盧舍那佛像體骨柱的儀式,聖武天皇親自參加,平城京的大安寺、藥師寺、元興寺和興福寺的眾僧會集。此後,由於遷都等事宜,在甲賀的盧舍那佛像鑄造事業停止。天平十七年144五月,聖武天皇返都平城京;八月,在大和國添上郡山金裡,聖武天皇以袖運土,為佛像的臺座加土,重新開始盧舍那佛像的鑄造事業。造佛之地是在大和國的國分寺--金光明寺。天平十八年十月,聖武天皇、元正太上天皇、光明皇后行幸金鐘寺,點燃1萬5千7百餘杯燈火供養盧舍那佛,數千僧人參加供養儀式。天平十九年九月,盧舍那佛像的主體開始鑄造。

同年,隨著鑄造盧舍那佛像事業的推進,金光明寺改稱為東大寺。天平勝寶元年十月,經過3年的時間、8次的鑄造,盧舍那佛像的主體基本完成。其後,天平勝寶元年十二月至天平勝寶三年六月,鑄造佛像的螺發966個;天平勝寶四年三月,開始塗金作業,四月,在塗金作業尚未完成的狀態下,舉行了大佛開眼供養儀式。盧舍那佛金銅像共耗費銅量達739560斤,並且鑄造大佛的銅是「西海之銅」。天平二十一年正月,聖武天皇請大僧正行基為其戒師,受菩薩戒出家,法名勝滿。同年四月一日,聖武天皇行幸東大寺,光明皇后、阿倍內親王及群臣百寮隨行,在尚未完成的盧舍那佛像前,聖武天皇「北面對像」,由橘諸兄宣讀詔詞,詔詞中,聖武天皇自稱為「三寶之奴」。由此,聖武天皇將自己定位在佛與眾生之間,其政治性目的是在其權威衰落的背景下,通過佛教秩序進而獲得更大的權威。天平期的造佛、造寺事業造成國家對寺院建立、僧尼得度的原有的嚴格限制政策變得鬆弛。天平七年六月,聖武朝廷停止了自靈龜二年以來的寺院合併政策,改為督促各寺院不得懈怠寺內設施的修造。天平十九年十二月,敕令諸國,若有百姓情願造塔,則聽任其願望。同時,得度者的數量也大幅增多。數百人同時得度的現象已是司空見慣,數千人同時得度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例如神龜二年九月,為了

除地震災異,同時官度3000人出家;天平十七年九月,聖武天皇身體不豫,為祈願天皇康復,同時官度3800人出家;天平二十年十二月,因祭祀當年故去的元正太上天皇,同時官度僧尼各1000人。得度的容易性導致眾多的僧尼中,難免有在修行、學問等方面欠佳之人。天平勝寶六年,唐僧鑑真歷經萬難抵達日本,翌年,在東大寺設立戒壇院,加強戒律的貫徹。寶龜元年,稱德女皇病逝,天智系的光仁天皇的即位。同年十月,於天平寶字八年開始實施的禁止在山林寺院讀經悔過的禁令被解除,僧侶的正常的山林修行佛教活動被允許;寶龜二年正月,全國性地停止「吉祥天悔過」之法的舉行;寶龜三年三月,設置十禪師制,選出「或持戒足稱,或看病著聲」的10位禪師,他們的職責是在宮中祈禱天皇的平安;寶龜十年八月,命令諸國報告僧尼籍記載的僧尼的生死、住處,加強國家對僧尼的統制,同時朝廷根據僧尼籍,規定除兼備智慧與德行者之外,其他居住在平安京的國分寺僧尼都要返回本國。光仁朝的佛教政策意在改革聖武朝以來的佛與天皇的關係,重新將佛的位置放於天皇的統制之下。這一方針被桓武朝繼承,隨著平安京的遷都,奈良佛教走向終結。

今天的內容就說到這裡了,雖然文章看了會讓人沉迷,但是別忘了準時吃飯,抱著手機吃飯實在是個不好的習慣,總之如果喜歡看我的文章的同學,別忘了關注小編,小編每日都會發文哦!

