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多苓
何多苓畫作
何多苓是當代抒情現實主義油畫和「傷痕美術」的代表人物。6月18日到30日,他在廣東美術館舉行以「當代的憂思——士者如斯」的個人油畫展,將他最新的作品給予觀眾分享,展覽展出了何多苓的「兔子系列」、「雜花寫生系列」等近3年的新作。何多苓當年的作品《春風已經甦醒》和羅中立的《父親》一樣,曾轟動一時。他的作品常常因與文學的因緣而備受關注,著名的人物畫《小翟》系列被人認為是他的前妻、詩人翟永明的作品《靜安莊》的再現,他的《帶閣樓的房子》就是根據契科夫的原名小說創作的。由此種種,他被稱為「畫家中的詩人」。他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也表示,自己與藝術家有點格格不入,更喜歡與文人交往。
雖不寫詩但畫詩
「士者如斯」,是何多苓油畫展的名字。為何以油畫的方式,探討中國傳統士大夫精神?何多苓解答說,自己與他同時代的畫家最大的區別,就是畫中散發的那種憂傷的詩意,正如他所說,「我雖然不寫詩,但畫詩」。
此次展覽,他沒有找藝術圈內人做策展人,而是找了自己的老友、著名詩人歐陽江河。「歐陽江河寫評論文章的時候,從他的角度出發,喜歡將我的畫和詩歌、音樂等進行對比,比較獨特,覺得比較認同他這樣的文人式的解說。」何多苓如此解釋。
何多苓的畫設色青灰,人物孤獨,多以曠野、房屋、飛禽等事物襯出人的境遇,自然之中有一種野逸之趣。何多苓的繪畫有一種朦朧的、夢幻的感覺,就像象徵主義的詩歌。何多苓坦言,自己受詩歌的影響很深。
做一個畫壇「隱士」
相比於畫家,他更像一個隱士,或者一個古典的文人。何多苓說:「我比較喜歡陶淵明、王維、徐渭等有點隱逸的成分的古典文人。」也許正是這種逸氣,他的油畫充滿了一種瀰漫的神秘氣息和野逸。
何多苓如今仍然生活在成都的藍頂藝術區,經常和成都的作家和詩人來往,他覺得成都的特點就是閒散,這也感染了何多苓的藝術。何多苓對「官員藝術家」保持一定距離,「中國的畫家到了一定的歲數,往往就去當一個領導。這和人的性格有關,有些人比較進取些,有些人比較消極點,我就比較消極。當然,畫家當了領導之後,畫價就升得更高。但是我不願意這樣,我寧願付出這個代價,也要自由」。詩人歐陽江河認為他註定是個逆潮流而行的獨行者。獨立、閒散、不受拘束,也許能刻畫出何多苓的某種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