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你拖了全國網民的後腿?證據都在這裡了! | CNNIC 第 45 次...

2021-01-21 雷鋒網

不知道這兩天在線吃瓜的網民們,有沒有看過自己的錢包,反正雷鋒網編輯看了下自己的,默默的關掉了吃瓜的網頁,畢竟我熱愛工作的程度勝過吃瓜!!

4 月 28 日,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 45 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圍繞網際網路基礎建設、網民規模及結構、網際網路應用發展、網際網路政務發展、產業與技術發展和網際網路安全等六個方面,綜合反映了 2019 年及 2020 年初我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

《報告》顯示,截至 2020 年 3 月 ,中國網民規模為 9.04 億。其中,月收入在 5000 元以上的網民群體佔比為 27.6%,也就是說,全國 72.4% 的網民(約 6.5 億人)收入不足 5000 元,更驚人的是全國有近 5 億人不上網。

如果您想獲得本報告的全文pdf,請在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微信(leiphone-sz)回復關鍵詞「429報告」提取。

文檔來源: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


一、公布多項基礎數據

《報告》首先公布了多項基礎數據:

截至 2020 年 3 月 ,我國網民規模達 9.04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7508 萬,網際網路普及率達 64.5%,較2018年底提升 4.9 個百分點。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 8.97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7992 萬,我國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 99.3%,較 2018 年底提升 0.7 個百分點。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農村網民規模為 2.55 億,佔網民整體的 28.2% ,較 2018 年底增長 3308萬;城鎮網民規模為 6.49 億,佔網民整體的 71.8% ,較 2018 年底增長 4200 萬。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 99.3% ;使用電視上網的比例為 32.0% ;使用桌上型電腦上網、筆記本電腦上網、平板電腦上網的比例分別為 42.7%、35.1% 和 29.0%。

截至 2019 年 12 月,我國 IPv6 地址數量為 50877 塊/32,較 2018 年底增長 15.7%。

截至 2019 年 12 月,我國域名總數為 5094 萬個。其中,「.CN」域名數量為 2243 萬個,較 2018年底增長 5.6%,佔我國域名總數的 44.0%。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即時通信用戶規模達 8.96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1.04 億,佔網民整體的 99.2%;手機即時通信用戶規模達 8.90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1.10 億,佔手機網民的 99.2%。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網絡新聞用戶規模達 7.31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5598 萬,佔網民整體的 80.9%;手機網絡新聞用戶規模達 7.26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7356 萬,佔手機網民的 81.0%。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 7.10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1.00 億,佔網民整體的 78.6%;手機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 7.07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1.16 億,佔手機網民的 78.9%。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 7.68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1.68 億,佔網民整體的 85.0%;手機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 7.65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1.82 億,佔手機網民的 85.3%。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模達 8.50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1.26 億,佔網民整體的 94.1%;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為 7.73 億,佔網民整體的 85.6%。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在線政務服務用戶規模達 6.94 億,佔網民整體的 76.8%。

總體來看,2019 年及 2020 年初我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平穩,並不斷創新。其中,基礎資源狀況持續優化,安全保障能力穩步提升;網際網路普及率達 64.5%  ,數字鴻溝不斷縮小;網絡零售持續穩健發展,成為消費增長重要動力;網絡娛樂內容品質提升,用戶規模迅速增長;用戶需求充分釋放,在線教育爆發式增長;數字政府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初步建成;上市企業市值普遍增長,獨角獸企業發展迅速;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產業融合加速推進。


二、網際網路發展成效顯著,網民規模持續增長網站

截至 2019 年 12 月,我國網站數量為 497 萬個,較 2018 年底下降 5.1% 。

截至 2019 年 12 月,".CN」下網站數量為 341 萬個,較 2018 年底增長 4.6% 

網頁

截至 2019 年 12 月,我國網頁數量為 2978 億個,較 2018 年底增長 5.8% 。

其中,靜態網頁數量為 2063 億,佔網頁總數量的 69.3% ;動態網頁數量為 916 億,佔網頁總數量的30.7%。

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流量

2019 年 1 至 12 月,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流量消費達 1220.0 億GB。

