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白鰭豚宣布滅絕,實則系謠言,我們該如何應對網絡謠言

2021-01-08 遊戲童年

網絡中的熱搜總是多變的。

一天下午,一位網友發送帶有網絡搜索白鰭豚截圖的微博火遍全網,霎時幾萬轉發,只因寫著「#永別了,白鰭豚#在知道昨天宣布滅絕了」。

白鰭豚,一個頻繁現身於小學科學課本、廣為人知的瀕危物種。

它就像是所有人的老朋友,得知他的去世,善良的網友們悲痛著。他們或表達自己的遺憾,或控訴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再見了,朋友。」

「遺憾的是,我們的聲波終將與你交錯,消失在萬古奔騰的長江之中。」

「終有一天,人類會毀滅人類自己。我們是世界的癌症。」

很快,這就演變成了一場大型的共感心理

人們回憶著小時自己學習白鰭豚時的點點滴滴,敲打下令人落淚的語句,抨擊著人類的所作所為——仿佛不說點什麼就無法彰顯自己的悲憫,以及對世界的深入思考。

可這分明是一條謠言啊!

白鰭豚:

2002年,被估計不足五十頭。

2007年,被宣布為功能性滅絕:即該物種因生存環境被破壞,數量非常稀少,在自然狀態下基本喪失了維持繁殖的能力,甚至喪失了維持生存的能力。

但根據慣例,50年未曾出現的物種才能被真正宣布滅絕。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長王丁博表示:「IUCN並沒有宣布白鰭豚滅絕,目前它的瀕危等級仍是極度瀕危(可能滅絕)。」

一張不明所以的截圖,一句帶有錯字的話,騙走了幾萬人的眼淚。

於是,又有人發表自己偉大的看法:

