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世界第一誕生!嫦娥四號再次打破紀錄,將美國蘇聯甩在身後

2020-10-18 巔峰高地

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僅成功實施過兩次月球登陸任務,它們分別是嫦娥三號與四號,全部都出自中國航天手筆。除此之外還有以色列創世紀號登月飛船,以及印度的月船2號,這兩艘飛船已經全部折戟月球,就連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無人登月器都還在測試階段。

嫦娥四號著陸器

短短15年我們在深空探測領域從一張白紙到現在儼然已成探月先鋒力量,但國人大多對此並沒有太多直觀認知,而這就是我們與美國NASA之間的軟實力差距

每當NASA發起新的深空探測工程他們都會提前數年進行輿論宣傳,項目實施過程中更是及時發布相關探測照片。絢爛奪目的星空照片、神秘孤寂的火星現場照吸引著一批又一批青年人獻身航天事業,為了製作這些照片他們甚至不惜組建專業製圖團隊。

好奇號拍攝的火星照片

獲得輿論支持是發展航天事業不可或缺的關鍵助力,簡而言之就是要會講故事。我國航天近年來為了彌補軟實力差距著實也做了不少工作,比如近日嫦娥四號地面應用系統團隊又發布了一組高清照片,充分展示了我國探月新成就。就公布的照片來看,不論視角亦或者清晰度美觀度都遠超阿波羅登月時代,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是人類月球照片的新標杆。

嫦娥四號著陸器拍攝的月表照片

嫦娥四號為了順利抵達月背開展巡視探測工作攜帶了十幾臺相機,著陸器配置有降落相機、監視相機、地形地貌相機,它們可以在探測器飛行途中監視載荷運行狀況,監視相機還負責兩器分離成像,以輔助地面人員決策。玉兔二號月球車也攜帶有全景相機、避障相機、導航相機,這些相機在各司其職的同時也為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地外星球體驗。

嫦娥四號著陸器有明顯傾斜角度

從公布的照片中也可以感知嫦娥四號落月任務的險象環生,我們可以看到著陸器有一個很明顯的傾斜角度,這是因為它降落在一個斜坡上,如果斜坡傾斜角度過大就會導致著陸器傾覆,後果不堪設想。

鵲橋中繼衛星拍攝地月合影

嫦娥四號相較於嫦娥三號登陸任務要複雜得多,首先為了滿足月背通信需求先期發射了一顆部署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鵲橋數據中繼衛星,再就是嫦娥四號著陸區周邊高度落差極大,探測器抵達南極艾特肯盆地落區之前需要經過平均高度達4000米的高原地區,而馮卡門撞擊坑落區與之相比高度落差足足有6000米。

降落航線要求探測器需要在十幾分鐘內經歷20公裡高度落差,還要將每秒1.7公裡的速度降為0,為了規避高原山脈地面人員為嫦娥四號設計了一條近乎90度的降落航線。

嫦娥四號降落航線

抵達馮卡門撞擊坑後嫦娥四號以垂直角度下降,緊接著就是挑戰落區附近密集分布的撞擊坑,尤其是最後100米懸停轉自主避障階段,如果系統稍有偏差就會導致任務失敗。

嫦娥四號100米懸停避障

嫦娥四號之所以能夠完美降落靠的就是我國獨創的基於機器視覺的智能避障系統,這套系統配置有導航慣性測量單元、雷射測距、光學成像、微波測距、雷射三維成像一系列傳感器,它們探測的地形地貌數據匯聚在一起由計算機在第一時間判斷著陸點,爾後控制變推力與姿控發動機調整航向,最後在緩衝機構助力下實現軟著陸。

沒有誰可以隨隨便便成功,降落斜坡的嫦娥四號看似運氣不錯,而偶然的背後實則是必然,因為我們的智能避障系統已經做到了極致,做到了世界領先,超越了人類此前任何一艘月球登陸飛船。

玉兔二號月球車

目前嫦娥四號著陸器與巡視器已經圓滿完成11個月晝工作期,並安全度過11個月夜期,正在執行第12個月晝工作期任務,不知不覺嫦娥四號又創造了一個新世界紀錄,將美國蘇聯甩在身後:自落月以來玉兔二號月球車在280度晝夜溫差環境下已經順利運行327天,超越蘇聯月球車1號的322天紀錄,成為人類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車