App 數量及其分類

截至 2019 年 12 月,我國國內市場上監測到的 App 數量 為 367 萬款,比 2018 年減少 85 萬款,下降18.8%。

截至 2019 年 12 月,本土第三方應用商店 App 數量為 217 萬款,蘋果商店(中國區)App 數量超過 150 萬款。

截至 2019 年 12 月,移動應用規模排在前四位種類(遊戲、日常工具、電子商務、生活服務類)的 App數量佔比達 57.9%。其中,遊戲類 App 數量達 90.9 萬款,佔全部 App 比重為 24.7% , 較 2018 年減少 47.4 萬款;日常工具類、電子商務類和生活服務類 App 數量分別達 51.4 萬、 38.8 萬和 31.7 萬款,分列移動應用規模第二、三、四位,佔全部 App 比重分別為 14.0%, 10.6% 和 8.6%,其他社交、教育等 10類 App 佔比為 42.1%。

上網設備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 99.3% ,較 2018 年底提升 0.7 個百分 點;網民使用電視上網的比例為 32.0%,較 2018 年底提升 0.9 個百分點;使用桌上型電腦上網、 筆記本電腦上網、平板電腦上網的比例分別為 42.7% 、35.1% 和 29.0% ,桌上型電腦使用比例下降較為明顯。

上網時間
(1)網民人均每周上網時長: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網民的人均每周上網時長為 30.8 個小時,較 2018 年底增加 3.2 個小時。受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網民上網時長有明顯增長。

(2)各類應用使用時長佔比:

2019 年 12 月,手機網民經常使用的各類 App 中,即時通信類 App 的使用時間最長,佔比為 14.8% ;網絡視頻(不含短視頻)、短視頻、網絡音頻、網絡音樂和網絡文學類應用的使用時長佔比分列第二到六位,依次為 13.9% 、11.0% 、9.0% 、8.9% 和 7.2% 。短視頻應用使用時長佔比同比增加 2.8 個百分點,增長明顯。

(3)各類應用使用時段分布:

2019 年 12 月,六類 App 中,即時通信類、社交類、網絡新聞類、網絡購物類 App 用戶使 用時段分布曲線較為接近,使用高峰均在 8 點至 10 點間開始,21 點至 22 點間結束,期間使用時長分布比較均勻,佔比在 5% 至 6% 左右;短視頻類 App 在 17 點至 22 點間出現使用高峰,使用時長佔比均超過 6% ;網上外賣類 App 的使用時段高峰特點明顯,在 11 點至 12 點間、17 點至 19 點間,使用時長佔比分別達 20.5% 和 24.3% 。

100 Mbps及以上寬帶用戶佔比

截至 2019 年 12 月,100Mbps 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網際網路寬帶接入用戶總數佔固定寬帶用戶總數的 85.4%。

光纖寬帶用戶規模及佔比

截至 2019 年 12 月,光纖接入(FTTH/。)用戶規模達 4.17 億戶,佔固定網際網路寬帶接入用戶總數的 92.9%,較 2018 年底提升 2.5 個百分點。

寬帶網絡下載速率

截至 2019 年第三季度,我國固定寬帶網絡平均可用下載速率為 37.69Mbit/s,同比增長 50.8% ;我國移動寬帶用戶使用 4G(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網絡訪問網際網路時的平均下載速率達 24.02Mbit/s,同比增長 11.9%。

截至 2020 年 3 月 28 ,我國網民規模為 9.04 億,較 2018 年底新增網民 7508 萬,網際網路普及率達 64.5% ,較 2018 年底提升 4.9 個百分點。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為 8.97 億,較 2018 年底新增手機網民 7992 萬,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為 99.3% ,較 2018 年底提升 0.7 個百分點。

2019 年以來,我國網際網路發展取得顯著成就,多措並舉帶動網民規模持續增長。一是「雙 G 雙提工作加快落實,農村寬帶用戶快速增長。截至 2019 年 12 月,我國固定網際網路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 4.49 億戶,其中 100Mbps 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戶總數達 3.84 億戶,佔總體的 85.4%,1000Mbps 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戶數 87 萬戶。4G 用戶總數達到 12.8 億戶,佔行動電話用戶總數的 80.1%。農村寬帶用戶總數達1.35億戶,較 2018 年底增長 14.8% ,增速較城市寬帶用戶高 6.3 個百分點。

