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陸上集控中心:保障海上風機正常運行

2020-12-05 陽江廣播電視臺

海上風電是陽江的重點產業。「五一」當天,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陸上集控中心的技術人員堅守崗位,嚴格執行巡檢、維護、監測等工序,確保海上風電場正常發電。

今天一大早,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電氣專責工程師陳有登和他的同事一起,仍然像往常一樣,走進陸上集控中心的電氣大樓,開始了一天的上班。

中廣核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電氣專工 陳有登:我們這個電氣設備間起到匯集海上風電場電能的作用,從這裡匯集以後往廣東電網輸送。我們每天定期巡檢任務是,檢查設備開關狀態,房間的溫度,聽一下設備聲音,檢查各種設備整體運行狀況。

而在中廣核陸上集控中心的中控室,幾名工作人員緊盯著電腦,監視著海上風電場風機的運行情況。

記者 周宇健:現在是上午的10時59分,通過我身後的大屏幕可以看到,海上風電機組工作現場的狀況,雖然今天的風力比較小,風機的轉動不明顯。但是到現在為止,今天的發電量已經超過了3000度。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天除了中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外,還有一部分工作人員已經前往海上工作現場,對機組設備進行定期維護。

現場人員介紹,中廣核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已有5臺機組併網發電,每臺機組的功率5500千瓦,滿負荷運行每天發電量可達到66萬千瓦時。整個「五一」假期,每天都會有10多名技術人員在集控中心上班,保障系統的正常運行。

中廣核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電氣專工 陳有登:我們要加大對設備的監盤工作,對機組進行定期維護,為我們後續的機組併網發電奠定基礎。

疫情發生以來,中廣核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一邊嚴格做好防疫工作,一邊有序推進項目建設,預計本月又將有5臺機組併網發電。屆時,併網機組的總功率將達到5.5萬千瓦。

中廣核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電氣專工 陳有登:我們力行業是一個基礎行業,當今經濟發展離不開電力行業。我作為一名電力行業從業者,有義務有擔當,為祖國的經濟發展提供電力保駕護航。

