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演化及生態學的觀點學習抗癌

2020-12-01 生物谷

從演化及生態學的觀點學習抗癌

來源:華文生技網 2006-11-24 09:41

        癌細胞事實上就是一個演化的小宇宙。美國費城Wistar  Institute的科學家認為癌細胞擁有生態學與演化學的特性,細胞藉由不斷演化的方式來擴展其細胞數目,這也是癌症不易治療的主因,此研究發表於11月16日的Nature  Reviews  Cancer期刊。  

        Maley博士說:癌細胞會透過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的方式持續不斷的突變,突變讓癌細胞有更多的機會生存下去,相對地,也造成癌症治療的困難,這是腫瘤學(oncology)的重要課題。Maley繼續補充:癌細胞受到自然選擇而生存,有三點必要的條件:第一、細胞需具有變異性,也就是具有基因突變的能力;第二、此突變能被遺傳;第三、這個變異性會影響細胞的健康及生存能力。的確這些癌細胞的變異使其不再受到環境訊號(signal)的影響,也不受到細胞計劃性死亡(apoptosis)的威脅。  

        Maley及其研究團隊發現癌細胞除了能夠快速的演化外,還了解生態學的真諦,因為在細胞之間癌細胞也懂得競爭、掠奪、寄生以及互助。例如:免疫系統會獵捕癌細胞,而逃過獵殺會建立防禦系統的癌細胞,就能繼續生存及繁衍;癌細胞會釋放訊號,命令其寄生的組織進行血管新生以作為輸送營養的來源,此為癌細胞寄生的例子;癌細胞會傳送訊號刺激纖維母細胞生長,接著纖維母細胞再傳遞訊號促使癌細胞生長,這是癌細胞與纖維母細胞之間互助的例子。最近的研究更顯示:纖維母細胞在癌細胞的模擬環境中,被發現有很明顯的突變能力。  

        藉由以上的對癌細胞的新觀念,Maley博士提出兩個對抗癌細胞可能有用的方法:首先,從癌細胞附近的良性細胞下手,增加這些細胞的健康程度,以降低惡性腫瘤細胞的數目;另一個想法稱為"sucker’s  gambit",也就是增加化學敏感細胞(chemosensitive  cells)的健康程度,使這些細胞佔腫瘤細胞的大多數,當進行化學治療時,大部分的癌細胞便都有了弱點,也更容易利用癌藥攻擊。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谷」或「來源:bioon」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谷網站所有。非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取得書面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生物谷」。其它來源的文章系轉載文章,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

我們聯繫

,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溫馨提示:87%用戶都在

生物谷APP

上閱讀,掃描立刻下載! 天天精彩!