二是網絡應用持續完善,移動流量增速保持高位。截至 2019 年 12 月,我國國內市場上監測到的 App 在架數量為 367 萬款,第三方應用商店在架應用分發數量達 9502 億次。網絡應用滿足用戶消費、娛樂、信息獲取、社交、出行等各類需求,與人民群眾生 活結合日趨緊密,吸引四五線城市和農村地區用戶使用,提升用戶生活品質。尤其是微信、短視頻、直播等應用降低了用戶使用門檻,帶動網民使用。2019年,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流量消費達1220 億 GB,較 2018 年底增長 71.6% 。

三是信息惠民為民加速推進,社會信息化水平持續提升。2020 年初,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有力支撐,用戶規模顯著提升。截至 2020 年 3 月,我 國在線政務服務用戶規模達 6.94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76.3% ,佔網民整體的 76.8% 。


三、網民群體中學生最多 ,七成網民月收入不足 5000 元,近5億人不上網城鄉網民規模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農村網民規模為 2.55 億,佔網民整體的 28.2% ,較 2018 年底增長 3308 萬;城鎮網民規模為 6.49 億,佔網民整體的 71.8% ,較 2018 年底增長 4200 萬。

城鄉地區網際網路普及率差異縮小 5.9 個百分點。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城鎮地區網際網路普及率為76.5%,較 2018 年底提升 1.9 個百分點;農村地區網際網路普及率為 46.2%,較 2018 年底提升 7.8 個百分點。

非網民規模

截至 2020 年3月,我國非網民規模為 4.96 億,其中城鎮地區非網民佔比為 40.2%,農村地區非網民佔比為 59.8%,非網民仍以農村地區人群為主。

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和年齡因素是非網民不上網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因為不懂電腦/網絡技能而不上網的非網民佔比為 51.6% ;因為不懂拼音等文化程度限制而不上網的非網民佔比為 19.5%;因為年齡太大/太小而不上網的非網民佔比為 14.0%;因為沒有電腦等上網設備而不上網的非網民佔比為 13.4%;因為不需要/不感興趣、缺乏上網時間等原因不上網的非網民佔比均低於10%。

數據顯示,促進非網民上網的首要因素是方便與家人親屬溝通聯繫,佔比為 29.7% ;其次是提供免費上網培訓指導,佔比為 28.3%;再次是提供可以無障礙使用的上網設備,佔比為27.4%。

網民屬性結構(一)性別結構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網民男女比例為 51.9:48.1 ,男性網民佔比略高於整體人口中男性比例(51.1%34)。

(二)年齡結構

截至 2020 年 3 月,20-29 歲、30-39 歲網民佔比分別為 21.5%、20.8% ,高於其他年齡群體;40-49 歲網民群體佔比為 17.6%;50 歲及以上網民群體佔比為 16.9%,網際網路持續向中高齡人群滲透。

(三)學歷結構

截至 2020 年 3 月,初中、高中衝專/技校學歷的網民群體佔比分別為 41.1%、22.2%,受過大學專科及以上教育的網民群體佔比為 19.5%。

(四)職業結構

截至 2020 年 3 月,在我國網民群體中,學生最多,佔比為 26.9% ;其次是個體戶/自由職業者,佔比為22.4%;企業/公司的管理人員和一般人員佔比共計 10.9%。

(五)收入結構

截至 2020 年 3 月,月收入在 2001-5000 元的網民群體合計佔比為 33.4% ,月收入在 5000 元以上的網民群體佔比為 27.6% ,有收入但月收入在 1000 元以下的網民群體佔比為 20.8%。

四、受疫情影響,運程辦公迎來風口,直播電商成消費新動能

2019 年以來,我國個人網際網路應用繼續保持穩步發展。其中,受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 響,全國大中小學開學推遲,教學活動改至線上,在線教育用戶規模較 2018 年底增長 110.2% ; 在電商直播的帶動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較 2018 年底增長 41.1% ;網絡支付的用戶規模達 7.68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27.9%,手機網絡支付用戶規模增長率為 31.1%。

2019 年 12 月,15-19 歲手機網民群體人均手機 App 數量最多,達 84 個;其次為 20-29 歲手機網民群體,人均手機 App 數量為 65 個;60 歲及以上手機網民群體人均手機 App 數量為 37個。與 2018 年12月相比,10 歲及以上各年齡段手機網民人均手機 App 數量均有所增加。

即時通信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即時通信用戶規模達 8.96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1.04 億,佔網民整體的 99.2%;手機即時通信用戶規模達 8.90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1.10 億,佔手機網民的 99.2% 。


