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圖說|中國​「嫦娥」死守廣寒宮;日本「雷神」運籌核聚變

2020-09-06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01、嫦娥刷新廣寒宮待機記錄

圖|微博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探測器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出徵太空,同年12月14日成功在月球實現軟著陸。

截至2020年9月3日,嫦娥三號已落月2453天,部分科學載荷仍在工作,依然在刷新著人類太空飛行器在月工作最長紀錄。

02、柏林雙胞胎大熊貓慶生

旅德大熊貓「夢想」和「夢圓」一起慶祝1歲生日,柏林動物園。攝影師:Tobias Schwarz

園方為它們準備了甜菜汁、蘋果、甜土豆和竹子製成的冰蛋糕。這對大熊貓出生於2019年8月31日,是德國境內出生的第一對大熊貓。

目前體重均超過28千克,平均每5天增加80到100克。它們每天仍需要喝2至4次母乳,預計在1歲半後斷奶,改成以竹筍、竹子為主食。根據中德大熊貓繁育協議,這對熊貓將在4歲後送回中國。

03、英國最古老聖餐杯出土

英國文德蘭達博物館展出一組新發現的5世紀聖餐杯殘片,諾森伯蘭郡。攝影師:Lee Smith

這是英國境內迄今發現最古老的聖餐杯,出土地點為公元6世紀文德蘭達要塞的教堂遺址。


這些殘片上刻有天使、十字架等基督教符號,還有拉丁文和希臘字母。文物專家推測碎片上的文字和圖案的含義可能與聖經內容有關。

04、「朝鮮半島」遭遇雙颱風

西太平洋颱風「美莎克」和「海神」正在向朝鮮半島移動。攝影師:NASA

9月3日,「美莎克」在韓國第二大城市釜山沿海登陸,最大持續風速達每小時170公裡,相當於2級颶風級別。

這是2020年迄今韓國遭遇的最強颱風,造成至少29.5萬戶家庭停電,超過2400人被緊急疏散。目前「美莎克」已向北移動至朝鮮和中國境內,「海神」預計於9月7日登陸朝鮮半島。

05、日本新超級計算機亮相

日本核融合科學研究所公布新一代超級計算機「雷神」,岐阜縣土岐市。

8月29日,日本超級計算機雷神首次對公眾亮相,這座超級計算機運算能力達到每秒1.05兆次,專用於模擬核聚變中的等離子體現象,從而探索核聚變發電的可行性。

它的名字取自日本傳統神話人物,寓意「像雷神一樣自由操控超高溫、高密度的等離子體」。

參考信源:

1. https://weibo.com/6528178851/JiK8l7yfd?type=commentvCfCiHVtEiUO200901_1

5. http://www.chinanews.com/tp/hd2011/2020/08-31/953581.shtml

6. https://www.nasa.gov/feature/esnt/2020/eyes-on-the-storm-nasa-aids-disaster-response-to-hurricane-laura

7. https://earthobservatory.nasa.gov/images/147211/typhoon-maysak-batters-south-korea