相關焦點

  • Nature子刊《自然-生態學與進化》:扇貝發育演化研究獲進展
    《自然》(Nature)子刊《自然-生態學與進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研究團隊解析了重要的雙殼貝類蝦夷扇貝的全基因組序列,發現在超過3億年的演化過程中扇貝基因組變化緩慢,其全部19對染色體的結構與預測的現有多數動物共同祖先的17對染色體保持了驚人的一致性,這種保守性遠超過了其它已知基因組信息的動物。Hox基因全名同源基因(英語:homeotic genes)或同源異型基因。
  • 基於序列信息來預測潛在的抗癌多肽的深度學習方法
    打開APP 基於序列信息來預測潛在的抗癌多肽的深度學習方法 中國科學院網站 發表於 2019-09-20 15:13:00 抗癌多肽可以特異性地結合癌細胞的陰離子細胞膜分子,而對正常細胞沒有影響。因此,它們可以選擇性地殺死癌細胞,而不帶來副作用。多年來,ACP療法在臨床的不同階段被廣泛探索和應用,但是只有少數被最終用於臨床治療。ACP的鑑定高度受限於實驗室,昂貴且周期漫長。計算預測的方法在幫助篩選、發現和預測抗癌多肽中的作用越來越迫切和明顯。
  • 預測滅絕的袋獾演化出「抗癌能力」
    預測滅絕的袋獾演化出「抗癌能力」 或助加深對癌症的理解 2016-08-31 科技日報 張夢然 本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發表的一項癌症研究顯示,已有證據表明,袋獾已經演化出了對一種被稱為袋獾面部腫瘤病的侵襲性癌症的抵抗力。  袋獾是它這一屬中唯一未滅絕的成員,現今只存活於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州,有「塔斯馬尼亞惡魔」之名。而袋獾面部腫瘤病是一種傳染性癌症。從1996年起,這種病開始在袋獾中作祟。2006年,科學家查看袋獾的癌細胞染色體,發現這種癌症通過袋獾之間的撕咬可以傳染。
  • 北京大學植物演化生態學博士後顧有容回答《荒野兒童團》小朋友們的三個問題
    郵件中顧博士為小夥伴們親筆解答了《荒野兒童團——螢火蟲之旅》所遇到的3個與植物有關的問題。 郵件全文如下:有些植物的種子(或果實)沒啥特點,只能直接掉在植株底下;有的植物有顏色鮮豔味美的果實吸引動物來吃,再通過動物的排洩把種子帶到別處;有的植物的果實上有倒鉤和刺,可以掛在動物身上到達其他地方;還有的植物的果實和種子演化出了翅膀或降落傘,可以藉助風的力量飛到遠方。果實的翅膀是宿存的花瓣或萼片,又或者是果皮上的凸起;種子的翅膀一般是種皮上的毛或者薄片狀的種皮。
  • 2022北京師範大學生態學考研複試線、參考書等必看備考信息
    形成了以孫儒泳院士為代表的生理生態學,以鄭光美院士為代表的鳥類生態學,以徐汝梅教授為代表的昆蟲種群生態學等優勢特色研究領域。1984年被批准建立生態學博士學科點,1987年被國家教委確定為首批國家重點學科,2001年被教育部再次確定為國家重點學科,2007年在國家重點學科評估中位列前茅,2012年調整為一級學科,且在國家一級學科評估中位列第一。
  • 生態學原理在園林中的應用
    人類作為一個生物的種群,與其他生物一樣,生存離不開與生物一起協同演化的自然環境,也就是說,人類依賴於自然生態系統——生命支持系統而生存,但自從人類有了文明和自己的生產之後,人類開始按自己的需要去利用和改造自然界,並且人類的活動水平及影響力不斷加大,已對自然演進的過程及自然結構體系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具有與地質要素相同的塑造自然結構與改變自然演進過程的能力。
  • 景觀生態學的研究方法
    它在生態學研究中剛被應用即顯示出巨大潛力。空間局部插值法常用於估計在未抽樣點上的變量取值,它是一種局部加權平均,可給出最優無偏估計及估計值的誤差和精度。分維分析是一項發展迅速的數學分支,景觀生態學把分維數作為一種指數率來描述景觀的複雜性程度。分維變量的自相似性質使我們可以選擇最易觀察的尺度來研究某個生態過程,並推斷該過程在其他尺度上的變化規律。
  • 群落演化:媒介生態學視角下的人類學紀錄片
    在媒介生態學視角下對人類學紀錄片中群落的五個演化階段進行分析,尋找到影響群落演變的媒介因子,可以揭示其演變的一般規律。 關鍵詞:群落;媒介生態;人類學紀錄片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統一的國家,新中國成立至今,各民族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發展階段不同,特別是少數民族由於地理環境、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差異,呈現出很大不平衡性和多樣性。
