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見2020:洞察IT業務價值,不止於技術變革

2020-11-28 IT168

  歲末年初,革故鼎新,是為了更好地計算未來。技術時刻都在改變,每天都在創造新機會和新挑戰。無論是強化創新、改善用戶體驗,還是調查被遺忘的數據資產,2020年的企業IT 都會將其重點轉移至引發技術領域根本性變革的力量上。而那些將會對其組織產生最大影響的 IT 主管需要專注於與員工決策有關的技術決策。對於大多數主管而言,最佳做法將是尋求兩者之間的平衡。

  以 B2B 方式改善日常體驗將引發消費品穿戴革命

  設想一下,沿街散步時戴著智能隱形眼鏡(Samsung 已獲得一款專利),不斷接收周邊真實世界的環境與信息。如今,我們已經通過 Yelp 的單片眼鏡和Google 眼鏡簡單實現了上述場景。預計在接下來的五年中,這種眼鏡會更加徹底地滲透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

  2020年,我們將看到虛擬實境(VR)和增強現實(AR)不再局限於遊戲耳機和設計實驗室。無論政府還是醫療保健提供商,每個組織都在以引人注目的方式使用AR和VR,如此一來,便可為打造更好的大眾化應用奠定基礎。2020年,AR和VR將在企業市場中繼續發展,為消費者激增做好準備。

  但阻礙AR消費應用發展的因素也歷歷可數,這其中包括基礎結構。隨著5G的推廣應用,AR實現自主的機率激增,就像智慧型手機和支持4G 的移動視頻串流與即時下單應用程式(如 Uber 和Lyft)一樣。限制AR消費應用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缺乏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設計。雖然企業和工業應用不斷演變,但它們對於日常消費者而言並不友好。倡導真正為用戶著想的消費者導向型設計才是大勢所趨。

  隨著增強現實日趨成熟,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的應用讓工作與娛樂更有趣、更有價值。最後,AR 應用程式開發人員的目標應將重要的數據與實際相結合。更加引人注目的 AR 雲應用程式便會在鏡像世界賦能領域發揮重大作用,我們的世界將繼續跳脫滑鼠,觸及增強和虛擬實境。

  自動化推動創新要規避「替代錯誤」

  2020年將掀開反省人力與技術平衡的新篇章,自動化領域尤為如此。由AI 驅動的自動化體系將實現降本增效,通過AI型分析工具,可以基於從IT 運營和網絡安全到業務運營和供應鏈管理的大量數據中得出新的見解。與此同時,自動化解放了企業最優秀的人才,以便他們做出提高收入和降低開銷的新貢獻。

  對於只在數位化轉型中看到金錢利益的公司而言,這一點可能會非常誘人。但將成本削減置於首位的公司只看到自動化一半的潛力。以更快、更廉價的方式做與現在相同的工作可能在電子表格中會看起來頗有成就,但如果這樣的方式無法讓您在顛覆性的創新市場中不斷發展成長,那麼這樣做就毫無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自動化是增強員工工作體驗和鼓勵員工做出更多貢獻的途徑,但不應用來以犧牲創新為代價。莽撞接受新技術,尤其是將之前由人工處理的作業自動化的公司可能無法鞏固成果,無法獲得長遠的成功。

  2020 年將是極致用戶體驗之年

  數十年來,企業軟體用戶已經因團隊迫使他們所用軟體的單調乏味而沮喪不已,但企業軟體公司幾乎沒有做出一些改變的動力。此類公司的主要工作是儘可能賣出更多軟體,保持用戶體驗一致,功能優先。但這種態度帶來的是停滯不前。由於沒有其他選擇,用戶只能接受乏味而笨拙的體驗,以及這種體驗所帶來的糟糕後果。

  但現在,情況已經發生巨變。企業用戶可以有更多選擇。他們可能仍會覺得自己在乏味或費解的界面上滯留的時間過多,但他們在技術堆棧中可以選擇的有趣應用程式日益增多,如同Slack。毫無疑問,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仍在提供乏味用戶體驗的企業軟體公司將會覺得更難維持其用戶的忠實度,甚至會更容易破產。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將會取得成功的公司,是那些通過設計軟體讓整個用戶體驗更出眾的公司。

  自從「企業消費化」變成一個熱門話題以來,企業軟體公司就一直聲稱它們非常注重設計和用戶體驗(UX),但局面並沒有打開。這一現狀將在2020年得到全面扭轉,「極致用戶體驗」之年將如約而至。

  打造一種注重提供豐富且有益UX的用戶體驗,通過設計完善的實體或數字產品告訴用戶如何使用,如此一來,設計便可為用戶提供顯著的實際優勢。這種創新關乎一些根本因素的改善,Splunk 正在努力改善大家基於信息採取行動的方式。

  在幫助公司為未來做準備時,聰明的主管已準備好應對不利變化,並在機會出現時掌握先機。數字時代的IT變革,不止於眼下,更在於未來,您準備好了嗎?