8.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1022393.htm

相關焦點

  • 中國​「嫦娥」死守廣寒宮,日本「雷神」運籌核聚變
    原創 自強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01嫦娥刷新廣寒宮待機記錄 圖|微博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探測器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出徵太空,同年12月14日成功在月球實現軟著陸。
  • 中國 核聚變之路任重而道遠
    眾所周知,核聚變能資源無限,能夠和諧高效地解決人類社會的能源問題、環境問題,推動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的終極能源目標之一。核聚變能源的誘惑力如此之大,以至於世界各國都不願只做旁觀者,特別是俄羅斯、美國、日本和歐盟等一些重要國家和國際組織,早已著手布局。我國也不甘人後,數十年如一日地發展研究,開啟了核聚變研究的創業之旅與逆襲之路。
  • 嫦娥登月量子計算核聚變,中國高科技井噴,網友:請美國盡情制裁
    據新加坡媒體近日報導,短短幾天時間內中國高科技領域多次傳來重大消息。12月4日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12月6日攜帶月球樣本的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成功交會對接後又成功分離,準備擇機返回地球。
  • 嫦娥登月量子計算核聚變,中國高科技井噴,網友:請美國盡情制裁
    據新加坡媒體近日報導,短短幾天時間內中國高科技領域多次傳來重大消息。12月4日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12月6日攜帶月球樣本的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成功交會對接後又成功分離,準備擇機返回地球。隨後,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即實驗性核聚變裝置發電。
  • 嫦娥五號軟著陸成功!因美國不放棄獨霸月球野心,中國必建廣寒宮
    據媒體綜合報導,12月1日深夜中國"嫦娥五號"登月器已經成功在月球表面軟著陸成功,將時隔四十多年後又一次完成從月球帶回月壤 的壯舉,探測器將在未來三周內返回地球,代表著中國航天技術已經是世界頂尖水準,具體而言就是與美國"齊頭並進",因為現在俄羅斯、歐盟顯然都不具備類似的月球探索能力
  • 中科院:成功研製國際熱核聚變工程大型超導磁體系統首個部件
    由中國、美國、日本、俄羅斯、歐盟、韓國、印度等七國共同參與的國際大科學項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
  • 早上嫦娥5號返回,上午量子計算機,下午可控核聚變,中國發生啥大事?
    嫦娥五號返回,上午量子計算機,下午可控核聚變,中國發生啥大事了?一大早,國家航天局宣布嫦娥五號已於3日晚上11點從月球上起飛,實現了中國人第一次地外天體的起飛,然後順利進入月球軌道同返回艙對接,我們的嫦娥五號帶著月壤正在回家的路上。
  • 早上嫦娥5號返回,上午量子計算機,下午可控核聚變,中國發生啥大事?
    嫦娥五號在月表展示國旗 早上嫦娥五號返回,上午量子計算機,下午可控核聚變,中國發生啥大事了?
  • 六天中逆轉命運的中國核聚變
    這個項目由中國、歐盟、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美國共同分擔建設,是人類未來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原型,也是除國際空間站外最大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一旦成功,就意味著人類徹底打開了核聚變發電的大門。這個時候,此前一直被美國排斥在ITER外的中國看到了機會。2中國的「可控核聚變」研究,比起《三體》裡文革時期建立的「紅岸基地」更加前瞻,最早起步可以追溯到1955年。那時新中國剛打完韓戰,原子彈還沒有影子,但錢三強等科學家就敏銳地發現了這一前沿領域,提議開展中國自己的可控核聚變研究。
  • 嫦娥是廣寒宮的主人?你錯了,廣寒宮主人另有其人,悟空都惹不起
    大家也知道,後來天蓬酒醉,調戲了嫦娥,有負聖恩,惹惱了玉帝。 西遊記裡面豬八戒是因為調戲廣寒宮裡的嫦娥惹惱了玉帝被貶下了凡間投錯了豬胎,那廣寒宮裡的嫦娥是什麼身份呢
  • 詹文龍會見日本核聚變研究所所長小森彰夫一行
    自2000年以來,在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和中科院的共同支持下,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與NIFS分別作為中日雙方牽頭單位發起了「中日核聚變研究大學群合作項目」(Core-university Program on Plasma and Nuclear Fusion,簡稱CUP),開展了為期十年的交流與合作。
  • 揭秘嫦娥落月地點:廣寒宮
    今天,月球上一個名叫虹灣的地方,將迎來地球的客人,「嫦娥」懷抱「玉兔」降落於此。以往,美國與蘇聯的月球軟著陸探測器大多降落在月球赤道附近,我國選擇降落的虹灣地區,則位於月球的高緯度區域。  中科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領導小組高級顧問歐陽自遠開玩笑地說,傳說中嫦娥奔月居住在廣寒宮,虹灣就是這個廣寒宮。  虹灣無水是個隕石坑  在月球雨海的西北角,有一片比較平坦的平原,它形似一條彩虹,東西長300多公裡,南北寬約100公裡,那就是嫦娥即將著陸的區域—虹灣,也叫彩虹灣。
  • 永續動力—核聚變
    核聚變(nuclear fusion),又稱核融合、融合反應、聚變反應或熱核反應。核是指由質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在一定條件下(如超高溫和高壓)讓核外電子擺脫原子核的束縛,讓兩個原子核能夠互相吸引而碰撞到一起,發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質量更重的原子核(如氦),中子雖然質量比較大,但是由於中子不帶電,因此也能夠在這個碰撞過程中逃離原子核的束縛而釋放出來,大量電子和中子的釋放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巨大的能量釋放。這是一種核反應的形式。
  • 「嫦娥三號」月球著陸區正式命名「廣寒宮」
    」月球著陸區正式命名「廣寒宮」 人民網北京1月5日電(趙竹青)記者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獲悉,經過3個月的公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4日正式批准了我國嫦娥三號著陸區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分別是廣寒宮、紫微、天市和太微,可以在官方的天體地圖中使用。
  • 世界各國核聚變成就,中國處於什麼階段,未來我們會用上核聚變嗎
    磁約束核聚變的研究從五十年代開始一直將仿星器作為主要的科研方向。在蘇聯發明託卡馬克裝置以來,各國紛紛選擇看似優勢巨大的託氏,唯德國不為所動,並且在1996年德國贈送給中國核工業部西南研究所一臺性能優良的託卡馬克裝置,這是一條道走到底啊。德國科學家認為仿星器可能是未來最適合核聚變發電廠的類型,最大的優勢在於能夠連續穩定運行。
  • 日本在熱核聚變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日本九州大學使用高頻電流產生出熱核聚變所需要的高溫等離子體電流,這一研究成果為簡化熱核聚變反應堆的設計提供了可能。  據該校日前發表的科研成果說,這一實驗是在託卡馬克型熱核聚變基礎實驗裝置「TRIAM-1M」上進行的。研究人員使用170吉赫、200千瓦的高頻入射裝置,在0.05秒內輸入電流,生成了種子等離子體電流。
  • 嫦娥五號升空之後,誰將是第一個做客廣寒宮的中國人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自古以來,月亮是……,……哼!月亮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文化符號,在我國的神話傳說中,有一個人長期居住在月亮,身處廣寒宮之內,有一個玉兔,還有一顆桂花樹,另外還有一個叫吳剛的男人。
  • 月球上真有了「廣寒宮」 嫦娥三號著陸區獲命名
    我國古代神話故事中嫦娥與玉兔居住在月亮上的「廣寒宮」,自古讓人遐想。如今,月球上真的有了「廣寒宮」。 經3個月的公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於1月4日正式批准了我國嫦娥三號著陸區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分別是廣寒宮、紫微、天市和太微。
  • 法媒:核聚變發電 中國進步迅速決心凸顯
    來源:環球網法新社4月28日文章,原題為「中國對清潔、無限能源的追求升溫」。中國科學家建造的一座突破性核聚變反應堆凸顯北京方面決心成為清潔能源技術的核心。它希望到2050年建成一座功能齊全的核聚變發電站。
  • 嫦娥三號落月之地被正式命名為「廣寒宮」—新聞—科學網
    「嫦娥」落月之地真成了「廣寒宮」   新華網北京11月12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