文字:陳力彰

攝像:司徒達順

相關焦點

  • 中廣核廣東陽江南鵬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實現73颱風機全容量...
    打開APP 中廣核廣東陽江南鵬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實現73颱風機全容量投產運行 中廣核新能源 發表於 2021-01-15 11:44:16
  • 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風電機組全部...
    近日,備受市民關注的 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 取得突破性進展! 該項目73颱風電機組已全部完成吊裝,標誌著國內首個單體大容量海上風電項目主體工程完工,目前正在進行風機調試併網工作,計劃在年底完成風機帶電投運工作。
  • 新華財經|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主體工程完工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安娜)記者從中國廣核集團獲悉,日前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主體工程完工,項目總投資約70億元人民幣,總裝機容量401.5兆瓦。據中廣核有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位於廣東省陽江市東平鎮南側、海陵島東南側海域,本期場址涉海約83平方公裡,離岸距離最遠35公裡,共布置73臺5.5兆瓦風電機組,同時配套建設1座220千伏海上升壓站和陸上集控中心。上述負責人還表示,該項目採用水下高應變檢測四樁導管架基礎型式,成功完成30米水深風機基礎導管架水下灌漿作業。
  • 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全面復工建設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3月23日,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完成復工復產後的第2颱風機吊裝作業,目前正準備移船至下一機位進行風機吊裝作業。自3月14日全面復工以來,中廣核陽江南鵬島項目正以4天安裝1颱風機的速度全力推進工程建設,短短10天時間,已完成2颱風機吊裝、1個風機基礎施工和5個風機基礎附屬構件安裝。作為廣東省重點工程,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的防疫復工情況一直備受關注。
  • 記者見證中廣核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衝刺
    記者見證中廣核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衝刺 2020-07-02 2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浙江岱山4號23.4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實現54颱風機全容量投產運行
    打開APP 浙江岱山4號23.4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實現54颱風機全容量投產運行 中廣核新能源 發表於 2021-01-15 11:19:33
  • 南鵬島海上風電送電量已超3200萬度
    南鵬島海上風電送電量已超3200萬度 發布時間: 2020-05-22 11:27:49   來源:陽東發報  作者:
  • 三航局榮獲「海上風電白海豚獎」
    12月18日,「中廣核陽江南鵬島400兆瓦海上風電場投產」總結表彰大會在廣東省陽江市召開,三航局榮獲「海上風電白海豚獎」。中廣核陽江南鵬島4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作為國內首個單體大容量在運海上風電項目、廣東省首個「雙十」海上風電項目,是全國首次在深水複雜海域採用四樁導管架基礎的海上風電項目。
  • 我國首個單體大容量海上風電項目主體工程完工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3日,國內首個單體大容量海上風電項目——中廣核陽江南鵬島400MW海上風電項目主體工程順利完工。項目總投資約70億元人民幣,總裝機容量401.5MW,布置73臺5.5MW風電機組,同時配套建設1座220kV海上升壓站和陸上集控中心。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能源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 中節能陽江南鵬島風電項目海上升壓站今日順利裝船
    當前,陽江各大海上風電項目已進入規模建設高峰期,眾多重大節點性工程正加快推進。今天上午,中節能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220kV海上升壓站上部組塊在深圳赤灣港碼頭順利裝船,即將啟動運往項目風電場進行吊裝作業,為實現首批機組早日併網發電奠定了堅實基礎。
  • 自升式風電安裝平臺,助力南鵬島海上風電首颱風機吊裝
    近日,通過中國能建廣東火電「能建廣火」自升式風機安裝平臺,廣東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首颱風機順利完成吊裝。該平臺順利完成本次風機機組吊裝工作,再次展現了「能建廣火」自升式風機安裝平臺在5.5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安裝工程中的作業能力。「能建廣火」自升式風電安裝平臺裝備600噸繞樁式全迴轉起重機,最大起重高度超過甲板118米,並配備400噸履帶吊輔助起重機,可滿足市場上8兆瓦以下風電機組的安裝要求。
  • 江蘇如東2020年實施13個海上風電項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上周,魯能新能源江蘇如東H14#海上風電場陸上集控中心順利建成,投入使用;眼下,蘇交控H5#陸上集控中心工程主體已封頂,即將交付驗收;國電投H4#、H7#陸上集控中心工程,進入樁基施工;國信H2#陸上集控中心工程現場,施工隊全部進場……在如東小洋口風電產業園內
  • 如東13個海上風電項目「追風逐電」
    今年如東縣已核准13個38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預計可完成投資超300億元海上風電場項目建設包含陸、海施工兩部分。陸上集控中心是陸上建設部分的核心關鍵,是整個海上風電場的「大腦」,主要負責分析處理風力發電機組、海上升壓站以及連接海纜等設施運行狀態的反饋信息,並發出調度指令,以保障風電場平穩運行。
  • 關於中標海上風電及海洋油氣項目的提示性公告
    近日,寧波東方電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陸續收到招標代理機構的《中標通知書》,確認公司為相關項目的中標單位,現將具體中標情況公告如下:  一、中標項目概況  1、項目名稱:華電陽江青洲三海上風電項目  項目單位: 廣東華電福新陽江海上風電有限公司  中標通知書編號:CHDTDZ154/17-SB-0401
  • 「全國海上風電第一縣」項目詳情速覽
    該項目總投資約148億元,規劃總裝機規模為800兆瓦,計劃布置200臺4兆瓦風力發電機組,並配套建設兩座220千伏海上升壓站和陸上集控中心。項目計劃2021年底前實現全容量併網,全場投運後,年發電量將達到24億千瓦時。
  • 自然資源部南海局對海上風電項目海底電纜鋪設施工實施現場監管
    7月1日至2日,自然資源部南海局組織對中廣核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220kV海底電纜第二迴路鋪設施工實施現場監管,以確保施工作業合規合法開展。據悉,7月1日,南海局監管組前往項目登陸點,就岸灘開發利用情況進行實地踏勘測量與現場取證。
  • 國內首個大單體容量海上風電項目全面進入調試併網階段
    11月23日,伴隨著最後一支葉輪與機艙在百餘米高空實現精準對接,中廣核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整場機組全部完成吊裝,至此,國內首個大單體容量海上風電項目全面進入調試併網階段。該項目總裝機容量40萬千瓦,採用73臺明陽智能MySE5.5MW半直驅機組。
  • 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
    11月25日15時52分,隨著#45風機併網發電,標誌著三峽新能源大連市莊河Ⅲ(3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正式全容量併網,成為東北地區首個建成達產的海上風電項目。
  • 我國東北地區首個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11月25日15時52分,隨著#45風機併網發電,標誌著三峽新能源大連市莊河Ⅲ(300兆瓦)海上風電項目正式全容量併網,成為東北地區首個建成達產的海上風電項目。
  • 海上風電「2022關口」!江蘇平均造價上漲了1000-2000元/kW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海上風能是全球最新大規模開發的可再生能源。風能資源富裕地區皆鄰近沿海經濟發達的電力消費中心,是我國發展海上風電最大的優勢,因此雖起步較晚,但近年來迅速躋身世界最前列,迄今江蘇省規模居全國之首。然而,「狂飆突進」之後,這一產業將要面對的卻是頗為嚴峻的「2022關口」。此關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