相關焦點

  • Splunk創見2020:構建數據洪流時代的技術基石
    在快速變遷的數據時代,每一個歲末年初,都仿佛站在了變革潮流的風口浪尖上。在未雨綢繆之時,預測特定未來是一個有價值的實踐行為。可以預測的是,數據將繼續開闢新的可能性——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ML) 將被應用到 IT 和行業運營等各個領域;虛擬實境(VR)和增強現實(AR)突破縫隙應用,邁入醫療保健和製造領域;自然語言處理(NLP)即將超越智能助手;區塊鏈現正突破加密貨幣領域,實現自主;IoT 和 5G 正融為一體,發揮更大效能……2020年,我們將直面數據技術帶來的工作與生活方式變革,抓住機遇即獲得良機
  • 2020 UCloud用戶大會:升級新動能 創見新增長
    2020年10月23日,UCloud優刻得(以下簡稱UCloud)在上海舉行了以「構建,創見」為主題的UCloud用戶大會暨Think in Cloud大會。這是UCloud在科創板上市後舉辦的首次用戶大會。在本次大會上,UCloud 宣布旗下核心雲產品全線升級,助力全行業「加速上雲」。
  • 《2020年車載音頻市場價值洞察報告》發布,蜻蜓FM加深車場景布局...
    2021年1月14日,易觀《2020年車載音頻市場價值洞察報告》發布
  • 疫情常態化時期工作模式如何變革? 新華三發布《Workspace未來數字...
    12月23日,在H3C Workspace戰略發布會上,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正式發布《Workspace未來數字工作空間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全面呈現了新華三面對工作模式變革的行業洞察與前瞻性思考。
  • 看華為人如何實踐流程變革:流程變革如何更好支撐業務穩健成長?
    管理者該如何從業務中萃取流程DNA? 局部流程優化該從何入手?流程該何時變革? 廣為大家熟知或道聽途說的IPD項目背後,優秀的華為質量經理人究竟如何所思所想?做對了什麼?流程制度建設是如何強有了的支撐華為持續業績增長的?構建的體制機制是如何應對海外國家的一次又一次嚴峻挑戰的?
  • 北森2020未來人才管理論壇啟幕:洞察HR變革轉型的中國智慧
    大會以「思變進化」為主題,盛邀各行業頂尖企業代表、知名學術專家、人力資源行業領袖與千餘名HR精英齊聚,共同探索結構化轉型大時代的中國人才管理新範式,數字經濟變革下人才管理的中國智慧。大會現場,北森人才管理研究院院長周丹發表了《中國人才管理年度趨勢洞察》,從數字時代HR領域轉型的必要性、創新科技在HR全場景中的應用落地以及人才管理數位化趨勢等方面解讀面向未來的機遇和挑戰。
  • 諾亞財富汪靜波:擁抱變革 順應數位化轉型趨勢
    隨著2018年的「去槓桿」和2019年的理財亂象大整頓,以及2020年的疫情推動,資管新規所推動的「淨值型、組合型」產品已經快速成為中國財富管理行業資產配置的主流產品,客戶的新需求產生,超過了行業的預期。
  • Web網站分析:保證數據與業務的聯繫和價值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
    現在重新審視一下我們之前的問題,在網站分析過程中,我們所獲得的數據大部分都屬於低價值的基礎數據。這些數據有兩類共同的特點: 由網站分析工具產生的標準化數據。數據中不包含業務及運營背景信息。對於這樣數據,無論是你使用什麼樣的分析方法,都很難從中獲得洞察。原因很簡單,數據本身就缺少價值。
  • 同盾陳蕾談保險業線上轉型:人工智慧重塑其核心業務
    充滿創新的新型技術,以管理風險為己任的傳統保險行業,兩者不斷碰撞、融合,為保險業的變革與進步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 「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保險業數位化轉型進程進一步加快,未來,保險+科技必將成為保險業發展的重要引擎,科技賦能成為保險業的關鍵詞。只有進一步加深保險科技的應用,保險業才能在變革創新中行穩致遠」,張曼紅說。
  • 華為企業架構實踐支撐業務戰略與變革
    華為企業架構實踐支撐業務戰略與變革 2013年05月08日 10:08作者:Ben編輯:戴持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由北大信息化與信息管理研究中心主辦
  • 華為企業架構實踐支撐業務變革
    會中,華為企業業務中國區CTO王濤通過主題演講《華為企業架構實踐》,與在座專家分享了華為IT建設的歷程、IT治理體系、企業架構實踐等內容。王濤指出:華為IT建設的目標是支撐公司的價值主張以及戰略落地,華為不純粹追求IT自身的卓越,而是追求IT支撐公司運營的卓越。
