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加持,自然資源部用「地質調查+」走出扶貧和民生保障「特色路」

2021-01-13 央視新聞

找水打井、特色農業、防災減災、地質旅遊、綠色礦業……這些看上去和脫貧似乎沒多大關聯的事情,卻是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地質調查+」特色扶貧之路。

在今天(15日)下午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莊少勤表示,中國地質調查局發揮專業優勢助力脫貧攻堅。比如開展農業地質調查,圈定富硒土地資源,促進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實施找水打井,解決貧困地區群眾安全飲水難題;通過加強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預警技術指導,有效減輕人民生命財產損失。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總工室主任吳登定進一步介紹,中國地質調查局在貧困地區部署地質調查貧項目,走出了一條以找水打井、特色農業、防災減災、地質旅遊和綠色礦業為主,既解決民生保障突出問題,又助力推動產業發展的「地質調查+」特色扶貧之路。

一是找水打井,解決安全飲水問題。聚焦「兩不愁三保障」中的飲水安全問題,在江西贛南紅層區、滇桂黔巖溶區和西部幹區等資源型、水質型缺水和季節性缺水嚴重地區,成功找水打並1600餘眼,為嚴重缺水地區提供了生產生活水源保障。

二是調查富土地,支撐富硒產業發展。先後在貧困地區調查圈定綠色富硒土地2366萬畝,支撐江西贛州、雲南昭通、貴州黔西、黑龍江海倫等地建設300餘處富硒農業產業示範園,幫助貧困地區走上富硒產業致富之路。

三是強化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指導,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指導貧困山區全面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建立健全監測預警體系,研發推廣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設備,加強重大災害隱患監測預警與風險防控,有效減輕人民生命財產損失

四是積極開發地質景觀資源,發展地質文旅新產業。在貧困區調查發現各類地質遺蹟景觀資源2200多處,支撐各地成功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和各級地質公園44處,推動建設地質文化村10餘處。(總臺央視記者 譚振華 楊毅)

(編輯 單宏鑫)