相關焦點

  • 蒙古地區佛教藝術與彌勒造像——嘉木揚·凱朝
    但是薩迦派的歷史著述中沒有此人。《蒙古佛教源流》中記載說,成吉思汗與薩迦派的高僧薩欽·貢噶寧布(Sa skya kun dgah snin po 1092-1158 以下略稱貢噶寧布)結成施主與上師(mchod yon)的關係,成吉思汗給貢噶寧布發了信函等等。
  • 會議|佛教中國化研究的歷史與展望(上)
    因為日本的「佛教學」雖然已經屬於現代人文學科的一支,強調學術的客觀性、實證性,但是它的研究對象往往是硬核的佛教領域,例如佛教義理、佛教歷史,相關的宗教學的、社會學的、語言學方面的研究,嚴格來說是不被算做「佛教學」的。所以儘管原實先生一生的研究都與佛教有關,但因為他主要是研究梵巴語言和佛教文學的,他說自己不懂「佛教學」並不全然是客套話。
  • 《DNF》100級聖武槍魂攻略 技能加點推薦
    導 讀 DNF聖武槍魂100級技能加點推薦 聖武槍魂 護石選擇:奪命雷霆槍、三一斬月,紫藍紅三孔。 符文選擇:對應護石技能即可。
  • 《DNF》100版本聖武槍魂怎麼加點 100聖武槍魂刷圖加點推薦
    導 讀 最近許多小夥伴都在問DNF的遊戲中100級聖武槍魂要怎麼加點呢?
  • 中國國寶級唐刀「水龍劍」,被日本收藏後,竟成日本天皇的佩刀
    我國古代有一位知名的鑄劍大師歐冶子,傳聞他所鑄的劍,不僅色澤光亮,還削鐵如泥,純鈞和湛盧均出自於他之手,不過隨著歷史的發展,這十大名劍,均失去下落,目前有跡可循的最出名的,當屬水龍劍,不過這種劍也只是在唐朝,興盛一時,此後也在歷史長河中銷聲匿跡了。
  • 中國風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五臺山
    歷史上,印度、尼泊爾、朝鮮、日本、蒙古、斯裡蘭卡等國的佛教信徒,來此朝聖求法的甚多。是當今中國唯一兼有漢地佛教和藏傳佛教的佛教道場。每逢盛夏,海內外遊人香客前來遊覽觀光、燒香拜佛、絡繹不絕。每年6月舉行盛大的騾馬交易大會,進行物資交流、文藝會演和消夏避暑。
  • 印度舉辦國際佛教大會 處處體現日本「存在」
    印度舉辦國際佛教大會 處處體現日本「存在」 2014-10-30 09:19:21這本是印方重振佛教並推介旅遊的一次活動,但整個過程卻讓人感受到一個另類元素:日本的存在。  在會議進行期間,「日本」一詞被多次提到,或說它幫助推廣印度佛教,或說日本人贊助了某個具體項目。而「中國」一詞,只有提到佛教淵源和旅遊推廣時才偶被提及。  這次大會請了來自馬來西亞、斯裡蘭卡和日本的3名特邀嘉賓。首名嘉賓發言時,工作人員開始向與會者分發一份兩頁紙的材料。
  • 日本人牛肉,馬肉,熊肉都敢吃,為什麼幾乎不吃羊肉?
    日本人是非常喜歡吃肉的,日本每年進口的牛肉是一個龐大的數字,特別是牛肉,雞肉,不過日本不吃豬肉和羊肉。這是怎麼回事呢? 第一,日本那塊土地上不產羊肉,日本認為其無用 日本宣稱自己的文明是從公元前660年產生的,還編造了第一代天皇—聖武天皇,其實連日本人自己都不信。日本真正的文明是從中國南北朝時期開始的,在此之前日本還是原始社會,從當時出土的古墓文物來看,只有馬、狗等動物,並沒有豬和羊。
  • 第三隻眼看臺灣佛教——王雷泉
    即缺乏原創性,承受的是自明末起相繼傳入的齋教、閩南佛教、日本佛教、大陸主流佛教及藏傳佛教、日本新興佛教等各種派別。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江燦騰將自己研究臺灣佛教,視為對鄉土文化的回饋與關懷。他認為:『臺灣佛教主體性的意識覺醒,是延遲到解嚴以後,更切當地說,是在開放大陸探親活動,從兩岸的佛教現況對比之後,才清晰地浮現的!』故關懷對岸佛教和重建當代臺灣佛教主體性的努力,是同時並存的。
  • 諸神傳說(日本篇·上)
    諸神傳說(日本篇·上)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書單:《日本的神話》《日本神話故事與傳說》《菊與刀》公元2世紀,日本諸島上分布著大小100餘個部落,部落之間相互徵伐,直到公元4世紀才出現了統一的政權「大和國」,並逐漸發展成傳延至今的「菊花王朝」,日本神話主要誕生在這一時期。
  • 他是非常殘忍的暴君,反而促進了佛教的發展?這個皇帝太可恨
    在華夏民族5000年的悠遠歷史長河中,出現了許多愛民如子和體恤百姓的明君,當然還有一些昏庸無能或者暴虐成性的皇帝,他們其中有的人在史冊上流芳百世,有人則在歷史上遺臭萬年。今天呢,小編要和大家介紹的便是一位極度殘忍殘暴的皇帝,他便是石虎。
  • 道教、佛教的千年鬥爭