  • 【科普講堂預告】《生物演化的新理論、新觀點和新視野》
  • 亞洲貓科動物演化和遺傳多樣性形成的重要機制
    羅述金研究組於2014年4月8日在《分子生態學(Molecular Ecology)》發表題為「Sympatric Asian Felid Phylogeography Reveals a Major Indochinese-Sundaic Divergence」的論文,以全新的觀點闡釋了在第四紀冰河時期環境氣候變化影響下東南亞同域分布貓科動物的生物譜系地理學格局
  • 早期陸生維管植物起源和演化研究獲進展
    真正的根和葉子是隨後才在地球上演化出來的。事實果真如此嗎?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郝守剛教授領導的古植物研究組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持續支持下,通過長期不懈的努力研究,提出了與這些傳統觀念完全不同的觀點。 最近,該研究組發現了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根。這是一種發現於雲南4.1億年前(早泥盆世)的地層中裸蕨植物工蕨類的簇生根。
  • 景觀生態學的理論基礎
    但從景觀生態學理論研究現狀來看,目前用理論這一術語表達   許多學者對景觀生態學基礎理論的探索已經作出了重要貢獻,例如Risser等提出的5條原則,Forman等提出的7項規則等等。但從景觀生態學理論研究現狀來看,目前用理論這一術語表達景觀生態學的基礎理論,比用原理、定律、定理等方式更適宜些。
  • 湖北08年自考生態學概論考試大綱
    第二部分  考核內容與考核目標  第一章 緒論  一、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章學習,掌握生態學的概念和研究內容;了解生態學的發展歷史及現代生態學的發展趨勢、生態學的分支學科、生態學的研究方法。  二、考核知識點與考核目標  (一)生態學的概念;生態學研究內容。 (重點)  識記:生態學。  理解:生態學研究對象;生態學研究內容。  (二)生態學發展簡史;生態學分支學科;現代生態學的發展趨勢。
  • 生態學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生態學專業就業前景分析 2013-06-14 00:16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生態學本科教育——實踐與思考
    1.生態學人才培養的現實需求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環境科學和生態學學科面臨重大的發展機遇,對生態學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課題。
  • 獵物推動了蘭花螳螂的演化 Scientific Reports 論文推薦
    站在綠色植物上的蘭花螳螂像不像一朵盛開的鮮花。 通過研究蘭花螳螂及其遠親的演化關係,研究團隊發現,雌性蘭花螳螂在演化歷程中體型變大且體色改變,這些特徵成為它吸引和捕食大型傳粉昆蟲(如蜜蜂)的優勢。然而,形態相異的雄性體型小且擅偽裝,使它們能夠較為容易地躲避捕食者和尋找配偶。
  • 靠吃抗癌食物就能防癌?專家列出五大抗癌謠言
    靠吃抗癌食物就能防癌?專家列出五大抗癌謠言 2020-11-29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南農陳發棣教授課題組揭示菊屬及其近緣屬的演化關係和演化歷史
    但菊花的起源地點、起源時間以及演化歷史等還存在許多爭議。菊屬及其近緣屬物種的演化歷史和演化關係是探究菊花起源的重要依據。物種的進化受到環境的驅動和選擇,其演化歷史與其周邊地理環境的演變息息相關,而探究這種演化歷史和內在關係,需要生物地理學、生態學、古植物學、古生地理學、古然氣候學及古生態學等多方面的綜合分析。然而,菊花相關研究還很缺乏。
  • 生物學的六大基本觀點
    樹立正確的生物學觀點是學習生物的重要目標之一,正確的生物學觀點又是學習、研究生物學的有力武器,有了正確的生物學觀點
  • 浙江首屆生態學本科專業畢業生就業深造前景好
    杭州網訊 全班32名學生,只有個別學生還在挑選用人單位,其餘學生有的已經考取浙江大學等高校的研究生,有的已經被錄取為環境監測大隊的公務員,更多的則是進入到和環境相關的企事業單位工作……浙江農林大學生態學本科專業101班的32名畢業生即將離校,讓老師們欣慰的是,雖然是浙江省首屆生態學本科專業,但是每一個畢業生或就業或深造,發展前景都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