  • AIoT再成焦點,海納雲論道2020中國軟體技術大會
    12月18日,由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中科軟科技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軟體技術大會將在北京隆重舉行,作為國內引領的物聯網智慧社區/園區生態平臺,海納雲受邀參會,並與IBM、華為、騰訊、阿里巴巴等頭部企業及國內外知名企業技術大咖、行業技術專家圍繞大數據與AI平臺、雲計算與移動架構、產品設計與研發等熱點話題,共同論道「軟體賦能行業 技術驅動變革」。
  • 極驗聯合創始人張振宇:技術變革帶來產業上的機遇
    峰會上,極驗聯合創始人張振宇以《AI生長:下一代深度學習技術的創新機遇》為題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張振宇認為,以卷積神經網絡為代表的深度學習的技術進步,過去的3-4年在很多的應用領域,比如人臉識別、智能安檢、語音識別等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技術變革會帶來了產品上的機遇,甚至帶來產業上的機遇。在未來,AI+圖數據的組合對產業帶來巨大的變革。
  • 宜家吳曉露:洞察先機構造營銷閉環
    在2020第二屆數據智能營銷論壇暨第三屆CMO增長峰會上, IKEA宜家家居Head of Insights吳曉露接受鳳凰網採訪,解讀國際家居零售巨頭的疫情應對策略,探討品牌營銷新思路。她認為,消費者的行為是營銷的重要起點,線上線下渠道的打通始終要以消費者為中心,通過不同形式觸達實現價值轉化。她表示,後疫情時代零售品牌營銷的核心是對消費者的洞察能力、觸達能力 和運營能力。
  • 聯想盛蓓蒂:數位化時代核心驅動力是數據洞察 可以提高企業效率
    來源:新浪財經11月20日消息,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2020數字經濟領航者峰會——數位化轉型的紅利藍海」在京舉行。聯想企業科技集團首席市場官盛蓓蒂出席主題為「『上雲』——數位化時代的基礎設施和普惠服務」的圓桌論壇。
  • 彭劍鋒:數位化不僅僅是一種技術變革,更是一場認知與思維革命
    數位化轉型不僅僅是一種技術革命,更是一種認知革命,是一種思維方式與經營模式的革命,是涉及企業戰略、組織、運營、人才等的一場系統變革與創新,推動企業的數位化轉型,不僅僅是首席信息官的責任,而是首席行政官CEO及所有管理者的共同變革與創新的責任。首先,數位化意味著一個全新時代的到來。
  • 計量技術體系 面臨歷史性變革
    (上接1版)  在高科技時代,長度不止細分到納米,時間不止細分到飛秒。新國際單位制的技術開放性對未來所有關於精度方面的技術進步都極為有利。伴隨測量精度大幅提升,一大批革命性的新技術由此誕生,將帶來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比如說,精準測量支撐納米技術和石墨烯的應用、促進先進位造中航空發動機的精度提升、推動精準醫療產業的發展等等。
  • 智能變革能為中國創造什麼價值?聯想劉軍解題
    劉軍:感受到各行各業對智能化轉型有非常迫切的需求劉軍認為,智能變革將會創造四大價值:對於社會,可以改善國計民生;對於行業,可以驅動產業升級;對於企業,可以創造新的業務模式;對於個人,能夠成就個人價值。他說,基於這樣的思考,聯想中國三年前就制定了「日出東方」的戰略,確定了「聯想 智慧中國」這一願景,致力於成為中國智能變革的推動者。據其介紹,關於「日出東方」戰略的核心,第一、希望能為聯想建立一個直達客戶的業務模式;第二、希望將聯想的業務從PC端擴展到全線的智能物聯產品,以及智能化服務。
  • 2020 TECHSPARK星星之火IT創新大賽總決賽順利落幕
    作為「灣區創見·2020網絡安全大會」的重要賽事之一,TECHSPARK星星之火IT創新大賽決賽開啟全程實時「雲上」直播,邀請了資深行業專家與知名投資機構合伙人擔任評委,這不僅有利於將TECHSPARK星星之火IT創新大賽打造為網絡安全、雲計算與AI及數據科學領域的創新平臺,還有利於協助初創技術企業培育更多的創新業務增長點,為商業變革發展提供新動能。
  • ThoughtWorks技術雷達峰會給出答案
    就科技⾏業⽽⾔,其定位、價值、實踐等諸多⽅⾯都正在或即將發⽣巨⼤的變⾰。一方面,整個社會對於數位化技術的認知得到了深刻的一次普及教育,企業對於技術在業務創新轉型中角色更加重視。另一方面,絕大多數企業對於技術選型還處於探索期,而技術投資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錯誤的技術選型往往會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