玉兔二號在撞擊坑邊緣轉向

嫦娥四號的功績遠遠不止於首登月背,因為它初步構建了我國地月空間運輸系統,同時創造的一系列技術遺產還將用於其他星球登陸任務。

接下來我國還將在2020年、2023年、2024年、2026年分別發射嫦娥五號、嫦娥七號、嫦娥六號、嫦娥八號共4艘登月飛船,它們任務雖各不相同,但登陸系統卻明顯繼承了嫦娥四號。

火星一號著陸試驗

再有8個月時間我國還將發射一步實現「繞落巡火星」的火星一號,該飛船登陸系統採用的7500N變推力發動機,以及基於機器視覺系統的智能避障系統也是嫦娥四號的技術產物。

近日,英國皇家航空學會為表彰嫦娥四號開創性探月功績,特授予該團隊本年度全球唯一團隊金獎,這是153年來的第一次。

玉兔二號月球車兩器互拍

回望153年前,那時的我們已經被堅船利炮打開國門,正在進行著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那時的人們怎麼也不會想到我們也可以創造出敢為天下先的嫦娥四號。

相關焦點

  • 580天的月球徵程,嫦娥四號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
    據最新消息報導,目前嫦娥四號再次進入了&34;。若中途不出問題的話,它將在8月中旬再次甦醒,繼續展開常規探測。此外,玉兔二號月球車也繼續向西北方前進著,已累計行駛了490.9米,也創造下了新的世界紀錄,成為了人類史上在月球上&34;時間最長的可移動物體。殊不知,嫦娥四號的奇蹟還在繼續著。
  • 嫦娥四號還活著!580天的徵程,嫦娥四號創造了三個世界第一
    幾天前,中國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剛順利發射升空,我們還有一個熟悉的老朋友,正在月球上工作著。它就是嫦娥四號。嫦娥四號於2018年12月6日發射升空,1月3日登陸月球至今,已經完成了20個月晝工作期,7月30日進入了正常休眠。
  • 嫦娥四號還活著!580天的徵程,嫦娥四號創造了三個世界第一
    幾天前,中國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剛順利發射升空,我們還有一個熟悉的老朋友,正在月球上工作著。它就是嫦娥四號。嫦娥四號於2018年12月6日發射升空,1月3日登陸月球至今,已經完成了20個月晝工作期,7月30日進入了正常休眠。
  • 嫦娥四號再次進入月夜休眠模式 玉兔二號行駛距離破玉兔一號紀錄
    據央視新聞報導,2月11日20時,玉兔二號巡視器再次進入月夜休眠模式,落月後在月面累計行駛共計約120米,打破嫦娥三號玉兔號月球車的行駛距離記錄嫦娥四號著陸器於同日19時完成月夜設置,進入休眠。第二月晝期間,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工作穩定,能量平衡,數據傳收正常。巡視器全景相機對著陸器再次進行成像,獲得了著陸器彩色全景圖(如圖)。(千龍網綜合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CNSA)獲悉:2月11日20時,玉兔二號巡視器再次進入月夜休眠模式。嫦娥四號著陸器於同日19時完成月夜設置,進入休眠。
  • 盤點2019年世界十大航天事件:嫦娥四號首次實現月背軟著陸等
    劃重點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首次成功造訪冥王星外小天體中國「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美國宇航局宣布「機遇號」火星車任務結束日本「隼鳥二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小行星「龍宮」以色列成功發射月球探測器 軟著陸失敗SpaceX「載人版
  • 580天的徵程,嫦娥四號創造了三個世界第一
    幾天前,中國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剛順利發射升空,我們還有一個熟悉的老朋友,正在月球上工作著。它就是嫦娥四號。嫦娥四號於2018年12月6日發射升空,1月3日登陸月球至今,已經完成了20個月晝工作期,7月30日進入了正常休眠。
  • 「嫦娥」「玉兔」攜手再破紀錄 「玉兔二號」成工作時間最長月球車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截至今天,我國「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累計運行超過340天,成為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車。
  • 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登陸,傳回第一張月背影像圖!
    文/夕揚今天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成功在月背著陸,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上第一張近距離月球背面影像圖。後續,嫦娥四號探測器將通過「鵲橋」中繼星的「牽線搭橋」,進行調整工作模式、監測周圍環境、建立定向天線高碼速率鏈路等一系列操作,以便實現月背和地面的穩定通訊。
  • 美國學者:中國在科研領域已把美國甩在身後
    如果從世界各國經濟健康發展的長遠目標來看,近期最備受關注的經濟新聞可能是來自兩個意想不到的地方,即波多黎各和月球。可現如今,美國並沒有出示替換此望遠鏡或者是重建的相關計劃。一面歡喜一面憂。中國的一個太空飛行器於前不久在月球成功著陸,這立刻就引發了全球關注。
  • 嫦娥四號將首次到達月球背面,帶你回顧人類探月徵程