在個人用戶方面,即時通信已經成為用戶數位化生活的基礎平臺。

在企業用戶方面,即時通信應用開始成為企業信息化轉型的得力助手。

搜尋引擎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搜索弓I擎用戶規模達 7.50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6883 萬,佔網民整體的 83.0%;手機搜尋引擎用戶規模達 7.45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9140 萬,佔手機網民的 83.1%。

2019 年,搜尋引擎行業競爭激烈,產品和服務持續豐富,行業發展更加健康有序。

一是監管部門加強對商業信息的監管。針對教育領域搜索廣告擾亂 正常網絡秩序、傷害用戶利益的情況,教育部會同公安部要求搜尋引擎進行改進,完善推薦規則、 突出廣告提示,規範商業化推薦行為、防範安全風險。

二是企業重視青少年搜索環境的建設維護。

網絡新聞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網絡新聞用戶規模達 7.31 億,較 2018 年底增加 5598 萬,佔網民整體的80.9%;手機網絡新聞用戶規模達 7.26 億,較 2018 年底增加 7356 萬,佔手機網民的 81.0%。

新聞媒體堅持「內容為王」,信息平臺探索融合發展。一是傳統媒體加強與平臺企業的合作。 2019年,傳統媒體愈發重視新聞傳播途徑,主動加強與信息聚合及娛樂內容平臺的合作,加速融入網絡內容生態體系。

二是新聞資訊聚合平臺更加注重整合優質資源。

新聞媒體保持技術敏感,推進媒體生態不斷進化。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和5G、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等新興信息技術的不斷演進,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發生深刻變革,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依託新技術深度融合,推進媒體生態不斷進化。

社交應用

截至 2020 年 3 月,微信朋友圈、微博使用率分別為 85.1% 、42.5%,較 2018 年底分別上升1.7,0.2 個百分點;QQ 空間使用率為 47.6%。

2019 年,社交產品不斷創新,社交元素推動流量變現,社交平臺助力社會公益,社交網絡生態持續向好。

網絡支付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 7.68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1.68 億,佔網民整體的 85.0% ;手機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 7.65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1.82 億,佔手機網民的 85.3% 。

網絡支付業務穩步增長,有力拉動消費升級。

一是網絡支付業務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速度。

二是行動支付有力拉動消費增長。非現金支付工具與大眾日常生活的聯繫日益緊密,不僅重塑了居民個人的消費行為,變革了企業的商業模 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各地區居民的消費增長。

三是行動支付優化大眾家庭消費結構。研究表明,行動支付可促進我國家庭消費增長16.0%,使恩格爾係數(食品消費佔比)降低1.7%, 同時帶動教育、文化、娛樂等發展型消費實現大幅增長,幅度明顯高於食品、衣著、居住等生存 性消費。

網絡購物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 7.10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16.4%,佔網民整體的 78.6%。2019 年,全國網上零售額達 10.63 萬億元,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 8.52 萬億元,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 20.7%。

2020 年 1-2 月份,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 3.0%,實現逆勢增長,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 21.5%,比上年同期提高 5 個百分點 。網絡消費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消費市場蓬勃發展方面正在發揮日趨重要的作用。

網絡視頻、網絡音樂、網路遊戲

2019 年,網絡娛樂類應用內容品質不斷提升,逐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2020 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網絡娛樂類應用用戶規模和使用率均有較大幅度提升。

截至 2020 年 3 月,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網絡音樂和網路遊戲的用戶規模分別為 8.50億、6.35 億和5.32 億,使用率分別為 94.1%、70.3% 和 58.9%。網絡視頻(含短視頻)已成為僅次於即時通信的第二大網際網路應用類型。短視頻平臺在努力擴展海外市場的同時,與其他行業的融合趨勢愈發顯著,尤其在帶動貧困地區經濟發展上作用明顯。

在線教育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 4.23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110.2%,佔網民整體的 46.8%。2020 年初,全國大中小學校推遲開學,2.65 在校生普遍轉向線上課程,用戶需求得到充分釋放。


面對巨大的在線學習需求,在線教育企業通過發布免費課程、線上線下聯動等方式積極應對,行業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多個在線教育應用的日活躍用戶數達到千萬以上。