相關焦點

  • 自然資源部發布雄安新區地質調查成果 這幾點基本查清
    自然資源部發布雄安新區地質調查成果 這幾點基本查清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今天(21日)對外發布,經過將近4年的努力,雄安新區綜合地質調查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基本查清了雄安新區地下地質結構、地下水流系統以及地熱資源的分布。
  • 巾幗扶貧故事 | 綏江羅坪村張建花:用勤勞和堅毅走出貧困!
    巾幗扶貧故事 | 綏江羅坪村張建花:用勤勞和堅毅走出貧困!農閒時節,她便去村裡就近的幾個專業合作社打零工,只要有活幹,她不放過任何一個掙錢的機會,一年下來有3000多元的零工收入。
  • 葡萄、桑葚和花椒走出沿黃路韓城段的多彩致富路
    城隍廟等人文景區遊客量的劇增,韓城人已經走出了自己的多彩致富路。「禹桑傳奇」走出了企業農民雙獲益的「旅遊+」路子位於韓城市梁帶村的金天地現代農業「禹桑傳奇」田園綜合體項目,在企業發展的基礎上同時進行扶貧,改善當地基礎設施,為當地人謀福利。現在的桑葚種植都是示範園區,讓農民先跟著了解、學習種植,等到明年再免費將樹苗分給農民種植,當桑葚掛果後,公司再按市價收購,同時也解決了收購渠道的問題,桑葚成熟是在五月份,摘完還可以摘花椒。
  • 從「輸血」到「造血」——浦發銀行長沙分行探出金融精準扶貧路
    在浦發銀行長沙分行(以下簡稱長沙浦發)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隨著千畝茶葉、千畝菸葉的種植,隨著「美麗鄉村」建設的對接,隨著可持續產業的發展,昔日的楊家坳今日的楊家河終於走上了脫貧致富路。楊家河村,僅僅是長沙浦發金融扶貧壯麗交響中的一曲樂章。
  • 甘肅瓜州「村社合一」走出產業扶貧新路
    吳永太所說的蜜瓜扶貧產業園區位於瓜州鎮三工村二組,該園區立足蜜瓜產業振興和提質增效,緊盯促農增收、助力脫貧,依託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瓜州縣西域風瓜果產銷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基地」的運作模式,強力推進蜜瓜產業的規範化、合作化、高效化進程。
  • 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所屬13個專業...
    繼2020年8月28日,由原武警黃金部隊轉隸組建的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在京掛牌後,9月22日至28日,由原武警黃金部隊(現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所屬總隊、支隊(研究所、教導大隊)轉隸而成的13個專業地質調查中心陸續掛牌,並召開成立大會宣布了領導班子任職通知
  • 「1+X」扶貧方程式 求解小眾特色農業
    楊華去年辭職和哥哥出資註冊成立了一個合作社,種核桃、蘋果、高山烤菸、養牛養雞養羊,試圖尋找一條高山立體循環農業扶貧致富路。  從2016年開始,涼山州將全面推進「1+X」生態產業三年扶貧攻堅戰,旨在通過發展以核桃產業為主多種特色經濟作物並存的產業,打通彝區扶貧致富的命脈。
  • 「小邢書記」專業氣象扶貧記
    2019年5月,聽從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使命召喚,90後氣象黨員邢剛,抱著投身甘肅氣象扶貧事業的初心,擔任平涼市莊浪縣中莊村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開展扶貧工作。打那時起,他就成了村裡的一份子,被村幹部和村民親切地稱為「小邢書記」。
  • 新疆投資129億元對17個邊境重點縣進行扶貧開發
    溫暖、寬敞、明亮的安居富民房代替了昔日潮溼、陰冷的毛石窩子;近3000戶農牧民的孩子走出大山,來到縣城乾淨漂亮的學校讀書;廣大農牧民正通過發展現代畜牧業、設施農業、特色林果業改變著命運。    邊境貧困縣阿合奇變了!這些變化始於2007年。當年,阿合奇縣成為全國「邊境扶貧開發試點縣」,一雙雙援助之手伸向這裡,一個個援助項目投向這裡,阿合奇打響了一場扶貧攻堅戰。
  • 走出深山的路,才剛剛開始|人物·深度
    後來,在國家扶貧政策和企業幫扶下,越來越多人脫貧,走入縣城,從磚瓦房搬進了小區房,從鄉村小學轉進縣城小學,世界從高山一下變成了平地,惶恐又驚喜。命運改變了嗎? 再接著,他們發現,這僅僅是走出深山的開始。
  • 湖北黃岡走出「紅綠相映」特色崛起路
    圖文新聞發布會現場 武一力 攝(新中國70年)湖北黃岡走出「紅綠相映」特色崛起路中新網武漢9月18日電 (武一力)近年來,革命老區湖北黃岡整合紅色歷史文化和綠色生態資源,走出了一條「紅綠相映」的特色發展之路。
  • 減貧:中國走出了特色路 貧困群眾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和標誌性指標,納入「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確立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國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脫貧攻堅,農村貧困人口大幅減少,貧困群眾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貧困地區面貌明顯改善,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重大成就。
  • 中國電建:真情灑熱土 鋪平致富路
    扶貧工作千頭萬緒,貧困發生有深刻的歷史原因、地理因素和文化傳統,精準脫貧全面小康更需要全局謀劃、統籌兼顧、分步實施。中國電建作為「懂水熟電,擅規劃設計,長施工建造,能投資運營」的大型央企,拿出工程建設的專業精神去打這場脫貧攻堅戰。
  • 福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命瑞:聚焦民生福祉...
    福州日報記者 林晗「十四五」期間,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圍繞「雙循環」,積極發揮人社部門職能作用,繼續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壯大高素質人才隊伍、推動居民收入較快增長,為福州爭當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排頭兵貢獻人社力量。
  • 吳川覃巴鎮:走特色農業品牌路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該鎮種植經營砂糖桔以農業發展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為主。多年來,這些經營主體在發展好本地優質砂糖桔產品方面做了巨大貢獻,積累了豐富經驗,為覃巴鎮發展壯大砂糖桔產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據了解,覃巴鎮15個行政村中,有10個行政村以種植沙糖桔作為農業主業。黃亞喜表示,覃巴鎮地貌多屬於低洼坡度丘陵地,土質松厚,以紅米石黃土地貌為主。含有豐富的有機質,獨特的氣候和地理環境適宜水果種植。
  • 自然資源部掛牌出讓6個貴州頁巖氣探礦權勘查區塊
    國內自然資源部掛牌出讓6個貴州頁巖氣探礦權勘查區塊為貫徹落實《自然資源部關於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項的意見(試行)》,積極推進油氣探礦權競爭出讓,近日,自然資源部通過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掛牌出讓2020中國國際珠寶展在京開幕11月19日,2020中國國際珠寶展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開幕,展現出全國珠寶首飾行業走出疫情影響、逐漸回暖的整體態勢。
  • 自然資源部全力支持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實施
    日前從自然資源部獲悉,「十三五」期間,自然資源部主動作為,在做好用地保障服務、自然資源政策支持等方面助力國家重大區域戰略順利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邁出堅實步伐,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和生態環境汙染治理成效顯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政策體系不斷完善,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進程加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紮實起步。  據了解,自然資源部全力做好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和雄安新區的用地保障服務,保障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等國家重大項目順利落地,為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實施保駕護航。
  • 河北灤縣探索精準扶貧路徑 農民走上脫貧致富路
    200名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代表來到現場,組成志願服務總隊,並根據各自所能具體劃分為愛心幫扶志願服務隊、鄰裡扶助志願服務隊、便民代辦志願服務隊、致富能手志願服務隊、鄉風文明志願服務隊、健康幫扶志願服務隊等6支小分隊,各盡其能,貢獻力量。  近段時期,河北灤縣凝聚眾人之力,聚焦扶貧政策,創新扶貧思路和扶貧模式,嚴格按照教育、醫療、住房等扶貧政策對貧困戶進行「輸血」保障。
  • 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和國家林草局的管理邊界如何劃分?
    那麼,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和國家林草局的管理邊界該如何劃分?請看下文。這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導向,以推進機構職能優化協同高效為著力點,改革機構設置,優化職能配置,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