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風電機「吃肉」減少71.9%,科學家可能已找到簡單辦法了

2020-09-04 北京科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清潔能源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其中風力發電正在飛速發展,2019年新增風電超過了60GW,風電正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生活。
然而風力發電也有為人詬病的地方,最主要的就是它看似旋轉緩慢,遠端線速度卻異常驚人的葉片,會絞殺鳥類和蝙蝠,影響當地的生態環境。印度一些研究甚至稱,風電機已取代猛禽,成為特定環境中的「頂級食肉動物」,因為它們非常喜歡絞殺鷹類等猛禽。川普也說風電機組是鳥兒的墓地,然後就廢除了一系列對環境友好的政策,鼓勵美國在傳統燃料上加大開採力度,導致美國碳排放的反彈,樹立了一個極壞的榜樣。
實際風電機殺死鳥類的數量並不大,2013年一項發表在《Biological Conservation》上的研究稱,美國每年被風電機殺死的鳥類大約在14萬到32.8萬隻之間;更早一些的一項研究,則認為可能在1萬到57.3萬隻之間。

看來有些多了不是?但你再看看下面這兩個數據,肯定就沒有任何言語了。2013年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稱,美國自由放養的家貓,每年會殺死13億到40億隻鳥類,63億到223億隻哺乳動物;2014年發表在《The Condor: Ornithological Applications》上的研究則稱,僅在美國,人類建築物每年就會撞死3.65億隻到9.88億隻鳥類。
雖然如此,批評風電的人還是抓住這一點不放,所以科學家們也不得不想辦法,看看有沒有讓風電減少鳥兒死亡的辦法。最近在《生態與進化》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可能就發現了一個簡單的辦法,可以將鳥兒的死亡降低70%。
這項研究在挪威斯默拉群島(Smøla)的一個風力發電場進行了9年,這些風電機高70米,每臺有3片長40米的葉片。按每4秒轉一圈,每分鐘轉15圈計算,葉片末端速度達到了62.8米/秒,相當於每小時226公裡,如果有鳥兒正好經過,相信很難逃脫這三片比高速公路上汽車還快一倍的「魔鬼」葉片的絞殺。

研究人員對4颱風電機進行了定期檢查,從2006年到2013年發現它們總共殺死了18隻鳥類;研究人員隨後將這些風電機的一個葉片漆成了黑色,又繼續觀察到2016年,結果這些風電機只造成了6隻鳥類的死亡,而同一地點沒有刷漆的對照組的4颱風電機,仍然造成了18隻鳥類的死亡。研究表明,僅僅將風電機的一個葉片刷成黑色,就可能降低鳥類71.9%的死亡率。
進一步的研究數據表明,鳥類死亡還與季節相關,春季和秋季,刷漆的風電機記錄的鳥類死亡數量較少,但夏天反而使死亡數量增加了。另外研究人員也指出,這項研究樣本太少,持續時間較短,還需進行更多的研究,才能得出更有效的結論。
風電機如果有思想,一定會覺得很冤枉,明明人家都這麼仁慈了,為什麼還要扭住不放啊,難道就因為人家是新來的?
參考:Ecology and Evolution:Paint it black: Efficacy of increased wind turbine rotor blade visibility to reduce avian fatalities
徐德文科學頻道