    在這一過程中,全球月球探測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 1958~1976年的美蘇空間競賽引發的首次探月高潮階段。當時蘇聯和美國展開了以探月為中心的空間競賽,發射了上百個形態各異的月球探測器,蘇聯有3個系列月球探測器,美國有5個系列月球探測器等。此外,美國還進行過6次載人登月。其主要目的是進行太空爭霸,開展空間探索。
  • 嫦娥5號這項技術,世界第一!
    嫦娥五號使用的變推力發動機7500N,可以精準調節噴射流量,從而控制推力。這是嫦娥的核心技術,也是世界第一個擁有這樣技術的國家。當初印度的月球2號之所以登陸失敗,就是因為沒解決變推力技術,印度採用發動機的數量來控制推力,發動機越多出現故障的機率就會更高,在離月面只有約2公裡的時候,一臺發動機出現故障,最後整個登陸器直接硬著陸月球表面,當然,結果就是登陸失敗。我們嫦娥5號只有一臺變推力發動機,這樣就能大大降低故障發生率,同時發動機的推力可以從1500N到7500N精準控制!
  • 嫦娥四號要迎來「新朋友」,美國再次宣布登月計劃,引發世界關注
    在2004年的時候中國就開展了「嫦娥工程」,共有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部分,目前進行到第一個部分。中國已經發射4顆月球探測衛星,從最初的月球上空拍攝到月球表面探索,嫦娥工程在穩步發展。目前在月球上執行任務的是嫦娥四號,該衛星於2018年12月8日發射,2019年1月15日在月球著陸。已經工作了10個月晝的工作,已經超出原設定,屬於超期工作。
  •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刷新記錄:首次揭開月球背面地下結構
    8月26日,據@中國探月工程 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共完成21個月晝工作期的科學探索,並對600天來的科學成果進行了歸納。據悉,截止8月25日,在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面工作時長在今天突破600天,也早就打破前蘇聯月球車1號保持了長達49年的歷史記錄(321天)。
  •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刷新記錄:首次揭開月球背面地下結構
    據悉,截止8月25日,在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面工作時長在今天突破600天,也早就打破前蘇聯月球車1號保持了長達49年的歷史記錄(321天)。目前,「玉兔二號」累積行駛裡程已突破500米,達到519.29米,再次刷新「自己的紀錄」。
  • 玉兔二號刷新蘇聯月球車紀錄,中國長徵5號出徵,聚焦世界目光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全球各大科技強國紛紛將目光轉至航天領域,中國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則一馬當先在今年年初便已抵達月球背面,助力中國一舉成為全球首個實現月背登陸的國家。雖然印度和以色列在中國之後也曾對月球發出過挑戰,可最終結果卻充滿遺憾。
  • 科技簡訊(第十六期)|嫦娥四號喚醒,星月童話將臨
    01嫦娥四號順利喚醒 進入第26月晝工作期距離最近反射率較高的撞擊坑(紫色圓圈區域)伴隨著月球背面新一輪的曙光,嫦娥四號迎來了第26月晝,「玉兔二號」月球車於1月7日10時29分喚醒,著陸器於1月8日03時13分喚醒。
  • 「嫦娥四號」的落月之旅
    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這一刻,世界看中國!    1月3日上午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馮·卡門撞擊坑著陸,並通過「鵲橋號」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
  • 「嫦娥四號」領銜2019中國、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作為舉世矚目的重大科技成果,在2019年中國航天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評選中均位列榜首。此外,備受關注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三次發射獲得圓滿成功」等新聞入選2019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一箭60星』開啟『星鏈』星座組網」等新聞入選2019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 嫦娥四號再次休眠 玉兔二號拍攝的新照片首次發布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月11日20時,玉兔二號巡視器再次進入月夜休眠模式,落月後在月面累計行駛共計約120米。嫦娥四號著陸器於同日19時完成月夜設置,進入休眠。玉兔二號巡視器全景相機對著陸器再次進行成像,獲得了著陸器彩色全景圖。國家航天局供圖至此,玉兔二號行駛距離已經超過「前輩」玉兔號,創造了新紀錄。
  • 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工作719天超此前世界紀錄一倍
    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工作719天超此前世界紀錄一倍  Winnie Lee • 2020-12-22 16:32:33 來源:前瞻網 E2372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