「你們真是太容易被欺騙了。」「無知。」

很多人又刪掉了自己辛苦打下的真情實感,開始了反省。

其實歸根結底,這是一場營銷的勝利,而被騙的人們也沒有做錯太多,甚至可以說,他們都是善良的。

我們只是習慣了,習慣了接受消息。

太多的信息來自網絡,從此熱搜便是權威。但請不要忘記:它只是一個社交平臺,不是新華社,不是新聞聯播。

相關焦點

  • 盤點12月網絡熱傳謠言|歲暮天寒 且將謠言「雪藏」
    盤點12月網絡熱傳謠言|歲暮天寒 且將謠言「雪藏」 來源: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作者:殷熒 時間:2020-12-31 22:19:00 臨近歲末謠言也來刷存在感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盤點12月網絡熱傳謠言澄清謬誤 以正視聽讓謠言止步
  • 這些謠言你聽過嗎?我們該如何辨別?快看!
    伴隨著官方疫情通報的,還有魚龍混雜的網絡謠言。最近,你聽過這些謠言嗎?這些謠言有什麼樣的共同點?我們該如何辨別?一起來看!【謠言】2021年1月11日,網絡流傳一則關於「漢正街已經確定2例,現通知漢正街關門全員在做核酸檢測」的消息。【闢謠】經核查,此消息不實。
  • 謠言傳播如病毒複製 如何阻斷網絡謠言
    隨著新媒體的崛起,信息傳播日益迅捷,不實信息和網絡謠言的傳播也有了更加肥沃的土壤。如何儘可能避免網際網路的「雙刃劍效應」?如何不讓充滿好心、飽含社會責任感的轉發,成為謠言擴散的支點?阻擊網絡謠言,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從5月起,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已在全國範圍內集中部署打擊利用網際網路造謠和故意傳播謠言行為,一場網絡謠言阻擊戰正在打響。
  • 心理學:疫情當前謠言四起,為什麼我們會相信謠言,又該如何抵制
    新型冠狀病毒的攻擊,關於病毒本身如何如何,我不是相關的專業人員,暫不多做解釋與分析。在這特殊時期,我認為有另外一樣東西同樣與我們普通老百姓密切相關,並且可能比這個新型冠狀病毒對我們的傷害更大,那就是:謠言。什麼是謠言?
  • 網傳鹽城紫薇花園業主委員會籌備組操控選舉?謠言
    高驥中文網7月17日鹽城訊(陸秋葉)近日,網傳「江蘇省鹽城市紫薇花園業主委員會籌備組操控選舉不合規」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目前,高驥中文網從鹽城市鹽南高新區住建部門、新都街道核實了解到,因部分候選人不符合要求,而籌備組業主代表始終不同意將不符合要求的候選人剔出,因而遲遲不能確定業主大會召開時,為推動紫薇花園業主委員會改選工作,根據《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指導規則》的相關規定,新豐社區公開業主大會召開時間,切實維護廣大業主的合法權益。
  • 百威啤酒:該網傳信息為謠言
    百威啤酒官微消息,近日,網絡流傳「百威啤酒有員工多年來往裡面尿尿」,對此,百威啤酒昨晚在其官微發布了闢謠聲明。聲明稱,該網傳信息為謠言,嚴重誤導消費者,侵害了公司合法權益,公司已向相關部門和機構報告,保留對造謠者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 【網警闢謠】網傳「梧州104路公交車司機雨中大戰電車司機」是謠言!
    網警闢謠網傳「梧州104路公交車司機雨中大戰電車司機」是謠言!經網警蜀黍核實:該消息系謠言,請大家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網傳所謂「梧州104路公交車司機雨中大戰電車司機」等用詞純屬無中生有,博取眼球,與實際情況不符。部分自媒體不經求證,肆意編造散播此謠言,故意誤導網友,擾亂網上秩序。
  • 網傳平度水庫現巨大吃人鯰魚? 警方:系謠言
    根據網傳,有高官子弟與朋友一起到水庫遊水溺亡,之後發現驚天秘密——是一條有三米多長,頭有一米多寬的吃人鯰魚,而宰割還發現其肚中有人的骸骨。事後,平度警方介紹,該消息系謠言,另外近期該水庫也未出現溺亡事件。  近日,一則《青島平度市灰埠鎮北肖家水庫吃人案》的帖子在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及多個網站內傳播。7月27日上午,記者在網上找到了這則消息。
  • 現在網絡上的辱罵、謠言、低俗視頻有很多,我們該如何擺脫呢?
    ,我們可以用網絡來點外賣,雖然去不了商場,但我們可以在網上購物。在我們使用網際網路的過程中,網絡謠言、不實消息也伴隨著我們在疫情發生的時候,對於網上很多不實信息,也會給很多人造成不好影響,例如「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由於網絡上傳播的消息不實,有的媒體當時報導為了達到信息及時性,沒有把握好事實,最終誤導了大眾,在網上的謠言四起,有的人不分清紅皂白用語言攻擊當事人
  • 網傳「兩名美國籍男子在泰安吃自助餐調戲女孩被收監」的信息,經查系謠言!
