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王旭明:傳統文化繼承者為外語所累 應弱化英語強化母語
人民網北京10月20日電(劉雲 實習生申晴)文化需要發展,需要創新,更需要繼承。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交融中,彰顯出獨特魅力,也曾從開放的文化交流中汲取到更多靈感。然而,「英語至上」「考試為王」的大環境下,傳統文化也面臨著種種挑戰。10月20日下午1點,語文出版社社長、原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做客人民微博微訪談,為網友解讀如何讓傳統文化保持活力。>>點擊進入微訪談回放
訪談一開始,王旭明首先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了解釋。他認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內涵上說是仁、義、禮、智、信等,從形式上說有四書五經老莊哲學孔孟之道等,這些都是中華優秀文化傳統,要去粗取精,全面學習。」
然而在生活節奏飛快的當今社會,大家的眼光都投向了各種新奇的異國文化,對我國的傳統文化則過於冷淡。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有自己主觀上的文化選擇傾向,也有客觀大環境的片面引導等等。王旭明舉例,「強制考取職稱英語,這就算是霸王條例,在當前屬於阻礙人民繼承優秀文化傳統的絆腳石。學考古的、學古代文獻的、學中醫藥的等等中華文化傳統的第一傳承者都要被外語所累,被考外語證所限制。」
事實上,學英語和發揚傳統文化並不矛盾。「一方面我們對英語的學習要求和各項制度都十分到位,另一方面對母語學習的要求和各項制度都十分不到位。二者反差巨大,甚至成為一種畸態。」針對此現狀,王旭明呼籲「弱化英語,強化母語。」王旭明認為,學好本國傳統文化,才有更堅實的基礎去拓展知識,學習更多人文,增進道德,健全人格。
「長期以來,由於歷史和多方面的原因,我們的文化傳統不是繼承得多了,是少了,是遠遠不夠,是幾乎斷了。面對這樣一種狀況,當下最急迫、最重要、最關鍵的是拿出硬措施和真辦法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王旭明提出,朗讀和背誦是中國傳統文化習得的重要方法,也是科學有效的漢語文化方法之一。無論是繼承文化傳統,還是提高語文能力都可以從加強朗讀和背誦開始。此外,王旭明還提到,文藝工作者應多拿出一些好的文藝作品,將影視作品作為弘揚傳統文化的媒介,讓傳統文化更廣泛、更深入地煥發活力,並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