網絡直播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 5.60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1.63 億,佔網民整體的 62.0%。其中,遊戲直播的用戶規模為 2.60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2204 萬,佔網民整體的 28.7%;真人秀直播的用戶規模為 2.07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4374 萬,佔網民整體的 22.9% ;演唱會直播的用戶規模為 1.50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4137 萬,佔網民整體的 16.6%;體育直播的用戶規模為 2.13 億,較 2018 年底增長 3677 萬,佔網民整體的 23.5% 。在 2019 年興起並實現快速發展的電商直播用戶規模為 2.65億,佔網民整體的 29.3%。


在內容品類方面,電商直播蓬勃發展。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陸續涉足該領域,將實體商品交易與互動直播形式進行融合,提升了用戶消費體驗與粘性。此外,電商直播拉動農產品銷售,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撐。

網約車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網約車用戶規模達 3.62 億,佔網民整體的 40.1%。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城市暫停了網約車運營服務。在疫區城市,公共運輸工具停運,多家網約車平臺組織司機為醫生病患接送和特殊服務保障提供運力支持。中長期來看,網約車用戶規模將會恢復性增長。

在線旅行

截至 2020 年 3 月,我國在線旅行預訂用戶規模達 3.73 億,較 2018 年底減少 3705 萬,佔網民整體的 41.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短期來看,在線旅行預訂行業受到較大衝擊,用戶規模大幅下降;中長期來看,隨著疫情逐漸好轉至結束,在線旅行預訂行業有望進入反彈期。

五、虛擬中獎信息詐騙仍是網民最常遭遇的網絡詐騙類型網民網絡安全事件發生狀況

我國網民在上網過程中未遭遇過任何網絡安全問題的比例進一步提升。截至 2020 年 3 月, 56.4% 的網民表示過去半年在上網過程中未遭遇過網絡安全問題,較 2018 年底提升 7.2 個百分 點。通過分析網民遭遇的網絡安全問題發現:遭遇網絡詐騙的網民比例較 2018 年底下降明顯, 達 6.9 個百分點;遭遇帳號或密碼被盜的網民比例較 2018 年底下降 5.2 個百分點;遭遇其他網絡安全問題的網民比例較 2018 年底也有所降低。

網民遭遇各類網絡詐騙問題的比例

通過對遭遇網絡詐騙網民的進一步調查發現:虛擬中獎信息詐騙仍是網民最常遭遇的網絡詐騙類型,佔比為52.6%,較 2018 年底下降 8.7 個百分點;冒充好友詐騙的佔比為 41.2%, 較 2018年底下降 8.1個百分點;網絡兼職詐騙的佔比為 33.5%,較 2018 年底下降 7.8 個百分點。

截至 2019 年 12 月,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中文簡稱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 心,英文簡稱CNCERT)監測發現我國境內被篡改 I44 網站 185573 個空,較 2018 年底(7049 個)增長較大。

截至 2019 年 12 月,CNCERT 共監測發現我國境內被篡改政府網站"7515個, 底(216個)增長138.4%。

我國境內被植入後門網站數量

截至 2019 年 12 月,CNCERT 共監測發現我國境內被植入後門的網站數量達到 84850 個, 較 2018 年底(23608個)增長 259.4%。

截至 2019 年 12 月,CNCERT 共監測發現我國境內被植入後門的政府網站數量達到 717 個, 較 2018年底(674個)增長 6.4%。

信息系統安全漏洞數量

截至 2019 年 12 月,國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臺收集整理信息系統安全漏洞 16193 個,較 2018 年(14201 個)增長 14.0%。