    近日,有網傳「兩名美國籍男子在泰安吃自助餐調戲女孩被收監」的信息,警方經過調查核實,轄區未接到相關警情報告,此信息系謠言。希望廣大市民和網友不信不傳。 警方正告,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在網上發布信息、言論應遵守法律法規,對於編造、傳播、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的違法行為,公安機關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 不要再傳了,肺炎疫情這十大謠言已經被闢謠
    謠言一:武漢市某醫院存在屍體無人處理據共青團中央微博,近日,某網友發博稱武漢市某醫院存在屍體無人處理的情況,經核實,相關視頻為配音再製作,情況不屬實。共青團中央微博表示,在此呼籲網友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淨化網絡環境,我們共同努力。
  • 全民抗擊疫情,他們卻「謠動」中國,如何分辨謠言?
    真相:經查,發布該信息網民悉系陳某,該信息未經核實,擅自發布。網傳消息:一武漢女子來法國結束了60周的大罷工,現在法國人都去搶口罩。真相:大罷工已持續53天,並非60周。這名武漢女子沒有患上肺炎。網傳消息:杭州因新冠肺炎封城。真相:沒有封城,純屬謠言。
  • 網絡紅包交個稅?巨龍引發泥石流?謠言又來了
    這個周末你是如何度過的?不如看看「謠言過濾器」為大家帶來的本周闢謠吧:「中國高考判卷內幕令人寒心」、「網絡紅包等收入需要交個稅」、「巨龍引發宜賓地震泥石流」……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高考判卷內幕令人寒心?
  • 網絡謠言你中招了幾個 如何識破別當「二傳手」
    4月14日,省公安廳召開「打擊網絡謠言,淨化網絡環境」新聞通氣會,就近段時間一些造謠、傳謠信息在微博、朋友圈中「滿天飛」的情況進行通報,並披露了4起典型案例。  對於危害公共安全,影響社會穩定等謠言,公安機關可以進行處置,但一些「偽科學」、「偽養生」的謠言,公安機關和相關部門均難以處理。
  • 青島網上闢謠平臺披露2020年度典型網絡謠言
    每逢大事必有謠言,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伴隨而來的是各類謠言漫天飛,你的朋友圈裡一定少不了上述言之鑿鑿的「新聞」,當然最終都被證實為謠言。歲末年終,青島網上闢謠平臺總結了2020年度青島流傳的典型謠言,有你信過的嗎? 謠言一:青島將安排飛機灑消毒藥水防控新冠疫情
  • 人民日報刊登十起網絡謠言案例稱謠言害人害己
    編者按: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近年來網絡謠言也在滋生蔓延,既有針對公民個人的誹謗,也有針對公共事件的捏造。網絡謠言不僅敗壞個人名譽,給受害人造成極大的精神困擾,更損害國家形象,影響社會穩定。在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網絡謠言的危害不容小視,必須依法懲處。
  • 這些謠言莫傳莫信!
    當前疫情防控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保障「戰疫」我們在行動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持續粉碎謠言為公眾還原真相科學防控 抗擊疫情境外疫情輸入類謠言1.深圳灣已擠爆,數萬華人正湧入?據悉,此類謠言近日在網上流傳已久,不同地方有不同版本,此前,北京已經正式闢謠。2.有關部門追查沙特回甘肅人員?謠言:近日,有網傳消息稱,「有關部門正在追查沙特回甘人員17人,在蘭州等地找到6人,其餘11人行蹤尚不明確」。
  • 白鰭豚功能性滅絕了?蕪湖江段發現白鰭豚!
    晨報訊 國慶期間,經過有關部門同意,由來自全國的20名志願者組成的民間科考隊對長江部分江段啟動了科學考察,目的主要是尋找已經被科學家宣布為「功能性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鰭豚。志願者透露,他們在安徽蕪湖江段發現疑似白鰭豚身影。中科院水生所專家表示,不排除長江裡殘存少量白鰭豚個體。白鰭豚是我國長江獨有的古老物種,是世界稀有的淡水水生哺乳動物,被譽為「長江女神」。
  • 如何辨別漫天飛的謠言!
    面對抗疫中的各種網絡不實信息,希望大家相互提醒:誰在製造謠言——1、壞人,造謠是他們的職業,通過謠言混淆視聽、挑動對立、製造民怨、引發恐慌等,終極目的指向黨和政府;2、騙流量的自媒體人,他們通過杜撰聳人聽聞的事件吸引不明真相的人關注和評論,客觀上這些人造成的危害不比那些職業造謠的人小;3、第三類人是那些無聊、無知的普通網民
  • 洪水未退,謠言四起,為何謠言那麼容易瘋傳?
    但謠言的內容卻足夠讓讀者引起重視,從而分享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深怕他們沒有收到消息受到影響。這一舉動是不是看著就充滿了熟悉感?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就總是會分享給我們,他們從別處看到的謠言,生怕我們吃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