    一千多年的歷史,佛道兩教之間的爭辯是非常激烈的,從來就沒有和睦過,加上政治因素的推波助瀾,它們的關係變得更加複雜和緊張。南北朝時期佛教非常興盛。戰火紛飛、社會動亂、民不聊生的社會狀況,往往是宗教滋生的溫床。人們面對現實的無力感,便需要有宗教來聊以寄託。佛教這種宣揚普渡眾生、救苦救難的精神,尤其適合這種戰亂社會狀況。
  • 寫在《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頒布之際
    1653年,五世達賴到北京朝見順治皇帝,被封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喇達賴喇嘛」,賜金冊金印。1713年,清朝康熙皇帝正式冊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賜金冊金印。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的稱呼從此正式確定下來,並成為藏傳佛教兩個最大的轉世系統。其二,呼圖克圖轉世必須經金瓶掣籤,免於掣籤必須報朝廷準許。1793年,乾隆皇帝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確立金瓶掣籤制度。
  • 傅瑩撰文:朝核問題的歷史演進與前景展望
    本著儘可能地還原歷史真實面目的態度,筆者希望幫助人們了解:事情何以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和談成功的機會何以被一再錯過?但願這些回望可以為將來更明智的選擇提供借鑑。  解鈴還須繫鈴人,要打開朝核問題的「鏽鎖」,還是要找到那把鑰匙。《美朝框架協議》與第一次朝核危機  說到中國在朝核問題中扮演的角色,2003年是一個分水嶺。
  • 【六味禪】神秘的故宮藏傳佛教世界
    清代宮廷中種種宗教活動頻繁,在莊嚴肅穆的朝堂後面,還有一個多種宗教文化形態的神佛世界。現在,讓我們跟著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西藏文物專家王家鵬先生走進———清代宮廷中種種宗教活動頻繁,在莊嚴肅穆的朝堂後面,還有一個多種宗教文化形態的神佛世界。現在,讓我們跟著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西藏文物專家王家鵬先生走進———
  • 五本熱血玄幻文:這五部小說本本神作精彩萬分,聖武星辰直接封神
    五本熱血玄幻文:這五部小說本本神作精彩萬分,聖武星辰直接封神哈嘍!大家好,小編每天會在這裡為大家推薦網絡排行靠前,熱度高,高質量的小說,希望可以幫助大家解決書荒的煩惱,文章中有小說的書籤,大家可以點擊閱讀哦!
  • 古奈良的歷史遺蹟—日本—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古都奈良的歷史遺蹟」是指奈良市地區的古蹟,包括6座寺院和原始森林等8處遺蹟。從古至今,奈良是日本文化的搖籃,特別是在工藝、文學和產業方面。由於奈良得到世代天皇的庇護,佛教首先在奈良繁盛起來。公元752年東大寺大佛塑成,使佛教的影響力達到了頂點。
  • 推薦三本玄幻小說,《聖武稱尊》墊底,貓膩的大道朝天
    各位書友們大家好,歡迎關注魔性蒼月,不知道你同不同意,看小說是打發時間最好的一種娛樂方式,看小說可以看到入迷,忘記時間的存在,忘記生活的煩惱,這就是小說很受歡迎的重要原因,小編也愛看小說,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三本玄幻小說,聖武稱尊墊底,貓膩的大道朝天,我也很喜歡這幾位作家,喜歡我的推薦,就請在下方點讚
  • 印度種姓制度的歷史,比佛教都悠久?是什麼力量讓佛教在印度消失
    【印度種姓制度的歷史,比佛教都悠久?是什麼力量讓佛教在印度消失】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是在中外的史籍中所說的印度,並非指今天的印度,而是泛指南亞次大陸。它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和斯裡蘭卡諸國。古印度文明,首先發生在今天之巴基斯坦。早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這裡就進入銅石並用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