其中,收集整理信息系統高危漏洞 4877 個,較 2018 年底(4898個)下降 0.4%。

網絡安全相關舉報和受理

截至 2019 年 12 月,CNCERT 接收到網絡安全事件報告 107801 件,較 2018 年底(106700 件)增長1.0%。

當前,新 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方興未艾, 網際網路迎來了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網際網路發展牢牢把握戰略機遇,在數字經濟、技術創新、網絡惠民、在線政務等方面不斷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推動網絡強國建設邁上新臺階。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CNNIC:2014年第33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網民網際網路行為...
    CNNIC:2014年第33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網民篇(1)CNNIC:2014年第33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網民網際網路應用狀況篇(2)
  • 網友腦洞大開: 拖湖南人身高后腿的原因是這些?太震驚!
    近日,《全國城市月薪排行榜》及《支付寶年度帳單》相繼出臺,長沙人以平均月薪5576元排名全國第16位,支付寶月均花費4548元穩居湖南省第一位
  • 原來是這個拖了後腿!
    實際上這都運營商搞得鬼!家用百兆寬帶下載速度到底有多快?原來是這個拖了後腿!首先我們要清楚一個概念,什麼是百兆寬帶。百兆寬帶就是100兆的寬帶,但它是Mbps為單位的,也就是說百兆寬帶就是100Mbps而我們下載電影時下載速度的單位是MB/s。
  • 日本平均身高172,我國平均身高168,到底是哪一代拖了後腿?
    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中國人的平均身高在亞洲第幾位吧。人類學家Barry Bogin曾經對瓜地馬拉本地人測量發現,當地印第安人的男性身高為157.5釐米,女性為142.2釐米。瓜地馬拉內戰爆發後多達100萬人逃亡美國,這些人在美國雖然大多數做的都是低端工作,生活水平要低於美國人的平均水平。
  • 儲存運輸難,拖了煙臺櫻桃後腿
    儲存運輸難,拖了煙臺櫻桃後腿每到大櫻桃成熟季,許多市民都要嘗鮮,但總會有人抱怨櫻桃有點酸。原來,熟透了的大櫻桃不易存放,一些果農在大櫻桃七八分熟的時候就將櫻桃下樹。  時間長了,就給市民留下了這樣一種印象:煙臺大櫻桃有點酸。  「就拿水晶來說吧,熟透的水晶果皮都是透明的,可以看見裡面的糖分凝結,口感很甜,但是通常只能存放一兩天。」
  • CNNIC:2012年中國網民搜索行為研究報告
    》,對網民搜索行為進行調查。調查顯示,網民在電腦上搜索完購物信息後,超過90%的用戶會選擇購買,其中線上購買情況較多的用戶比例為39.7%。手機購物搜索與線下購物行為聯繫更為緊密購物搜索轉化率極高,網上購買行為尤為突出。
  • 4大英超豪門排名歐冠小組榜首,德甲1球隊拖了後腿
    至於E、F、G和H組,第5輪將會在12月3日凌晨開戰!有意思的是,有眼尖的球迷發現,目前歐冠8個小組中,4支參賽的英超豪門球隊,竟然紛紛佔據了各自小組的第1名。對此,不少球迷表示,這就是英超盛世,這表明英超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聯賽!
  • 為什麼手機可以無限次充電,但有的電池不行,電池不都是一樣的嗎
    引語:對於高科技的東西,大多數小夥伴都不太理解其中的奧秘,有很多小夥伴對於手機電池也充滿了好奇,他們心裡在想,為什麼手機電池可以無限次充電,但有的電池卻只能一次性使用,其中的原理是什麼,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背後的奧秘
  • 全國平均月薪和中位數月薪差別這麼大說明什麼?你到中位數了嗎?
    全國平均月薪數據出來後,很多人都說拖了大家後腿!你有沒有拖後腿呢?2020年受疫情影響,各行各業不景氣,那我們就看看2020年統計的2019年全年平均工資水平吧!由於篇幅就選擇兩張圖吧!看到這樣的月薪,很多8090後也說拖了大家的後腿。這工資給人的感覺,只要在一線或者新一線城市,月工資沒有上萬就屬於低收入了,因為連平均值都達不到。所以,這些年,但凡有平均工資月薪年薪出來的數據,都會聽到一片吐槽,說拖了大家的後腿!
  • 地球存在了45.5億年,我們人類到底是地球上的第幾代文明?
    我們人類的歷史可追溯到大約600萬年前,而地球存在了45.5億年,倘若將地球的歷史濃縮成一天,我們人類存在的時間就只有114秒,如此強烈的反差難免令人懷疑史前文明的存在。那麼我們人類到底是地球上的第幾代文明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 拖了全美新冠病毒檢測工作的後腿
