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 李曉敏 通訊員 呂曉峰
熊貓血,因為血稀少,故得此名。可是,吳女士的血型比熊貓血更稀有,是Rh缺失型D--。因為這種稀有,吳女士幾次懷孕,最終都因為特殊的血型發生了宮內溶血,胎兒都沒有出生。
2020年四月,當吳女士再次懷孕後,抱著一絲希望的她趕到了鄭大三附院,之後的幾個月,一群專家共同努力,最終,胎兒在媽媽肚子中四次肝內靜脈輸血後,順利出生。
"Rh缺失型D--是Rh血型系統一種極為罕見的變異體。」鄭大三附院輸血科主任李肖甫說,這種血型血清學特徵表現為紅細胞上RhC/c、E/e抗原的完全缺乏和(或)D抗原的過量表達。Rh缺失型D--個體極易由輸血、分娩相關胎母輸血症候群、創傷、自然或人工流產、異位妊娠等致敏而產生高效價的抗C/c、E/e的聯合抗體。該抗體可以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致敏胎兒紅細胞,引起嚴重的胎兒或新生兒溶血病,導致胎兒貧血、胎兒水腫和胎兒死亡。
據了解,在吳女士懷孕24周時,胎兒已經嚴重貧血。為了挽救胎兒的生命,鄭大三附院胎兒醫學團隊組織了多次院內及省內多學科會診,同時,李肖甫也積極聯繫河南省血液中心及各大醫院輸血科,尋找血源。
隨後的兩個月內,在鄭大三附院超聲科主任慄河舟團隊的監護下,我省胎兒醫學專家、該院產婦主任李根霞帶領著團隊先後為吳女士胎兒肚中的胎兒實施了四次肝內靜脈輸血,將孕周延長到了35周。
2020年12月中旬,胎兒順利出生,幾天前,出院回家。出院前,吳女士的愛人特意拿著錦旗和喜糖趕到了該院產科,感謝幫助過他們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