相關焦點

  • 讓風電機「吃肉」減少71.9%,科學家可能已找到簡單辦法了
    印度一些研究甚至稱,風電機已取代猛禽,成為特定環境中的「頂級食肉動物」,因為它們非常喜歡絞殺鷹類等猛禽。川普也說風電機組是鳥兒的墓地,然後就廢除了一系列對環境友好的政策,鼓勵美國在傳統燃料上加大開採力度,導致美國碳排放的反彈,樹立了一個極壞的榜樣。
  • 美國宇航局科學家稱:通過外星人可能找到穿越銀河系的辦法
    據《每日星報》12月26日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首席科學家日前稱,火星人可能掌握著穿越銀河系的辦法。其他星球對人類來說,環境極其惡劣,人類根本無法生存。但有消息稱,通過研究外星人可能會找到人類在地球之外的星球生存並移居銀河系的新方法。
  • 野兔吃肉,科學家已獲得充分證據!
    然而,科學家今天卻突然宣稱野兔正在開始吃肉,地球食物鏈可能在發生突破性的改變!在北美洲的加拿大,有一種野兔,叫做「雪鞋兔」。這種尋常的加拿大野兔,目前正在成為研究氣候變化對動物食性造成何種影響的科學家團隊的研究對象。三年前,該研究團隊就在加拿大克盧恩湖區的野兔——「雪鞋兔」進行了紅外線夜晚監視。他們在湖區投放了200多具動物的屍體。
  • 英國科學家:不吃肉可能更容易骨折
    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不吃肉可能更容易骨折。英國《獨立報》23日報導稱,英國醫學期刊《BMC醫學》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與吃肉的人相比,嚴格素食者鈣和蛋白質的平均攝入量更低,全骨折風險(即全身任意部位骨折風險總和)高出43%,特定部位骨折風險也更高。這項研究由英國牛津大學和布裡斯託大學聯合發起,分析了超過5萬名英國志願者的調查數據。
  • 人類一開始就喜歡吃肉?科學家:可能是在進化過程中被迫的
    科學家認為事實上可能並不是這樣的,而很可能是在進化過程中被當時的情況逼迫的。因為科學家從挖掘的一塊遠古人類骨頭化石中,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這是一塊在上世紀70年代發現的化石,他們通過放射性鑑年法測量後,估計這塊化石的歷史大約有170萬年,這塊化石的外表看起來非常古怪,從側面看非常厚,可能是在死前經歷骨挫傷而造成內部出血。
  • 因為人類是弱者,所以才吃肉?
    還記得小的時候大人們會給我們做一些簡單的科普,比如:人是猴子變的。雖然不是很嚴謹準確,但這也道出了人類與靈長類,或是類人猿的淵源。為什麼我們會選擇吃肉呢?吃肉真的健康嗎?祖先也吃肉?1974年,科學家在東非肯亞發現了一塊直立人化石。這塊化石的年代大概有170萬年了,是名副其實的「老祖宗」。但是,這塊化石從側面看上去有些怪異,似乎比一般的化石要厚的多,有可能是骨挫傷而造成內部出血導致骨頭增生而變厚。
  • 你愛吃肉的原因找到了!
    今天我們就來看其中的一個故事:人類為什麼愛吃肉?如果說吃肉也是一種能力,那麼這種能力應該是在人類進化中期,大約230萬年前才發展出來的。然而,人類最早取得肉類的方式並非我們以為的狩獵,雖然漫畫中常出現「原始人手持石斧追捕野獸」的狩獵場面,但事實上,那是在人類進化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後才出現的。
  • 吃肉的大熊貓為什麼會成為素食主義者?原因沒那麼簡單
    很長時間以來,我們對大熊貓都有錯誤的認知,認為它們是因為在演化時丟失了品嘗鮮味的基因,所以變得不愛吃肉,而吃竹子。然而事情沒那麼簡單,有研究發現,大熊貓遇到腐肉時,依然會大快朵頤。當它們在啃食竹子,遇到竹鼠時,也會為自己加餐。但是大多數時候,大熊貓都對外表現出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挺著圓滾滾的肚子啃竹子。
  • 英國科學家:不吃肉可能更容易骨折_新聞中心_中國網
    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不吃肉可能更容易骨折。英國《獨立報》23日報導稱,英國醫學期刊《BMC醫學》上的一項研究顯示,與吃肉的人相比,嚴格素食者鈣和蛋白質的平均攝入量更低,全骨折風險(即全身任意部位骨折風險總和)高出43%,特定部位骨折風險也更高。
  • 知常識 | 你愛吃肉的原因找到了
    最接近人類祖先的類人猿以草食為主,與人類有親戚關係的早期人類很可能也以植物為主食。人類學學者推測,在500萬至400萬年前出現的人類,其飲食形態應與其他類人猿相似。早期人類的腦容量經科學家測量,與現在的黑猩猩差不多,這一事實可以支持早期人類以草食為主的假設。