    簡單來說,就是美國CDC的實驗室出現了汙染問題,拖了全美新冠病毒檢測工作的後腿。 國內官媒也跟蹤報導了此事件: 關於美國CDC試劑盒的缺陷問題,早在一個半月以前外媒就曾報導過。當地時間3月1日,美媒AXios報導:新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實驗室可能已經被汙染。
  • 網民性別結構趨向均衡 20-29歲年齡段的網民佔比最高
    人民網北京8月4日電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今日在京發布第40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主要從網民的性別、年齡、學歷、職業和收入五個方面分別進行統計。
  • 灑拖F6吸拖一體機深度體驗:除塵擦地它都能幹
    家庭清潔是一件比較繁瑣的事情,每次都得經過各種環環相扣的掃地、吸塵、浸溼、洗涮、瀝乾、拖擦、衝洗等多個步驟,只要其中某個環節不到位,就會影響下一環節的清潔效果。這次非常有幸拿到了灑拖F6吸拖一體機,這款拖把不僅擁有市面上智能擦地機、無線洗地機的所有功能,同時這款拖把居然還可以搖身一變成為一款吸塵器。
  • 第十五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透露了這些重要信息……
    1月10日,第十五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劃重點了!第十四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以來的回顧各項檢察工作在務實中創新、在落實中深化記者從1月10日至11日召開的第十五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016年7月第十四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檢察機關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各項檢察工作在務實中創新、在落實中深化。
  • 外媒稱中國進行45次核試驗,鄧稼先夫人:鄧稼先受輻射那次沒算
    1996年7月30日,中國在新疆羅布泊進行了最後一次成功的地下核試驗,當天晚上,政府表示:中國從1996年7月30日起,將暫停核試驗,這代表著從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得爆炸,至1996年的32年間,中國完全結束了核試驗的歷史,外國媒體對此宣稱,在這30多年的時間裡,中國一共已經進行了45次核試驗。
  • 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次。,佔比為30.1%;提供免費上網培訓指導是促進非網民上網的第三大因素,佔比為30.0%。反映我國抗疫戰鬥的視頻、新聞等在國外社交媒體廣泛傳播,為海外網民了解我國抗擊疫情的真實情況提供有益幫助。我國網民自製短片《武漢莫慌,我們等你》被翻譯成10國語言版本,在海外社交平臺進行傳播,分享中國經驗、講述中國故事;我國出海企業在臉書、推特等社交平臺上宣傳抗疫援助,提升中國品牌影響力。
  • 打破「沉默的螺旋」 做有智慧的網民——《網絡大講堂》第十一期開講
    打破「沉默的螺旋」 做有智慧的網民——《網絡大講堂》第十一期開講 原標題: 本期節目邀請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常務副院長陳昌鳳講述什麼是羊群效應(即從眾效應),為什麼網絡中容易出現「羊群效應」等話題,通過分析網友熟知的熱點話題和案例詳細介紹了「羊群效應」如何左右大眾的意見並帶來不良影響,呼籲大家回歸理性、科學應對,主動提升網絡素養,避免精準推送的垂直信息帶來負面影響,走出網絡「羊群效應」的怪圈成為「智慧的受眾」。
  • 外國網民:​為什麼中餐廳總是把湯匙放在餐桌上,而不是茶匙?
    在美國的問答論壇上就有外國網民提問道:為什麼中餐廳總是把湯匙放在餐桌上,而不是茶匙?顯然這位老外的觀察還比較細緻,這也的確是中餐和西餐在餐桌上勺子的差異。那麼為什麼中餐廳總是把湯匙放在餐桌上?這和我們的飲食習慣以及我們的食物有關,在中餐裡我們講究湯菜搭配,湯匙的出現就是為了方便我們喝一些湯。
  • 安徽人以20930元排第十二位!全國居民收入榜單公布
    安徽人以20930元,排名在第十二位,不及全國平均水平。安徽人則以20930元,排名在第十二位!實際上,掙得多的地區,花得也多。前三季度,上海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0659元,也是唯一支出超3萬元的地區。29地超全國平均水平雖然爭不了第一第二,但收入能超全國平均水平,也是不錯的。
  • 一方不同意離婚能拖多久 這裡給你答案
    所以時間一長,他們兩個都不能夠忍受對方,漸漸的就會出現很多裂痕。但是我們應該知道,在感情的世界裡離婚是雙方都要同意的,但是也有可能是你自己覺得你不喜歡他了,但是他還愛著你。這樣的話就會導致一個非常麻煩的問題,就是一方會選擇離婚,另一方拒絕。 很多人覺得要是對方不同意的話,就讓他這樣拖著吧,其實這樣是很沒有效率的。因為一方不同意離婚的話能夠拖三年,這樣的話其實是非常浪費你們的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