  • 全球最冷的村莊,最低溫度-71度,當地人不吃青菜只吃肉
    奧伊米亞康是西伯利亞的一個小村子,本身並沒有什麼名氣,不過當地的溫度卻被大家牢牢記在了心裡,溫度最低的時候,能夠達到零下71度,一般來說,溫度達到零下十幾度就已經很冷了,而這個存在卻達到了-71度,說是一個超級冷庫都不為過,相信大家都非常的好奇,當地人都是如何生活的呢?
  • 古老的鱷魚可能是素食者,不吃肉而吃植物,這可能嗎?
    不過科學家卻發現鱷魚並不是說自古以來就是這麼的兇悍,也就是說在古老時代,那些已經滅絕的鱷魚,可能它們是喜歡吃沙拉的素食主義者,那麼這種不吃肉而吃植物的鱷魚,真的可能存在嗎?可是科學家卻發現這些古老的傢伙,它們的牙齒構成跟現在的鱷魚是不一樣的,它們的牙齒更加的複雜,而通過牙齒,科學家推測,也許它們是吃植物成長的,這樣的推測是不是令人感覺非常的驚訝和不可思議?
  • 科學家找到了冬眠的辦法
    科學家們覺得這是非常神奇的一件事,也正是通過這件事,開始對「人工冬眠」進行研究,並且在多年的試驗中,取得了不小的進展。> 「冬眠開關」被找到簡單來說,就是處於機體之中,可以讓原本並不需要冬眠的動物,通過人工幹預的方式,進入到「冬眠狀態」之中。在老鼠的身上,科學家們發現Q神經元就是「冬眠開關」。當科學家們通過強電流等方式刺激老鼠的Q神經元後,發現老鼠出現了體溫降低、代謝減弱的情況,而且很快就進入到「冬眠」的狀態之中。
  • 科學家找到了冬眠的辦法
    科學家們覺得這是非常神奇的一件事,也正是通過這件事,開始對「人工冬眠」進行研究,並且在多年的試驗中,取得了不小的進展。「冬眠開關」被找到什麼是「冬眠開關」呢?簡單來說,就是處於機體之中,可以讓原本並不需要冬眠的動物,通過人工幹預的方式,進入到「冬眠狀態」之中。在老鼠的身上,科學家們發現Q神經元就是「冬眠開關」。當科學家們通過強電流等方式刺激老鼠的Q神經元後,發現老鼠出現了體溫降低、代謝減弱的情況,而且很快就進入到「冬眠」的狀態之中。
  • 科學家彭加木走失至今未找到 可能已被沙土掩埋
    一晚上鞋子變形沒法穿  因為太乾旱,晚上脫的鞋子,第二天因失水已完全變形無法再穿;科學家彭加木走失後,最大可能是被雅丹地貌掉落的沙土掩埋……昨日下午,先後29次出入羅布泊參加科考的西域地理研究專家夏訓誠,走上「金沙講壇」,講述無盡的羅布泊之謎。
  • 科學家從理論上找到了1個辦法
    如果說人類有什麼沒有辦法解決的憾事,或許就是人類沒有辦法讓自己永生,人類的壽命最長不過百年,而除去發育期和老年期,真正可以用來工作的時間,卻僅有20-30年左右的時間,放在龐大的宇宙之中,這些時間使我們被束縛在地球上,也讓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被束縛了,或許永遠都沒有辦法實現星際移民。
  • 科學家從理論上找到了1個辦法
    如果說人類有什麼沒有辦法解決的憾事,或許就是人類沒有辦法讓自己永生,人類的壽命最長不過百年,而除去發育期和老年期,真正可以用來工作的時間,卻僅有20-30年左右的時間,放在龐大的宇宙之中,這些時間使我們被束縛在地球上,也讓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被束縛了,或許永遠都沒有辦法實現星際移民。
  • 突發:科學家已找到治療冠狀病毒的藥物!美股低開高走
    美股低開高走,科學家已找到治療冠狀病毒的藥物凌晨4點美股收盤逆襲。道指漲1.62%,報23625.34點;納指漲0.91%,報8943.72點;標普500指數漲1.15%,報2852.50點。盤中一度跌近2%。銀行股和石油股大幅飆升帶動股市上漲。WTI6月到期原油大漲9%,每桶27.56美元,創4月3日以來最高收盤價。
  • 63歲大爺頓頓吃肉,肝內無脂肪,醫生:這麼做,你也能天天吃肉
    現在脂肪肝患者也越來越年輕化,尤其是25-35歲的上班族是脂肪肝的高發群體,脂肪肝大多都是吃出來的,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愛吃炸雞、漢堡之類的,尤其是頓頓離不了肉食而造成脂肪攝入過多,才會誘發脂肪肝,但是,有一人頓頓吃肉,肝內一點多餘脂肪都沒有,更不會患上脂肪肝。
  • 這款籃球大小的風電機未來可為你家供電!
    說到風電機,我們都會想到山上那一個個旋轉不停的大風車。那樣的風電機成本高昂,而且噪音也不小。這在未來或將成為可能。相比成本超百萬,佔地巨大的大風車,英國大學裡研發出了一款可攜式的小型風機。當時美國太空總署為了減少能源與成本,決定以探測球汰換原有的火星探測機器人,其中探測球可利用地表風力移動、並隨著氣流調整方向,只不過探測球僅能利用單向風移動,無法駕馭來自四面八方的風,而這個科研團隊突破了這個難關,可以讓風機接收四面八方的風用於發電。